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相處|「我不知道」背後的往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知道啦。」是伴侶在壓力之下,最常出現的回應。

概要:一句「我不知道」對我們相處的影響,與回溯她的童年發現問題出在哪裡

你身邊是否也有個「不知道小孩」呢?
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尤其是有時間壓力或被他人賦予期待時,伴侶通常會丟下一句「隨便」、「不知道」、「都可以」,然後將決定權轉交給我。老實說,有時候是完全與我無關的事。(例如:她是不是該傳訊息給朋友?)

我們的相處
從剛開始相處說起,這樣的她讓我感到安心。畢竟對方不強迫我配合,也很尊重我的意願,甚至覺得她的世界是以我為中心轉的。直到相處一年左右,才意識到她的「尊重」中也帶著附和,這種附和除了「好相處」這個形容之外,更接近一種「都好,你決定,我只要依你決定去做就好」的感覺。

那是一種不做決定的決定

等著你發號司令、等著做出你所需要的反應,這些都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淤塞感,彷彿這段關係只與我自己有關。對方像是點餐機般,只要我在螢幕按下選擇跟下一步,就會送上準確的餐點。意識到不對勁的我,開始釐清是什麼卡頓在這種模式中?

我們在相處耶
我理想中的相處是日常互動與情感上的交流。我想要知道她的意願與真實的反饋,想要跟這個人的意志有所連通。她當時曾說過:「你想要的、你所開心的,就是我最想要的。」這?!怎麼有點浪漫。

為此經歷幾次卡頓感的我,很快就醒了。浪漫歸浪漫,但怎麼越聽越像點餐機設定好的流程文案?我試著問:「你都沒有比較想怎麼做嗎?」結果迴圈又回到相同的起點。
「沒有特別想什麼耶」、「都可以」、「你決定」、「我不知道啦」

再相處久一點時,我會詢問她無法下決定的原由。但每當聽到她說「我不知道」、「你決定就好」時,我腦中會浮現「又是我一個人的事!要我主導事情才有流動!」的感覺。雖然生活不全是如此,但就像沒帶雨具的下雨天一樣,發生時總會挑起過往不舒適的回憶。

「不知道」的淤塞感,後來陸續從她分享的童年記憶中,出現流動的徵兆。這種流動疏通了我對「不知道」的淤塞感,也說通了她自己對於「不知道」的來歷。

「不知道」的來歷
伴侶在家族中的話語權是很薄弱的。當她開口時,時常會出現一些挫折的狀況。例如:當她要回話時,家族成員的聲音會蓋過她,無法讓她將真實的想法表達完整;在做選擇時,還在猶豫就已經被做決定,並且被贈與「慢吞吞」的評語;話講到一半就被打斷或岔開,讓她感覺到「我說的話不重要」,久而久之也不再主動表達意見。

在那個時期,說句「我不知道」並交出決定權,似乎是最容易生存的模式。

近一年來,她重新貼近原生家庭的生活。在與家人保持幾年的距離後,重新相處的現在,她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貌。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Kelly Sikkema on Unsplash

小時候的挫折經驗,讓她放棄自主思考
當被問及想法時,時常因為猶豫與評估,遲遲無法下決定。此時大人會開始被催促、給予壓力,甚至也會說出「好啦,不然你選這個啦!」直接決定答案。也有在急迫的氛圍下,不想被嫌麻煩或是慢吞吞,隨便給個答案的時候。

這些小小的阻斷,都讓她在需要鍛煉思考腦力時,主動或被動地放棄思考。在家庭一定標準的控管下,即便有天馬行空的想法與夢想,也會被過濾、篩選掉。

有自己的想法時,如果不符合思考期待,會被否定、被檢視或批評。除了思考方向被掌控外,也連帶被捻熄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從另一個偏激的角度她笑說:「根本不需要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反正如果不符合「標準」,就只會被否定而已,記憶中沒有什麼做決定的機會與空間。

從小被決定答案
而成為無法自主判斷的人

在明白這些緣由後
我釋懷不少。我們後來的相處如果出現「我不知道」,我會試著傳達不要害怕、我們不急、可以慢慢想。答案沒有對錯,只要是感受起來舒適的、自在的,就是很棒的選擇。期望漸漸地陪伴她找回做決定的勇氣與信心。


一個沒有心理諮商背景的普通人
陪伴憂鬱伴侶的小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8K會員
321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怎麼知道自己愛不愛一個人?從「喜歡」一直到經驗「愛」,從說出「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最後醒在關係裡的無所畏懼,才「知道」自己愛著一個人。內容樸實無華,只保留最大的真誠,描述發現「我無法再帶著惡意看待對方」作為愛的體現。最終,伴侶給我的愛,與我發現對她的愛,讓我將愛情的體驗延伸至對世界的愛。
Thumbnail
2025/02/19
怎麼知道自己愛不愛一個人?從「喜歡」一直到經驗「愛」,從說出「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最後醒在關係裡的無所畏懼,才「知道」自己愛著一個人。內容樸實無華,只保留最大的真誠,描述發現「我無法再帶著惡意看待對方」作為愛的體現。最終,伴侶給我的愛,與我發現對她的愛,讓我將愛情的體驗延伸至對世界的愛。
Thumbnail
2024/12/03
手中握著靈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找時機插入話題,而是在需要的時候用來承接對方。這也意味著,即便再怎麼想要分享、再怎麼想將「好東西」塞到對方手上,仍必須接受有派不上用場的時候,否則「爲你好」就只會淪為自我滿足的起手式。
Thumbnail
2024/12/03
手中握著靈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找時機插入話題,而是在需要的時候用來承接對方。這也意味著,即便再怎麼想要分享、再怎麼想將「好東西」塞到對方手上,仍必須接受有派不上用場的時候,否則「爲你好」就只會淪為自我滿足的起手式。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2024/10/3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因生理不適而影響情緒,對身邊的人表現出不耐煩。這篇文章記錄了身體不適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如何在伴侶面前坦誠自己的感受,並最終道歉。透過這段經歷,讓我們反思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溝通與理解,並學會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與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在關係中,我們是如何建立信任,讓對方能夠將堵塞的感受傾訴而出?普通人如我,還真沒有神丹妙藥,與伴侶相處的幾年裡,我大概只能看出一件之於我個人的事實:日常生活。信任搭建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我們強迫不會通靈的另一半,必須穿透皮肉看見我們的內心時,實在是很為難人。在關係裡,你我從來都不是為了為難對方而走在一起的。覺知到自己正在「為難」對方,並且停下來,讓緊繃的關係放鬆下來,我想是每個人都想要給彼此的溫柔。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Thumbnail
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Thumbnail
「那是因為你媽不懂。」這句話讓我對世界行使了緘默權,直至睡前都沒再開口說話。所有的積怨、排斥和矛盾都直指這句話是一切的根源,心底五味雜陳。
Thumbnail
「那是因為你媽不懂。」這句話讓我對世界行使了緘默權,直至睡前都沒再開口說話。所有的積怨、排斥和矛盾都直指這句話是一切的根源,心底五味雜陳。
Thumbnail
「我不知道啦。」是伴侶在壓力之下,最常出現的回應。透過回溯她的童年經驗,可略見延伸至今的無意識反應。
Thumbnail
「我不知道啦。」是伴侶在壓力之下,最常出現的回應。透過回溯她的童年經驗,可略見延伸至今的無意識反應。
Thumbnail
這兩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她苦心經營而來的階段性成果,早就是她的預料中事;但沒預料到的是,到了這個收穫成果的片刻,她竟然毫無成就感,甚至被滿滿的無力感淹沒⋯⋯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才約了療癒。 對話一開始的輕鬆,沒有了。 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癱軟下來。但狀態卻也真實地說出來的話相符了!
Thumbnail
這兩件事情的發展,都是她苦心經營而來的階段性成果,早就是她的預料中事;但沒預料到的是,到了這個收穫成果的片刻,她竟然毫無成就感,甚至被滿滿的無力感淹沒⋯⋯這讓她百思不得其解,才約了療癒。 對話一開始的輕鬆,沒有了。 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癱軟下來。但狀態卻也真實地說出來的話相符了!
Thumbnail
一位女性個案 在感情上重複著同樣同樣的循環 明明是個勇敢的個性 但碰到對象就會成為無盡的包容 她不知道的是 以為自己總是碰到無法表達、內心封閉的男人 而自己總是一再的想金石為開 明知道關係不順利,仍然無法成為手先放開的那個 她其實也是學習身心靈的 但潛意識這個關卡真的並不容易 不是自己看見
Thumbnail
一位女性個案 在感情上重複著同樣同樣的循環 明明是個勇敢的個性 但碰到對象就會成為無盡的包容 她不知道的是 以為自己總是碰到無法表達、內心封閉的男人 而自己總是一再的想金石為開 明知道關係不順利,仍然無法成為手先放開的那個 她其實也是學習身心靈的 但潛意識這個關卡真的並不容易 不是自己看見
Thumbnail
在早期的伴侶關係中 當時充滿著恐懼與生命課題 對自己的情緒、想法是完全沒有概念 我總是演一齣「安靜等待的好女人」劇場 喜歡當「懂事的」,不吵不鬧默默等候 #好像這樣做天上會掉下來一個好女人獎狀給自己一樣 當然   生命就是很可愛 每每都送給我相對的人物來放大這個孤單的匱乏感 要不就是連連碰上遠距
Thumbnail
在早期的伴侶關係中 當時充滿著恐懼與生命課題 對自己的情緒、想法是完全沒有概念 我總是演一齣「安靜等待的好女人」劇場 喜歡當「懂事的」,不吵不鬧默默等候 #好像這樣做天上會掉下來一個好女人獎狀給自己一樣 當然   生命就是很可愛 每每都送給我相對的人物來放大這個孤單的匱乏感 要不就是連連碰上遠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