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就看完了一本書【最高學習法】

揚-avatar-img
發佈於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了班經過書店,拿了幾本書,掃過前言跟目錄後就決定把這本書給繼續看下去。

腦科學的書呈現上通常都是類似的方式,講述記憶的運作、腦的組成連結、以及多個研究實證例子,有些雖然舉例生活化,可是理論枯燥乏味。然而本書編排上有些刻意營造的"巧思",讓你從頭看到尾才會發現其中的意義。

書中我最喜歡的地方是一些觀念上的問答,簡單來說,全部的答案都是

It depends

以作筆記來說,有人會堅持手寫筆記參與感官記憶,效果會比起電子筆記來的好;有人認為電子筆記輸入快,隨時隨地可看,跟得上時代;而在<Make it Stick>(中文書為認知天性、超牢記憶法...等)一書中告訴你做筆記畫重點其實沒什麼效果。

於是,這裡的章節給了一個說法,將筆記分為深筆記與淺筆記。淺筆記為一字不漏記下所有東西,目的不再於思考,在於記錄當下的內容。深筆記作為思考的主軸,記錄的東西不多,卻加強了主題之間的關聯。

在此大學時教授也曾說過類似的作法,在課堂上記下內容,回去時會再寫另一份筆記。至於我自己則是沒那麼勤勞,相反的我會在既有的筆記上加註,視情況翻閱哪一部份的筆記,因此我認為有沒有筆記、什麼形式的筆記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還是回歸你要達到使用筆記的功能,回去思考筆記所要達到的目的。

關於記憶的方面,<讀書別靠意志力>一書中把方向側重在對資料的處理上,認為處理得越精細越有助於資料的吸收。近期的幾本書則是偏重於記憶的提取,感覺像是補上了最重要的一塊拼圖。其中又把回想細拆成複習、追認、提取三個部分,也詳細說明成因和實際應用。

花了快兩小時的時間讀完這362頁的書,當然詳細的內容還是得自己親自翻閱過才會有不一樣的見解。總結來說是一本集大成的書,而且不會過於枯燥,雖然一堆書都一"最高XXX"作為書名,很容易就想略過不看。回家後想要搜索其他人的感想,發現大多是另一本書的書評<最高學以致用法>。

因此,有空想到在去書店挖寶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r500
12會員
78內容數
遇到的坑、解過的題、新知識的探索、舊時代的遺毒!? 工作後我發現,文件更新往往跟不上新需求的更迭,犯錯的歷史總是不斷重演。因此,我改變了方式,蒐集從程式上、系統上的每一次異常處理過程,好讓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時能快速應變。此專題就是我的錯題本,期待日後不管在工作上或交流上遇到難題,都能輕鬆地應答:有什麼難的,我都踩過。
Err500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這本書是由大人學Podcast上的內容,重新整理修訂成書,因此針對特定主題想快速尋求建議,可以從目錄找到特定單元;如果有時間想深入了解主題,可以回去Youtube找到該集的Podcast,畢竟是由作者本人實際的對談,更能理解所要傳達的意圖。
Thumbnail
2024/12/01
這本書是由大人學Podcast上的內容,重新整理修訂成書,因此針對特定主題想快速尋求建議,可以從目錄找到特定單元;如果有時間想深入了解主題,可以回去Youtube找到該集的Podcast,畢竟是由作者本人實際的對談,更能理解所要傳達的意圖。
Thumbnail
2024/10/06
在生日前夕,無意間在書店翻到這本書《28歲決定你的人生》,雖然已經超過28歲一段時間了,具有成長型的思維的人,才不會輕易相信這種幾歲之後就定型的標語。又或者,把書中內容拿來檢視自己符合哪些觀點、而又有哪些可補足的地方,參考檢視一下也無妨。
2024/10/06
在生日前夕,無意間在書店翻到這本書《28歲決定你的人生》,雖然已經超過28歲一段時間了,具有成長型的思維的人,才不會輕易相信這種幾歲之後就定型的標語。又或者,把書中內容拿來檢視自己符合哪些觀點、而又有哪些可補足的地方,參考檢視一下也無妨。
2024/04/27
2024-04-26晚上跟到了在twitch上的直播,ThePrimeagen邀請到了Uncle Bob進行訪談—沒錯,就是那位《Clean Code》、《Clean Architecture》、《Clean Agile》等書的作者Robert C. Martin。
2024/04/27
2024-04-26晚上跟到了在twitch上的直播,ThePrimeagen邀請到了Uncle Bob進行訪談—沒錯,就是那位《Clean Code》、《Clean Architecture》、《Clean Agile》等書的作者Robert C. Martin。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會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心得能分享,畢竟是一本工具書。: ) 然而,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很認同它的確有身為暢銷書的價值。而當初確實也是因為有大量閱讀的需求,再加上它有「暢銷書」的標籤,所以才決定購買這本書。一半出於需求,一半出於標籤迷思。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三項的重點...
Thumbnail
也許有些人會好奇,這本書到底有什麼心得能分享,畢竟是一本工具書。: ) 然而,在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很認同它的確有身為暢銷書的價值。而當初確實也是因為有大量閱讀的需求,再加上它有「暢銷書」的標籤,所以才決定購買這本書。一半出於需求,一半出於標籤迷思。在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三項的重點...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讀之前: 本來是想解決「讀過就忘」的問題才買了這本書,畢竟書名是「過目不忘的閱讀術」,加上作者是每天都必須讀一本書的日更書評,想說應該可以學到一些記憶技巧;但沒想到收穫更多的是「閱讀心態」以及「做筆記的技能」。 現在想來書名跟內文實在有夠圖文不符(書裡一直強調的反而是要我們放棄過目不不忘的追求);但
Thumbnail
簡單的3個閱讀心態,讓閱讀更高效又美好 為什麼要作筆記 學生時期,抄著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重點,是為了通過考試,出了社會,作筆記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閱讀可能是興趣使然,但大多數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讀了這麼多書,有些可能淡忘了,有些還記憶深刻,或是在淡忘之際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筆記快速回到當初
Thumbnail
簡單的3個閱讀心態,讓閱讀更高效又美好 為什麼要作筆記 學生時期,抄著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重點,是為了通過考試,出了社會,作筆記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 閱讀可能是興趣使然,但大多數都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讀了這麼多書,有些可能淡忘了,有些還記憶深刻,或是在淡忘之際能夠回頭檢視自己的筆記快速回到當初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關於「閱讀法」的書籍,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各式各樣的閱讀法相關書籍出版,但身為一個精讀與嗜讀者,我的閱讀目的一直很明確,我不只是要從書中獲取實用的資訊而已,而是想要去體會作者優美的文筆與敘事方式,所以一直以來我是單純以封面設計、作者、書名來挑書,至於書籍簡介及目錄則是幾乎不看,就像
Thumbnail
以書攤開兩面為一個主題,可以隨時中斷或適合短時間閱讀的書籍
Thumbnail
以書攤開兩面為一個主題,可以隨時中斷或適合短時間閱讀的書籍
Thumbnail
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想要喜歡閱讀,但每次閱讀時,總是覺得無趣?或是看完卻像沒看一樣。到底如何讓自己愛上閱讀呢?到底又如何能有效閱讀呢?
Thumbnail
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想要喜歡閱讀,但每次閱讀時,總是覺得無趣?或是看完卻像沒看一樣。到底如何讓自己愛上閱讀呢?到底又如何能有效閱讀呢?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看到一本書時,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但卻什麼也想不起來? 本書的誕生,就是作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閱讀整理術。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執行,讓「寫讀書心得」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看到一本書時,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但卻什麼也想不起來? 本書的誕生,就是作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閱讀整理術。 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易執行,讓「寫讀書心得」變得容易許多!
Thumbnail
看完後的心得,我只能說標題跟內文不符合,單純看標題,我以為這本是教人如何從海量的資訊中,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概念、抑或是如何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但其實內容更像是:如何讀一本書,吸收一本書。
Thumbnail
看完後的心得,我只能說標題跟內文不符合,單純看標題,我以為這本是教人如何從海量的資訊中,挑選對自己有用的概念、抑或是如何快速的讀完一本書 但其實內容更像是:如何讀一本書,吸收一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