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故事】:「失落」──老人家坐輪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家屬來諮詢,說婆婆剛滿 60 歲,性情大變,從開朗變憂鬱,不聽家人勸,不願看醫生,整天關在家裡鬱鬱寡歡甚至想自殺。家人們都很頭痛,認為是老潘顛、老年失智症狀,因此來詢問精神藥物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希望藉此偷偷餵藥。
我不問婆婆病史,而是詢問個人生活史,「婆婆性格轉變的那段時間,曾經發生什麼事嗎?」若沒有明顯的事,我就將時間往前推繼續追問。
原來,婆婆中年喪偶後養成登山的健身習慣,平時也有登山隊的朋友,都過得很好,然而 58 歲那年不幸摔斷腿,經診斷無法復原,從此得靠輪椅代步。
「從登山健行到輪椅代步,對老人家來說,這就是她的重大失落(loss)。」我這樣說。
老人家無法接受改變,一時之間也難以說清楚,不能面對與調適,以致鬱鬱寡歡。而家人也沒有仔細理解,以為老人家鬧脾氣,最後造成彼此誤會。
來諮詢的家屬是大媳婦,是家人也是較能局外看待的外人,「原來如此!」她終於理解婆婆的心情,領悟從同理出發,接下來會回去轉告其他家人,共同面對問題。我給的方向是,可以的話,就現況的限制去協助婆婆維持健行與交友的生活圈,那對她是很重要的事。
「失落」用我們的語言來說就是「失去」,從「有」突然到「沒有」,在未做好預期下所產生的沮喪反應。
失落也來自於比較,和自己過去比較,也和別人比較,有比較,才有基準知道自己少了什麼,出現情緒反應。
通常分為三類主因:
  1. 和自己有關:可見的、具體的喪失,如你有我沒有;意外造成身體、外表缺陷,與別人不同;身體老化、衰退;離開熟悉的環境。
  2. 和自己有關:主觀的,如挫敗後覺得工作能力不如前,退化、畏縮。
  3. 和他人有關:失去原來依附的關係,如親人過世、家人疏離、好友決裂、失戀、及人際排擠。
這三類並非獨立運作,通常會互相影響而將整體身心狀態往下拉,以上述的故事來看,婆婆原本是 1,但由 1 引起的退縮連帶拉下了 2 與 3,又無法說清,讓彼此誤會。
「失落」會引起悲傷反應,而大部分難過情緒也是令人不安的,例如:恐懼、無助、憤怒、愧疚、緊張、焦慮、壓抑及悲哀等。
這些悲傷情緒和行為都是正常的,我們要鼓勵當事人適度表達以抒解不安,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不重要、無意義感及喪失自信。
在幫助當事人時,可先從對過去的回憶開始,談這些「逝去的美好」,從正向經驗開始,再慢慢整理所有「對逝去的」矛盾經驗,最後才討論如何建立新的生活,這歷程是沒有時間表的,多支持而勿催促。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其中的案主故事做為引導故事,為超過三年以上且經過編寫,但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說明〈已徵求案主同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6會員
22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用藥有效,但也不能僅靠藥物。心理壓力下的身心反應曾被比喻為心靈感冒,那麼感冒藥的功效是讓身體感到舒適,進而讓當事人做些什麼以增強免疫系統自動痊癒,吃藥並不是治療,只是輔助。
用藥有效,但也不能僅靠藥物。心理壓力下的身心反應曾被比喻為心靈感冒,那麼感冒藥的功效是讓身體感到舒適,進而讓當事人做些什麼以增強免疫系統自動痊癒,吃藥並不是治療,只是輔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外婆故事:九十歲的外婆中風後的復健過程和數學能力展現。外婆的堅強和智慧令人感動,也讓人深受鼓舞。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跟老媽媽說要買輪椅帶她出門。她總是說不要,似乎是嫌坐輪椅不好看,還說出門有什麼好的,不如在家舒服。比同齡人老化更快的她,今年腿腳更加不便,幾乎是足不出戶。 舅舅對她說:「買個輪椅好,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出門,走走看看很好的。」契機出現,老媽堅持不肯買輪椅的想法終於鬆動了。 在一個黃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Thumbnail
以前寒暑假,由於父母平常都在外工作,因此午餐都是由阿嬤為我們這群孫子孫女準備。每次用餐後,我們總喜歡和阿嬤聊上幾句才讓她去午休。 有一天,阿嬤告訴我們「我原本打算退休後要去欣賞許多國家的風景,結果才出國一兩次,就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那時候我才58歲。」總是心裡很平靜的阿嬤,突然間顯得有些失落,原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二章 我請了三個看護,二個跑掉,最後一個留下來
Thumbnail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Thumbnail
外婆故事:九十歲的外婆中風後的復健過程和數學能力展現。外婆的堅強和智慧令人感動,也讓人深受鼓舞。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跟老媽媽說要買輪椅帶她出門。她總是說不要,似乎是嫌坐輪椅不好看,還說出門有什麼好的,不如在家舒服。比同齡人老化更快的她,今年腿腳更加不便,幾乎是足不出戶。 舅舅對她說:「買個輪椅好,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出門,走走看看很好的。」契機出現,老媽堅持不肯買輪椅的想法終於鬆動了。 在一個黃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Thumbnail
以前寒暑假,由於父母平常都在外工作,因此午餐都是由阿嬤為我們這群孫子孫女準備。每次用餐後,我們總喜歡和阿嬤聊上幾句才讓她去午休。 有一天,阿嬤告訴我們「我原本打算退休後要去欣賞許多國家的風景,結果才出國一兩次,就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那時候我才58歲。」總是心裡很平靜的阿嬤,突然間顯得有些失落,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