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衷心希望你活得更健康|昆陽作為INFJ的成長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篇自我認識的文章,藉由十六型人格來分析自我,我參考以下文章和網站,做自我分析:



以下兩篇文章


一、成長故事

越了解自己,越感受到自己內心獨有的熱忱,我發現自己內心有一股想要助人的心情,且毫不在乎利益,但以前呈現出來方式都是很「解決問題導向的方式」,因為擅長分析思考,常常把話說得很直,但沒有把自己動機揭露出來或不知道怎麼表達,讓很多人覺得我說話很刺耳,默默地遠離我。


這讓我心底非常受傷。


直到近4年,開始學習心理學、閱讀書籍,很快掌握了同理心的技巧,開始觸及自己內心深處,傾聽他人後能夠很平靜的幫助分析對方的心理狀況,那股想要幫助人的熱忱,推動著我去學習知識,不論是工作上的管理思維和專業知識,或是下班後自己經營的自媒體,都圍繞著一個念頭:「如果別人也知道這個知識,他們可以更好過一些就好了」



raw-image


那熱忱也慢慢讓我周遭吸引了相似的朋友,也讓我更明白自己的價值。


小時候對自我認同很低,我都會默默地模仿比較受歡迎和自信的人,像是我哥或同學,但就是覺得自己與同儕很格格不入,長期都會扮演一個在同儕旁邊的和事佬,但存在感一直都不高,加上社交能力不好,害羞自卑的狀態,讓我長期都處在很孤單的狀態,高中時的升學壓力也著實讓我很不快樂。


我的內心世界一直有個很理想的樣貌,甚至對自己也要求,覺得自己應該要成為自己理想的樣貌,對他人也有很高的道德,我對誠信很要求,長大才驚覺原來這世界,是靠著說謊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表面和諧,實際私底下都互看彼此不順眼,或是政治人物又在扯謊了,等等荒謬的事情,很難忍受不公不義。

在我經歷多次單戀失敗後和社團人際關係上的失和,我深感自己世界觀開始崩塌了,自我厭惡到了極點,卻一點都哭不出來,也找不到適合的人可以傾訴,長期麻木感,讓我覺得事態嚴重,我開始尋求幫助。

開始閱讀《同理心的力量》和《當下的力量》,也開始在校內諮商,閱讀讓我開始了自我對話,好幾次我沉浸在一種很奇妙的內心狀態,我看到了我自己,我懂得同理自己,我才逐漸懂得把認同拉回自己身上。


那種共鳴的感覺是平常與人聊天不會有的狀態,我稱之為「頓悟」,我知道改變從那個瞬間開始。


延續著自己那個熱忱,一方面整理自我對話,我開始了自由書寫,進而開始認真寫作,把寫好的作品放到網路上,至到現在,創作的習慣彌補了我在工作上無法與人交流的空虛感,而開始做職涯諮詢的服務也讓我在社交上達到一個非常高能的品質,發現更多可以幫助人解決的需求,促使我想要學習MBTI,能夠在幫助個案做出行動上做好的規劃去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


我發現這樣的事情,是比起周遭的朋友,這是我獨有的能力,不同知識的組合以讓我的見識很獨一無二。





二、特質分析


INFJ的特質

1. 理想主義者: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他們希望幫助創造一個其他人也做正確事情的世界

2. 利他主義:更關心利他主義而不是個人利益

3. 熱情:交流方式是熱情而敏感的,讓人感覺很像外向者多話,但交流後需要大量的休息

4. 創意力:豐富的創意蘊含深度的情感與合理的邏輯

5. 富有洞察力:可看透事件本質



INFJ的脆弱面

1. 對批評敏感:當有人挑戰他們的原則或價值觀時,我會極度保護我的理念,開啟戰鬥模式的去批評他人,像個戰士一樣,如果涉及內心深處的尊嚴,更是如此。

2. 不願敞開心扉:我很重視誠實和原則,我只願意分享給願意理解珍惜我的人,也比較不會將自己的脆弱面展露出來。

3. 完美主義:過於理想的期待,也造就對自己及他人要求極高。

4. 容易過勞:倡導者的完美主義和保守可能讓他們幾乎沒有發洩的選擇。具有這種性格類型的人如果找不到一種方法來平衡他們幫助他人的動力,以及必要的自我照顧和休息,他們就會筋疲力盡。


INFJ的浪漫

簡單說很挑,我很需要精神層次的交流,如果對方對我的想法不好奇、不想了解我,我就算再如何喜歡對方,我就會打從地感覺到排斥感,如果說就算對方好奇我了,但卻沒有足夠靈性理解,那我就難以真的愛上對方。


我傾向能夠與伴侶一起成長,我愛對方,更希望對方一起變好。


友情小圈圈

我傾向於在分享我的熱情、興趣和感觸。與他人分享有意義的想法和哲學的討論會讓我超級快樂的。一旦我知道對方可以完全信任,我就會分享內心深處的超多想法,然後超級充實開心的。



職業道路

我們都可以把事情做得得很好,但同時最大的弱點就是我們對環境要求也相對高,是否能夠完成自己某部分的理想,如果可以幫助到某個生命,我們就會有持續下去的動力,但如果問題遲遲無法被改變,我們就會很痛苦,最後離開。


我們需要找到符合他們價值觀並允許我們有一定獨立性的工作,我們渴望有機會與所幫助的人一起學習和成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可能會感覺好像他們正在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在個人層面上為人類的福祉做出貢獻。


職業習慣


我們重視合作,但同時也要給予我們足夠的獨立性。我們很希望有個擅長傾聽的主管,因為我們容易洞悉問題,但如果無法暢所欲言(通常很直接),那會讓我們很痛苦,但如果主管非常鼓勵我們看到問題,而不是視我們為搗亂皇城和諧的搗蛋鬼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很棒的發揮所長。


但真的要小心發言,尤其在職場。





在這裡也很推薦,如果對MBTI認知心理學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訪RS學堂,他們正在努力籌畫推廣相關知識。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我的專題,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成為完整的人。

昆陽 Peace 2021.6.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4/04/15
INFJ報到,我們都要好好的。
Reva-avatar-img
2021/06/02
謝謝幫我們分享^^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69會員
242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4/09/15
DiSC是理解傾向與偏好,而不是框架一個人_張忘形 在我的認知,認識人的工具非常多,這些知識從心理學家的研究與觀察,淬鍊出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可以一定程度的快速掌握一個人的先天傾向,非常好用,但同時也非常容易變成一個偏見。 「標籤是幫助辨別,而非偏見」,這更是我看待一個人不隨意貼上標籤的自我提醒。
Thumbnail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4/05/02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看事情的格局要怎麼區別高低呢?有些專家,總是能夠非常精準的切入重點,並把問題拆解得很清楚,如果要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問對問題,如果問問題有等級,我粗略地分為四個層次
Thumbnail
2024/03/03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2024/03/03
如果一個成熟的身體,裝入一個嬰兒的大腦,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我想如果要盡量不劇透的話,我會這樣形容《可憐的東西》這齣戲。 也許大家會視為女性主義,我也不太清楚這部戲應該用什麼哲學來框架好,如果是我,應該是存在主義吧,濃厚的荒謬感,讓我既發笑,又覺得深有感觸。 「不帶框架的活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INFP人格 之心理測驗篇
Thumbnail
INFP人格 之心理測驗篇
Thumbnail
三年前MBTI(16型人格)逐漸變得熱門時,我也加入了測驗行列,獲得了極大的啟發,說是改變我對自我解讀的契機也不為過。因此就以這一篇MBTI深刻體悟,開啟自我探索之旅的分享!
Thumbnail
三年前MBTI(16型人格)逐漸變得熱門時,我也加入了測驗行列,獲得了極大的啟發,說是改變我對自我解讀的契機也不為過。因此就以這一篇MBTI深刻體悟,開啟自我探索之旅的分享!
Thumbnail
MBTI是INFJ的我,跟他人的互動其實是極度消耗能量的,偏偏我的職業是領導人、管理者、教練、顧問….每天超過12小時與他人互動和連結,能夠與自己在一起的充電時刻,顯得彌足珍貴。
Thumbnail
MBTI是INFJ的我,跟他人的互動其實是極度消耗能量的,偏偏我的職業是領導人、管理者、教練、顧問….每天超過12小時與他人互動和連結,能夠與自己在一起的充電時刻,顯得彌足珍貴。
Thumbnail
MBTI這人格測驗跟別的測驗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建基於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傾向。INFJ的我發現測驗把我的一些慣性行為歸納了,「原來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人格使然」,也藉此跟過去的自己好好和解。
Thumbnail
MBTI這人格測驗跟別的測驗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建基於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選擇傾向。INFJ的我發現測驗把我的一些慣性行為歸納了,「原來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人格使然」,也藉此跟過去的自己好好和解。
Thumbnail
你也該懂得何時放自己一馬,因為你也是個會受傷的人。 延續上篇今天想繼續跟你聊聊,為何你不用如此自我苛責未能回應他人的情感,以及放下後可能要面對到什麼、未來可以有什麼轉換。
Thumbnail
你也該懂得何時放自己一馬,因為你也是個會受傷的人。 延續上篇今天想繼續跟你聊聊,為何你不用如此自我苛責未能回應他人的情感,以及放下後可能要面對到什麼、未來可以有什麼轉換。
Thumbnail
INFJ與高敏感人易同理共情,卻也可能因此活得太累。我們都喜歡自己脆弱時,有人接住我們,同理我們;假如你也真心關切他人,並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那勢必會擔負很多他人的情感。好的情況下,你能找到排解方法釋放掉,若無法適當釋放,很可能你的情緒水平會逐漸走低,變得對消極人事物更敏感、脆弱或憂傷。
Thumbnail
INFJ與高敏感人易同理共情,卻也可能因此活得太累。我們都喜歡自己脆弱時,有人接住我們,同理我們;假如你也真心關切他人,並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那勢必會擔負很多他人的情感。好的情況下,你能找到排解方法釋放掉,若無法適當釋放,很可能你的情緒水平會逐漸走低,變得對消極人事物更敏感、脆弱或憂傷。
Thumbnail
為何INFJ常說不出自己理想對象的外在條件,因為金錢、職業、外貌等條件,都不是能觸動走入INFJ內心的真正關鍵,要INFJ與某人發生愛情,該對象必然能從溝通互動中,讓INFJ感到真誠地被理解。 一般人是用感官在談戀愛,INFJ則是用「心靈」在談戀愛,心靈就是我們最大的感官接收器。
Thumbnail
為何INFJ常說不出自己理想對象的外在條件,因為金錢、職業、外貌等條件,都不是能觸動走入INFJ內心的真正關鍵,要INFJ與某人發生愛情,該對象必然能從溝通互動中,讓INFJ感到真誠地被理解。 一般人是用感官在談戀愛,INFJ則是用「心靈」在談戀愛,心靈就是我們最大的感官接收器。
Thumbnail
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在工作一段時間遇見瓶頸,萌生我為何要做這份工作的無力感、或者剛出社會新鮮人的不知道要做怎樣的工作?那樣的迷茫、無所適從、挫敗感... 正因為迷惘過、失落過、痛苦過, 深刻體認到"我"這個本體更為重要,今天的我未必代表我明天會成為怎樣的人 (進階)
Thumbnail
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在工作一段時間遇見瓶頸,萌生我為何要做這份工作的無力感、或者剛出社會新鮮人的不知道要做怎樣的工作?那樣的迷茫、無所適從、挫敗感... 正因為迷惘過、失落過、痛苦過, 深刻體認到"我"這個本體更為重要,今天的我未必代表我明天會成為怎樣的人 (進階)
Thumbnail
這是篇自我認識的文章,藉由十六型人格來分析自我 INFJ的特質 1. 理想主義者: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他們希望幫助創造一個其他人也做正確事情的世界 2. 利他主義:更關心利他主義而不是個人利益 3. 熱情:交流方式是熱情而敏感的,讓人感覺很像外向者多話,但交流後需要大量的休息
Thumbnail
這是篇自我認識的文章,藉由十六型人格來分析自我 INFJ的特質 1. 理想主義者:為正確的事挺身而出,他們希望幫助創造一個其他人也做正確事情的世界 2. 利他主義:更關心利他主義而不是個人利益 3. 熱情:交流方式是熱情而敏感的,讓人感覺很像外向者多話,但交流後需要大量的休息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人格測驗大約是國中的時候,但這個時間點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到大學畢業,甚至是到我前一份工作前,幾乎都會被要求進行生涯相關的性向測驗。 然而這些老師或是人資單位提供的性向、人格測驗真的非常非常簡陋,簡陋到⋯⋯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人格測驗大約是國中的時候,但這個時間點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到大學畢業,甚至是到我前一份工作前,幾乎都會被要求進行生涯相關的性向測驗。 然而這些老師或是人資單位提供的性向、人格測驗真的非常非常簡陋,簡陋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