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廢:恰到好處的拖延

2021/03/0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用較長的時間來孵化最佳創意,
並在最後時刻以驚人的效率來達標,
「主動拖延」告訴我們:人生不只有一種積極的姿態
Thomas Friedman在2005年出版了《地球是平的》這本暢銷書,指出全球化將所有企業捲入必得拼拚命向前衝的海嘯中,一落後就將被吞沒在時代的灰燼之中。確實,這也很真實的地反映了殘酷的企業事實。然而,只要往前衝就可以嗎?一個有趣的對照是,2017年Friedman在歷經十多年的反省之後,又出了一本巨著「《謝謝你遲到了》」,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話應該是「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當然,Friedman寫的書既然可以成為暢銷書,就表示大眾對新一波趨勢頗有共鳴。其實,對照著現在大型書店的書架上不少強調「慢」的指引,就可見需求已然成形。然而跟過去不同的是,以前學術界的反思往往大幅地的領先實務界的需求至少20年,因為這樣的時間才足夠讓粗略的理念可以逐漸的成熟到被安全地應用。然而,時代的變化實在太快,這次幾乎是學術與實務並行於同一步調了,但這也表示,面對既要往前衝又得放慢腳步的矛盾,我們並沒有一個成熟的理論與實徵研究來指引未來確切的作法。究竟如何平衡種種的矛盾要求?這是我們所有人現在要面對的難題。
一馬當先跑成沙灘上的前浪
創新是必然需要的,但衝太快也可能如死在沙灘上的前浪。現在從學校到幾乎每一個企業幾乎都不斷的強調創新,然而這個時代其實從來不缺創新。前仆後繼的新創公司與遍地開花的孵化器,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創新概念被不斷的提出來,但是我們也都毫不驚訝的地看著這些成為一閃而逝的火花。先行者不僅孤獨,甚至最可能失敗。我在1987年到美國Rochester讀書,那是柯達公司的總部所在地。當時博士畢業後最驕傲的就是能夠進入柯達公司任職;然而25年之後的2013年柯達卻正式宣告破產,眼看高樓起,也看樓塌了,確實不勝唏噓。但是柯達沒有創新嗎?一點也不然。1975年,一名24歲的柯達工程師Steven Sasson發明了世界第一台臺數位相機,但是柯達禁止公開這項技術,矛盾的是最終柯達公司卻也是敗在數位相機的風潮下。所以,創新不是關鍵,拿捏最佳時機乘風而起才能真正引領潮流。
學術研究亦然。在1971年E. Deci提出內在動機的理念時,也是行為學派最盛的時期。那時的主流思維仍著迷於如何設計最佳的酬賞安排作為激勵策略,要在企業推行自主的理念恐怕是天方夜譚的笑話。時間推移到2012年,Simon Sinek出版了《先問,為什麼?》這本全球暢銷書,基本的理念完全不脫以內在動機為核心的自我決定理論,卻是現在所有管理者朗朗上口的名詞,然而自我決定理論恐怕對大多數人來說,依然是頗為陌生的學術名詞吧。在最恰當的時間順勢而為,才是時代的創造者。所以,學校要培養的不止只是創新,還有一個很少被提及的能力,那就是如何掌握恰到好處的勢或適。
積極與拖延間的藝術
「適量」這個拿捏的藝術,應該是烹飪中最難的境界了吧,或許不只烹飪,凡事皆然。不愛自己是自卑,太愛自己是自戀,剛剛好的自尊就是愉悅的自在;關係中沒有情緒是封閉,太多情緒是負擔,剛剛好的表達是溝通。做事太慢是拖延,太快是急躁,那剛好的拖延應該是如何呢?
拖延,或許就是一個絕佳的例子。拖延這個概念本身就很負面,除了沒有把事情做好,耽擱了時效,拖累團隊之外,還反映了拖延者在焦慮、逃避、不負責、低自信、低抗壓等等負向人格的特性。相對而言,有效的時間管理,縝密的規劃,搭配積極主動的作為則是所有成功的關鍵。然而,概念的演進往往有鐘擺效應,當主流的概念對於不斷積極前進的理念強調到了顛峰的時候,人們也必得要好好反省一味的往前衝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了。於是,「主動拖延」的概念與於焉產生。在自我勝任感的支持下,用較長的時間來孵化最佳創意,並且在最後時刻展現驚人的衝勁來達標,聽起來既完美又刺激,彷若在悠揚的正歌及激昂的副歌交錯間享受著美妙的鋪陳。
賓州大學著名的華頓商學院是培養優秀商業人才的搖籃,其中一位組織心理學家Adam Grant教授是一位嚴謹的研究人員,他總是遠在期限之前就已經完成工作,絕不拖延。雖然這使得他確實完成很多嚴謹的研究,但是總覺得自己的創意不足。他發現歷史上諸多偉大的藝術家、演說家等其實並非如他一般的零拖延者,甚至是嚴重的拖延者,因此他著力於探討這些原創者的特性。在他非常著名的TED演說「原創者異乎尋常的習慣」(The surprising habits of original thinkers)中提出了積極拖延的可能性。但是,大家應該小心別掉入過度推衍的陷阱。
探索自己的「恰到好處」
如果仔細的閱讀Adam Grant的研究,可能可以更準確的地了瞭解積極拖延的設計。在其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撰寫一份企業提案,最後依其產出評量創意與實用性。研究設計包含三組人三組,第一組在接獲指示後立即著手撰寫,第二一組先玩5分鐘的踩地雷再開始,第三組則是玩了十多分鐘的踩地雷才開始撰寫。研究結果發現第二組的表現最佳。Grant認為:「當你被告知要解決特定問題時,這個任務會在腦中持續運轉,在拖延的時間中你的想法會發散,用一種非線性的方式思考,進而達到意想不到的成效」。亦即在心態上,積極拖延者其實是將死線前的衝刺視為一種極有可能成功的最佳挑戰設計,並非盲目地的拖延,而消極拖延則一直淹沒在自己的焦慮與恐慌中;在行動上,積極拖延者在會在實際動手前先做收集好資料收集,並為思考留下足夠的空間慢慢地醞釀想法,消極拖延者則是一片空白。當然困難還是在於,對於不同的任務,如何知道怎樣才是最佳的「5分鐘」,而不會掉入「10分鐘」的陷阱,在他的演講與研究中並無法提出清楚的解答。
對這樣的恰到好處的拿捏如何可能?,我也沒有簡易的答案可以提供。但是華人傳統的智慧並不缺乏可能的教導,老子曰:「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如何在紛亂的狀態下,避免急切追求滿盈的心態,並且維持清明的覺察,使得虛實的空間在安定中有躍然的生機,是我們在這個議題下,可以繼續延伸的思考。但是我最後要提醒,千萬不要急著抓取一個解答,請維持懷疑的態度,慢慢去發酵你最佳拿捏的體會吧。
    Yicheng  Lin
    Yicheng Lin
    林以正,現為自由教練;前台大心理系副教授;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執行長;齊行國際顧問公司資深顧問。目前專注思考「心理彈性」相關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