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90%的病沒有藥醫,你得重新看待現在的醫療體系
方格精選

其實有90%的病沒有藥醫,你得重新看待現在的醫療體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6/27更新謝謝《風傳媒》分享此文章。

「做得到的醫療建議」思辨工作坊開跑了!我即將與北台灣的民眾發明出最簡單的衛教方法,然後帶去南台灣公益演講。
為了解決台灣民眾各式各樣的生活健康問題,我發明了【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點此免費領取



關於標題:5/14那天,台灣疫情突然嚴重了起來,但路邊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不戴口罩」。這畫面讓我很有感覺,該是時候寫這篇文章了。

生病了就去看醫生。這在台灣是件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我念大學時候的,藥理學老師(他是醫師),第一堂課就很聳動的跟我們說:

「這世界上阿,有90%的病是我們無法治好的。不要太期待我們能做到什麼,人類就是這麼渺小。」

既然這麼渺小,你怎麼會把自己的健康「梭哈」在醫護人員身上呢?

*

我們有多渺小?

很渺小,大多數的先天性的疾病、免疫疾病,只能壓制根本無藥可醫。

很渺小,洗腎、肺纖維化、肝硬化等等器官衰竭的病,只能等著換新。

很渺小,高血壓、糖尿病、痛風、高膽固醇,依舊只能吃一輩子的藥才能保護你,沒有更好的方法讓你痊癒。(若有的話絕對是騙你,不然他就會得到諾貝爾獎。)

很渺小,我明知道化療副作用很強,但我父親得癌症的期間,我也只能讓我爸接受化療。(若有治療癌症的好方法絕對是騙你,不然他就會得到諾貝爾獎。)

當然Covid-19也是。

因為我知道,我也很痛苦,我們人類就是這麼渺小。

*

但也因為很渺小。

所以我們更努力的去找到避免生病的方法:基因篩檢、婚前健康檢查。

所以我們更努力的去實現能夠預防重症的方法:分發口罩、教導洗手、提醒大家打疫苗

我們努力與老天爺爭取時間:三高用藥、洗腎、葉克膜。

我們更花了很多時間提醒人們:別被廣告騙了吃蔬果用你適合的方法運動、然後記得喝水

*

你看吧!既然有90%的病沒有藥醫,這就表示「預防生病」有多重要。

既然疫情變嚴重了,口罩要戴就把它戴好。

「沒有拉~ 是我這個口罩太鬆了~」我的病人奶奶這樣回答我。
「口罩鬆了妳還敢這樣出門,妳真的很勇敢。」
我遞我的口罩庫存給奶奶,讓她換上。

長輩們通常是節儉,一個口罩用一個月,領了的口罩都留著給需要出門上班的子女用。不過還好,至少奶奶沒有像那位在捷運上被指責沒戴口罩,然後惱羞成怒的年輕夫妻。

*

請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而不是嫁禍給醫療人員:「我生病了,我不管,你必須治好我。」

說真的,你/妳真的努力保護好自己了嗎?你戒菸了嗎?你運動了嗎?一回家就洗手了嗎

還是只是「每天吃一把保健食品」就催眠自己,對於健康已經夠努力了呢?

*

所謂醫療,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輩們還是用盡所有力氣保護我們,但截止目前前人種的樹,也只種了10%而已。

至今,人類最害怕的愛滋病已經被壓抑成「不會傳染的慢性病」,每天吃藥就能跟常人一樣。讓癌症能夠痊癒的方法,也在去年被中研院找出來了,我很期待成功上市的那天。

未來某天糖尿病就要被治好了嗎?關節炎可以不用再吃藥了嗎?這也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努力上。

對於治療的方法,醫護人員我們還可以再努力一點。
對於保護自己,我想,我和你也還可以再努力一點。
對於前人,我想說句謝謝。

最後,我想替所有的醫護人員與整個社會,謝謝各位努力保護自己。

預防勝於治療。

減藥最好。

▲來個副作用:媽祖遶境走到血尿?我:阿對啦,你是不是吃肌肉鬆弛劑
▲或者你想認識什麼是副作用:不開玩笑。「喝水」的不良反應、副作用、過敏

*

台灣人平均要臥床8.4年,誰都不想見到家人生病。其實我們只要早早微調生活習慣就行。
我簡化後的低門檻照顧自己方法,【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長輩聽完都覺得很好用,你可以直接用在家人身上。我可以寄給你,點此免費領取

公益環島演講中!持續醫療敘事!

諾諾藥師,減藥藥師,胡廷岳藥師
關於「減藥」、「好好活著」我相信我可以幫上忙。

raw-image

#疫情下的感謝


avatar-img
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的沙龍
1.1K會員
131內容數
當我公益演講時,民眾來問我問題,我只有一次說服他的機會、還必須盡量保有這個人原來的習慣。所以我給的「低門檻養生建議」必須超實用、超簡單、又超有道理。漸漸的,已經蒐集100種方法、蒐集成一本故事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運動建議誰都能給:運動333,心跳一百三,但事實上可能連說的人自己也做不到。於是,我建議可以在百貨公司玩大逃殺,例如兒女可以拿著爸媽的信用卡在各樓層亂刷,爸媽要快點找到兒女才能停止刷卡遊戲。XD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阻止假訊息製造是困難的。因為攻擊正規醫療造成的恐慌,比較容易傳開、行銷成本比較低。所以才會每天看到長輩們傳一些有的沒的。商機多大? 新聞:PPLs 誇大不實,被罰鍰130次,總計184萬元,廣告仍不下架。
台灣目前的環境與制度,其實不想「讓民眾有能力自主健康管理」。所以當我也想攻擊「吼!怎麼民眾都愛Google」之前,我想了想,我有兩件事需要幫愛莉莎莎平衡。沒錯,這篇文章不會有任何醫療知識,故事開始:
最近又看到照護悲歌的新聞了嗎?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家人照顧好自己的習慣,就不會再有更多破碎的家庭發生。
醫療衛教應該是要「因材施教」的。沒辦法一招就想打天下。 但我們的醫療建議,卻一直都是全世界人口的版本:「多運動、多喝水、多吃菜」。這也難怪阿公阿嬤覺得醫療建議不適合他。
運動建議誰都能給:運動333,心跳一百三,但事實上可能連說的人自己也做不到。於是,我建議可以在百貨公司玩大逃殺,例如兒女可以拿著爸媽的信用卡在各樓層亂刷,爸媽要快點找到兒女才能停止刷卡遊戲。XD
「這個病人等等交給我。」倒是直接衛教病人聽得進去嗎?病人說沒問題,真的是沒問題嗎?這可不行,畢竟我的人生夢想,是讓民眾願意問問題。至今,林先生都有持續回來拿藥,也會特別來我的班,問我問題。
阻止假訊息製造是困難的。因為攻擊正規醫療造成的恐慌,比較容易傳開、行銷成本比較低。所以才會每天看到長輩們傳一些有的沒的。商機多大? 新聞:PPLs 誇大不實,被罰鍰130次,總計184萬元,廣告仍不下架。
台灣目前的環境與制度,其實不想「讓民眾有能力自主健康管理」。所以當我也想攻擊「吼!怎麼民眾都愛Google」之前,我想了想,我有兩件事需要幫愛莉莎莎平衡。沒錯,這篇文章不會有任何醫療知識,故事開始:
最近又看到照護悲歌的新聞了嗎?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家人照顧好自己的習慣,就不會再有更多破碎的家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