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的「學海無涯」套用到現在的教育制度裡,不啻是一句令人沮喪的話。以不公平且壓抑批判思維的考核制度來提拔菁英為目標的政策,彷如把學生扔進無涯的海洋裡,要他們互相廝殺來游到一個未知的彼岸,到頭來那個所謂的彼岸,只是由制定政策者預備的一艘船,求生比賽的極少數勝利者可獲救上船,失敗者則只能繼續在汪洋大海中載浮載沉,掙扎求存,苦苦尋覓那個不存在的涯,直至隱沒在波濤之中。
我以為學習並不是一個大海,而是一片平原。平原本無涯,亦貴乎無涯,讓學習者自由馳騁,跑到那裡,就欣賞那裡好風光,跑得累了,就任意倘徉在草地上,享受清風送爽。他們不用劃地為牢,反而能因應好奇心在平原上尋幽探祕。好奇心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如普羅米修斯發現火之後,照亮世界一般。哈佛大學早已證明好奇心可以為組織、領導者和員工帶來廣泛的利益,至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會陷進證實偏誤的泥淖中。再者,研究顯示副好奇心的人通常樂於分享和願意仔細聆聽。
制定政策者會把學習者拋進大海裡,然後拿著救生圈,看看誰最懂依循遊戲規則,才決定向誰拋出救生圈;自學者則懂另闢蹊徑,轉道平原,飛躍奔騰,闖出自己一片天地。
林語堂說過,只需讓大學生在一個甚麼書都有的圖書館裡,任他們按自己的性情來閱讀、研究,四年後,必各學有所成。這看似玩世不恭的笑話,今天確實在一些地方實踐著。芬蘭教育就是一例。
自學者沒有固定的、被指派的老師,這樣就可以以萬物為師,這亦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學習模式。現代的仿生學就是以大自然為師,其學習成果往往徹底改變人類的命運。
在制度下的學習者最終只能成為制度下的工具,他們之間不斷競爭所謂的「第一」,但在制定政策者的眼中,都是一個數目的集合,稱之為「統一」,自學者卻自行創造一個新天地,各自各精彩,締造世界的「唯一」。第一是名次,統一是數字,惟有唯一是生命。
我是教寫作的,但我不懂教人寫出拿高分或贏比賽的作品,甚至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我都不怎教人提升文筆的技巧,反而像教人怎樣思考自己想寫甚麼。無他,我只想每個寫作的人都能寫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唯一」,而不是別人眼中的「第一」,更不是庸庸碌碌的「統一」。
我跟每個學生都這麼說:寫文章說是為了發表,不是為了讓人欣賞所謂的文筆,因為文筆再好,若無風格都是廉價品,只有作者獨有的所思所感,才蘊藏著獨一無二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