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立川光昭,1976年出生,20歲時利用1500日圓創業,以二手機車買賣開始,經歷過猶太資商社任職,並創立廣告公關公司,現為M-Consulting Group董事長。
在前言,作者便開宗明義「我靠偷學與複製,讓事業成長茁壯」,對於一開始抱著想學習系統化企劃流程的讀者,可能這時便會皺起眉頭,開始擔心是否買到與標題內容不符的書籍。
接下來,作者更是指出「其實每個人都在明著抄,或偷偷學了。」
在這本書裡,與其說抄襲,不如說是有意識地去被影響。
就如同成語「見賢思齊」,當我們人看到好的方法、好的經驗,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去學習,並試著從中得到啟發。
這就是作者在本書中反覆強調的 — 抄襲的並非硬體,而是軟實力。
創業歷程
在作者的第一段創業過程中,他看到有人牽著不要的摩托車,又意外被二手車行出價收走,由此便開始經營起了他的二手車事業。但真正讓他事業成功的秘訣卻是從電玩店裡抄襲來的。
當時電玩店的遊戲並不像現在這樣數位化,大部分遊戲是有實體可以進行買賣的,由此便也促成了二手電玩店的生意來源 — 一手賣貨,一手買貨。
作者在仔細觀察二手電玩店的經營狀況後,發現店內有一張醒目的價格表,也有許多人會詢問剛購買的遊戲是否好賣,於是作者便也回去張貼了一張價格表。
在透明的價格下,的確吸引到了許多想賣機車的人前來詢問,貨源的部分因為一張價格表而源源不絕。
事實上,作者不經意的點出了很多人的盲點,我們很常認為一個地方做不好就應該去觀察該領域的佼佼者,例如:早餐業者的經營模式應該去參考美X美、麥X登。
但若是早餐業者參考Netflix,並藉由每次顧客點餐的口味,推出一個由演算法為顧客搭配原本口味與創新兼具的餐點呢? (更正確來說,在新零售時代的經營重點上早已不是以贏過競爭對手為目標,而是以爭取客源、長久發展為主要目的。)
接下來作者創立廣告公關公司,因為作者認為他所擁有的好牌便是人脈。
在廣告公關的領域裡,他靠著模仿演員管理公司以及廣告公司兩者各自的經營方式,推出了不同於當時業界內固定薪酬的合作方式,也就是依照成果支付報酬。
再之後更是為了確保廣告時段而製作了電視節目《Nights的HIT商品會議室》,對於這個節目的成功,作者也不諱言的說是參考了另一個同性質節目《金錢之虎》。藉由互利的方式(透過上節目提升企業形象),來壓低通告費成本;在《Nights的HIT商品會議室》中更是進一步提供給藝人冠名的機會,以此降低成本。
作者利用了人性趨利的本性,即使交易雙方之間沒有金錢往來,但只要是對彼此有利的事,兩方自然都願意動起來。
藉由模仿拓展人脈
作者在書的中後段提到,他把人分為七種類型,分別是:
- 穩健型 : 不高調,性格沉穩,擅長計畫並預測未來。
- 行動型 : 決策或行動時迅速果決,但有時也顯得急躁。
- 知識型 : 行動謹慎,講話時重視用字遣詞,也重視法規或原則。
- 目的型 : 會先考慮利害關係,再決定行動。
- 融合型 : 溝通能力極佳,擅長迎合別人,人際關係很好。
- 大哥型 : 非常會照顧他人,會親近需要自己照顧的人。
- 愛情型 : 感情豐沛又容易和他人產生共鳴,具備溫情的類型。
作者認為藉由模仿、分析對方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人,並以適合那類型的應對方式去和對方相處,可以更順利的拓展自己的人脈草圖。例如:對方是目的型,那提案方式便應該以對方可以獲得的利益為主要提案內容;若對方是愛情型,則應該以故事、問候來做為打動對方的要點。
再學會模仿各種類型的特點後,作者提出應該進一步以一個目標為模仿的對象。
而挑選可以模仿的對象則應該具備三點 : 工作職等比自己高階、身旁的人、性格和自己同類型或相似類型。
工作職等比自己高階 : 在這一點上,作者的用意是希望我們可以踏出我們所待的舒適圈。很多時候,階級的對立建立在雙方皆不了解彼此的基礎之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達到如同對方的視野、價值觀。作者提出最好的方式便是模仿,模仿對方的習慣、模仿對方的穿著、甚至模仿對方的思考,都有可能讓我們更接近我們想成為的人。
作者提出一個例子,在他年輕時,他認為借貸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甚至不敢使用信用卡;而成為企業經營者後,作者反而認為借貸的高低代表信用的好壞。這便是身分轉變後,價值觀跟著改變的顯著例子之一,尤其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有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感受不同的觀點,更是需要好好把握。
身旁的人 :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身旁的人總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儘管我們一開始就憧憬著要仿效如Elon Musk之類的人物,但彼此差距的鴻溝暫時還不是可以輕易跨越的,所以作者認為應該先從學習身旁的人的優點開始,慢慢的把自己提升到足以理解更高層次的思維。
性格和自己同類型或相似類型 : 在七大類型中,如果選擇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作為對象,會非常辛苦,所以重點是要先從身邊的人找起,選擇和自己相似的人。作者更具體點出了,偷抄時,要先抄自己所欠缺的那一面。比方說,平時穿著邋遢的人便可以模仿平時懂得穿著搭配的人;做事拖延的人可以模仿自律做事的人的習慣。
始於模仿也終於模仿
在書的後半段,儘管作者一直強調要去尋找可以模仿的對象,但對我來說,背後傳達出的價值觀則是要有不斷進取向上的意識。
比自己優秀的人,我們當然要努力學習其身上的優點;比自己弱小的人也可以針對其突出的部分,加以模仿。
作者也指出,其實只有大約20%的人願意模仿,因為模仿他人也等於變相地承認自己不如對方。
大部分人對於模仿他人總是感到彆扭,也許會因為對方是朋友、同事,而無法崇拜對方,作者認為應該要拋棄這種錯誤的自尊,因為只有開始模仿對方好的特點,才有可能藉由融合對方的優點而進一步超越。
當然,要模仿對方,必須先找出對方的優點,為了避免受到成見的影響,需要先認清楚自己的缺點,才能看出對方真正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也舉了一個小故事為例,來說明這點的重要:
某個國家的製鞋公司,派了兩名員工到非洲內陸地區,調查當地有沒有販售鞋子的商機,一到當地,其中一位員工便向上司報告 : 「那種地方不可能做生意,因為根本就沒人穿鞋。」但是,另一位員工的報告就不一樣 : 「這裡真是商機無限!因為還沒有人穿鞋!」
人類只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如果一開始沒有找出商機的意識,即使看到機會,你也不覺得那是個好機會。
心得總結
這本書主要講述作者的創業歷程以及人際關係經營,跟書名所寫的其實有一段差距,目的性較強的讀者可能會感到一點失落。
但是這本書依舊給了我很不錯的觀書時光,作者翻轉了我對於抄襲、模仿這個詞的定義,或者說學習。對我來說,一本書若是能改變固有思維,我就會認為是一本不錯的書,思維在不斷的破壞、更新的情況下其實是更有韌性的,可以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
另外作者在書中的金句也是一句接著一句,上面摘錄的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有興趣細讀的朋友可以去找書來看看,希望我的整理能對你/妳有幫助,我是太陽系居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