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35歲,誰說一定要有Plan B?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涯規劃系列- 年齡,一個職場不能說的秘密」

35歲,人生中最富激情,最富創造力的年齡。經過幾年的自我探索與不同的工作嘗試之後,已經開始累積能在專業領域長期深耕的能力,也有機會升遷,凸顯被重用的價值。這時候常是職涯大躍進的重要跳板,每個人的職場差距開始拉大,是屬於職業黃金期。
但事實是如此嗎?
一位38歲擁有專業資歷的朋友來找我訴苦其工作被裁員,而求職卻不順的困境:現在的公司是怎麼了?一方面喊著找不到好人才,一方面又把我們這種的好人才放著不用,要不然就是裁員;開出來的職缺內容沒有十來年資歷是沒辦法做的,但你看他們任用的是不到30歲的小屁孩,不是很矛盾嗎?你看其它家公司要找人的職缺一直開著,但是又不處理已經投遞的履歷,到底有沒有缺人?你們HR在想什麼?
我不得不承認,也無法說出口怕傷人:是的,沒錯,就是年紀出了問題!
事實上,過去四十五歲以上才需要擔心的職場危機,已下降到三十多歲。即使法令規定不得對求職者有年齡歧視,但現實中仍有近半數企業的確有顧慮聘用35歲以下的求職者來擔任非主管職。
這條若隱若現而且縱貫體制內外的分界線,在大陸職場尤為明顯:『招聘限齡,到齡辭退』。超過30歲的求職者就開始面臨年齡歧視,很多企業的年齡標準比美國的新創公司還要嚴格,使得大陸的白領階級得提早面對中年危機,因為他們認為35歲的求職者,不像20歲時有『機動性更強,耐操,新鮮的肝』。如今隨新興技術發展,半導體人工智能發展加速,更讓多數科技公司反映出對招聘年輕人才的狂熱,而年齡歧視更加嚴格。
那該如何應對?怎麼做好職涯規劃呢?
1. 深度培養專業能力, 找機會往管理職發展, 減少被取代的機會
2. 樹立個人品牌形象, 讓公司/社交圈知道你的專業在哪
3. 建立人際關係網, 隨時為未來不可預知的危機做準備
4. 繼續學習,接受培訓,學會本行業所需要的一切知識
5. 思考危機應對策略, 想好「萬一」情況發生時的Plan B
以過去的輔導經驗,我常分享:心態決定一切,不用自己嚇自己,但是也要累積實力,讓年齡「變成優勢」,做好準備,才能變成更上一層樓的轉機!
梅根人蔘激湯語錄:「有危機感,才有轉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151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事HR工作多年以來,每次遇到員工的離職面談,或是被員工約談,80%會談到這個話題:職涯規劃。它只是被包裝在不同的對話中,追根究底就是在『找自己的路』。
從事HR工作多年以來,每次遇到員工的離職面談,或是被員工約談,80%會談到這個話題:職涯規劃。它只是被包裝在不同的對話中,追根究底就是在『找自己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習慣性地答應同事的請求,但這往往導致壓力和焦慮。Michelle的經歷反映了這種行為的危害,她在應對額外任務時的掙扎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這篇文章分析了為何我們難以拒絕請求,以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幫助職場人士建立清晰的界限,提高工作效率,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職場中過度迎合他人需求的惡性循環以及其對個人的影響,特別是對領導者如Peter所面臨的挑戰。文章提供了建立健康邊界的解決方案,包括勇敢拒絕、設立優先級和為自己安排喘息空間,強調拒絕不代表冷漠,而是通向智慧領導的關鍵。透過自我反思,讀者可以找到平衡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方法。
Thumbnail
作為主管,過度照顧員工感受可能反而損害你的領導力。在滿足側重需求的表象下,團隊的效率和方向可能會迷失。文章探討了管理者面對員工要求時的平衡藝術,強調建立明確界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既關懷又堅定的領導風格。通過清晰的溝通和支持而非盲目的妥協,主管可以贏得團隊的信任與尊重,實現持久的團隊成功。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面臨著取悅員工與維持團隊目標的雙重壓力。文章探討了取悅型領導的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後果,並強調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拒絕員工不合理要求可以反而增強彼此信任與尊重,並提升主管的領導力。透過正向溝通與透明文化,主管能夠營造更穩固的團隊氛圍,最終實現長期的團隊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管在面對員工求助時,為何常常難以拒絕以及背後的心理原因。拒絕雖然看似冷漠,實則是對自己和團隊的尊重。透過建立清晰的界線、引導員工承擔責任和制定團隊規範,主管能有效解決依賴問題,提升團隊的自主性與合作氛圍。學會拒絕,有助於讓主管專注於更重要的工作與團隊成長,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在現代職場中,35歲常被視為一個分水嶺。許多人在這個年齡段開始感受到職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那些尚未晉升到管理崗位的人。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職業生涯就此止步。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在35歲以後依然能在職場中茁壯成長。 記得我的一位朋友小李,他今年38歲,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儘管他的技術能力出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職場上,許多人習慣性地答應同事的請求,但這往往導致壓力和焦慮。Michelle的經歷反映了這種行為的危害,她在應對額外任務時的掙扎揭示了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這篇文章分析了為何我們難以拒絕請求,以及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幫助職場人士建立清晰的界限,提高工作效率,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職場中過度迎合他人需求的惡性循環以及其對個人的影響,特別是對領導者如Peter所面臨的挑戰。文章提供了建立健康邊界的解決方案,包括勇敢拒絕、設立優先級和為自己安排喘息空間,強調拒絕不代表冷漠,而是通向智慧領導的關鍵。透過自我反思,讀者可以找到平衡自我需求與他人期待的方法。
Thumbnail
作為主管,過度照顧員工感受可能反而損害你的領導力。在滿足側重需求的表象下,團隊的效率和方向可能會迷失。文章探討了管理者面對員工要求時的平衡藝術,強調建立明確界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既關懷又堅定的領導風格。通過清晰的溝通和支持而非盲目的妥協,主管可以贏得團隊的信任與尊重,實現持久的團隊成功。
Thumbnail
在職場中,主管面臨著取悅員工與維持團隊目標的雙重壓力。文章探討了取悅型領導的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後果,並強調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性。拒絕員工不合理要求可以反而增強彼此信任與尊重,並提升主管的領導力。透過正向溝通與透明文化,主管能夠營造更穩固的團隊氛圍,最終實現長期的團隊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管在面對員工求助時,為何常常難以拒絕以及背後的心理原因。拒絕雖然看似冷漠,實則是對自己和團隊的尊重。透過建立清晰的界線、引導員工承擔責任和制定團隊規範,主管能有效解決依賴問題,提升團隊的自主性與合作氛圍。學會拒絕,有助於讓主管專注於更重要的工作與團隊成長,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在台灣,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和勞動市場競爭加劇,年齡歧視在現代職場和社會中逐漸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雖然中年人相比年輕時候,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在求職、升遷及社交方面,往往因年齡因素而面臨不公平待遇。這種歧視影響中年人的職業發展,並且會對他們的自信心、心理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壓力。 因此,我覺
在現代職場中,35歲常被視為一個分水嶺。許多人在這個年齡段開始感受到職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那些尚未晉升到管理崗位的人。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職業生涯就此止步。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在35歲以後依然能在職場中茁壯成長。 記得我的一位朋友小李,他今年38歲,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資深工程師。儘管他的技術能力出
Thumbnail
當你在職場上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會變成所謂的「資深」員工,資深的不只是你工作上的技能,更是你的年紀,請讓自己「多工」,讓自己「好用」,才能在「花團錦簇」的員工池中存活下來。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中年人在職場上取得成功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應對中年職場挑戰的建議。
Thumbnail
隨著職場競爭日益加劇,資深中年員工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中年職場人士,如何智慧地應對內捲現象,不僅保持自己的競爭力,還能促進個人的職業成長和心理健康,是一項重要課題。 重新評估職業定位 資深員工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是職場上無可替代的資產。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定位,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