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前不適合作單邊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最近有讀者來訊交流,內容的大意是「耳聞有其他活動體系的宗旨是,小朋友需要先發展大肌肉群,因此在小學畢業前(也就是12歲左右)都不會接觸任何需要單邊運動,像是踢足球、打躲避球等等的項目」 想請問對這樣的理念有什麼想法?

這其實乍聽之下,是一個很需要好好思索的問題,為什麼呢?就是有什麼樣的研究或是經驗可以說明,從小就進行大肌肉群、雙邊運動的小孩,長大後在各方面的發展跟成熟(就)都比較好?當然自己不知道不代表沒有相關證據,因此就以累積的概念跟經驗來做回應囉。

首先想要先反問個問題是,生活有沒有需要單邊活動的時候呢?如果你/妳發現日常生活會有這樣的需求(像是單手用餐、書寫、比較誇張的例子就是連看東西也不會同時用兩隻眼睛)而且頻率還蠻高的話,那麼這樣的宗旨到底合不合適?答案應該很容易想得到。

再者是有沒有可能以為是雙邊運動,其實根本就是單邊運動呢?在這邊舉個例子說明吧,如果有看過卡通棒球大聯盟、在海堂高中特訓篇部分,其中的一個特訓項目(?)就是這麼看起來很簡單的動作,也就是所謂的「稍息」你/妳是不是第一時間會認為是雙邊運動呢?但事實上大家一定還是會容易的把重心放在一邊,讓另一邊可以得到比較多休息,然後交互來回著,那麼這樣一個動作到底是雙邊運動還是單邊運動呢?

raw-image
raw-image

最後說到單邊運動的好處,可以說它就是彌補了雙邊運動的缺點,怎麼說呢?當人們以為自己是同時進行一件事是,事實上即便我們有分成左半腦跟右半腦;但肯定還是有比較傾向某一邊處理的比例比較高,而對於身體運作有一些概念,特別是知道有「拮抗肌跟協同肌」的存在,就會知道真正的單邊運動是少之又少。事實上直接搜尋單邊運動(通常是單手或是單腿)可以思考在這些動作裡,是不是真的屬於單邊運動、還是比較傾向於某一邊的運動? 結論:其實絕大部份身體的運作是同時需要很多肌肉跟神經去做出反應,才能完成人們眼裡看起來的姿勢,因此與其糾結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動作型態,不如多放些專注力在動作部分,是否容易受傷?是否能夠更協調?是否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跟工作需求?共勉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7.9K會員
310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4/07/31
鐵人三項競賽組成不同形式的持續運動,對於孩童參與而言涉及到訓練時間、挑戰以及過早投入的考量。運動對孩子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但過度的訓練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
Thumbnail
2024/07/31
鐵人三項競賽組成不同形式的持續運動,對於孩童參與而言涉及到訓練時間、挑戰以及過早投入的考量。運動對孩子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但過度的訓練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
Thumbnail
2024/07/26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2024/07/26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2024/07/04
四年一度的奧運要來了,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殿堂,若不是拿出過人的意志力跟實力,是無法取得參賽資格的。但是難道苦練就能成真嗎?作為家長有甚麼方向可以去協助孩子呢?透過文章內容瞭解到,能夠維持長時間的熱情跟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2024/07/04
四年一度的奧運要來了,運動員夢寐以求的最高殿堂,若不是拿出過人的意志力跟實力,是無法取得參賽資格的。但是難道苦練就能成真嗎?作為家長有甚麼方向可以去協助孩子呢?透過文章內容瞭解到,能夠維持長時間的熱情跟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絕大部份身體的運作是同時需要很多肌肉跟神經去做出反應,才能完成人們眼裡看起來的姿勢,因此與其糾結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動作型態,不如多放些專注力在動作部分,是否容易受傷?是否能夠更協調?是否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跟工作需求?
Thumbnail
絕大部份身體的運作是同時需要很多肌肉跟神經去做出反應,才能完成人們眼裡看起來的姿勢,因此與其糾結這是屬於哪一類的動作型態,不如多放些專注力在動作部分,是否容易受傷?是否能夠更協調?是否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跟工作需求?
Thumbnail
對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孩子、還沒決定專項運動為何的孩子,可以全方位的練習絕對是最好的。曾經在上課的時候,遇到一位孩子說「為什麼每次暖身動作都不一樣啊?」那時候正是給出這樣的回覆,唯有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才能夠知道自己的狀態,也才能在有天決定方向後,知道自己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Thumbnail
對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孩子、還沒決定專項運動為何的孩子,可以全方位的練習絕對是最好的。曾經在上課的時候,遇到一位孩子說「為什麼每次暖身動作都不一樣啊?」那時候正是給出這樣的回覆,唯有嘗試各種不同的形式,才能夠知道自己的狀態,也才能在有天決定方向後,知道自己的優點及不足之處。
Thumbnail
FMS(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是一套針對3~8歲的兒童核心運動技能課程,要探討說明的,是在生活裡、活動中、運動時常見的基礎動作。能夠在發展階段時好好養成這些動作類別,可為將來在個人發展及團隊合作打下良好地基。
Thumbnail
FMS(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是一套針對3~8歲的兒童核心運動技能課程,要探討說明的,是在生活裡、活動中、運動時常見的基礎動作。能夠在發展階段時好好養成這些動作類別,可為將來在個人發展及團隊合作打下良好地基。
Thumbnail
青少年體能訓練考量到年齡、發展狀態、運動能力、訓練適應性等,讓小選手們接觸多元的運動刺激來提升各種運動能力,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主要以「功能性訓練」及「動作控制」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次先針對「功能性訓練」來討論。 【青少年做功能性訓練目的為何?】 【可以安排哪些項目?】 【要注意哪些細節?】
Thumbnail
青少年體能訓練考量到年齡、發展狀態、運動能力、訓練適應性等,讓小選手們接觸多元的運動刺激來提升各種運動能力,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我們主要以「功能性訓練」及「動作控制」來完成這項任務,這次先針對「功能性訓練」來討論。 【青少年做功能性訓練目的為何?】 【可以安排哪些項目?】 【要注意哪些細節?】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之前分享過三個基礎核心訓練結合身體動力鍊,有包含 1. 前側:胸肌、腹肌、對側內收肌群 2. 後側:擴背肌、對側臀肌 3. 側向:側向腰部肌群、對側臀部肌群和內收肌群 裡面常練習到的分腿蹲姿,只要擺出前後腳不對側,此時就會讓身體自然練習到側向動力鍊,再加上半身的一些動作,就可以練習到前、後側動力鍊
Thumbnail
        當你看見以個人只練一邊的時候先不要急著說這樣不會進步等等的話因為它有可能已經超越你了,當然不管甚麼訓練法都有好的一面,只要了解背後的理論就行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當你看見以個人只練一邊的時候先不要急著說這樣不會進步等等的話因為它有可能已經超越你了,當然不管甚麼訓練法都有好的一面,只要了解背後的理論就行了。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
Thumbnail
看到這次奧運許多運動員展現的能力和特質,不知大家如何想「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個說法呢?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適度的運動,能培養一個人的: 1.專注度 : 專注,其實不是坐著不動而已。像瞄準靶標、打中對手回的球、觀察對手等,需要多少專注度啊。 2.情緒穩定性 : 要能冷靜地面對運動中
Thumbnail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Thumbnail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