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在人才、成事在團隊

創新在人才、成事在團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鄭珮宸 責任編輯:黃家茹

社會企業的運作形式在台灣未足十年,追求永續經營、企業精神的關懷如何實作,不僅實務上仍有討論空間,就運作內容本身對多數人而言仍是新議題。社會創新社於是將社團定位為培力工作:「培養台大學生社會企業人才」,一方面提供社企與社創人才與青年相遇的機會;另方面培養下一代社會創新工作者,並提供一定程度的資訊與引導。從這學年(106學年)起,社團也改變過去以講座為主的運作流程,改成上學期講座、下學期專案操作。講座圍繞六大主題:農業、社區營造、教育、媒體識讀、弱勢族群、共享經濟,希望先拓展有興趣者的社企知識圖譜。下學期則以個人團隊發展有興趣的專案,社團則以仲介角色,不僅協助社員落實構想,也嘗試媒合社員與既有社企工作者。俊安認為專案活動是社員未來是否會投身社企與社會創新領域的關鍵:「社會創新有溫度。這是要透過實際做了專案、感受到自己能對社會有所改變,才能促成的行動力」。

除了每周講座和實作專案,社團課程包括一個月一次的戶外社課、農村市集、社企咖啡館(目前合作對象為慕哲咖啡館)、DT(Design City)工作坊等內容。課程規畫主要由學專部負責;秘書部則包含社長與副社,活動部主導活動接洽,公關行銷部則專司粉專與網頁管理。

作為大學社團有其限制性,但更有重要性與責任感。現在的課程規劃主要回應社團的核心宗旨:精神(spirit)、實踐(practice)與夥伴(partner)。這是因為創新需要的影響力最終源自「人」本身,陳俊安表示,人、或者共同夥伴是最大的投注動力。他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經驗:推動「衣識流」專案遇到瓶頸幾乎要放棄時,正是他的社團朋友、現在他幹部群鼎力相助:「做完是因為有人在那裏,你會有力量解決」。因此除了講座的擴展社企知識與廣度、專案培養實作能力,社團最重要是「我們創造連帶」,是留人的。

除了同輩的橫向連結,社團的學長姐不時回來探望,也提供學弟妹以社企為志業的可能。不過考量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在台灣的發展仍屬初期,加上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先天限制,俊安反而建議「先工作、再帶著專業回來」更能為社團注入活血。

這次來雜學校參展,創新社表示特別製作了海報和精緻的介紹牌。他們相信,教育可以培養人們軟實力,例如創新、社交、品德,希望創新社的精神和創新運動可以藉此機會被更多人看到;因為這裡從不只是個大學社團,而是所有對社會創新有抱負的人可以找到夥伴共同努力的孵化之地。「一個機會讓許多人聚在一起交流想法,或許這些想法,將來會一一被實現的 !」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ZARDENX LEE studio是以「改變世界」為核心的影像工作室。負責人旻哲說到:「改變世界是很生活的,必須每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才能締造整體性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本身是浩大的。」
新北市生命教育深耕New Life教師山夢嫻秉持的「向生命學習」的教育理念正好映襯著群的價值。「這大概是最陽春的攤位吧!」山夢嫻環顧雜學校五彩斑斕的許多攤販微笑說道。這是一百多個攤位中唯一的個人展,影印的布置、手寫的介紹文與手縫的布偶,每一項都是山老師和陶老師自掏腰包、出錢出力集結眾人努力的成果。
Arcterus是來自日本東京的教育科技公司,秉持著adaptive learning的初衷,致力於建立因材施教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Arcterus在台灣提供的主要服務包含Clear免費筆記共享app、ClearS教育機構資源整合平台,以及Link家長專用回報系統。
在雜學校展覽中,還沒走到實驗教育館,就看到兩兩成對的國中生拿著板子、羞怯地對路過的人問道:「你願意回答個問題嗎?」紙板上點出令疾步的行人不得不緩下來思考的問題:你願意24小時跟同學待在一起一個月嗎?
「科學」是從未知變知的思辨過程,「設計」是從問題尋求答案的思考途徑,「科學和設計看似差異性很大,但我們都在做一件事:解決問題」,[D]Science共同創辦人張瑞指出,「而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只是為學習而學習」,沒有目標也沒有被使用的學習觀,需要重新設計。
「超越達人」四字正好表現基金會的核心關懷、也是認定達人的標準:「超越」是社會公益、為社會付出的初心、「達」是專業性、「人」是故事性。目前基金會已經與將近百位達人合作,並且透過議題串聯: 2015年至2016年是以食安主題為核心,拉起生態養殖、自然養殖、豬肉分切、純米米粉、鹽田復興等等職業達人的故事。
IZARDENX LEE studio是以「改變世界」為核心的影像工作室。負責人旻哲說到:「改變世界是很生活的,必須每個人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才能締造整體性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本身是浩大的。」
新北市生命教育深耕New Life教師山夢嫻秉持的「向生命學習」的教育理念正好映襯著群的價值。「這大概是最陽春的攤位吧!」山夢嫻環顧雜學校五彩斑斕的許多攤販微笑說道。這是一百多個攤位中唯一的個人展,影印的布置、手寫的介紹文與手縫的布偶,每一項都是山老師和陶老師自掏腰包、出錢出力集結眾人努力的成果。
Arcterus是來自日本東京的教育科技公司,秉持著adaptive learning的初衷,致力於建立因材施教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Arcterus在台灣提供的主要服務包含Clear免費筆記共享app、ClearS教育機構資源整合平台,以及Link家長專用回報系統。
在雜學校展覽中,還沒走到實驗教育館,就看到兩兩成對的國中生拿著板子、羞怯地對路過的人問道:「你願意回答個問題嗎?」紙板上點出令疾步的行人不得不緩下來思考的問題:你願意24小時跟同學待在一起一個月嗎?
「科學」是從未知變知的思辨過程,「設計」是從問題尋求答案的思考途徑,「科學和設計看似差異性很大,但我們都在做一件事:解決問題」,[D]Science共同創辦人張瑞指出,「而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只是為學習而學習」,沒有目標也沒有被使用的學習觀,需要重新設計。
「超越達人」四字正好表現基金會的核心關懷、也是認定達人的標準:「超越」是社會公益、為社會付出的初心、「達」是專業性、「人」是故事性。目前基金會已經與將近百位達人合作,並且透過議題串聯: 2015年至2016年是以食安主題為核心,拉起生態養殖、自然養殖、豬肉分切、純米米粉、鹽田復興等等職業達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