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間小大人走在成魔的道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大人大小事Podcast 『小大人大小事』|EP008

raw-image
  大家都曾體驗過家中小大人情緒爆炸的時刻吧!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在強烈的情緒過後,大人們應該如何幫助小大人說出感受和認識情緒就顯得相當重要。



  前陣子全家感冒期間,由最年輕的小大人率先痊癒,而熟齡的我們恢復率極差一講話就咳得亂七八糟。極度重視互動的小大人,總是圍繞著咳到趴在地上的我們想一起玩,再沒辦法的情況下只好派出保母「電視」,一切看似事情處理的妥當,卻殊不知小大人逐漸走上成「魔」的道路上。

  兩個禮拜過去了,我們依舊還在咳,但不知不覺中小大人性格突然從「小甜甜」轉化成「古惑仔」,沒來由地就情緒崩潰怒摔玩具大哭。剎那間,我驚覺正在一點一滴失去那「春日般燦爛笑容的女兒」。雖然有瞬間被滿地的玩具跟大分貝轟炸的哭聲搞得很想斥喝她,但知子莫若母,這時候斥喝的話反彈會更大,而雙方情緒會更加爆炸。這時想要展現溫柔但不知道堅不堅定的我,只能抱著小大人細細的問發生什麼事了,同時心裡想著應該是trouble two發作吧!但得到的回答卻讓我愧疚到不行,「我不想自己一個人」女兒這麼說。這時的我差點老淚縱橫,只好先抱緊她說「因為爸爸媽媽沒陪妳,所以妳很難過是嗎!」,讓她知道我同理她。

  天真的我以為電視能打發女兒的無聊,但事實上卻無法滿足想要被陪伴的心。後悔貪一時方便用電視來處理小大人的情緒,也加速地把女兒「魔化」變得情緒躁動不安。於是下定決心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電視貼上封條開始重新展開互動對話,並且開始找尋有關情緒的繪本,準備要來教導小大人認識及控制情緒。於是《顏色妖怪》和《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兩本繪本,變成我們家這週重點閱讀書單之一。

  《顏色妖怪》是我們家小大人第一本接觸的情緒繪本,書中有很多立體場景和顏色認識,所以當她一歲半的時候就買來讓她當遊戲書互動使用。書中為了清楚展現每種情緒,所以妖怪的表情都非常地生動誇張、情緒飽滿,對於小大人認識每種情緒分辨非常方便。而《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則是完完全全可應對trouble two時期的小大人,內容教導小大人情緒爆走後,大人們該如何幫助他們整理情緒。像是內容中提到,發覺生氣的情緒時可深呼吸一數到十,這種實際的方法讓小大人實踐。下面就來開始介紹這兩本繪本吧!


《顏色妖怪》

👉https://webpacx.ksml.edu.tw/bookDetail/1635840

圖、文/ Anna Llenas 翻譯/ 華碩文化編輯群 出版社/ 華碩文化

  今天的顏色妖怪覺得心情有點雜亂,原來他的情緒像一盤散沙全都混再一起了。他需要好好整理他那混亂的思緒。

  於是他開始想辦法辨別遇到的情境,分類快樂、憂傷、生氣、害怕和平靜,並且將各種情緒做顏色的聯想,讓小大人透過故事內容感受不同的情緒。像生氣了怪獸變成了齜牙咧嘴的模樣,如果是你會想要靠近他嗎!進而體會當他生氣時旁人的視角。藉由一系列的場景的比擬,讓小大人把各種情緒與顏色做連結。這對於後續大人管理小大人的情緒溝通更為流暢。繪本中每每翻頁呈現立體的場景,也讓介紹每種情緒的情境更加生動活潑,小大人也更加津津有味的聽到結尾而且還非常樂意幫忙翻頁呢。


《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31922682170519001

圖/迪恩‧格雷  文/ 艾莉森‧施捷斯基 翻譯/ 吳羽涵 出版社/ 東雨文化

  故事主角萊莉正在聚精會神的用積木在建一座城堡,正當她要將最後一塊積木放上去時,忽然「啪!」一聲,剛搭起來的城堡一側的柱子倒了,積木散落一地。喔不!萊莉不可置信的怒喊。原來是他的同學帕克撞倒了她的柱子,她感覺自己的臉越來越熱,呼吸越來越快,她的手握緊成拳頭、拱起肩膀她快要氣炸了。這時老師發現茉莉的情緒過來詢問她發生什麼事情了,只見茉莉怒吼一句「我很生氣」,然後就拿起一塊積木丟向了城堡,「啪!」整座城堡全倒了下來。老師告訴茉莉「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要是因為生氣而做出危險又激烈的舉動,這就需要注意了。」

  這似成相似的情景讓共讀的大人講起來非常有感,對小大人來說要應對這麼強烈的情緒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只好用人類最原始也最直接的方式「丟東西、打人」來釋放情緒。藉由繪本讓小大人學習一些簡單的方法,把學習「如何停止生氣和冷靜」變得更有趣,讓小大人與主角萊莉一起從生氣的情緒中,找出緩和情緒的簡單方法,例如書中提到的深呼吸、從一數到十。可藉由故事內容來開啟親子對話,和小大人從生活中一起找出曾經發生的類似事件並討論,如果之後遇到情緒上來應該如何自我應對呢!是一本非常實戰且可從中體驗的情緒繪本喔。

最後

  就如繪本中所說的『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當小大人情緒上來時,大人這時候要做的不是打壓他的情緒,而是要教導小大人面對情緒來的時候,應該如何接納情緒及如何釋放情緒的方法。在介紹完《顏色妖怪》和《要怎樣?才能讓自己不生氣》兩本繪本後,鼓勵各位大人將書放在手邊,當小大人感受到情緒後來一起閱讀,這將會幫助小大人們加深對情緒的認識,並且學習到處理情緒的方法喔。

『讓我們一起陪伴小大人長大』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OpQOe

✅ Spotify:https://reurl.cc/5p378M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12GRA

✅KKBOX:https://reurl.cc/4plkXv

✅SoundOn:https://reurl.cc/3Yy60L

更多的小大人大小事👉https://solink.soundon.fm/littlebigcheeseth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枕頭的沙龍
10會員
27內容數
『小大人大小事』是一個Podcast節目 其中的『小大人大小事』單元 陪伴大人討論育兒時事、教養議題,還有最重要的吃喝玩樂資訊 例如:親子共讀、面對霸凌、幼兒美術、小大人食譜以及第一次上學 還有好多好多我們家小大人正在經歷的課題 希望我們的介紹能讓您節省寶貴的時光,好好陪伴家裡的小大人 『讓我們一起陪伴小大人長大』
老枕頭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3
  叮叮噹叮叮噹,年末前的重頭戲『耶誕節』就快來臨了,大家家中的小大人是否也非常期待呢!我家小大人可是天天唱著「金溝背」,等著口中的老公公破門送她驚喜小禮物。
Thumbnail
2022/12/23
  叮叮噹叮叮噹,年末前的重頭戲『耶誕節』就快來臨了,大家家中的小大人是否也非常期待呢!我家小大人可是天天唱著「金溝背」,等著口中的老公公破門送她驚喜小禮物。
Thumbnail
2022/12/16
是否已感受過豬狗嫌年紀的小大人,經常談判破裂就路倒街上、心氣不順就上演孟姜女哭倒長城,還是總草木皆兵害怕所有風吹草動的經驗呢?
Thumbnail
2022/12/16
是否已感受過豬狗嫌年紀的小大人,經常談判破裂就路倒街上、心氣不順就上演孟姜女哭倒長城,還是總草木皆兵害怕所有風吹草動的經驗呢?
Thumbnail
2022/12/09
家中的小大人是否也一樣聽到「上學」關鍵詞,就馬上表演哭倒長城的戲碼呢!如何讓小大人把上學當作一件輕鬆自然的日常而不再討厭上學呢!
Thumbnail
2022/12/09
家中的小大人是否也一樣聽到「上學」關鍵詞,就馬上表演哭倒長城的戲碼呢!如何讓小大人把上學當作一件輕鬆自然的日常而不再討厭上學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本來就安排今天要講這本繪本,一不小心搭上最近的超商雞胸肉事件。 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有看到新聞。 在說故事之前,和孩子們聊聊我們會有那些情緒,有一個小朋友就突然說...
Thumbnail
本來就安排今天要講這本繪本,一不小心搭上最近的超商雞胸肉事件。 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有看到新聞。 在說故事之前,和孩子們聊聊我們會有那些情緒,有一個小朋友就突然說...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是否已感受過豬狗嫌年紀的小大人,經常談判破裂就路倒街上、心氣不順就上演孟姜女哭倒長城,還是總草木皆兵害怕所有風吹草動的經驗呢?
Thumbnail
是否已感受過豬狗嫌年紀的小大人,經常談判破裂就路倒街上、心氣不順就上演孟姜女哭倒長城,還是總草木皆兵害怕所有風吹草動的經驗呢?
Thumbnail
周日午後,社區閱覽室陽光悄悄爬進室內,暖暖的。 我拿著繪本,跟孩子們講故事。 情緒混亂的顏色妖怪,躍於紙上,孩子們瞪著眼直瞧。 生氣的菲菲,瞪著銅鈴般的大眼,辮子都翹起來了,憤怒的大火無處發洩。 生氣王子跟國王從起床就吵個不停,結果去到遊樂園已經打烊了。 問孩子們,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幾個孩子
Thumbnail
周日午後,社區閱覽室陽光悄悄爬進室內,暖暖的。 我拿著繪本,跟孩子們講故事。 情緒混亂的顏色妖怪,躍於紙上,孩子們瞪著眼直瞧。 生氣的菲菲,瞪著銅鈴般的大眼,辮子都翹起來了,憤怒的大火無處發洩。 生氣王子跟國王從起床就吵個不停,結果去到遊樂園已經打烊了。 問孩子們,你們可以生氣嗎? 不可以~幾個孩子
Thumbnail
  大家都曾體驗過家中小大人情緒爆炸的時刻吧!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在強烈的情緒過後,大人們應該如何幫助小大人說出感受和認識情緒就顯得相當重要。  
Thumbnail
  大家都曾體驗過家中小大人情緒爆炸的時刻吧!每個人都會生氣這很正常,生氣並沒有錯。但在強烈的情緒過後,大人們應該如何幫助小大人說出感受和認識情緒就顯得相當重要。  
Thumbnail
其實大人怎麼做,孩子都在看,甚至什麼都沒做,敏感的孩子也感受到大人的情緒溫度。並不是不吼叫、不暴走,就叫做情商很好。冷暴力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常常焦慮、不耐、面無表情、冷淡、緊張等情緒,孩子都感受得到,積累下來,容易複製爸媽的情緒模式,成為沒有同理、容易失序的孩子。
Thumbnail
其實大人怎麼做,孩子都在看,甚至什麼都沒做,敏感的孩子也感受到大人的情緒溫度。並不是不吼叫、不暴走,就叫做情商很好。冷暴力帶來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常常焦慮、不耐、面無表情、冷淡、緊張等情緒,孩子都感受得到,積累下來,容易複製爸媽的情緒模式,成為沒有同理、容易失序的孩子。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從小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碰到友人時他能回答的都讓他自己答;平日的生活作息有規範,有情緒也知道會被看到被瞭解,而且身邊會有人幫助自己;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感受得到,自然也較能尊重自己從而尊重別人,有了情緒父母已教導如何減溫,如何因應,那麼獨立後,有了情緒,其因應也就不會太離譜了。
Thumbnail
你家也有愛哭公主嗎? 一直很喜歡賴馬的繪本,愛哭公主、生氣王子和我變成一隻噴火龍等,都是我家兩孩兒的最愛;裡面的人物情境,常常都是孩兒情緒的放大版,有趣、生動又讓人心有戚戚焉!而繪本最後的順口溜也能讓孩兒朗朗上口,更輕鬆的帶出,當面臨生氣、難過等情緒時,自己可以如何排解。
Thumbnail
你家也有愛哭公主嗎? 一直很喜歡賴馬的繪本,愛哭公主、生氣王子和我變成一隻噴火龍等,都是我家兩孩兒的最愛;裡面的人物情境,常常都是孩兒情緒的放大版,有趣、生動又讓人心有戚戚焉!而繪本最後的順口溜也能讓孩兒朗朗上口,更輕鬆的帶出,當面臨生氣、難過等情緒時,自己可以如何排解。
Thumbnail
你有一個愛生氣的孩子嗎? 我有!那個經常氣噗噗跳腳的小兒子。後來,我選擇「冷處理」,那是一種耗費時光而磨人的教養形式,但是奇妙的轉變出現了,從小兒子的語言反應中我發現他能夠感知自身情緒,以及判斷自身行為的優劣。 我把這一段歷程用文字紀錄來。
Thumbnail
你有一個愛生氣的孩子嗎? 我有!那個經常氣噗噗跳腳的小兒子。後來,我選擇「冷處理」,那是一種耗費時光而磨人的教養形式,但是奇妙的轉變出現了,從小兒子的語言反應中我發現他能夠感知自身情緒,以及判斷自身行為的優劣。 我把這一段歷程用文字紀錄來。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Thumbnail
我們這一代,從小就被訓練「不能哭」「有什麼好生氣的」「生氣羞羞臉」「要控制情緒」,導致我們太習慣把感受往肚裡吞,連帶著將其指認都變得困難。 一但遇到漫出來無法遏抑的情緒,常常,也就不知如何是好,更不用說教小孩正視這些感受。 所以,情緒是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