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開始「果食生活」?從肉食、少食、素食到果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對「果食主義者」(Fruitarian / Raw Vegan)的生活感到很有興趣,很希望開始練習果食生活,但是台灣方面的資訊非常少,大多是國外的人在實踐果食生活,所以希望在這裡開始記錄有關「果食生活」的心得體悟,如果剛好能對有興趣的朋友有點幫助那就太好了!

什麼是「果食」生活?

簡單的說,就是「只吃水果」的飲食生活方式。
從國外果食者的分享中,許多人的飲食生活定義都不同,其實也不需要相同,每個人的身體狀態都不同,只要仔細聆聽身體的需求即可,可以說果食只是一個「現象」,到了某個階段身體想要趨向的狀態,並非需要去追求的目標。
有些人三餐都吃水果,搭配一些堅果,有些人則是80%的飲食都是水果,另外20%則食用熟食,就像許多素食者的飲食生活也不同,有些人吃蛋奶素,有些人不吃肉、但會吃蛋,也些人肉蛋不吃、但會喝牛奶,有些人吃五辛素、有些人則是全素,因此定義不是重點。
只要是自己的身體當下需要的,就去吃吧!
攝影師:Ketut Subiyanto,連結:Pexels

為什麼會開始嘗試「果食生活」?

這一定是要問身體的,因為身體想要開始這麼嘗試,所以才開始學習這方面的資訊,並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

1. 肉食生活

我一開始是肉食主義者,超愛吃肉,喜歡吃火鍋、燒肉吃到飽、早午餐和串烤,後來在網路上看到「少食」的資訊,有人竟然一天不用吃到三餐,再加上喜歡的作家出的新書是有關飲食方面的資訊,開始有意識地練習「不讓自己吃到太飽」
原來身體根本不需要吃那麼多,因為以前的飲食慣性,讓身體一直處於超載的狀態,容易常常感到疲累、工作提不起精神,就是因為吃太飽了!
攝影師:ROMAN ODINTSOV,連結:Pexels

2. 少食生活

開始有意識地控制食量、感受食物的味道,也發現原來「原味」比較好吃,過去我們加了太多鹽巴和調味料,讓舌頭的味覺都麻痺了,只要是原味的食物都覺得太清淡不好吃,於是拼命加上一堆味道,結果反而讓身體負擔增加。
執行「只吃七分飽、在身體想吃的時候才進食」之後,我發現一天真的不用吃到三餐,有時候兩餐、甚至一餐,身體是不會餓的,而且精神、體力都變得更好!
PS. 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如何「知道」身體的訊息。
攝影師:Rene Asmussen,連結:Pexels
少食生活就跟極簡生活一樣,我們只需要自己生活中真正會使用到的物品即可,也只需要進食身體真正需要的食物即可,如此一來生活和身體都可以輕鬆自在、無負擔,這是最令人想要的生活狀態吧!
我從接觸「少食生活」的資訊開始,有意識地飲食到現在大約快一年了,體重從60公斤到53公斤左右,再到「趨近果食生活」時大約52公斤,我只做一件事,有意識地飲食,也就是仔細聆聽身體的需求,不勉強自己不喜歡的飲食方式
體重減輕只是附帶的一個現象,重點是身體舒爽、輕盈、無負擔的美好感受,才是讓我愛上這樣的飲食生活的主要原因。
攝影師:Elina Fairytale,連結:Pexels

3. 素食生活

在少食生活階段時,我還是葷食的,但在聆聽身體的需求之下,確實發現肉食有減少的現象,我想身體自然就會告訴我們什麼食物對當下的我們是最合適的。
因為相信身體會告訴我應該要吃什麼,所以吃葷或吃素對我來說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之所以會由葷食轉為素食,是受到一本書的啟發,可能是因緣時機到了(哈哈XD),我開始去思考一樣可以吃飽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去吃肉?
攝影師:Brett Sayles,連結:Pexels
有人說吃素可能會營養不良,但我為什麼可以為了自己的營養去犧牲另一個生命呢?因為我可能會營養不良,所以一隻豬或一隻雞就應該死去?如果一隻豬或一隻雞營養不良時,我會願意割下自己的肉餵食牠們嗎?難道人類比較高貴?因為牠們很好吃、可以賣錢,所以我們就可以把牠們關起來、找一天殺來吃?
我發現在試著去回答這些問題時,我找不到任何能去吃這些動物的「正當的理由」,以前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這些問題,或者是因為牠們太好吃了,為了想繼續吃所以故意忽略這些事實,不管如何,這個階段的我因為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之後,就決定吃素了!
攝影師:Ella Olsson,連結:Pexels

4.果食生活

老實說,決定要吃素之後,大概才歷經約1個月的素食生活,我就決定要開始練習果食生活了!
動物是有生命的,其實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在我決定因為不想傷害動物而開始素食的時候,其實隱約就覺得吃素也是會傷害到植物,雖然植物並不會像動物會發出哀號聲或是流血,但確實它們也是生命。
在素食生活階段時,因為自己還無法馬上就不吃植物,只能在進食時多多感恩植物的付出和貢獻,期許自己也能多多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讓植物被吃得有意義一點,但也因為這樣的想法一直在心裡,因此就開始研究果食生活了!
攝影師:PhotoMIX Company,連結:Pexels
有一種說法是,水果、堅果或種子是屬於植物的「果實」,屬於即將要脫落的部位,比較不會傷害到植物本身,甚至有些果食主義者選擇直接撿拾掉在地上的果實來吃,將傷害降到零,非常令人佩服!
我也想要試著盡量減少對世界的傷害,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其他許多對身體很好的自私原因(以後再跟大家分享),讓我想要嘗試果食生活。
我的飲食生活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從肉食、少食、素食,才漸漸邁向果食,肉食的時候根本想不到吃素這件事,少食的時候也根本想不到果食這件事,這是一段很奇妙的旅程,我再慢慢跟大家分享!
攝影師:Karolina Grabowska,連結:Pexels

飲食生活只是選擇、沒有對錯

我不會說葷食主義者是不對的、果食主義者就是對的,我只是因為自己相信了某一套理論,覺得想這麼做就去做了,而且喜歡這樣的生活如此而已,每個人都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東西,我也是。
每個人只要體驗當下自己想要體驗的事物就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想不想要,過去的葷食生活也讓我更認識自己目前的生活,所以我不會說過去自己吃葷食就是很不好的,我很感謝每一個經歷讓我更加成長、體驗到更豐富的生活,很感謝過去被我吃掉的所有存在,因為你們的存在才造就了現在的我。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對於分享果食生活感到非常興奮,什麼樣的人適合果食生活、我的果食生活都吃些什麼、果食生活可以如何影響極簡生活、咖啡控的我怎麼執行果食生活、我的飲食生活練習有沒有失敗的時候等等,未來會繼續撰寫文章跟大家分享心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39內容數
經歷各種飲食生活,找到自己的飲食哲學。吃東西不是為了填飽肚子餓,也不是為了安撫情緒或滿足欲望,單純只是一個有趣的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過去一年的四月底我開始吃素到今年四月底,總共一年,雖然過程中還是有不小心吃到肉,但馬上就吐掉了,因為還願的關係。但其實吃素沒有我想像中困難,只是在跟朋友吃飯有點不方便而已,但若不能理解自己選擇的朋友不交也罷,反而從中獲益。
Thumbnail
平常有吃蔬食的習慣嗎?我們都知道吃蔬食有許多的好處,但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到完全蔬食的階段,所以我自己是取採每周至少一餐蔬食的方式。 在養成蔬食的習慣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蔬食的料理,還好里仁有推出一系列的加熱即食料理包,讓我在養成蔬食習慣時,可以利用簡單加熱的方式享受美好的蔬食時光
Thumbnail
推廣素食,啟發更多人的健康生活:Meatless Movement 網站的誕生與成長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期間,我靈機一動,為了推廣健康環保的素食生活方式,創立了一個名為 Meatless Movement 的網站。這個網站的核心目標是透過採訪素食者,分享他們的素食經驗和感人故事,啟發更多人加入茹素行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菜,而且不喜歡的理由五花八門,口感不好不吃、味道不好不吃、名字取的不好不吃、長的醜的也不吃。所以偶爾會被爸媽提醒不要挑食,什麼都吃才有營養,身體才會健康。
糖友當然可以吃水果 只是能吃多少 因人而異 你可以吃多少? 跟別人能吃多少可能不同 也有可能每天吃的不同量的水果。 需要將水果的量計算納入一整天的總醣裡 水果雖不是單分子的葡萄萄 依它營養成分歸類算醣類 醣類包括大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 水果糖 澱粉糖 其他的糖吃多了 另外的糖就
吃蔬食 要怎樣才會健康呢?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的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每個人都能受益的主題——水果的飲食習慣。
Thumbnail
在過去一年的四月底我開始吃素到今年四月底,總共一年,雖然過程中還是有不小心吃到肉,但馬上就吐掉了,因為還願的關係。但其實吃素沒有我想像中困難,只是在跟朋友吃飯有點不方便而已,但若不能理解自己選擇的朋友不交也罷,反而從中獲益。
Thumbnail
平常有吃蔬食的習慣嗎?我們都知道吃蔬食有許多的好處,但是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我還沒有辦法到完全蔬食的階段,所以我自己是取採每周至少一餐蔬食的方式。 在養成蔬食的習慣時,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蔬食的料理,還好里仁有推出一系列的加熱即食料理包,讓我在養成蔬食習慣時,可以利用簡單加熱的方式享受美好的蔬食時光
Thumbnail
推廣素食,啟發更多人的健康生活:Meatless Movement 網站的誕生與成長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期間,我靈機一動,為了推廣健康環保的素食生活方式,創立了一個名為 Meatless Movement 的網站。這個網站的核心目標是透過採訪素食者,分享他們的素食經驗和感人故事,啟發更多人加入茹素行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菜,而且不喜歡的理由五花八門,口感不好不吃、味道不好不吃、名字取的不好不吃、長的醜的也不吃。所以偶爾會被爸媽提醒不要挑食,什麼都吃才有營養,身體才會健康。
糖友當然可以吃水果 只是能吃多少 因人而異 你可以吃多少? 跟別人能吃多少可能不同 也有可能每天吃的不同量的水果。 需要將水果的量計算納入一整天的總醣裡 水果雖不是單分子的葡萄萄 依它營養成分歸類算醣類 醣類包括大小分子的糖 葡萄糖 水果糖 澱粉糖 其他的糖吃多了 另外的糖就
吃蔬食 要怎樣才會健康呢?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深入探討的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每個人都能受益的主題——水果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