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歷史的二三事:悅讀「台灣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舊版的「台灣歷史圖說」封面。

舊版的「台灣歷史圖說」封面。

坊間有許多台灣歷史的入門書,有綜合性質的台灣歷史,也有針對文學、文化、教育、音樂、宗教、醫療.....某個領域而寫的台灣歷史,這些都是我們學者、業餘愛好者投入大量時間研究與寫作的心血結晶,也是不少出版社不計盈虧予以支持的成果。在此,我感謝他們!

文學以外的台灣歷史入門書與專業著作,我看的不多,剛起步沒多久,實在沒什麼深刻的見解,可與諸位分享。有兩本書,我讀過兩遍以上,可以約略評斷。

江燦騰的「台灣佛教史」寫的很棒,考證紮實,有自己的觀點;林玉體的「台灣教育史」,國府時代以前的部分寫的不錯,但是之後的部分就不行了!重要的政策、事件、人物....沒有詳細說明,不少篇幅用來說明1990年代前國民黨如何以各種手段監控校園,論述語氣不像之前那麼嚴謹,比較像作文,而且書裡的錯字非常多!

綜合性質的台灣歷史,我目前看過石文誠等人寫的「簡明台灣圖史」、戴寶村「簡明台灣史」、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李筱峰與林呈蓉合寫「台灣史」。比較推薦的是:石文誠等人寫的「簡明台灣圖史」、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

寫得最好的是周婉窈的「台灣歷史圖說」。除了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文筆不錯,作者會針對非歷史學科的讀者常有的迷思,給予提醒與貼心的說明,例如:在書前即提醒讀者注意,學者史觀與台灣歷史分期的問題、在民族主義興盛的年代,書寫台灣歷史有哪些挑戰,而不是一開始就要讀者接受大量的歷史知識。

對於台灣人的心靈層面,她也是四本台灣史當中談論最深入的作者,引導讀者看見二戰結束以後,存在於台灣社會,且兩股難以相融的歷史記憶,以及這兩群人各自的生存環境、由不同生存環境衍生的隔閡與對立。——而不是把讀者當作是無知、亟待教育的民眾。

最新版本的「台灣歷史圖說」,2009年聯經出版。不但多了國府時期的歷史,日治時期的部分,作者也增加「台灣人的美學世界」、「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這兩章。

最新版本的「台灣歷史圖說」,2009年聯經出版。不但多了國府時期的歷史,日治時期的部分,作者也增加「台灣人的美學世界」、「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這兩章。

李筱峰與林呈蓉合寫的「台灣史」,內容比較簡略。

李筱峰與林呈蓉合寫的「台灣史」,內容比較簡略。

石文誠等人寫的「簡明台灣圖史」,輕薄短小,適合剛入門者閱讀。

石文誠等人寫的「簡明台灣圖史」,輕薄短小,適合剛入門者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還有李筱峰教授的「台灣史100件大事」也是很不錯的作品,簡明扼要
爬格子的雀榕-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0/09
沒錯。
avatar-img
爬格子的雀榕的沙龍
113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2/17
「臺灣人偷東西,被日本警察抓到以後,會被剁掉一隻手」、「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屠殺了四十萬臺灣人」諸如此類的「謠言」都沒有什麼根據,往往是一些不懂歷史的人出於各種理由編造出來的,接受這些,好比吃下沒有營養又有害身心的食物。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本能讓我們遠離謝絕那些歷史謠言,又能讓我們更瞭解那個時代的好書!
Thumbnail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11/29
蔣渭水生前標榜的「日華親善的橋樑──台灣人」、「台灣人當促進日華親善」諸如此類的言論,為人忽視。回看他當年提出的上述口號及相關言論,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想性格與天真,可惜形勢比人強……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2023/04/24
明清文人用漢字為台灣原住民留下寶貴的記錄,不應被隨意解讀或全盤否定,只是他們當年在文化差異下的思考盲點、誤解、誤讀、想當然爾,曾被台灣社會無條件信任太久,是該好好思考與討論的時候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這本書用30個不同的主題,帶讀者一窺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每個主題篇幅都不長,不會有讀歷史讀到愛睏的情況;並且作者的敘事方式生動易懂、同時內容又紮實縝密,即使這些故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序排列,讀完後仍然可以在腦中勾勒出一幅當時社會的生活景象,同時作者也給予讀者理解某些歷史事件不同的角度。
Thumbnail
教學或是寫論文,需要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或是某位台灣文學作家的事跡,可以查閱哪些書呢?除了葉石濤、陳芳明、劉登翰、宋澤萊等人編寫的台灣文學史相關書籍,以下提供三本書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教學或是寫論文,需要了解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或是某位台灣文學作家的事跡,可以查閱哪些書呢?除了葉石濤、陳芳明、劉登翰、宋澤萊等人編寫的台灣文學史相關書籍,以下提供三本書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到中國思想家的經典著作就避之唯恐不及?讓這篇文章來解除您的焦慮
Thumbnail
看到中國思想家的經典著作就避之唯恐不及?讓這篇文章來解除您的焦慮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天下文化出版了很多台灣人物的傳記,實在該感謝他們這份心,但我想其目的當在為台灣留下史料,而非提供休閒讀物吧。建議最好找歷史學者來寫,設若沒有學歷史的人願意執筆,起碼也要找專家對重要事件查核,以免貽誤讀者。
Thumbnail
天下文化出版了很多台灣人物的傳記,實在該感謝他們這份心,但我想其目的當在為台灣留下史料,而非提供休閒讀物吧。建議最好找歷史學者來寫,設若沒有學歷史的人願意執筆,起碼也要找專家對重要事件查核,以免貽誤讀者。
Thumbnail
《發現台灣》打開歷史•走出未來(一六二0~一九四五)上、下冊 📝整理書櫃的時候,翻出了這二冊書,即使過了三十年,依然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為什麼要回頭看看呢?(為什麼要讀歷史呢?) 就像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不同的時段,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就能發現當時沒有覺察到的,可以對照和理解「
Thumbnail
《發現台灣》打開歷史•走出未來(一六二0~一九四五)上、下冊 📝整理書櫃的時候,翻出了這二冊書,即使過了三十年,依然是值得收藏的作品。 為什麼要回頭看看呢?(為什麼要讀歷史呢?) 就像我們人生的經歷一樣,不同的時段,或許會有不同的體悟,這個時候再回過頭看,就能發現當時沒有覺察到的,可以對照和理解「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