打破沉默,為城市發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擁有平板就能完成繪畫與議題宣導,渴望為社會付出的你我,其實並不缺乏工具。 攝影/陳祖傑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對打嗝文化的創辦人陳浠而言,「打嗝」就是一種「發聲」,儘管打嗝的聲音不大,小到幾乎沒人聽到。但是當人人一起打嗝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會被聽見。
來自中國福州的打嗝團隊,要用繪本訴說那些被遺忘的城市故事。

關心失去光芒的城市角落

「來福建就該去廈門玩,福州沒什麼好玩的。」計程車司機總跟外地人這麼說。陳浠的老家就在福州,記憶裡那用紅磚砌起的牆面,總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怎麼其他人就輕易的遺忘了呢?
「建築是凝固的,可人是活的。」紅磚上的斑駁、巷口賣油郎留下的油桶、傍晚時分擠著孩子們笑語的雜貨鋪......建築物所留下的痕跡,滿是生命的記憶。當政府重新整頓城市,推土機一輛接著一輛,把乘載記憶的磚瓦輾成砂石,陳浠用畫筆記錄下每段故事,與童年道別之餘,想透過繪畫為城市規劃部門提供建設性的建議,讓記憶有機會用不同的形式保存,不被後人遺忘。

基礎建設始終不完善的小城

陳浠的奶奶就住在福州其中一個小社區中,每一次去探望,奶奶總是不讓她待到日頭下山,後來才發現舊社區的街燈全壞了,到了夜晚人人都是摸黑著走樓梯。這黑夜長達十年之久,公部門卻冷眼旁觀,也沒有人願意出面維修。陳浠甚至還記得社區中的青年聽到她詢問路燈維修時,那句冷漠的:「沒時間。」這反而成了打嗝團隊設計「樓梯傳道愛」活動的起源。
在防滑的反光膠帶上彩繪,打嗝將膠帶貼在階梯左右邊緣,好讓左鄰右舍都能看到自己的腳究竟踏在哪裡,避免未來踩空的所有危險。貼膠帶只能暫時解決老舊社區的小部分問題,最大的問題仍然是多數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自私與冷漠。「樓梯傳道愛」的活動持續運營,不少基金會也因此出面協助,團隊更希望將活動擴展到其他社區、城市,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開始意識、進而關心自己的城市。
打嗝關注形形色色的社會議題,性別議題也是其一。 圖片提供/打嗝


都市發展背後犧牲了什麼

關注居所環境以外,陳浠也著手大環境的變革。這次,陳浠的繪本設計以曹操為題,「曹操雖然擁有大半天下,卻時常為頭痛所苦。」城市往往為了繁榮發展,工廠一個接一個蓋,黑煙是不停地冒,忽視的是市井小民最基本而重要的健康。陳浠 像是個歷史教師般,與我們聊1978那年開始,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自此中國經濟起飛。各個城市都想成為像北京、上海等等的一流都市,「但繁華背後,他們有很多該頭痛的問題,像是北京的霧霾。」人人戴著口罩出門的街景,不是習以為常就可以放任的。

不受限的教育型態,誰說繪本只是歡樂童書

雜學校見證了百百種關懷社會議題的方式,其中一種,叫做繪本。陳浠認為教育是無形的,繪本不過是形式,同樣可以為公民教育盡一份心力。中國教育在課堂上容易談論離個人生活遙遠的事物,如浩瀚卻不見的見識過的黃河跟長江,以至於孩子自小對周遭環境一無所知。因此這趟來台參展之旅,讓陳浠看見教育的希望與新視野。
首次參與雜學校展覽,陳浠表示中國的教育展還是停留在國外留學、販售教科書等窠臼情形。相比之下,臺灣、香港等地的教育展覽無論是思想或行動上都領先許多。三天展期裡看到社會上有如此多人投身於教育改革,讓陳浠非常的感動,希望再次來臺參加展覽,也期待有機會與更多組織或公益企業合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4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哈佛XGog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打破尋找靈魂伴侶的迷思 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相信大家的身邊總有類似的朋友,他們有以下的想法: 愛情會自然而然地發生,完美的另一半有一天終會從天而降。一但找到了他/她,就有擁有一百分的關係,完全不需要經營。而有這種心態的人會影響他們找對象的方式。 例如,我身邊有一位只有一次戀愛經驗的女性朋友A,有時我會問她為甚麼你還單身,她
Thumbnail
avatar
Kenny
2021-09-03
EP54.主動打破沉默的人沒有輸,溝通是幸福婚姻不二法門。結婚之後,你們也是一溝通就失敗,一溝通就冷戰,一溝通就吵架,一溝通就奪門而出回娘家嗎?你們也是太太說東,先生就說西,好像是在故意唱反調…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你打疫苗了嗎?你打到想打的疫苗了嗎?家政夫到現在都還在等,等著
Thumbnail
avatar
家政夫的悄悄話
2021-08-20
動物們的青春:從動物到人類,醫師與動物行為學家打破物種隔閡,揭開青少年時期的真正意義與祕密★《人類三部曲》作者哈拉瑞力薦!★ ★《共病時代》作者跨物種議題最新著作!★ 青少年的叛逆、不想長大,竟然在年輕動物身上也看得到!? 沒經歷過青少年時期真的就沒辦法成年嗎?為什麼令人頭疼的青少年階段對生物來說如此重要? 人類能從中學到什麼?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時人》雜誌 最佳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1-05-28
疫情打破工作舊制,多職人才成為未來趨勢一轉眼疫情已經延續了一年多,相信對所有人來說,不管在工作或生活上都受到不小的影響,尤其在工作模式上,以歐洲為例,除了迅速調整成線上遠距工作模式外,公司對人才的需求型態也正在高速轉變中....
Thumbnail
avatar
PW Lin
2021-02-07
【高知識犯罪研究】EP 07 睽違十載的既晴新作《城境之雨》與《沉默之槍》沉默的槍枝,代表的是墮落的天使抑或是正義的反撲? 疫情蔓延時期看似常見的火焰,又有多少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幾乎沒有留下證據的車禍,要如何找到肇事逃逸之人? 困在蠶繭的少女,又要多久才能脫離桎梏? 城境之雨飄落之時,帶來的究竟是痛苦還是救贖?
Thumbnail
avatar
大酸梅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