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的「詞」與「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Credit: Daderot
在美國,對本科生而言,最好的學校也許不單是哈佛、耶魯、斯坦福等研究型的高等學府,而是多所在鄉郊和小市鎮的博雅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博雅學院由此至終關心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如何通過教育的規訓塑造學生的主體性。
要了解通識教育如何把一套價值觀灌輸於學生,就先要了解語言、文字、藝術如何傳遞概念和表達信息。一幅畫作在傳達概念的過程中,重點不在於畫家想畫的是什麼或觀眾想看到的是什麼,而是畫家與觀眾是否在同一個維度、用著同一種語言對話。用傅柯在《這不是煙斗》一書中分析瑪格利特畫作的話,就是「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之間指明著一種隱若和不穩定的從屬性,這種從屬性曾是持續且不確定的」(…[F]rom one position to the other a subtle and instable dependency, at once insistent and unsure, is indicated)(p. 26)。
言則,當能指(用以表達概念的工具/載體,如語言、文字)與所指(所要表達的概念和意義本身)的關係未能確立,或根本無法完全準確地確立的情況下,畫家非畫家、觀眾非觀眾,兩者只是偶然碰見而看不見對方的人臉,而畫作也只是各家自圓其說的「藍色窗簾」。
維根斯坦告訴他的讀者,詞與物的虛無關係使一組詞語或一個字詞在不同用法或語境下具有不同的意思。語言雖有豐富性、多樣性和重疊性,但單一的本質和用法並不存在。因此我們不難發現,維根斯坦對於文字和傳意之間的關係具有強烈的反本質主義色彩。舉例而言,柏拉圖認為「正義」/「公義」代表社會中的每一員安守己份下共存的理想狀態,部分法學家則認為「正義」/「公義」代表程序公義或可見的公平公正,另一些哲學家又認為「正義」/「公義」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和權利的彰顯。維根斯坦亦強調,我們應當「看」而不是「想」,因為事物的顯在形態已然呈現於眼前。對維根斯坦而言,現象性經驗世界並無完全一樣的事物。
溝通表達信息的過程如是,教育培訓知識的過程同理,重點不在「詞」的概念表述,而在「物」的現象傳達。博雅、通識教育的核心除了培養學生辨識事物的本質並加以批判和解構外,更重要的是將一套「知識」灌輸給學生,由多種意識形態交織而成的知識網形成了精細的權力形態,邁進校門的學生要麼接受並受從此被塑造、要麼反抗並離開博雅學院的由知識和權力交織而成的松網。因此,博雅、通識教育所傳遞的知識和概念必然涉及一套複雜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好是壞、是真是假,要研讀柏拉圖和理想國還是批判蝙蝠俠和葛咸城,都只是人類社會在不同標準下的自我選擇和意識形態的自我體現。
從此視角,所謂普世價值也許真的普世適用,但在通往這些價值的道路上卻殊途徑走。部分極端宗教分子以自殺式襲擊換取進入他們死後處女無數、享樂不斷的神聖天堂域地,對他們(只限男子)來說這難道不是通往自由的天堂路?一戰後威瑪共和國的衰落和希特拉的掘起不正是體現了其時德國人眼中普選民主的真諦,踢走保皇黨、迎接新民主?歐洲人道主義支持者倡導的開放難民政策,無視潛在的社會問題,不正正體現他/她們口中的博愛、平等?
但是,在戰後西方主流人權主義時代下成長和生活的和平一代,對種種恐襲理由充滿厭惡、對身份和種族充滿虛無的同時,又該如何選擇和制定屬於我們一代的天堂路?會否如佛洛姆所說般逃避或拒絕虛無/自由(例如,機械式的隨波逐流)?在上帝已死和超人當立的語境下,重探舊神們或重建本體論顯然不可取,但在新/舊自由主義泛濫的時代,眾生追求的是否只是「詞」而失去了屬於我們一代的「物」?
齊澤克曾經說過一個故事,在威權時代,一個父親對兒子說,父子二人必須一起到祖母家探望她;而在自由主義時代,父親沒有強加意志於兒子身上,反倒使其不知所措、無以為繼。也許「孝順」在父親和兒子眼中有著詞與物的明顯分別,以致二人不知所措又無所適從。晚期傅柯在學術路上從研究規訓支配主體的分析,重返倫理和個人意識的主體塑造。
從此視角,在當代通識教育所縕含的價值也充斥著詞與物的分叉的時候,我們是否開始無所適從?在通往「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法治」的道路上,我們一代該當如何選擇?應不應該把「法律」和「哲學」也歸納到通識教育之中供中學生自由選擇修讀?我們應否讓中學生早早接觸《法律的帝國》,在德沃金的引領下「認真對待權利」?但若真如此,其中一種可預期的結果就是法律文本和概念的「詞」與實際社會運作的「物」的對應涵意再次受到挑戰。
也許,在探索通往普世價值和塑造通識教育的道路上,給學者、教師、掌權人的考驗不單單是如何在有限的人類知識框架下訂立價值判斷的標準,而是收窄詞與物的表面分歧和相對關係。正如齊澤克在《Less Than Nothing一書中開宗明義的說:「世界上有兩種愚蠢」,我們會否成為不諳(俗)世事的蠢人、全然擁抱陳腔濫調的「大道理」的低能兒(Moron)還是始終和絕對真理保持距離但又不斷求新求知的「聰明人」?這完全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時代性選擇。
參考資料:
  • Slavoj Žižek, Less Than Nothing (London: Verso, 2012).
  • Michel Foucault, James Harkness (Transl., ed.), This is Not A Pipe (U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 Tricia Seifert, Ernest Pascarella, Kathleen M Goodman, Mark H. Salisbury, “Liberal Arts Colleges and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dditional Evidence” (2010) 51(1)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22.
  • Jose Ruiz Fernandez, “Language as a Family-Resemblance Concept in Wittgenstein” (2019) 47 Philosophia 1447-1455.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此專題希望從電影中反思,並從此不同的普哲視角理解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cky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能] 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天能] 在一念之間,因果法則轉守為攻,權力顯然再次流動。 【文:Fu Kwong Or Ricky 符廣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資訊安全的世界裡,「躺平」不等於被動,反而可以是一種全新、輕鬆又有效的資安管理方式。透過3C公司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將資安教育內化為公司文化,不僅能提升防護力,還能讓員工輕鬆參與,共同守護公司的核心資產。 3C公司的資安蛻變 3C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長的電子零件供應商,在一次針對
想像一場探索異國美食的旅行,如何確保每一道料理都符合期待?就像ISO 27001:2022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的規範,精準的稽核是確保安全與品質的關鍵。主導稽核員就像餐廳評論家,他們需深入瞭解每道菜背後的烹調流程與食材來源,確保廚房遵循衛生規範,滿足顧客需求。 最新研究(Vance et al., 2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原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奇獸/動物的模型、標本及背後的故事,但奇獸的選擇和動物的連結性偏弱(事實上是有點凹),結果變成一個不能滿足哈迷的展,也不是一個夠有深度的生態展。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人生中最親密的朋友 知識和教育,宛如人生中最親密的朋友,它們如同悠長的河流,悄悄地灌溉著我們的心田,讓我們茁壯成長。這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一場心靈的契約,讓我們在漫漫旅程中找到方向,並與這位最佳的朋友攜手前行。 知識猶如一座指南針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知識猶如一座指南針,引領我們穿越迷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資訊安全的世界裡,「躺平」不等於被動,反而可以是一種全新、輕鬆又有效的資安管理方式。透過3C公司的資訊安全教育訓練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將資安教育內化為公司文化,不僅能提升防護力,還能讓員工輕鬆參與,共同守護公司的核心資產。 3C公司的資安蛻變 3C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長的電子零件供應商,在一次針對
想像一場探索異國美食的旅行,如何確保每一道料理都符合期待?就像ISO 27001:2022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的規範,精準的稽核是確保安全與品質的關鍵。主導稽核員就像餐廳評論家,他們需深入瞭解每道菜背後的烹調流程與食材來源,確保廚房遵循衛生規範,滿足顧客需求。 最新研究(Vance et al., 2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原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奇獸/動物的模型、標本及背後的故事,但奇獸的選擇和動物的連結性偏弱(事實上是有點凹),結果變成一個不能滿足哈迷的展,也不是一個夠有深度的生態展。
在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學院成為最純粹形式的不可能存在。
Thumbnail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是終極之意 學/則以學習始 繼而有了人格涵養后 創造己之哲學思維 順此理路發展 終/止於至善 ~~~ 至善非善行/而是 一種信仰 一種道德 一種創造出 終極自我的完美實現 ~~~ 大學之道/也只是 個人哲學理念 終極完成而已
性教育跟性平教育還有道德觀與思考,我覺得才是學校最應該教導也是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東西。 理論是死的,現在的科技發達也讓你背了一堆學識在腦子裡,還是比不過別人手指一按,找出來的資訊來的全面與完整。 那麼人生而為人跟機器的差別,就在於思考跟觀念理解。 . 我想也是因為很多老師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他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人生中最親密的朋友 知識和教育,宛如人生中最親密的朋友,它們如同悠長的河流,悄悄地灌溉著我們的心田,讓我們茁壯成長。這不僅僅是一條道路,更是一場心靈的契約,讓我們在漫漫旅程中找到方向,並與這位最佳的朋友攜手前行。 知識猶如一座指南針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知識猶如一座指南針,引領我們穿越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