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氣呼呼的小孩——如何面對職業婦女和全職媽媽都棘手的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愛生氣的小孩
睡前閱讀《白雪公主》(三采文化),情節推展到七個小矮人的時候,小兒子非常仔細地辨識圖片,並且追問:「小矮人有名字嗎?」當然囉,他們分別叫做小迷糊、開心果、噴嚏蟲、氣寶、萬事通、羞羞,還有睡寶。

唸完後,捏捏小兒子臉頰喊他氣寶,愛生氣的寶貝。
「我就是氣寶!」他如同書中那小矮人般眉毛翹起、瞪大牛眼,一張臉忿忿的。

沒意料他會大方承認。或許,當小孩情緒起伏如海浪風湧,一切大小波瀾、濤聲、近處和遠去的水紋,他的心靈都能感受到,因此他知道自己正在生氣,外表是頑劣幾乎要惱怒別人的模樣,內在其實也並不好過。過去我受到一些觀念束縛,諸如,孩子耍脾氣是家長寵出來的,又如,控制不了孩子就不要帶出來,再如,擔心自己成為一個被孩子情緒勒索的母親。是以,當孩子出現不合宜的負面的行為舉止,便忍不住要跳出來指責和導正。

然而,狀況並沒有改善,星星之火反倒助燃為熾熱的燎原大火,成就一片荒蕪。

記得某次我因故對大兒子講道理(自認為母子之間應該理性溝通,將問題關鍵娓娓道來分析給小孩聽),他卻冷冷回應,「你講完了沒有?」

暫時冷處理
親友以為小兒子是較親暱人的孩子,但是他拗起來也頭毛冒煙,要人安撫、尋求慰藉、不斷找理由搪塞壞脾氣;如果你讀過這一篇小孩會要求大人花錢買書的書就知道他的難纏。前些日子,我約莫是疲倦了,決定什麼都不說、不跟他爭辯,只是默默注視一個氣呼呼的小孩。尚未被激怒時我願意拍拍摸摸小孩的背和頭,如果自己情緒也遭殃了就直接離開現場(通常是假裝離開一下下,很快又溜回來孩子身旁)。

什麼都不說,意味著停止與孩子對話。閉上嘴巴,打開耳朵,單純底聆聽他語言背後將指涉的意涵。語言哲學家維根斯坦試圖把日常語言比擬為凹凸不平的地面,正因為凹凸不平,而非平滑冰層,亦非高低懸崖,才可以行走而不致於滑溜摔傷。一條難走的道路呀!彷彿屏東阿朗壹古道那樣遍布鵝卵石和低丘的路徑(延伸:帶孩子踏上阿朗壹古道),走的膝蓋與腳底都疼痛了,卻因為沿途風景而感動。

奇妙的轉變
★ 這日,小兒子上學前生氣了。我確定他睡眠充足、衣服鞋襪已更換妥當、課程與人際皆正常,就是想躺在床上邊抱著枕頭邊抱怨:去幼兒園好無聊、媽媽要很早來接回家、今天也不要上科學實驗班(←自己指定要參加的)。

我不再勸說(反正我說一句他就哀嚎另一句),只是把他挖起來,穿鞋,揹書包,搭電梯下樓,載上親子腳踏車前座,行動過程中他持續抱怨個不停。上路後我專注踩腳踏車,斜睨來車安全與否,順道將耳朵打開像一隻大象那樣搧呀搧;這日,陽光溫溫的,初夏微風帶來一點清涼,早餐店熱絡去來,巷弄裡有不少像我們這樣趕上學的親子組合,相互形構成一個奇異世界。

小兒子忽然悠悠底說,好啦,去上學就去上學!不然今天上科學實驗班也可以!
停紅燈時我低下親他一下,仍舊沒有多說話。

★ 今日,小兒子上學前又生氣了。平日在幼兒園吃早餐的他,突然想去買過一次三明治的早餐店買沒有夾小黃瓜的三明治來坐在腳踏車兒童座位上邊騎邊吃(呼~)

由於沒有先騰出去早餐店的時間,上學路程變得有點趕;但是他氣呼呼底堅持很餓今天要吃。第一家沒開,溝通後去第二家,沒有賣沒有夾小黃瓜的三明治,所以繞去第三家,但是餐檯的三明治全部夾入小黃瓜,時間更急迫了。勉強說服他挑選一個鮪魚口味,眼看快遲到,我踩腳踏車更迫促,他卻一直要求媽媽幫他吃光黏在土司和火腿中間的小黃瓜絲。當他反覆言說,我卻安靜下來了。

天氣熱熱的,陽光刺眼,我專心前進,偶爾順著建築物的陰影向前騎,偶爾停在樹蔭裡等待紅燈。綠色葉片被金色陽光照耀的叮叮噹噹,我的耳朵打開了。

——(他說)媽媽我突然想到,吃壽司的時候我把小黃瓜和美奶滋一起吞下去喔。
——(他又說)一點脆脆的,有點甜甜和鹹鹹。
我不搭話,繼續踩腳踏車,直到校門口才低頭看看他已經吃完半個三明治,讚美一句「 不挑食好棒」;然後他決定把另外半個三明治帶進幼兒園吃光光。

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透過小孩日常語言,我感受到語意背後的情緒變化和情感表現;而其中起伏轉折來自於他個人的體驗。或許不適合用「 領悟」來概括之,比較像是他「 知道」因而累積了一些作為小孩的經驗值。例如,這樣鬧沒有用,又如,其實上學也不差,再如,試試看吃一口也不錯。他「 知道」便影響他「行動」,遂也安撫了他個人「情緒」。

此外,他的語言對象一直是媽媽,意味著他企求著什麼、他試圖博取一些什麼,那無疑是來自媽媽的認同,以及關愛。至於我,不是不願意在過程中付出,而是情緒極度煩躁,理智線緊繃,一旦斷線將會用回到行為主義的套路,所以保護自己的理性也是在保護孩子的不被自己傷害。

ಠ.ಠ 你是否看過以下戲劇情節:
溫馨民宅裡,客廳整潔,茶几上擺放鮮花,反襯出一旁父親氣急敗壞,他抄起棍棒正準備要揍那個逃學的少年,母親立刻痛得掉下眼淚來(少年甚至都沒哭),她一反平日乖順模樣,像一隻大貓那樣搶下棍棒、推開父親,著急底說,「你先走開,走開,孩子我來處理就好。」(噗哧~)

作為一個當下沒有後援的全職媽媽,必須要身兼白臉和黑臉,且維持家庭秩序如常運轉,那麼就把可能的傷害將低。聆聽孩子說話,有時候有趣,有時候不忍,尤其是媽媽已經關閉大門,而孩子依然叩門的那瞬間;但是放心,媽媽開窗了,一直都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 情緒課:運用正念,在暴風雨中確保安全〕文中提及當孩子置身情緒風暴中,身旁主要照顧者應試圖找到一個位置站穩,而不要把自己捲入風暴中。作家李儀婷有精闢分析,可以點進去看看。

不生氣魔法歌 ♩♬♪
如同許多兒童書櫃的必備書籍,我家孩子也迷上賴馬繪本賴馬繪本館。對於《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生氣王子》《愛哭公主》情緒類主題繪本更有共鳴,大部分孩子閱讀時都會驚訝自己也是這樣:愛噴火、愛生氣、愛哭哭。

我嘗試過在小兒子生氣時,提醒他唱「不生氣魔法歌」,有時候還會說「我們一起唱吧」,但每次都失敗。他總倔強底說,不唱,就是不唱啦。也許這一句話就是情緒的傳達,他正在強調自己是生氣的,因為某個令他不滿的事件所以他必須生氣,直到他能完成陳述事件並且獲得事件的解決方法、圓滿落幕。

事實上,我們多次共讀情緒繪本,每次他都覺得自己有點像生氣王子,也有點像愛哭公主。質言之,很多批評的話許不需要出自大人嘴巴,小孩已經透過故事明白箇中道理。反思大人自身,我們是不是說太多?是不是為了管教而管教?為了讓別人知道我有在教小孩所以教小孩呢?

珍貴的慢慢教
我遇過不得已的狀況。某假日,小兒子在捷運上因口渴想喝養樂多而大哭,從頭前庄站哭到先嗇宮站,才過了一站,卻因為他的震天哭聲已經吵到乘客,我急忙抱他離開車廂、車站,爬上路面後再等他哭完、好好說話。這是多麼奢侈珍貴的處理方式!

我用全職媽媽模式全心對待五歲的小兒子,然而不過是四年前,大兒子五歲的時候,我卻因為全職工作、長期睡眠不足、疊加職業婦女的疲倦而粗心對待他(延伸:因疲倦而動怒的母親)。也曾經購買圖解孩子的失控小劇場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希望按圖索驥、找到出口;最後選擇了放下許多擁有。換句話說,冷處理模式是非常耗時間而磨人,也是一種珍貴的陪伴模式,它讓孩子在時間之流裡慢慢懂得。

媽媽的角色扮演有千百種,答案既不單一,也無法廉價的判斷對\錯。炎熱的火宅日常中,萃取一杯順口的冰滴咖啡已經難得,我僅僅提供一種可能性,因為我感受到當孩子情緒平復後,與自己和解,並重新用語言來探求媽媽的愛,那是屬於他人生道路中的甜蜜追索。

▲氣噗噗,這是一個小女孩一直很生氣的故事喔。有陣子早晨以聽故事取代叫喚小兒子起床,他連續好幾天選擇播放「氣噗噗」。如果你好奇故事內容,也點入聆聽吧。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拍手、按愛心,記得追蹤「陪孩子看看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2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陪孩子看看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婉姿的沙龍
121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許婉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19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2021/11/19
「與孩子一起重構快樂經驗」有點類似認知行為的改變,就是先建立新習慣、熟悉新習慣裡的氛圍,使其改變思維感受,再逐漸卸去舊習慣。這可能不是最佳做法,卻是我們小家庭當下可以努力嘗試的。
Thumbnail
2021/11/12
面對孩子的情緒,我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差勁的母親,不但拙於處理,也惹出自己的傷心。但是在過程中,我想起二種情緒經驗,並且找到四種與孩子情緒共處的方式,於是寫出來,與同為孩子照顧者的你一起分享。
Thumbnail
2021/11/12
面對孩子的情緒,我曾經以為自己是一個差勁的母親,不但拙於處理,也惹出自己的傷心。但是在過程中,我想起二種情緒經驗,並且找到四種與孩子情緒共處的方式,於是寫出來,與同為孩子照顧者的你一起分享。
Thumbnail
2021/05/22
親子烘焙的趣味便在於簡單好玩,順便找一點事情給小孩做,類似黏土或史萊姆的快樂。我大兒子不愛烘焙,卻偏偏喜歡用湯匙舀麵粉,以及秤量各種食材,每次他備料完成(兼散了一桌子麵粉)我再來接手後面的工作。防疫生活中,不妨邀請小孩來到廚房(彷彿貴賓蒞臨,噗哧~) 一起創造親子烘焙時光。
Thumbnail
2021/05/22
親子烘焙的趣味便在於簡單好玩,順便找一點事情給小孩做,類似黏土或史萊姆的快樂。我大兒子不愛烘焙,卻偏偏喜歡用湯匙舀麵粉,以及秤量各種食材,每次他備料完成(兼散了一桌子麵粉)我再來接手後面的工作。防疫生活中,不妨邀請小孩來到廚房(彷彿貴賓蒞臨,噗哧~) 一起創造親子烘焙時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Thumbnail
孩子有情緒,大人如何保持冷靜? 首先,不可能冷靜。要先認知這一點。 因為情緒會傳染,他無理暴怒,你當然也會不爽。 大人要學的是「縮短情緒被激化的時間」。 就是你也氣了,但是你很快知道什麼事發生了,然後緩解,做比較適合的處理。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周日午後,社區閱覽室陽光悄悄爬進室內,暖暖的。 我拿著繪本,跟孩子們講故事。 情緒混亂的顏色妖怪,躍於紙上,孩子們瞪著眼直瞧。 生氣的菲菲,瞪著銅鈴般的大眼,辮子都翹起來了,憤怒的大火無處發洩。 生氣王子跟國王從起床就吵個不停,結果去到遊樂園已經打烊了。 問孩子們,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幾個孩子
Thumbnail
周日午後,社區閱覽室陽光悄悄爬進室內,暖暖的。 我拿著繪本,跟孩子們講故事。 情緒混亂的顏色妖怪,躍於紙上,孩子們瞪著眼直瞧。 生氣的菲菲,瞪著銅鈴般的大眼,辮子都翹起來了,憤怒的大火無處發洩。 生氣王子跟國王從起床就吵個不停,結果去到遊樂園已經打烊了。 問孩子們,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幾個孩子
Thumbnail
  大家都曾體驗過家中小大人情緒爆炸的時刻吧!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在強烈的情緒過後,大人們應該如何幫助小大人說出感受和認識情緒就顯得相當重要。  
Thumbnail
  大家都曾體驗過家中小大人情緒爆炸的時刻吧!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在強烈的情緒過後,大人們應該如何幫助小大人說出感受和認識情緒就顯得相當重要。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搞甚麼?! 講甚麼就頂什麼,不斷唱反調! 沒大沒小! 沒禮貌! 還有那吊兒郎噹的輕浮樣!不知道媽媽最討厭這樣『物種』嗎? 沒有抓來好好扭正怎麼行呀?! 才國小三年級就給我學這些! 想氣死媽媽不成! ................冷靜................我需要冷靜..........
Thumbnail
搞甚麼?! 講甚麼就頂什麼,不斷唱反調! 沒大沒小! 沒禮貌! 還有那吊兒郎噹的輕浮樣!不知道媽媽最討厭這樣『物種』嗎? 沒有抓來好好扭正怎麼行呀?! 才國小三年級就給我學這些! 想氣死媽媽不成! ................冷靜................我需要冷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