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一篇可以瞭解,理性的評估幫助我們有依據的去區分已經做到的及尚未做到的部分,尚未做到的就待核對、了解及溝通。而在核對、了解、溝通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出現負向的感受,而負向感受會讓我們在做決策時容易趨避當下令人煩惱的事,也就是說,家長可能因為經驗跟感覺不好而很快地做一個決定,比如說:
"今天孩子特別歡,讓我們感到很「煩躁」的時候就會想說:不然送回學校好了"
"向學校了解防疫規範後,發現校方回應模寧兩可,讓我們感到很「不安」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像讓孩子待在家比較好"
順著情緒做決定當然也是一種方式,只是如果把出現的情緒只用來快速做決定就會有點可惜,因為快速的決定只能緩解當下不舒服的感受,但沒過多久,只要稍微有風吹草動,就會發現怎麼又開始煩惱同一件事情,然後就陷入無限輪迴中。
其實,每個感受的出現都是有意義的,重點是,我們要練習去注意每個感受背後,那個自己真正在意的點是什麼,所以,當我們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抱著好奇的心來問問自己「這個不舒服是什麼?」,例如:
"帶孩子感到煩躁的時候,這個煩躁是什麼?啊~是因為工作步調被打亂,因為想要在工作的時候有個不被打擾的環境"
"當學校的回應讓我們感到不安的時候,這個不安是什麼?啊~原來是希望學校能提出具體的規定與因應措施"
透過負向情緒的提醒,我們可以知道會有負向感受是因為某個自己很在意的點被觸發,就有機會更清楚的去針對關注的議題,思考如何調整會更符合需要,然後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會越來越具體,決策自然會更清晰且堅定。但前提是,在負向情緒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去判讀它,學習去好奇:「這個不舒服是什麼?」而不是一感到不舒服就自動化的避開,然後陷入反覆思索的漩渦裡。
最後,還是不免要感嘆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一個重要的決定,不單只是表面看到的二分法,而是經過多個層面的思考、找資料、跟相關的人不斷核對與討論所形成,而且這個過程通常是來來回回,也包含許多不想要和不愉快的感覺。
然而,面對不愉快的感覺,也請提醒自己,迴避不處理是一種方式,但並非長遠之計,因為持續地忽略感受可能讓短期的不愉快變成長期的痛苦,尤其,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我們更要學習如何去關注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會是很重要也值得學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