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會走路了!該讓他試試看平衡車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Credit: 大腦媽媽

Photo Credit: 大腦媽媽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先來聊聊 #左右協調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這時候的孩子做事情無法兩側做不同事情,譬如說:學爬樓梯時,會左腳先踏上去,右腳踏在與左腳同一個階梯上。

18-24個月的期間,就在替大腦側化做準備,這個時間可以給孩子多一點 #平衡 的訓練,如:
1. 平衡車(建議一開始先從機車造型的平衡車開始,因為車子不會自己倒下)
2. 單腳踩球的訓練
3. 上下樓梯
4. 在地板上放一個呼啦圈,請孩子一隻腳先踏進去再換另一直腳進去,踏出來也是先一隻腳再另一隻腳
5. 讓孩子扶著堅固的東西學跳(可能一開始孩子只會蹎蹎地跳)
6. 走平衡木(板)
7. 約22個月以後可以引導孩子彎腰,用兩隻手同時抱左腳或右腳(兩隻手抱單側腳)
8. 兒童攀岩

再聊聊平衡車:

Shim & Norman (2015) 近期研究發現,先學會平衡車的3-5歲孩童,比同齡孩子更快上手腳踏車。平衡車的優點包括:幫助平衡訓練、安全、能增加孩子自信心(比起腳踏車,平衡車更快上手)。能完全掌控平衡車的指標包括:
1. 孩子可以牽著平衡車走路
2. 能自己控制停車
3. 能騎Z 字形
4. 能騎著滑行

當然,這些對18-24個月的孩子來說太困難了。
而這項研究的幼兒也已經到小童的年紀了,所以各位媽咪參考一下就可以了。而且以前我們小時候也沒有平衡車,長大也會騎腳踏車,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點應該不會是各位家長考量的因素吧!?

【腦媽結語】

平衡是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技能都和平衡密不可分。選擇平衡車是一種方式,但仍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能達到這個目的。如果家中沒有這個預算,可以參考我上面提供的其他平衡訓練方式。如果確定要選擇平衡車,也要挑選適合孩子的高度,讓孩子一開始接觸時能 #著地,然後家長一定要陪著,才能提供比較好的安全感喔!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大腦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滑步車的適合年齡》,想必家長們對於小孩要在什麼年紀接觸滑步車感到疑惑吧,學會走路後就可以騎嗎?孩子長高到幾公分就不建議騎乘呢?以下文章會一一幫大家解答。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滑步車,滑步車又稱兒童平衡車,是一種鍛鍊兒童平衡能力的
Thumbnail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滑步車的適合年齡》,想必家長們對於小孩要在什麼年紀接觸滑步車感到疑惑吧,學會走路後就可以騎嗎?孩子長高到幾公分就不建議騎乘呢?以下文章會一一幫大家解答。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滑步車,滑步車又稱兒童平衡車,是一種鍛鍊兒童平衡能力的
Thumbnail
絕大部份身體的運作是同時需要很多肌肉跟神經去做出反應,才能完成人們眼裡看起來的姿勢,因此與其糾結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動作型態,不如多放些專注力在動作部分,是否容易受傷?是否能夠更協調?是否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跟工作需求?
Thumbnail
絕大部份身體的運作是同時需要很多肌肉跟神經去做出反應,才能完成人們眼裡看起來的姿勢,因此與其糾結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動作型態,不如多放些專注力在動作部分,是否容易受傷?是否能夠更協調?是否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跟工作需求?
Thumbnail
為了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議家長先從遊戲引導孩子參與,除了增加孩子的動機,親子同樂,又有訓練成效,就讓我們從下述遊戲開始吧。
Thumbnail
為了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議家長先從遊戲引導孩子參與,除了增加孩子的動機,親子同樂,又有訓練成效,就讓我們從下述遊戲開始吧。
Thumbnail
身體有沒有進步的幾個面向,其中一個我認為的就是『平衡』,因為隨時歲地我們每走一步其實都要靠全身的協調,才能讓你走得穩,站得直,跑得快,有時候我們只在乎眼前看到的身材曲線,肌力肌肉量都進步了,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隻腳平衡全身,更別說要移動地多自然或快速。
Thumbnail
身體有沒有進步的幾個面向,其中一個我認為的就是『平衡』,因為隨時歲地我們每走一步其實都要靠全身的協調,才能讓你走得穩,站得直,跑得快,有時候我們只在乎眼前看到的身材曲線,肌力肌肉量都進步了,但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用一隻腳平衡全身,更別說要移動地多自然或快速。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懶人包 #我的孩子走路像鴨子? #孩子出生後兩腳不等長 開始前先按下↑❤️ 及↗收藏喔 如果喜歡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來認識什麼是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吧 我是 謝宜哲物理治療師| 阿哲a物理治療筆記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一個❤️,也歡迎追蹤我的ig及FB ig: FB:
Thumbnail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懶人包 #我的孩子走路像鴨子? #孩子出生後兩腳不等長 開始前先按下↑❤️ 及↗收藏喔 如果喜歡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來認識什麼是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吧 我是 謝宜哲物理治療師| 阿哲a物理治療筆記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一個❤️,也歡迎追蹤我的ig及FB ig: FB:
Thumbnail
每個人成長過程當中,都曾經測過體適能,但你真的了解它是什麼嗎 ?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它就是很多種運動組合起來的能力測驗,其實這個回答也對了一半。而對於兒童來說,它又有多重要呢 ? 體適能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幼兒、兒童,在成長階段更是缺一不可。接下來我會從定義 – 重要性 – 運動處方 – 總結,一
Thumbnail
每個人成長過程當中,都曾經測過體適能,但你真的了解它是什麼嗎 ?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它就是很多種運動組合起來的能力測驗,其實這個回答也對了一半。而對於兒童來說,它又有多重要呢 ? 體適能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幼兒、兒童,在成長階段更是缺一不可。接下來我會從定義 – 重要性 – 運動處方 – 總結,一
Thumbnail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Thumbnail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Thumbnail
每當治療結束後,我總會教患者幾個動作作為回家功課,同時也要跟他們叮嚀生活上的小細節,例如站怎麼站、坐怎麼坐、怎麼從床上起身、怎麼從坐到站等。每當說完之後,患者總會說:「老師~為什麼以前都沒人教我們這些?這應該從小時候就教阿!」我總會笑著說:「如果是當時候的你,真的會聽嗎?」
Thumbnail
每當治療結束後,我總會教患者幾個動作作為回家功課,同時也要跟他們叮嚀生活上的小細節,例如站怎麼站、坐怎麼坐、怎麼從床上起身、怎麼從坐到站等。每當說完之後,患者總會說:「老師~為什麼以前都沒人教我們這些?這應該從小時候就教阿!」我總會笑著說:「如果是當時候的你,真的會聽嗎?」
Thumbnail
都市長大的孩子日常生活充滿了各式靜態的坐姿活動,常常會有腹部、背部肌肉力量不夠導致的姿勢不良,甚至像我遇到的這個孩子,已經出現「脊椎側彎」的變化。
Thumbnail
都市長大的孩子日常生活充滿了各式靜態的坐姿活動,常常會有腹部、背部肌肉力量不夠導致的姿勢不良,甚至像我遇到的這個孩子,已經出現「脊椎側彎」的變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