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Sorry no youth,淺嚐中年滋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幾歲開始算中年?七年級的我們,漸走入三四十的人生,還沒有做多少的準備,已開始體會中年的風景,而中年是什麼樣的感覺?
也是七年級生的拍謝少年,最近一首新歌「拍謝中年」,唱出初嘗中年的滋味。
(圖片擷取至拍謝少年之歹勢中年MV)
與少年最大的不同,是積累了一些東西,經驗、財富或人生的體會,但身上也多了些包袱,沒了少年時的恣意妄為。
食到這个年歲,時常感覺,生活是虛累累,失去控制,無法度控制
每天睜開眼,走入被安排好的一天,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有好多事情固定得發生,自己無法控制,像顆陀螺一樣忙碌的轉呀轉。咻一眨眼,回過神已是深夜,身體與心理真的是虛累累。
工作上有這幾年打拼的基礎,物質生活也還過得去,但與二十多歲相比,卻也沒想像中那麼隨心所欲。而對於人生,迷惘卻沒有更少。
看無未來,揣袂著過去啊
人活在世上,就是一場探索的馬拉松,許多人生的課題,不斷演化與持續,始終圍繞在身旁,它沒有不見,只是它不再發聾振聵。
而隨著走入中年,人生被日子與生活拖磨這,考驗自己有沒有再正視人生課題的勇氣。
毋知欲行去佗位,哎呀呀呀
以為走到中年,多有了一些東西,可以走更遠,卻也因害怕失去,不敢再去追逐昔日滾燙的夢、或是看似不切實際的理想。看起來有在向前走,但真的有往前嗎?
若真要向前,要繼續走去哪裡啊?
時間咧走親像風吹,希望人生海海咱相挺過
而再多再難的題目,所幸身邊有一路陪著自己長大的知己們,同儕最有趣的地方是,昔日一起年輕,共同經歷著少年少女時期,坐著聊著,交流著迷惘,配著幹話;而來日一起變老,隨著歲月往下走,走入中年的惆悵時,還是能講著幹話,分享真實的境遇起伏與情緒,也彼此打打氣吧。
還好,我們能夠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相挺落,行過!
avatar-img
44會員
24內容數
走出大都市,新世代的人生舞台在台灣各地鄉鎮,換個視野與角度,用創新振興地方。從320年的諸羅古城出發,看老靈魂勇敢活出新生命,與有志投入地方活化的朋友作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郭軒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年職涯常見的無奈、現實的限制,毫無侵蝕他們的內心。回顧自己對工作的不如意,總是抱怨被許多外在條件限制,但人生若卡住了,一大部分由自己所造成,選擇跟現實妥協。人生是由我選擇怎麼做,選擇怎麼活。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我們都是自由的,也要和心中還住著的的那個少年說,我仍有著勇氣,能堅持往理想中的自己走去。
陣頭=8+9=壞孩子的印象,是致力保存陣頭文化的師傅們、心中很大的痛,因為光這一點,就讓許多家長與孩子不敢靠近陣頭。但這些大家眼中看起來「不好」的孩子,但真的全都是「壞孩子」嗎?也許他們是因為不易親近,是缺乏我們理解與接納的一群。有不少陣頭正用力翻轉負面標籤,要做出讓家長放心、讓青少年不會變壞的陣頭
陳爸說:人生不是為了「價格」,而是為了「價值」而活,能夠幫助到別人,看到別人因為自己而過的更好,便是很有價值。感謝有您,在我生命最徬徨迷惘時,能開始與自己對話。 陳爸說:人的一生,要認識自己,並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然後勇敢的,用一輩子做好它。這就是我認識的陳爸。他用自身生命,活出讓人嚮往的模樣。
近年創生議題風起雲湧,創生更被視為許多問題的可能解方,而創生本質是「人」,分享三個創生關鍵字:尋找自己、延續羈絆、回應使命感。 創生要務實營生兼具浪漫理想,不只有理想還得實際行動。 在世界上找到一塊屬於你可以發揮的「地方」,回應你心中呼喚許久的理想與使命感,「創」造出屬於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
陣頭文化的傳承困難重重,受少子化、人口外移等影響,似乎「文化傳承只是比誰撐得久」,但只要小孩子與年輕人仍然熱愛,回到文化本質的魅力,能吸引跨世代、跨族群的共同喜好,強化文化與人、與生活的連結,並用自己喜歡、擅長的方式推廣文化,捲動更多人關心與參與,傳承越有希望;讓我們自己也成為文化傳承的未來希望之一
事情是否有照主管期待,在「順風開車」的狀況前進;抑或是同事總做不到位,專案時常卡關彷彿「逆水行舟」,這兩者的判斷,很大一部分是主管自己主觀判斷,而主管所見都是事實全貌嗎?若能在解決問題之外,多一點傾聽與同理心,能夠體會同事的困難,,把「解決問題」當成幫助同事修練與升級的機會,會是「借事成人」的好機
中年職涯常見的無奈、現實的限制,毫無侵蝕他們的內心。回顧自己對工作的不如意,總是抱怨被許多外在條件限制,但人生若卡住了,一大部分由自己所造成,選擇跟現實妥協。人生是由我選擇怎麼做,選擇怎麼活。要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我們都是自由的,也要和心中還住著的的那個少年說,我仍有著勇氣,能堅持往理想中的自己走去。
陣頭=8+9=壞孩子的印象,是致力保存陣頭文化的師傅們、心中很大的痛,因為光這一點,就讓許多家長與孩子不敢靠近陣頭。但這些大家眼中看起來「不好」的孩子,但真的全都是「壞孩子」嗎?也許他們是因為不易親近,是缺乏我們理解與接納的一群。有不少陣頭正用力翻轉負面標籤,要做出讓家長放心、讓青少年不會變壞的陣頭
陳爸說:人生不是為了「價格」,而是為了「價值」而活,能夠幫助到別人,看到別人因為自己而過的更好,便是很有價值。感謝有您,在我生命最徬徨迷惘時,能開始與自己對話。 陳爸說:人的一生,要認識自己,並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然後勇敢的,用一輩子做好它。這就是我認識的陳爸。他用自身生命,活出讓人嚮往的模樣。
近年創生議題風起雲湧,創生更被視為許多問題的可能解方,而創生本質是「人」,分享三個創生關鍵字:尋找自己、延續羈絆、回應使命感。 創生要務實營生兼具浪漫理想,不只有理想還得實際行動。 在世界上找到一塊屬於你可以發揮的「地方」,回應你心中呼喚許久的理想與使命感,「創」造出屬於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
陣頭文化的傳承困難重重,受少子化、人口外移等影響,似乎「文化傳承只是比誰撐得久」,但只要小孩子與年輕人仍然熱愛,回到文化本質的魅力,能吸引跨世代、跨族群的共同喜好,強化文化與人、與生活的連結,並用自己喜歡、擅長的方式推廣文化,捲動更多人關心與參與,傳承越有希望;讓我們自己也成為文化傳承的未來希望之一
事情是否有照主管期待,在「順風開車」的狀況前進;抑或是同事總做不到位,專案時常卡關彷彿「逆水行舟」,這兩者的判斷,很大一部分是主管自己主觀判斷,而主管所見都是事實全貌嗎?若能在解決問題之外,多一點傾聽與同理心,能夠體會同事的困難,,把「解決問題」當成幫助同事修練與升級的機會,會是「借事成人」的好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的一生會有幾個階段,童年、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我曾經是這樣以為的。   童年的我,有點少年老成的味道。乖巧、懂事、人見人誇。但是其實內心的我總是想要找一個可以躲起來放鬆的空間,討厭長大。   再怎麼討厭長大,也幼稚不起來。   再怎麼討厭長大,時間一天天過去,年紀還是會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三十五歲,是個不上不下的年紀。褪去青澀,多了幾分成熟穩重;但離功成名就,似乎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候的你,是不是偶爾感到迷惘,對於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別擔心,你並不孤單。其實,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三十五歲只不過是個中繼點。現在停下腳步,好好審視自己,反而能跑得更穩、更遠。以下8點只要了解,你的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的一生會有幾個階段,童年、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我曾經是這樣以為的。   童年的我,有點少年老成的味道。乖巧、懂事、人見人誇。但是其實內心的我總是想要找一個可以躲起來放鬆的空間,討厭長大。   再怎麼討厭長大,也幼稚不起來。   再怎麼討厭長大,時間一天天過去,年紀還是會
昨晚在線上共學我們探討了一次「中年之路」,講講怎樣叫做中年,當然上網去查WHO明訂中年介於45~59歲之間,但我們回歸到心理因素,卻不是這麼簡單就可以一刀劃分。 鐘穎老師在譯者序便明白的寫了,「當你開始意識到生活不對勁的時候」就是中年開始了,你是否也覺得生活不對勁兒呢? . 我印象很深,大
三十五歲,是個不上不下的年紀。褪去青澀,多了幾分成熟穩重;但離功成名就,似乎還有一段距離。這時候的你,是不是偶爾感到迷惘,對於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別擔心,你並不孤單。其實,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三十五歲只不過是個中繼點。現在停下腳步,好好審視自己,反而能跑得更穩、更遠。以下8點只要了解,你的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當年自以為的年少輕狂, 如今卻發現每個人的過程也就差不多那樣。 當時覺得那些驚天動地的轉場, 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覺得一般般。 與其說是成長, 還不如說是時間的流逝過程太過冗長, 讓人麻痺到早已失去彼時彼日的臨場感。 從前覺得"了解"好難, 現在覺得"理解"變得理所當然。 曾經過往那些
成為大人,仿如一場在迷霧中穿行的冒險。既看不清,又難以捉摸 。此時此刻的我漸漸體會到,或許我正在朝著真正的成熟邁進,但究竟是何種風景構成了「真正的大人」呢?從未成年到成年的轉變中,我們應該如何微調內心和思緒呢? 儘管法定成年年齡被訂為十八歲,然而這不意味著我們在十七歲到十八歲的一夜之間,說句「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