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大學學測考題趨勢反思高中國文的「教」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觀察今年的學測國文考題,及從近幾年的命題趨勢中,或許可以針對在「符合課綱精神」及「大考引導教學」的條件下,思考國文在「教」與「學」方面,需要有何調整?目前又有哪些限制。
首先,可能要先從國文考題的「課內」與「課外」開始談起。
或許大家都會有個迷思,認為國文都考課外,課內題很少,不過,這幾年卻發現,考純粹課內知識,對老師來說就是送分題的題目,反而對學生來說不見得答對率就比較高。其實今年學測第一題的字音題就是最好的例子,(A)選項「賚賞諸徒」其實就出自〈勞山道士〉中「分賚諸徒」,而「齎志以歿」的「齎」則在〈馮諼客孟嘗君〉中「齎黃金千金」教到。這些字就是高中各家版本國文課本中都有清楚標示的內容。
此外,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考各類文本閱讀測驗,似乎就是課外題,然而,閱讀理解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如果考閱讀測驗,無論是文言文或白話文都是用「學生細讀過」的文本來考,這樣的測驗究竟是評量「對於文章的掌握度」還是「對於文章的閱讀力」?
因此,在教學上,如果每一篇文章都能帶給學生「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策略與方法,那坦白說這些題目也不能算是課外題,應該說是這些考題所要評量的並不是「學過的知識」,而是「學過且具備的能力」。
如此說來,其實新課綱所要強調的素養導向教學,就是希望讓學生具備學科能力,進而能夠應用於真實情境,看起來與考題的趨勢方向似乎並不差太遠。
但是,從這幾年帶高二高三經驗來看,似乎會發現,教育的大方向沒錯,讓學生具備閱讀各類文本的能力,引發自我對文本的評鑑與省思,進而能書寫,這是現代社會相當需要具備的能力。但為什麼大家(可能包含老師、家長、學生)對於現在國文的考試常顯得無助?
老師角色的轉變:增加「策略方法指導者」及「學習遷移引導者」的身分
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其實老師需要從過去是「知識的傳授者」,增加「閱讀策略及方法」的指導者及引導者的身分,例如:課堂談到「李清照」,其實並不是就課本所選的〈一剪梅〉加以解釋而已,而是需要帶學生掌握「閱讀古典詩詞的策略」等。那為什麼說是「增加身分」而非「轉變身分」?因為屬於高中國文學科知識範疇的教學也是判讀文本重要基礎,因此,可以減少講授國語文專業知識的比例,或有所剪裁及取捨,但不能完全沒有教。
此外,老師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遷移」,這是我覺得現實最困難的部分。其實要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並不困難,但是當學生在課堂上跟著自己的步驟操作一遍後,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文本,是否還能記得這些方法,甚至是熟練運用?
老實說,這對我們學生來說是困難的。
因此,老師必須要設計許多次有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上所習得的策略及方法,能透過老師所搭的鷹架不斷練習,進而形成自己的能力,最後能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獨立」掌握文本內涵。但這對現在一周只有四堂國文課的情況來說,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重複練習其實有些難度。
面對這種課堂時間不足的情況,養成學生「完成回家作業」及「自主學習習慣」就成了一件相當重要的事,這幾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通常會設計大量的閱讀單,讓學生回家「練功」,然後再透過批閱、快速檢討、給予回饋等,讓學生能即時訂正。
學生:從「習得無助」到「學會自我檢核」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如果從小都是這樣教,那麼到高中基本的閱讀能力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課堂時間雖然很少,但一樣可以透過老師的引導深入閱讀。
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學生會告訴我,他們從以前就放棄國文到現在,因此,當這些學生從高二開始要認真唸國文時,卻發現國文依然帶給他們滿滿的習得無助感,這些學生就會繼續選擇放棄。因為他們常說:「反正國文全都考課外的,形音義成語就用刪去法大概看一下,閱讀測驗反正就大概看一下文章再來找答案,隨便考個均標應該不是太大問題。」
如果常這樣想,大家就會與國文有著遙遠的距離,才會遇到像這幾年的考題,純粹考課本內容,可能因為不熟練所以拿不到分數,而大量的閱讀題,也因為平時的累積不夠扎實而導致答對率不高。
因此,我通常會盡量讓學生清楚國文考題(或需具備的知識及能力)可能包含哪些部分,自己在寫題本、平常的大小測驗、閱讀單、學習單時,需要檢核自己各方面目前的能力情形,例如:要檢核基本功、古文30篇、各類型文本的掌握度(文言議論、文言抒情、古典詩詞、現代詩、現代情意散文、現代科普文章、現代學術文章等),如此一來,可以針對自己較弱的部分著重努力,而非因為國文總是考不好,而失去了學習國文的信心。
此部分除了要引導學生經常進行自我檢核外,老師也需要盡可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在課程設計上有些許調整。學生也要有更多時間自主練習,完成老師指定的回家作業。
家長:看見孩子的優點與困境
此外,常會遇到家長說自己的小孩國文不好,而且是從以前就不好。聽到這話,我總會跟家長說:「其實,他在情意文章的閱讀寫作那一方面很不錯。比較弱的是……」或是「他課內的部分掌握的很不錯,古詩文閱讀可以再有更多練習。」
國文考題所關注的面向包含基本學科的知識、各類文本閱讀的能力及能否應用於生活中的素養,此外,還有知性跟情意寫作的表現,面向相當廣,不同類型考題所要評量的能力也都不同。因此,若遇到小孩國文無論考高分,或考低分時,都要試著不要直接判定小孩國文「好」或「不好」。
用「成績高低」來評價小孩國文「好」或「不好」,可能會讓成績不好的孩子,失去了學習國文的意願及興趣,如此會加強他們的習得無助感,因為有可能是這份卷子考的都是充滿知識性的題目,只要念得不夠熟,就一定考不好,也有可能課本知識讀很熟,但剛好考卷考的都是閱讀題。
相同地,對於成績好的孩子,如果我們就直接判定為「國文好」,可能對於偶爾分數較低的考卷不太在意,就失去的即時檢核自我能力及學習情況的機會,因為通常這份低分的卷子才是最需要正視的部分,這可能在提醒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
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應該看到每位孩子在學習國文的優勢及困境,並給予適當的提醒、引導及鼓勵,而非用國文「好」或「不好」來評價,才能讓每個孩子在學習國文都有所得。
我常跟家長及學生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學習國文的狀態:學習國文,其實就像學騎腳踏車,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能夠騎腳踏車環島一圈。在課堂上,老師可能先告訴大家腳踏車基本知識、騎車環島可能會遇到的所有問題,甚至腳踏車該怎麼騎都會教,這些都像是學習國文的基本知識、策略跟方法。
但有些同學可能從小就會騎,有些人可能現在才剛要學怎麼騎,老師盡可能讓大家掌握要訣,不過,自己還是得針對不足之處回家重複練習。這就像每個人到了高中,初始的國文底子跟程度不同,每個人都需要針對自己不足的部分勤加練習一樣。
此外,要騎車環島,還需要各種訓練,例如:體能訓練等,老師一樣會在課堂上培養大家練習的方法,也會給大家各種練習的機會,甚至是會安排野外騎乘訓練,這些其實就像在課堂上安排的各種回家作業、閱讀單、寫作單,透過不斷練習、檢核,才能知道自己在各方面是否有所提升,還有哪些部分是需要再加強的,以及距離目標還有多遠。
這幾年聽到很多學生只要看到國文就不斷哀號、絕望不已,也試著很奮力的拉住了一些想要(或已經)放棄國文的孩子。面對這樣的趨勢,要讓國文這個學科不再成為大家的噩夢,親師生三方或許都需要轉換一下心態及作法,才能讓國文這學科不再使老師力不從心,也不會使學生習得無助,更不會讓家長驚慌不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3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L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國文這幾年來,發現許多學生對古文有非常大的恐懼,很多學生到了高三,看到古文就直覺跳過,或者隨意瀏覽選出答案,前幾年更發現有國文程度不錯的學生,無論模考或學測怎麼考,都卡在13級左右。我仔細把他們的考卷一份一份拿出來看才發現,原來是選擇題古文閱讀的部分拿到的分數不多,於是我就在思考,到底古文該怎麼教
到了期末,隨著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截止時間的逼近,似乎又會喚起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雖然說學習歷程上傳什麼是學生的自由,但是我倒覺得這也是老師檢核自己這學期教學歷程的重要時候。 因為課本是固定的,但國文課總不能每一課都按照題解、作者、課文這樣教,一來這樣會上不完,再者是現在許多新選文的重點都不在文章本
在遇到這一篇文章時,我想讓學生先了解這篇小說裡兩個重要的寫作手法,接著可以嘗試帶學生從平行敘事這樣的對應手法去看文章內、外幾層對應關係。最後,從錢夫人這趟遊園驚夢帶到這篇文章存在於高中課文中的意義。 對於最後文本價值這一部分,我沒能提出自己獨創的想法,反倒是課堂上聽老師說「選擇」這件事而產生了一些思
連續開了四年的高三閱讀國寫選修,自己在課堂上也大致都以讀寫作為核心來設計課程,前前後後嘗試跟摸索了四、五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調整,到今年更有系統,也更完整的呈現了閱讀寫作課程的樣子。 但其實從前幾年開始,我在帶自己班上學生閱讀國寫,也同時在高三選修上閱讀國寫,這過程中,內心常有一些困惑。 閱讀寫作之
知性書寫的重點,除了培養學生能有邏輯、清楚的把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寫出來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是讓學生對於各種議題,能有更深刻的、更廣博的思辨能力。 然而,寫作及閱讀方法可以透過步驟化的引導及教學,讓學生方便掌握。但對於思辨力的拓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媒材及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
對老師及學生來說,段考國寫如何讓學生有感覺、有教、有準備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而段考國寫可以算是每次段考範圍的素養評量之一,因此,思索教學的重點及命題重點能否扣合,則相當重要。 第二段考的授課範圍包含洪醒夫〈散戲〉、黃信恩〈扼口〉、蘇軾〈赤壁賦〉、〈詞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及白先勇〈遊園驚夢〉
教國文這幾年來,發現許多學生對古文有非常大的恐懼,很多學生到了高三,看到古文就直覺跳過,或者隨意瀏覽選出答案,前幾年更發現有國文程度不錯的學生,無論模考或學測怎麼考,都卡在13級左右。我仔細把他們的考卷一份一份拿出來看才發現,原來是選擇題古文閱讀的部分拿到的分數不多,於是我就在思考,到底古文該怎麼教
到了期末,隨著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截止時間的逼近,似乎又會喚起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雖然說學習歷程上傳什麼是學生的自由,但是我倒覺得這也是老師檢核自己這學期教學歷程的重要時候。 因為課本是固定的,但國文課總不能每一課都按照題解、作者、課文這樣教,一來這樣會上不完,再者是現在許多新選文的重點都不在文章本
在遇到這一篇文章時,我想讓學生先了解這篇小說裡兩個重要的寫作手法,接著可以嘗試帶學生從平行敘事這樣的對應手法去看文章內、外幾層對應關係。最後,從錢夫人這趟遊園驚夢帶到這篇文章存在於高中課文中的意義。 對於最後文本價值這一部分,我沒能提出自己獨創的想法,反倒是課堂上聽老師說「選擇」這件事而產生了一些思
連續開了四年的高三閱讀國寫選修,自己在課堂上也大致都以讀寫作為核心來設計課程,前前後後嘗試跟摸索了四、五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調整,到今年更有系統,也更完整的呈現了閱讀寫作課程的樣子。 但其實從前幾年開始,我在帶自己班上學生閱讀國寫,也同時在高三選修上閱讀國寫,這過程中,內心常有一些困惑。 閱讀寫作之
知性書寫的重點,除了培養學生能有邏輯、清楚的把自己的觀點及理由寫出來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實是讓學生對於各種議題,能有更深刻的、更廣博的思辨能力。 然而,寫作及閱讀方法可以透過步驟化的引導及教學,讓學生方便掌握。但對於思辨力的拓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媒材及教學設計,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
對老師及學生來說,段考國寫如何讓學生有感覺、有教、有準備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而段考國寫可以算是每次段考範圍的素養評量之一,因此,思索教學的重點及命題重點能否扣合,則相當重要。 第二段考的授課範圍包含洪醒夫〈散戲〉、黃信恩〈扼口〉、蘇軾〈赤壁賦〉、〈詞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及白先勇〈遊園驚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學測作文占學測國文總成績之50%,進而依此計算級分與五標,因此作文整整占了一半的比重,是108課綱新式學測中十分重要的改變。加上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學測國文直接定生死,準備作文就成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畢竟是考試作文,有評分規則與給分標準這個「拿高分的線索」,它們可以說是閱卷老師的審美和喜好,
Thumbnail
今年113考題,許多家長針對自然科12,000個字,18頁的考題由許多意見,並在社群平臺上大罵了起來,這已經不足為奇,只是每個孩子第一次考學測時,許多家長才發現了題目很長的問題。 閱讀長文對孩子在考試中的表現有顯著影響,國文課程的重要性值得重視。政府應該重視國文課程,不應刪減國文文言文比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提升國文成績:有效的閱讀理解與解題技巧】   對於國文成績的提升,幾乎所有人的看法都是長時間的累積和建立語感,我完全不否認這是個有效的論點,但是我個人會想要把事情分成兩個部分:其一是個人能力的累積,我稱之為資料庫的建立。另一是解題方法的使用。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學測作文占學測國文總成績之50%,進而依此計算級分與五標,因此作文整整占了一半的比重,是108課綱新式學測中十分重要的改變。加上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學測國文直接定生死,準備作文就成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畢竟是考試作文,有評分規則與給分標準這個「拿高分的線索」,它們可以說是閱卷老師的審美和喜好,
Thumbnail
今年113考題,許多家長針對自然科12,000個字,18頁的考題由許多意見,並在社群平臺上大罵了起來,這已經不足為奇,只是每個孩子第一次考學測時,許多家長才發現了題目很長的問題。 閱讀長文對孩子在考試中的表現有顯著影響,國文課程的重要性值得重視。政府應該重視國文課程,不應刪減國文文言文比重。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