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往返圖書館的途中,會經過一片稻田,從穀粒開始結成後,常常蹲在田邊拍照。晚上六點,返家的車流稍歇,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田邊小路的盡頭有座安養院,常有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從路底走來,戴著耳機,音量大到四周都能聽見。輪椅上的老人,細管自身體延伸而出,垂著頭,把表情藏在印有宮廟名稱的鴨舌帽下,即便田裡不時傳出巨響,也無動於衷。
那巨響是最近才開始的,稻子發黃的速度很快,直挺的稻稈也逐漸被飽滿的穗拖著彎下了頭。麻雀看見,成群結夥地來搶。剛開始,農夫在田的四周插滿竹竿,用細繩綁住塑膠袋的左耳,任其在風中狂舞,企圖擾亂麻雀的降落。起初幾天很有效,雀群警戒著這些不可預測的物體,只敢在電線桿上觀望。幾天後,塑膠袋的活動範圍被看透,雀群開始在往攻擊範圍外侵略。於是農夫搬出空氣砲,每隔一段時間就「砰!」的一聲,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圖書館都能聽見。砲響瞬間,雀群飛起,在空中旋繞成各式形狀,過沒多久又飛下來,砲聲對牠們來說似乎成了中場休息的提醒,對我而言也是,已習慣讀到第二響時起來伸個懶腰,第四響起來上個廁所。
後來,開始規定出門要戴口罩,我不敢再去圖書館。出門買晚餐時,即便口鼻隔著一層纖維,還是能嗅到空氣中有死的味道,有恐慌的味道,有崩解的味道。人類深怕呼吸也會致命的時刻,才輪到大地好好呼吸。收成完的魚塭無水可蓄,乘著竹筏的打氣機在岸邊擱淺,龜裂的池底長出一片草原。而乾旱也讓花朵增豔,植物深怕是自己最後一次開花,將危機感化作亮彩注入花瓣裡,在路旁綻出一排紫紅。
又經過這片田時,發現稻子已經收割完畢,未除的草根像燃盡的香尾,在田裡整齊排列,大地耗盡香火終於求來一場長假。於是突然想起,好久沒聽見那砲聲,它是在哪一天消失的?習慣的建立總有個憑依,而憑依最終只能靠習慣來悼念,畢竟生與死捱的那麼近,有些事就這樣無聲息地從生命中抽離,發現時,已過了很久很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河野若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體的債是欠不得的,在凡事都趨向專業化的現代,如何休息也逐漸成為一門顯學。3C產品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大腦,它習慣了海量的刺激,當刺激來源消失,就會開始產生戒斷症狀。我想清場,但它們太猖狂。靜態休息變成一場和自己打不完的爛仗。
但這個理論和我一直以來的立場相仿,「正常」一詞,從古至今都只是方便管理的便宜行事。最終還是回歸到工業化社會汲汲於揀選單一標準人才的需求。由於社會整體結構的改變,才讓現代醫學界定的瘋狂成為可能。
「在這邊,我們今天的主角想告訴大家,相遇是多麼不易,相惜又是多麼難得。既然各位貴賓今天願意來此參加儀式,應該和我們主角的關係不算淡薄,也應該都知道他的個性。」主持人手中拿著的不是一般寫著佛號的詞本,在唸之前先和在場的人提醒 「今天的話,都是主角自己寫的。」
這篇的風格會和其他篇不太一樣,主要為書中的內容經過我理解後的樣子,並把書中後段的內容加進書的最初所提出的大框架下去補充。如有不懂,或想引用原文建議還是可以去把書拿來直接做抄錄。另外,書末有附上一場研討會的內容,裡面主要有「中國與台灣」以民族的觀點所進行的相關討論。但我覺得大概沒有人敢出這類題
當時法治觀念仍混沌,巫術和神蹟才是顯學,而蒙昧也讓殘忍失去了分寸。法蘭茲的文字裡,奪走他人生命者佔了大部分的篇幅,各式犯罪紀錄不斷刷新我腦中對於「猖狂」一詞的極限。
長時間凝視著衰老,似乎能夠體會為何有人會說「一切都是借來的」,該還時,誰都逃不掉。只能在那不斷飛馳的間隙裡偷一點是一點。
身體的債是欠不得的,在凡事都趨向專業化的現代,如何休息也逐漸成為一門顯學。3C產品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大腦,它習慣了海量的刺激,當刺激來源消失,就會開始產生戒斷症狀。我想清場,但它們太猖狂。靜態休息變成一場和自己打不完的爛仗。
但這個理論和我一直以來的立場相仿,「正常」一詞,從古至今都只是方便管理的便宜行事。最終還是回歸到工業化社會汲汲於揀選單一標準人才的需求。由於社會整體結構的改變,才讓現代醫學界定的瘋狂成為可能。
「在這邊,我們今天的主角想告訴大家,相遇是多麼不易,相惜又是多麼難得。既然各位貴賓今天願意來此參加儀式,應該和我們主角的關係不算淡薄,也應該都知道他的個性。」主持人手中拿著的不是一般寫著佛號的詞本,在唸之前先和在場的人提醒 「今天的話,都是主角自己寫的。」
這篇的風格會和其他篇不太一樣,主要為書中的內容經過我理解後的樣子,並把書中後段的內容加進書的最初所提出的大框架下去補充。如有不懂,或想引用原文建議還是可以去把書拿來直接做抄錄。另外,書末有附上一場研討會的內容,裡面主要有「中國與台灣」以民族的觀點所進行的相關討論。但我覺得大概沒有人敢出這類題
當時法治觀念仍混沌,巫術和神蹟才是顯學,而蒙昧也讓殘忍失去了分寸。法蘭茲的文字裡,奪走他人生命者佔了大部分的篇幅,各式犯罪紀錄不斷刷新我腦中對於「猖狂」一詞的極限。
長時間凝視著衰老,似乎能夠體會為何有人會說「一切都是借來的」,該還時,誰都逃不掉。只能在那不斷飛馳的間隙裡偷一點是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第三隻灰色的那種,城市裡相當常見的鴿子。眼睛沒來得及闔上,看不出致命傷,周邊也不存在任何血漬,只有幾粒稻穗散落,隱隱約約的說明了事發經過...
Thumbnail
沿著夏季的開頭,還要走好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蟬鳴的聲音變得小聲,小時候,只要到了夏天就能看見樹幹上緊攀著的蟬,肆意的大叫著,走完很短暫的、最後餘生。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第三隻灰色的那種,城市裡相當常見的鴿子。眼睛沒來得及闔上,看不出致命傷,周邊也不存在任何血漬,只有幾粒稻穗散落,隱隱約約的說明了事發經過...
Thumbnail
沿著夏季的開頭,還要走好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蟬鳴的聲音變得小聲,小時候,只要到了夏天就能看見樹幹上緊攀著的蟬,肆意的大叫著,走完很短暫的、最後餘生。
Thumbnail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穗花棋盤腳 昨晚八點多出外散步納涼,舉目所見的四周稻田已經快收割了,放眼望去,稻田中都是齊高的、黃澄澄的、尾端下垂的稻穗,偶或幾聲蛙鳴、蟲嘶。暑氣已消,清涼的微風帶走了鬱熱的氣息,走著走著,忽聞到熟悉的濃烈味道,是穗花棋盤腳的味道,這才注意到路旁那棵穗花棋盤腳垂下
交往時,先生曾輕描淡寫地提過怕鳥,我隨便聽聽沒放在心上,鳥有什麼好怕?何況,都市的麻雀(台灣的都市幾乎只有麻雀)老遠就飛走了,非常不容易接近。怕鳥即使有點可笑也無所謂,反正鳥更怕人,牠們會自動遠離人類的。 誰知,馬六甲的鳥不一樣。除了麻雀,八哥、烏鴉、斑鳩,以及好多好多我不認識的鳥,也許在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這幾天下午放學後,都會帶孩子們到收割好的田裡跑跑。前幾天,還能在小小草堆間玩躲貓貓,但是昨天,擔心颱風來襲吧,草屋、草堆們大部分都被收起來了,本想帶著阿妮的好朋友一起玩草堆迷宮的,看來只能等下一期收割了。無損興緻,一下車,正男像小火箭般等不及的來回衝刺,妮妮細心地帶著第一次跟我們一起踩田的好朋友,三
Thumbnail
踩在不同的田裡,和背景迥異的農友或地主說話,逐漸意識到外人以為單純的農村,或許早已是截然不同、由更多追求「生活」、「自然」的人們,所刻意組成的集合。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耕作幾塊田,將理念與生命經驗種進土壤,在夏日收穫稻穗。
對許多人來說,記憶中熟悉而親近的氣味就是他生活史的一部分,當這種氣味不期而至,人的記憶體開關就被打開,跟著這股氣味前往往昔的生活場景。既然氣味有如此神奇功能,那麼蟲聲同樣有召喚記憶的魔力。   以為我例, 1990年代我在日本第一次聽見蜩(晚蟬)的聲音,覺得那「キキキキキ…」鳴叫聲,尤其它是從暮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田邊的我,時常在農田休耕時在田裡面與鄰居三五好友追逐跑跳。在冬季休耕期間,農民為了讓耕種許久的田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會種上滿滿油菜花,一整片看過去滿滿的黃花,加上粉白的蝴蝶翩翩起舞,風景非常美麗。而在休耕期末端的重頭戲,絕對就是將那土塊堆積起來,生火後的焢窯,各種生鮮蔬果加上幾隻肥美鮮嫩的雞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