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因為怕別人對你有不好的觀感而感到愧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我在「高敏感是種天賦2」裡面讀到的篇章,裡面提到「別被歉疚感牽著鼻子走」。

提到歉疚、內疚、愧疚這些情緒,都是因為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困擾而產生的情感反應。

我覺得適度的愧疚其實是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因為這表示這個人會自省,但過度的內疚除了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情緒低落之外,長久下來也會因為忽視自己的需求,而變得無法做自己。

例如:有些人如果不能成為完美的爸爸、媽媽、女兒、員工就會對自己感到愧疚,這樣的愧疚感來自「害怕別人對我有不好的觀感」,而非讓我們能進步的愧疚感。過程中還可能會因為某種「不得不」這樣做的感覺,而讓自己變得很委屈。

另一方面,如果無法面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和自己的愧疚感,就很可能會去做任何事情,只希望可以獲得別人的好感。但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在意他人的看法,而忽視自己的需求。

問題不在於愧疚感,在於你為了擺脫這種感覺而去做的那些事。


我們可能都聽過一句話:「嘴長在別人身上」,因為嘴是他的,我們不能控制他想要講什麼,同樣地,我們也不能控制別人對我們怎麼想。就像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一樣,不管怎麼做,都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我想所謂「課題分離」講的就是這麼回事吧!別人的想法是屬於他的課題,我們不需要為了讓他人感到愉快而忽略了自己,因為我們也同樣值得被好好對待。

不要為了逃避歉疚感而忽視自己的需求

所以不要為了逃避歉疚感而忽視自己的需求,當然前提是不造成對方的困擾,適度地自省還是必要的,至於要怎麼讓自省不要變成過度自責,又是另一個學問了。


avatar-img
14會員
89內容數
在探索理想生活的路上跌跌撞撞的摸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理想生活計畫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在「活出自我肯定力」這本書上看到的,如果能好好控制負面情緒,不僅可以消除不安和焦慮,也能提升自我肯定感。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三大管理法: 一、「心理量表」 平復負面情緒 二、「認知脫鉤」 遠離負面情緒 三、「換位思考」 消除不安和恐懼
推薦給容易在意他人評價的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練習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同時提高自己的自我肯定感。
這是我在法國度蜜月時,同團團員遇到的故事。只能說法國阿伯這個構圖之巧妙,無人能及呀!
從 2023 年 2 月開始寫子彈筆記,一開始寫的很多,也很認真記錄,還記得當時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自己的變化。但是過了五個月後,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像當時那麼有衝勁,紀錄的東西也從日更漸漸變成週更,甚至變成一種壓力。這是我檢討自己之後所得到的4個心得與發現。
這是我在「活出自我肯定力」這本書上看到的,如果能好好控制負面情緒,不僅可以消除不安和焦慮,也能提升自我肯定感。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三大管理法: 一、「心理量表」 平復負面情緒 二、「認知脫鉤」 遠離負面情緒 三、「換位思考」 消除不安和恐懼
推薦給容易在意他人評價的人、自我價值感低的人,練習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同時提高自己的自我肯定感。
這是我在法國度蜜月時,同團團員遇到的故事。只能說法國阿伯這個構圖之巧妙,無人能及呀!
從 2023 年 2 月開始寫子彈筆記,一開始寫的很多,也很認真記錄,還記得當時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自己的變化。但是過了五個月後,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像當時那麼有衝勁,紀錄的東西也從日更漸漸變成週更,甚至變成一種壓力。這是我檢討自己之後所得到的4個心得與發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要負責的是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去實現或滿足任何人的期望。”   好書分享:療癒內疚 作者: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親子天下出版   我們多少都曾經感到內疚,可能是想做的是沒有去做,或是做得不夠,又或是知道不應該做的事情,不小心做了。這些感受也許他人知道,但可能更多的成為了埋藏在自己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要負責的是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去實現或滿足任何人的期望。”   好書分享:療癒內疚 作者: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親子天下出版   我們多少都曾經感到內疚,可能是想做的是沒有去做,或是做得不夠,又或是知道不應該做的事情,不小心做了。這些感受也許他人知道,但可能更多的成為了埋藏在自己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我要天天跟別人道歉,其實有很多時候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事情,但是我就是很自然的跟別人道歉了,又或者有些時候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事情,但我就是想要先跟別人道歉,才能讓我放鬆一點。 當別人說出了一些讓我不舒服的話,我的下意識並不是反駁或者傷心,而是誠懇的道歉,有時候我真的很討厭自己這麼沒骨
Thumbnail
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被認同? 成為家長們鬥爭的工具,體會到手足間的"比較心態", 擁有高敏特質的人,那些刺痛的話語"該如何"不往心裡去呢? "獨自承受著"這份被孤立的感覺,"害怕自己成為一個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