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遵循這4步驟,你也可以為孩子設計一堂充實的參訪寫作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兩年,我擔任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小小公民記者」活動的報導寫作講師,研發出一套好玩、有趣又吸睛的報導寫作課程,務必要把這群精力過剩的孩子給榨乾,並且讓他們玩到大呼過癮、學到意猶未盡!
這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教學過程,快放暑假了,即將帶小鬼頭出團的老師不妨參考看看唷。
  • 適合對象:中年級、高年級、國中
  • 付費訂閱可看:導覽學習單
raw-image

一個人、一枝筆、一張紙、一個題目、一個閱卷老師……孩子平時面對作文作業或考試,用這種單打獨鬥的方式寫作,寫久了真會讓人大翻白眼。快放暑假了,饒了他們吧,嘗試不一樣的創作方式,以「小組共寫」的模式來寫作。在群策群力的驅動之下,保證可以激發出五彩繽紛的創意火花。

這兩年,我承蒙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邀請,擔任「小小公民記者」活動的報導寫作講師,在小朋友參觀完藝文館所後,引導他們寫出一篇報導。去年的寫作主題是林語堂故居,今年則擴大範圍,連續幾個週日,我們相繼走訪了孫運璿故居、寶藏巖,最後回到起點芝山綠園,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寫出一篇報導文章。

今年的活動在上週日暫時畫下句點,我來總結一下我的授課方法及心得,給即將帶領小鬼頭們前往藝文館所參訪的老師參考。

1.善用導覽圖,邊遊邊記

raw-image


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園區或藝文館所之前,大人和小孩不要一頭衝進去亂闖亂逛,或是一路被導覽員牽著鼻子走馬看花,這樣的話,就算小朋友聽完這場導覽,一定還是抓不到重點。因此,行前作業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先為他們建立空間概念。這個時候,最重要的道具就是--導覽圖

出發前,發給孩子一人一張導覽圖,為他們大致說明這座園區或館所的空間位置,了解各大主題。接著,請務必提醒他們--聽講過程中,隨時留意自己走到哪裡,並且將導覽重點與心得記在導覽圖的空白處。一邊遊,一邊記,記憶才會深刻,之後寫作時便不會腦袋一團漿糊,把聽講內容全部還給導覽員。

raw-image

此外,聽講過程中也請孩子隨身攜帶手機,將印象深刻的地方拍攝下來,之後可以用看圖說話的方式寫作,輔助記憶。

2.撰寫學習單,捕捉記憶

遊覽完畢之後,趁孩子的記憶猶新,我們利用學習單來引導孩子把記憶提取出來。

我個人是不建議在學習單上設計太多問題強迫孩子回答,這樣反而會把他們的觀察與想像綁住,也會養成過度依賴大人提問而不主動思考的壞習慣。因此,我的學習單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讓孩子針對遊覽過程中一個印象深刻的點進行描述,談談他的感受、回憶、想法或補充資料。如此一來,不但主題明確,不會寫出流水帳,也能促使他們在一個焦點上反覆挖掘探索,開發理解與思辨的深度。

除非孩子真的對另一個課題也很感興趣,而且他已經把第一個課題確實處理完畢,再讓他接觸新課題。

raw-image

3.設計問題,親自採訪

學習單上還有一個欄位「你想詢問導覽員的問題是……」。由於小朋友多半缺乏設計問題的能力,一開始總是設計出一句話就可以答完的簡答題,像是:

孫運璿先生是民國幾年過世的?
寶藏巖目前有幾位居民?

這些問題其實上網查就查得到,你把他拿來詢問導覽員,顯然沒有做好功課,對導覽員來說也不是很尊重,他心理一定會想:「你現在是在考我嗎?」因此,我特別交待小朋友設計問題的要點:

  1. 請以「為什麼?」來設計問題,去發掘現象背後的原因。
  2. 設計好問題之後先上網查查看,查得到的問題不要問,除非網路上的回答不夠完整。
  3. 試著去詢問導覽員的個人經驗、看法、觀察,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因為時間關係,無法深入解說設計問題的方法,但講解過以上3點後,他們都能夠抓到訣竅,設計出較有深度的問題。例:

請問來孫運璿故居參訪遊客的年齡層大概落在哪裡?這裡年輕人好像比較少,既然孫先生對台灣貢獻這麼大,要如何喚起大家對他的重視呢?
剛剛聽您說,以前寶藏巖居民的生活條件很差,但為什麼您後來有能力搬出去住,卻仍然留在這裡,直到現在?是什麼原因讓您始終離不開這個地方呢?

值得一提的是,寶藏巖的導覽員剛好也是當地居民,對於這裡的生活、環境、歷史及變遷瞭若指掌,而且也有問必答,讓孩子們問得相當盡興。

完成訪談並加以整理之後,再將組員們的心得集結起來,搭配照片,一篇面面俱到,從不同角度切入探討的報導文章就出爐囉!

raw-image

假如你按照上面的3個步驟進行到這裡,一定會發現一個問題:團隊裡面絕對有不擅長寫作的組員,總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甚至不知道該問什麼。

在教室授課,老師可以悉心指導學生,但在遊覽過程中,一會兒要聽導覽員講解、一會兒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不可能像在教室上課那樣要求大家靜下心來,好好聽老師講解寫作技巧,何況這也不是專門的寫作課--那該怎麼做,才能讓不善於寫作的孩子也能參與團體活動呢?

4.又寫又畫又說,展現成果

表達的形式很多元,文字、繪畫、口語、表演……等都只是其中之一,所以報告也不用拘泥於文字,即使不擅長寫作的孩子也可以貢獻自己的才能,為團隊盡一分心力。我所設計的報告方式如下:

(1)為你們的報導設計標題與導言

在數位化時代,讀者的閱讀方式與習慣已經不同於以往,標題與導言的重要性也更勝於過去。我曾經針對這兩者,分享過指導方法,這裡不再贅述。

(2)集思廣益,設計文案

文案與報導寫作似乎扯不上關係,不過在現場報告的過程中,文案卻可以起到吸睛的效果。

raw-image


組員們可以先討論看看該用什麼圖案及文字來呈現報導主題,再由小組中具有美術天分的小朋友來繪製。文案要是畫得出色,待會上台報告,主持人都還沒開口,觀眾的目光保證立刻被文案抓走,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如何引導學生寫出好文案,可參考以下這一篇文章:

raw-image

(3)上台報告

一整天的努力下來,最緊張、刺激的時刻來臨了,那就是--上台報告。報告的形式不限,只要準確把主題呈現出來,是要解說、表演、叫賣、又唱又跳……全部都隨他們。

一整天下來帶這一群小鬼東奔西跑、呼來喚去,其實已經讓我累到極致,但看著他們在台上賣力且投入演出的這一幕,內心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疲勞也就不算什麼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經過這幾趟行程,孩子們的收穫滿滿,不只學到另類的寫作技巧,還在團隊「共寫」的過程中,學到編輯能力。哦不……不只「共寫」,還必須「共畫」、「共演」……才能把成果發揮得淋漓盡致,直到學好學滿為止才能回家,是不是很充實呢?


付費內容(導覽學習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1.4K會員
651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8
「我最喜歡吃草莓,因為草莓它很好吃,所以我很喜歡這個美味的食物,每次都會吃很多,因為很好吃。」其實,看到這樣的句子先別擔心,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因為他已經掌握敘述的基本邏輯。只要稍微加上一點技巧,原本扁平的敘述馬上變得鮮活立體。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現在再看一次孩子們的作品,孩子們真的很有創意,他們的想法遠比我們大人能夠想到的還要寬廣、還要精采。雖然沒有一組將串句組成原本蟹老想要呈現的本課大意,但這是第一堂概覽課文,目的只是透過學習策略讓孩子熟悉文本,並維持孩子們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
Thumbnail
到現在再看一次孩子們的作品,孩子們真的很有創意,他們的想法遠比我們大人能夠想到的還要寬廣、還要精采。雖然沒有一組將串句組成原本蟹老想要呈現的本課大意,但這是第一堂概覽課文,目的只是透過學習策略讓孩子熟悉文本,並維持孩子們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
Thumbnail
有些時候,得要有人走在孩子前面,替他們示範,讓他們看見真實存在著的可能性,以及抵達的方法。技術便是為此時而存在的。 確定地點與核心骨幹之後,便可以開始進入分頭查詢資料的過程。 進入規劃階段,每個孩子都會遇上不同的困難,那些都是自己能力的邊界,完完全全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難題......
Thumbnail
有些時候,得要有人走在孩子前面,替他們示範,讓他們看見真實存在著的可能性,以及抵達的方法。技術便是為此時而存在的。 確定地點與核心骨幹之後,便可以開始進入分頭查詢資料的過程。 進入規劃階段,每個孩子都會遇上不同的困難,那些都是自己能力的邊界,完完全全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難題......
Thumbnail
視覺筆記具有以下優點: (一)文字量減少 (二)思考開展 (三)思考可視 (四)是前綴也是統整 視覺筆記可以是文字的前導,但它同時也可以擔任旅遊回顧的統整。 這次出遊,我每天都有做文字紀錄,霏霏也都有做旅遊札記,因此這個模板對我們母女倆而言,其實就是旅行的綜整回顧。
Thumbnail
視覺筆記具有以下優點: (一)文字量減少 (二)思考開展 (三)思考可視 (四)是前綴也是統整 視覺筆記可以是文字的前導,但它同時也可以擔任旅遊回顧的統整。 這次出遊,我每天都有做文字紀錄,霏霏也都有做旅遊札記,因此這個模板對我們母女倆而言,其實就是旅行的綜整回顧。
Thumbnail
一般學生在寫作上,常有尋不到主題、素材欠缺的窘境;抑或是寫得不入裡、不通順的弊病。因此提供足夠的臨摹教材,加上有效策略的提點是必要的。
Thumbnail
一般學生在寫作上,常有尋不到主題、素材欠缺的窘境;抑或是寫得不入裡、不通順的弊病。因此提供足夠的臨摹教材,加上有效策略的提點是必要的。
Thumbnail
一堂寫作課到底要帶給孩子什麼? 比起帶給,我們一起經歷什麼,才是我們要回答的。我把領略到的微小慎美,那如只是長在牆邊的花草,或是世界翩然如巨石的盛麗,我都想帶到你們眼前,由你們自己鑽入,成為養份與底氣,有一天你也想用自己為這個社會與世界做點什麼的時候,你不會害怕,你見識過所有有勇氣的人,在你面前示範
Thumbnail
一堂寫作課到底要帶給孩子什麼? 比起帶給,我們一起經歷什麼,才是我們要回答的。我把領略到的微小慎美,那如只是長在牆邊的花草,或是世界翩然如巨石的盛麗,我都想帶到你們眼前,由你們自己鑽入,成為養份與底氣,有一天你也想用自己為這個社會與世界做點什麼的時候,你不會害怕,你見識過所有有勇氣的人,在你面前示範
Thumbnail
校園活動林林總總,學生一定不陌生,但要如何寫出新意呢?我以前也好幾次帶學生寫過類似題目,甚至有兩個孩子的作品先後投稿到《國語日報》及《全國兒童週刊》,均獲得錄用。因此,我本週再教這個題目,可說是得心應手了。 所以,我相當清楚這個看似好寫的題目,裡面埋了一顆超級大地雷……
Thumbnail
校園活動林林總總,學生一定不陌生,但要如何寫出新意呢?我以前也好幾次帶學生寫過類似題目,甚至有兩個孩子的作品先後投稿到《國語日報》及《全國兒童週刊》,均獲得錄用。因此,我本週再教這個題目,可說是得心應手了。 所以,我相當清楚這個看似好寫的題目,裡面埋了一顆超級大地雷……
Thumbnail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Thumbnail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Thumbnail
這兩年,我擔任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小小公民記者」活動的報導寫作講師,研發出一套好玩、有趣又吸睛的報導寫作課程,務必要把這群精力過剩的孩子給榨乾,並且讓他們玩到大呼過癮、學到意猶未盡! 這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教學過程,快放暑假了,即將帶小鬼頭出團的老師不妨參考看看唷。
Thumbnail
這兩年,我擔任芝山文化生態綠園的「小小公民記者」活動的報導寫作講師,研發出一套好玩、有趣又吸睛的報導寫作課程,務必要把這群精力過剩的孩子給榨乾,並且讓他們玩到大呼過癮、學到意猶未盡! 這一篇文章分享我的教學過程,快放暑假了,即將帶小鬼頭出團的老師不妨參考看看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