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

更新於 2021/05/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這個混濁的時代,在這個最壞的,同時也是最好的時代,身邊有這麼多混亂焦慮憤怒,同時也有這麼多清新閑靜美好,如果我們困惑於自己如何貢獻於整體,我想拿出納尼亞傳奇作者 C·S·路易斯 假借書中老教授所說的話,建議自己也建議大家:
有個做法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想到過。
每個人只要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為什麼老教授說,這個做法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人想到過?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把「焦點」放在外界。什麼叫做把「焦點」放在外界。
我們家的小孩都知道有一句話是媽媽不喜歡他們說的,不是髒話,而是「都是XXXX害我的」,「都是因為怎樣怎樣,所以我才怎樣怎樣的」。
我不喜歡他們這樣說,因為這代表我們忽略了去看見事件中自己的責任,也就是可以讓自己更進步的機會。即便是看似因外界而引起的情緒,其中也有自己內部的原因。(情緒是好事,攜帶重要訊息,如果我們願意傾聽,而不是純粹向外歸責。)
人生在世,我們的重點畢竟是「修」自己,而不是「修」別人,不是嗎?
如果我們自己本身不夠澄澈,我們所看出去的世界,也會是經過我們自己所折射與扭曲過後的樣貌,對著那樣的扭曲後的樣貌去施力,也只是徒勞無功,徒增挫折而已。
我們投射了什麼樣的意識到這個現實世界,現實世界就會顯化出我們所投射的樣貌出來。我們的內在是什麼樣子,外在就是什麼樣子。我們投射了焦慮不安,焦慮不安就會顯化給我們看,結果我們總以為都是別人的問題,卻忽略了自己的貢獻。

三年前,還三年級的姊姊班上的建築課蓋了一個架在窗戶上,可以收納的很酷的溜滑梯,從蓋什麼開始,就是建築老師(好愛她喔)跟孩子們一起討論執行出來的。我有幸參加了其中一堂課,跟孩子們一起經歷那個過程。
我發現孩子在一開始會因為不確定自己會不會做,例如把竹子鑽出孔來,而有點卻步。但經過老師帶領,示範,逐漸從中抓到訣竅之後,孩子會樂在其中,樂此不疲,連早茶都忘了要吃。
為什麼?
因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可以建立個人的「力量感」—我對我的生命具有掌握力的力量感,雖然中間會有困難,但經過調整,經過學習,我是可以進步的,我是可以完成並創造出東西來的。
有了力量感,就不會挫折(越歸因給別人,就越會挫折,因為別人怎麼可能百分百照你想的做呢?),就會正向,因為知道一切操之在己。
這才是生命的精義,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備註:管好自己的事不必然意味著迴避關注眾人之事,而是就算在助人的時候,不管做什麼,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不管環境的反應如何,都反觀回來自己。這就是「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意思。(這樣可以避免,我以為我都是為你好,但其實反而傷害你的種種狀況。)
以上純屬分享。
歡迎拒絕,因為你是你生命的主人。:)
    avatar-img
    0會員
    12內容數
    一些關於這裡的小說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雪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某評論說東方武術打不贏西式槍砲彈藥,這種論斷的角度真是百年如一日,讀到的當下,不意外,但也略為失望。這是唯一評斷優劣的角度嗎?東方武術的真義在哪裡?生命的真義在哪裡?美的真義又是什麼?
    如果我們因為認為每個空間只能有一種功能,客廳只能看電視不能吃飯,餐廳只能吃飯不能讀書,地板只能踩過去不能坐下來,天空只能飛飛機,不能駕船,除了那個功能以外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也不允許其他人做,我們將會漸漸限縮我們自己生而為人的創造力與自由度。
    我後來理解到,當時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極之深刻的愛的連結。我很清晰得感受到我們之間無須言語的心心相印和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我們和自己的距離,就是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就是我們與他人的距離,就是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人類集體意識,需要一道光的縫隙,並且沿著那一道縫隙,需要有涓流不息的,戮力不捨的追索與努力,終而逐漸匯聚成推倒意識迷魂高牆的光的大浪。
    我因此忍不住跟小男孩說話,我跟他說你們好可愛啊,小男孩大概重複回覆了我幾次:「我不乖。」「我很不乖。」
    看到某評論說東方武術打不贏西式槍砲彈藥,這種論斷的角度真是百年如一日,讀到的當下,不意外,但也略為失望。這是唯一評斷優劣的角度嗎?東方武術的真義在哪裡?生命的真義在哪裡?美的真義又是什麼?
    如果我們因為認為每個空間只能有一種功能,客廳只能看電視不能吃飯,餐廳只能吃飯不能讀書,地板只能踩過去不能坐下來,天空只能飛飛機,不能駕船,除了那個功能以外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做,也不允許其他人做,我們將會漸漸限縮我們自己生而為人的創造力與自由度。
    我後來理解到,當時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極之深刻的愛的連結。我很清晰得感受到我們之間無須言語的心心相印和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
    我們和自己的距離,就是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就是我們與他人的距離,就是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人類集體意識,需要一道光的縫隙,並且沿著那一道縫隙,需要有涓流不息的,戮力不捨的追索與努力,終而逐漸匯聚成推倒意識迷魂高牆的光的大浪。
    我因此忍不住跟小男孩說話,我跟他說你們好可愛啊,小男孩大概重複回覆了我幾次:「我不乖。」「我很不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之前我有開過幾次的分享會,主題叫做聆聽身體的聲音,是由我昨天分享的精油,當作起點去找到感覺身體。 那時候的我,對身心學只是聽過,還沒有真的入手去學,所以多數時候是透過靜下來對身體的觀察,去找到身體想要表達的訊息,近一步的透過對精油的認識,
    Thumbnail
    前年東京大學的入學演講,不同於多數激勵人心的入學演講,上野千鶴子教授,談的是不公平的社會面,努力得不到相對應回報的世界...
    1. 自私幾乎是全面倒的負面詞彙  沒有人會將他洋洋得意掛在自己身上亮相  大概是都深怕那些印象  情可把自己擺在稍遠一點的  後方  偶爾探出頭來  然後想像自己是不是還會流眼淚  2. 好多的方向跟十字路口  幾乎少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帶著自己的念頭  然後  才下決定  經常是混雜著明確的、前人走
          筆者從個案工作的經驗,反思到自己面對行動心理師工作不穩定與生涯充滿未知的焦慮,而思索出和自我焦慮對話及安穩自己內在的方式,亦檢視一路走來的收穫與學習,而能感嘆上天與緣分的奧妙,對每個工作機會都保持感謝,體會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決定活在當下去度過每個時刻,不自我設限的活出自己。
    Thumbnail
    只是坐在那裡 為我的生活提出供詞 話語盤旋 我為自己做證 提出供詞 行為似乎不重要 只需要報告 證據實驗化為文字 比誰寫得漂亮 包裝得精巧 我把自己變成一封信 貼在街上 有些人經過 有些人得到資訊議論紛紛 那是我的供詞 並不是我 我把自己變成一封信 貼在街上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30節-- (此篇文章與一個魯蛇平信徒給教會關於教牧的幾點個人建議屬同系列,但因為主軸稍有不同稍微分開來) 信主到現在也約略十年了。以前曾經跟我的讀者說過,我的信仰經歷非常坎柯,我決志,受洗,受造都在不同的教會。如果以談戀愛來比喻,我換過得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之前我有開過幾次的分享會,主題叫做聆聽身體的聲音,是由我昨天分享的精油,當作起點去找到感覺身體。 那時候的我,對身心學只是聽過,還沒有真的入手去學,所以多數時候是透過靜下來對身體的觀察,去找到身體想要表達的訊息,近一步的透過對精油的認識,
    Thumbnail
    前年東京大學的入學演講,不同於多數激勵人心的入學演講,上野千鶴子教授,談的是不公平的社會面,努力得不到相對應回報的世界...
    1. 自私幾乎是全面倒的負面詞彙  沒有人會將他洋洋得意掛在自己身上亮相  大概是都深怕那些印象  情可把自己擺在稍遠一點的  後方  偶爾探出頭來  然後想像自己是不是還會流眼淚  2. 好多的方向跟十字路口  幾乎少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帶著自己的念頭  然後  才下決定  經常是混雜著明確的、前人走
          筆者從個案工作的經驗,反思到自己面對行動心理師工作不穩定與生涯充滿未知的焦慮,而思索出和自我焦慮對話及安穩自己內在的方式,亦檢視一路走來的收穫與學習,而能感嘆上天與緣分的奧妙,對每個工作機會都保持感謝,體會盡人事聽天命的道理,決定活在當下去度過每個時刻,不自我設限的活出自己。
    Thumbnail
    只是坐在那裡 為我的生活提出供詞 話語盤旋 我為自己做證 提出供詞 行為似乎不重要 只需要報告 證據實驗化為文字 比誰寫得漂亮 包裝得精巧 我把自己變成一封信 貼在街上 有些人經過 有些人得到資訊議論紛紛 那是我的供詞 並不是我 我把自己變成一封信 貼在街上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章30節-- (此篇文章與一個魯蛇平信徒給教會關於教牧的幾點個人建議屬同系列,但因為主軸稍有不同稍微分開來) 信主到現在也約略十年了。以前曾經跟我的讀者說過,我的信仰經歷非常坎柯,我決志,受洗,受造都在不同的教會。如果以談戀愛來比喻,我換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