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痛苦中尋找意義:《活出意義來》閱讀心得分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活出意義來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作者:弗蘭克 Viktor E. Frankl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人,他將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寫了下來,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協助病人意識到他內心渴望的到底是什麼?


【特別印象深刻的段落?】

1.

作者在書中一開頭提到,在歷劫歸來的人常說:「我們不喜歡談過去的經驗。身歷其境的人,不必有人替他解說;沒經驗過的人,不會了解我們當時和現在的感受。」


2.

作者剛到集中營時,被一起到的人做篩選—被指向右邊,表示要工作;指向左邊,表示不能工作、有病在身,會被送到到特別的集中營(火葬場)。而作者的同一梯次有90%被送進火葬場,包括他的好友也在裡面。

這讓我想到:「如果他(弗蘭克)被指向左邊,意味著他要進火爐,也就是直接宣告死亡,也就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現。」


3.

有一晚,身旁的人在作惡夢,想伸手搖醒他時,忽然產生一個念頭,而放棄叫醒他。因為作者想到:「在夢裡發生的事情再恐怖,也比不上集中營的殘酷現實。」

raw-image



【讀完就能實踐的部份】

把自己帶入書中關於作者遇到關於同伴死亡、自己可能面對生死關頭、被莫名侮辱的經歷,再想想自己現在所擁有、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後,開始學習感恩。


【看了這本書有什麼想法?】

自己有當過兵,所以也有把書中的內容帶入到當下,雖然在裡面無法和書中作者歷經的事相比,但也會有類似的感受(被拿走部份自由)。

而我在讀完後,也想過:「自己如果真的在集中營中,能不能撐過來呢?會不會在第一關就Game Over?」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來說,《活出意義來》能幫助你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找到自己真正關心的事情。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這本書不僅解釋了弗蘭克的「意義治療法」,還記錄了他在集中營中的真實經歷。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你追蹤邁向卓越,這樣你就能在每週二讀到一篇閱讀分享的文章。

另外,如果你想了解關於個人成長、財商的內容,歡迎你訂閱小弟😄的邁向卓越

👉👉👉www.youtube.com/@user-xh7cr4fp8g

內容總結
活出意義來
5
/5
5會員
77內容數
1.分享閱讀的心得,包含:個人成長、財商。 每周二固定發布一篇閱讀分享,外加不定期發布個人的生活心得。 2.把閱讀當作習慣,獲取精神糧食。 3.有經營Youtube頻道--邁向卓越,每週六分享一部影片,內容以個人成長、財商為主,歡迎你前往觀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邁向卓越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兩人(布萊德.史托伯格和史蒂夫.麥格尼斯)長年深入訪問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獲取了最新的科學見解,並發現了一流人才保持顛峰的的共通點,而這些東西也是普通人可以實踐、學習的!!! 可以
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李笑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學會管理自己,並一步步升級自己的思維層次,更有效的解決人生會遇到的問題。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書名: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作者:菅原洋平   個人感覺這本書是—刻意做一些小行動,為自己進行微小改變,掌握人生主動權!   下面分享三點想法: 1.這本書能提供你,運用科學化方法解決日常問題,例如:選擇性障礙、睡眠問題、
  書名:人生偶爾迷路,但絕沒有白走的路 作者: 何則文等28人   自己主要是挑幾個有看過的人的故事,有三個:   1.何則文:之前在雜誌看過,去年也讀過他的書:看成就未來的你:36堂精準職涯課,創造非你不可的人生! 2.歐陽力中:經常在書本的推薦序看到,例如知識複利。 3.李洛克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兩人(布萊德.史托伯格和史蒂夫.麥格尼斯)長年深入訪問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獲取了最新的科學見解,並發現了一流人才保持顛峰的的共通點,而這些東西也是普通人可以實踐、學習的!!! 可以
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李笑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學會管理自己,並一步步升級自己的思維層次,更有效的解決人生會遇到的問題。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書名:換上原子習慣腦:弄懂腦結構、打造全新行動習慣;戒斷追劇癮、提高專注力,全盤掌握理想人生 作者:菅原洋平   個人感覺這本書是—刻意做一些小行動,為自己進行微小改變,掌握人生主動權!   下面分享三點想法: 1.這本書能提供你,運用科學化方法解決日常問題,例如:選擇性障礙、睡眠問題、
  書名:人生偶爾迷路,但絕沒有白走的路 作者: 何則文等28人   自己主要是挑幾個有看過的人的故事,有三個:   1.何則文:之前在雜誌看過,去年也讀過他的書:看成就未來的你:36堂精準職涯課,創造非你不可的人生! 2.歐陽力中:經常在書本的推薦序看到,例如知識複利。 3.李洛克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什麼是世界上,男人與女人、窮人與富人、白人與黑人、死人跟活人、大人與小人,有關係的人與沒關係的人,有山靠的人與沒山靠的人的共通點?  有一點是,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中,以感性或理性理解世界,而終究必須在夜深人靜時回答:「為何而生?」  「真正的英雄是沒有弱點的。」  英雄,
Thumbnail
你這輩子最苦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呢?現在回頭看那些最苦的日子,之所以挺了過來,是因為我們─「活著」。只要活著,就有機會看見雨後的天晴;只要活著,就能知道現在的苦其實也不怎麼苦;只要活著、踏實地活著,再平凡的日子,也都能品出一番獨特的風味。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含著金湯匙出生
Bruce Feiler所寫的《生命中的轉變》一書探討人生轉變的閾態。大多數轉變是令人不受歡迎,但事後人們會判定自己成功轉換,有驚無險。轉換過程的痛苦可以刺激創作,並帶來某些正面意義。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207 #頓悟 你生活很痛苦嗎? 痛苦的時候,你腦海會浮現什麼?你會想做些什麼? 是否偶爾會浮出「自殺」的念頭? 據說會常常想透過「自殺」解決問題的人,通常上輩子、上上輩子都有過「自殺」的經驗,比較辛苦一點,因為被「慣性」牽著走,所以常常想透過「自殺」來「解決痛苦」,又或者那其實是在「逃避問題
自己的人生會遇見許多莫名其妙的事件,我自然會覺得都是對方待我不好,當然對方一定做了甚麼行為,來使我難受或憤怒,但關注自己感受的同時,我能不能也去想一下對方為何這樣呢,去理解雙方的立場及狀態做一併的考慮。 我的情緒被牽動,一定有我內在信念被勾起來,所以我要去覺察我自己,而對方那樣對我,他的目的是甚麼呢
Thumbnail
這次要從『惡童日記』*小說*故事主軸解析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例如故事中為什麼要用『童稚的雙胞胎兄弟』當作主角,把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歐國家』,雙胞胎兄弟在故事中所遇到的人物、事件都極為殘酷、血腥和獵奇,為什麼他們能表現出『超齡』的反應以及做出『果斷』行動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我家金董很少買書,據說這兩本他都入手了。雖然不是我會買來看的類型,但因為滿容易讀的,週末一個出差就看完了。 網紅的書很多類型,他算是走偏鋒的。透過反差和從一而終的人設,把自己的通路、行銷都建立起來。了解自己的市場,並且能夠抗拒誘惑,其實真的不容易,也有他獨到之處。 作為一個基督徒,他也並不怎麼典型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什麼是世界上,男人與女人、窮人與富人、白人與黑人、死人跟活人、大人與小人,有關係的人與沒關係的人,有山靠的人與沒山靠的人的共通點?  有一點是,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中,以感性或理性理解世界,而終究必須在夜深人靜時回答:「為何而生?」  「真正的英雄是沒有弱點的。」  英雄,
Thumbnail
你這輩子最苦的日子是怎麼過的呢?現在回頭看那些最苦的日子,之所以挺了過來,是因為我們─「活著」。只要活著,就有機會看見雨後的天晴;只要活著,就能知道現在的苦其實也不怎麼苦;只要活著、踏實地活著,再平凡的日子,也都能品出一番獨特的風味。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含著金湯匙出生
Bruce Feiler所寫的《生命中的轉變》一書探討人生轉變的閾態。大多數轉變是令人不受歡迎,但事後人們會判定自己成功轉換,有驚無險。轉換過程的痛苦可以刺激創作,並帶來某些正面意義。
Thumbnail
體驗你的想法-2選擇從痛苦中學習是不必要的 聽到“你有能力決定你頭腦中的想法”,“盡力去清空你的頭腦","將你的頭腦從那些令你恐懼的思維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話,你心裡可能會有疑問,又該如何解釋?
207 #頓悟 你生活很痛苦嗎? 痛苦的時候,你腦海會浮現什麼?你會想做些什麼? 是否偶爾會浮出「自殺」的念頭? 據說會常常想透過「自殺」解決問題的人,通常上輩子、上上輩子都有過「自殺」的經驗,比較辛苦一點,因為被「慣性」牽著走,所以常常想透過「自殺」來「解決痛苦」,又或者那其實是在「逃避問題
自己的人生會遇見許多莫名其妙的事件,我自然會覺得都是對方待我不好,當然對方一定做了甚麼行為,來使我難受或憤怒,但關注自己感受的同時,我能不能也去想一下對方為何這樣呢,去理解雙方的立場及狀態做一併的考慮。 我的情緒被牽動,一定有我內在信念被勾起來,所以我要去覺察我自己,而對方那樣對我,他的目的是甚麼呢
Thumbnail
這次要從『惡童日記』*小說*故事主軸解析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例如故事中為什麼要用『童稚的雙胞胎兄弟』當作主角,把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歐國家』,雙胞胎兄弟在故事中所遇到的人物、事件都極為殘酷、血腥和獵奇,為什麼他們能表現出『超齡』的反應以及做出『果斷』行動呢?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我家金董很少買書,據說這兩本他都入手了。雖然不是我會買來看的類型,但因為滿容易讀的,週末一個出差就看完了。 網紅的書很多類型,他算是走偏鋒的。透過反差和從一而終的人設,把自己的通路、行銷都建立起來。了解自己的市場,並且能夠抗拒誘惑,其實真的不容易,也有他獨到之處。 作為一個基督徒,他也並不怎麼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