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生氣、不能哭、不能鬧,有誰能告訴我,我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嘴巴 - 可說可罵可吼可嘖,可發出符合當下情境所需的聲音;

鼻子 - 可適當用力發出「哼」表達情緒程度,或因其他臉部肌肉牽連而擴張,是一種情緒線索,也是一種表態;

耳朵 - 最可怕的情緒受器,只能進行物理性的關閉或屏蔽;

其他出口 - 遠離大腦與胸腔的怒氣中心,而且通常在衣物底下,情緒不太從這些地方出來(但有一說,表示情緒會在這些地方累積變成癌症?)

無處可去的怒氣,一路衝衝衝衝向最末端,想從手和腳暴衝出去,耳朵也想要發洩,於是摔東西、甩門,聽到物體大聲碰撞、釋放出瀕臨破碎的能量,儘管大腦與心中理智的部分會退縮一下,但剛釋出怒氣的手腳很爽,什麼理性乖巧,通通給我縮回去。

如果遇上一扇緩衝功能完善的門,那不如直接爆炸怒吼好了。

我的少女時期,最大聲的抗議就是躺在床上瘋狂跺床;當媽以後,化身暴龍也是情有可原,捨不得家裡東西被摔壞,手縮小小的,用大嘴吼、比較能快速表達立場。

我很想讀讀看人在盛怒之下完成的經典作品。我指的不是單純宣洩的文字,也不是在盛怒過後帶有一點超脫的理性文字,而是忠實呈現的憤怒,該怎樣表達才能依然保有語言的美感。

從小戴著「脾氣不好」的標籤牌長大,我很好奇,一般所謂「脾氣好」的人,當情緒在胸腔瞬間大量湧現時,大腦是如何運作的。我相信情緒管理是可以學習的,但更相信這關係到天生脾性的各項閥值。

當了幾年的媽以後,我才發現自己屬於高敏感人,也生了一個有一點高敏感的孩子。

我小時候最常生氣的原因,大多是生自己的氣,因為好勝心、因為不服輸。

兒子遇到同樣問題時,我很頭痛,因為我沒學過怎麼面對這樣的情緒。我回溯到可描述的記憶源頭,當時幼小心靈的直覺反應是「他們覺得我不好嗎?他們覺得我笨嗎?」「那我就做得更好,讓你們講不了我!」
幾十年來這成了我的情緒慣性,我絕對不希望兒子也這樣,因為這是個惡性循環,壓力一次比一次大,還會冒著自我放棄的風險。

另一個生氣的原因,是「不被聆聽、不被理解」,回想起兒時的我,時常有被困在自己的情緒的感覺。

想要解釋、想要說出口,想要把心中的不安(糟糕我又要被罵了)、困惑(為什麼我無法控制自己)、自責(我怎麼又生氣了)、害怕(不被愛)、憤怒(你們口中指責的我才不是那樣,你們說錯了)、無助,通通大喊出來。

「我不是壞小孩!我不是脾氣壞!我只是,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不能生氣、不能哭、不能鬧,那有誰能告訴我,我該怎麼辦!」

託高敏感的福,都快四十歲了,我還隱約記得小時候的感受,儘管也是到了當媽之後,為了理解自己的孩子,才有機會好好的聆聽當初的自己,才有辦法辨別那些複雜的感受,不只是「生氣」。

兒子情緒爆炸時,十次中我有兩次做得到接住他的情緒,溫柔陪伴他走出憤怒難過的黑暗隧道。承認情緒的存在,我不批判他、他也不批判自己;當下不指責他發洩情緒的方式,我不從他眼前離開,用表情和肢體表示我在這裡等待,一邊慢慢引導他把情緒的原因說出來;觀察著這一股情緒的逐漸消退卻無法停止,我繼續同理著他,用點幽默轉移他的注意力,若他可以接受,就用言語幫助他為這一次的爆炸做總結,或是先離開這段情緒,過一陣子再找機會和他聊。最後提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提議,let's move on,情緒釋放出去了,我們可以繼續做點其他事情了。

兒子的脾性像我,我時常在他身上看到我小時候的影子,真是讓人感恩感激的事!一方面我同理了我的父母,一方面透過與兒子的對話,同時療癒了我的內在小孩。

我的內在小孩陪著孩子長大,而我的內在大人,跟著理解、學習、包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ill's On the Way
9會員
33內容數
希望孩子成為身心強韌、能為他人帶來幸福、自己也享受生命的人。生活的縫隙用孩子的笑容補滿,瑣碎的腳步成就了小窩的溫暖,不平靜卻平實的育兒生活。
Jill's On the Way的其他內容
2024/05/26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2024/05/26
如果社會問題追根究底來自於教育,而教育最終還是得回歸到家庭發揮應有的功能,那麼,是不是應該讓親職成為人們願意投入、投資的一件事呢?
Thumbnail
2024/05/25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2024/05/25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2023/06/19
如果我在小孩喊無聊時塞手機給他,我就剝奪了他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的機會,也讓他習慣尋求外在刺激,而不是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2023/06/19
如果我在小孩喊無聊時塞手機給他,我就剝奪了他運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的機會,也讓他習慣尋求外在刺激,而不是練習平靜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情緒開始通了。 我發現我是一個還蠻會掉淚的人,我很常在某一個莫名奇妙的點上就開始想流眼淚,但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只是現在允許它出現在我臉上,而不是忍一忍就過了,允許自己在別人在的時候展現它。 我最近發現,當我可以用不逃避的方式勇敢面對衝突,大家都會以為我內心很平靜,沒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情緒開始通了。 我發現我是一個還蠻會掉淚的人,我很常在某一個莫名奇妙的點上就開始想流眼淚,但這種感覺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只是現在允許它出現在我臉上,而不是忍一忍就過了,允許自己在別人在的時候展現它。 我最近發現,當我可以用不逃避的方式勇敢面對衝突,大家都會以為我內心很平靜,沒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最近,面對兩歲多的女兒時,我特別容易發怒。她正在處學習自主的階段,很多事情都堅持自己來,若是我阻止她,她便會哭鬧,而我也跟著生氣起來,接連幾次下來,我越發沒有耐心能靜下心來溝通。 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容易生氣的自己。從小我就是個溫和的女生,在家裡排行老二,所以「忍耐」與「妥協」是我學習最好的功課。然
Thumbnail
最近,面對兩歲多的女兒時,我特別容易發怒。她正在處學習自主的階段,很多事情都堅持自己來,若是我阻止她,她便會哭鬧,而我也跟著生氣起來,接連幾次下來,我越發沒有耐心能靜下心來溝通。 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容易生氣的自己。從小我就是個溫和的女生,在家裡排行老二,所以「忍耐」與「妥協」是我學習最好的功課。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