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豆腐算是豆製品中最好買到的品項。據說美國超市賣的豆漿(soy milk)跟我們在台灣喝到的味道不一樣,所以我從來沒買過。而豆花就更不用說了,美超自然不會有這個產品,亞洲超市或中國餐館就算有販售,聽說口感也是不同。最讓我訝異的是,連豆乾都可以吃起來完全不一樣!在亞洲超市內,豆乾、干絲、油豆腐、花干這類產品也不少,豆乾還有白的跟黑的可以選,而且長得都是人模人樣。我第一次買回家跟雞腿一起滷,結果吃起來又乾又硬一點也不入味,後來又試了一次別的品牌一樣不行!也許繼續試還是能找到喜歡的豆乾,但是跟台灣比起來真的賣好貴,所以我決定放棄,等回台灣再去大喝豆漿、大吃豆花跟豆乾吧!
購於韓國超市Hmart。吃起來質感細嫩、軟硬適中,每次吃都忍不住稱讚一番。
豆腐倒是選擇很多,美超跟亞超都買得到,吃起來也正常,軟硬度還分好幾個等級,所以我就把對豆製品的愛全部寄託在豆腐上了。我們試過好幾個品牌,除了其中一個牌子的豆腐會以光速酸掉(當天買當天煮也是酸的!)(而且有效期限還給我寫兩個禮拜!)其他牌子價錢跟口味差異不大,不過我偏偏就特別愛上了一個2.5公斤超大盒豆腐!
一開始會買他當然是因為算下來比較便宜,不過豆腐又不是什麼耐放的東西,而且我家只有兩個人,照理來說,我們買那麼大盒的豆腐實在相當不合理,這種量販裝應該是給做生意的人買的吧!不過,我必須很得意地說,我們從來沒有把它放到壞掉過,每一次都相當優雅地吃完了。畢竟他又便宜又好吃,說什麼也要找到可以跟它和平共處的方法!
首先是新鮮豆腐的保存方式,這是我開始自己煮菜之後就一直採用的方法:泡鹽水。把拆封後沒吃完的豆腐裝到保鮮盒裡,放個1、2茶匙的鹽巴,然後把水加到淹過豆腐,就這樣冰回冷藏至少可以保存一周。如果中間有想到的話,可以再更換新的鹽水來延長保鮮期。
不過2.5公斤的豆腐不是開玩笑的,半盒用鹽水來保存都不一定可以在一周內吃完,要想優雅幹掉一整盒就必須使出第二招:冰冷凍,也就是做成凍豆腐。其實做凍豆腐就跟做冰塊是一樣的意思,那個「做」事實上只是把他冰進冷凍庫,什麼都不用做他就會自己變成凍豆腐了。不過做過幾次之後,還是會做出一些心得,漸漸地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啦!
我經常把凍豆腐跟大白菜一起煮,白菜負責把湯汁變得鮮甜,然後讓凍豆腐吸進去。
做凍豆腐就跟做冰塊一樣,是真的一樣,如果整塊豆腐冰進冷凍,他就會變成一個大冰塊,你如果想等退冰後再慢慢切,就準備等到天荒地老吧!總之冰進去之前一定要先切成喜歡的凍豆腐大小,這是第一個小撇步。這一點,我一開始就注意到了,每一次都乖乖切成了小方塊才冰進去。
後來我發現光是切成小塊是不夠的,如果你還是把小方塊們放在一個大容器塞滿冰進去,他們出來的時候就一樣是大冰塊。每一次要煮火鍋都很痛苦,就算提前拿出來了,光是要整個冰塊從容器裡拿出來都要等很久很久。而拿出來後,如果整塊丟進熱湯中,要讓他們在裡面解體又要很久很久很久,甚至你整鍋湯溫度都會被降下來。如果你只想加一半,不想整盒丟進去…那你也是準備等到天荒地老,能拔幾顆下來就加幾顆,手指被冰得很痛之外,凍豆腐可能也會被你拔得支離破碎。
煮泡菜鍋的時候也會加一些凍豆腐,但是料很多,有時候只要三五顆就夠了。
後來我學會把它們分裝到不同的小容器中,再冰進冷凍庫。大概抓一盒就放一次要吃的量,這樣雖然問題解決了,但每次都會占用很多保鮮盒,而且做成凍豆腐又是為了長久保存,經常會吃上好幾個禮拜。我的保鮮盒使用率很高,如果長時間耗在冷凍庫裡實在有點困擾。
為了因應上述煩惱,我的凍豆腐收藏術又進化了!怎麼以前就沒想到呢?家裡有幾個玻璃的分隔便當盒,現在都WFH沒有帶便當的需求,用它們來做凍豆腐、長期冰在冷凍庫也沒有問題。三格跟兩格的便當盒,剛好分量不同,每次做菜要放多少豆腐還有得選,實在太完美了!
除此之外,我把豆腐放進保鮮盒的排列方式也進化了。剛開始,要把切成方方的豆腐排進方方的盒子裡,不由自主地就想塞好塞滿,還因為塞得整齊漂亮而洋洋得意,實在很愚蠢。塞好塞滿的後果就是,每一次總要整塊在湯裡燉上好一陣子,才能勉強分離成小凍豆腐塊,分離後中間都還是硬的,又得再燉上一陣子讓他們完全解凍。一直到最近,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我才突然開竅。排進保鮮盒的小豆腐們,應該要盡可能地減少接觸面積才是!於是我刻意把每個切面錯開,並且直向、橫向交錯排放。為了節省冷凍庫空間,仍然是塞好塞滿,但是盡可能增加小豆腐之間的空隙。
我就這樣跟這個大盒豆腐交手了一年多。至今沒有放到壞掉過,而且越來越優雅了。
最後預告一下,除了加到火鍋或熱湯裡面的吃法,我最近還研發了乾式凍豆腐料理!吃起來一樣是多汁美味,但是不用湯湯水水的,很適合夏天!以下是即將推出的新食譜劇透。
(雖然說)!Spoiler Alert!(沒人在意)
凍豆腐創意料理:
〈影音食譜〉燒肉起司豆腐磚,多汁的凍豆腐料理|平底鍋、便當菜、野餐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