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上面是Tim Harford所寫的Undercover Economist的中文翻譯書
《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 的封面,左邊是2020年9月二版(增訂版)的封面,右邊是2006年12月一版的封面。早安財經的發行人沈雲驄傳訊息給我,想送一本增訂版給我,基於一個單純讀者的立場,必須支持出版業,我還是自掏腰包去誠品買的增訂版,然後重讀一遍。
E,
我為什麼要寫出這篇文章?原因是我寫的
《 巷子口經濟學 》 也受到Tim Harford的影響,另一本影響我的是Steven D. Levitt、Stephen J. Dubner寫的
《 蘋果橘子經濟學 》 (2006),巧的是這兩本書都在2006年出版,
《 蘋果橘子經濟學 》 較早出版,我的
《 巷子口經濟學 》 在2008年出版。
約莫在2006年開始,坊間才有所謂科普經濟學雨後春筍般出版。在臺灣,科普經濟學的前輩尚有著作等身的吳惠林與熊秉元兩位老師,但首先把生活議題寫入通俗經濟學的人,而且還能夠出版的,我大概還是第一人。
科普經濟學文章的寫法
這應該是很多人想問我的問題。曾有讀者問我如何寫好科普文章,我都回答文章不好寫,科普文章更不容易寫,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用有限的篇幅,幫讀者快速腦補理論與生活之間的關連性。
要找到故事,這是鋪陳一篇文章最核心的地方。曾有經濟學家說過
,但大家都知道,會說故事的經濟學家真的不多。張五常也說過
「要成為一位有份量的經濟解釋學者要過三關,絕對客觀、掌握需求定律與侷限的種種變化,以及要多到真實世界跑。」
掌握了這幾點心法,接下來才有機會寫出一篇科普經濟學文章。
馬凱在
《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 的推薦序裡比較,與
《 蘋果橘子經濟學 》 相較之下,Tim Harford的文章份量重,牽扯極多,推理與分析的工作也格外吃重,他的意思很明白,我也同意馬凱老師的說法。
簡單來說,要鋪陳一篇科普文章,你需要底下幾個材料,第一,你所要傳達的的「理論」,這是「起」;第二,與這個理論有關的故事,這是「承」;第三,理論與故事碰撞出什麼火花,這是「轉」;第四,收尾,從文章中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啟發,這是「合」。
《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的案例分析
我舉第一篇「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 分析。
首先,Tim Harford在這篇文章中所要介紹的是李嘉圖的「地租」,然後,他以「一杯卡布奇諾居然不到成本的一半?」開始說起,星巴克咖啡店的選址地點特色,緊接這他開始陳述李嘉圖的地租理論。
然後,他語風一轉提到業者的利潤與消費者的剝削談企業競爭,最後,他以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來思考,從咖啡的價格、產業競爭到剝削,以一個「臥底經濟學家」的看法,他的看法又是什麼?
這也是一種起承轉合的寫法,這種寫法很標準,適用於大文章的陳述,以故事穿插在文章當中,讀者的閱讀感受才不會那麼枯燥乏味!
三段式寫法
四段式的寫法介紹過之後,還有一種寫法是三段式寫法,差異在於不必做收合的動作,也就是在第三部分的「轉」,冷不防拋出一個「大哉問」,這會讓讀者在這的時候進入反思,就好像走到懸崖邊,方才知道根本沒有吊橋。
結語
細數寫文章的日子,二十多年來的寫作經驗,照理也可以算是個資深作家,如果有志於當一個科普作家的話,Tim Harford寫的書可以當作一個重要,但是簡單的入門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