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書系列13-1:《成功竟然有公式》:「成功第一定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成功竟然有公式》這本書是M觀點主持人Mulia 以前一直推薦的書,當時購入,卻僅停留在前兩章節未讀完,直到最近抽出空檔,總算完讀,覺得將「成功」以科學化方式找出定律,是件很反直覺的事,也整理些筆記,做些紀錄,方便日後查看。

#成功第一定律

raw-image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這個定律舉了幾個例子:

(1)大學文憑

我們既有的思維就是,讀名校,未來的成就越高。所以假設我們考試分數可以讓我上名校,也可以上一所普通或次一等的學校,一般人都會選擇名校。

但研究結果顯示,同樣程度的人,儘管選擇不同的學校(名校及一般),在未來的成就,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說穿了,無論學校提供怎樣的教育,優秀的人就是會繼續保持優秀。

因為重點是「學生」,而不是「學校」。

raw-image

名校之所以成就較高,是因為他在入學時,已經篩選過較好程度的人進入,簡言之,不是學校成就學生,而是優秀的學生成就了學校。

換言之,真正決定學生成功與否的,是他的表現、加上抱負(也就是他認為自己屬於哪裡)。

抱負是內生的,父母無法強求。雖然研究結果很明確,但知道信心和自信對成功有重要作用,單還、需要有相對應的實際表現才行。

raw-image

(2)藝術品的價值

這邊說到,明明是差不多的作品,有的人作品可以紅到發紫,賣出不可思議價錢,有的卻默默無名,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指出,如何善用「人際網路」是關鍵。

講到藝術品的價值,沒有人能單純外層藝術本身來評估,而是要看背後龐大的無形人際網路:策展人、藝術史學者、藝廊老闆、交易商、經紀人、拍賣會、收藏家;是這些人所構成的網路,決定哪些藝術品能進得了美術館、我們又願意付出怎樣的價錢。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透過結識知名人士,然後在知名畫廊、博物館展出,那麼你的畫作就可能一炮而紅。

藝術的價值,在於藝術市場的人際網路。不論是從《蒙娜麗莎的微笑》到巴斯奇亞的《無題》,如果沒有人際網路,都只會成為二手拍賣品的品項。

因此成功的重點並不僅在於自己的表現,更在於人際;至於眾人對你的表現有何屋蒿應,則是由人際網路來承載。

別只想著要一步一步向上爬,而是要搭起社交的橋樑,我們沒有人是真正孤立的,因為所謂的「成功」,就是一種集體的定義,所以我們必須思考自己的表現會如何影響他人。

#蒙娜麗莎 #成功 #科學 #公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浪逃殺-的沙龍
32會員
116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BR浪逃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2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3/06/02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3/04/19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Thumbnail
2023/04/19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Thumbnail
2023/02/01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
Thumbnail
2023/02/01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作者巴拉巴西利運用科學方法,以及基於真實且公開的大數據,成功地揭示出五個定律,這些定律能夠在廣泛大眾中獲得認可並產生影響力。 第一定律:人際網路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在專業領域內,明確可比較的分數或業績構成清晰的評估標準;然而
Thumbnail
作者巴拉巴西利運用科學方法,以及基於真實且公開的大數據,成功地揭示出五個定律,這些定律能夠在廣泛大眾中獲得認可並產生影響力。 第一定律:人際網路 你的表現能為你帶來成功,但如果表現的優劣難以判斷,則是人際網路能為你帶來成功。 在專業領域內,明確可比較的分數或業績構成清晰的評估標準;然而
Thumbnail
成功的定律無法被改變,但能夠用來評估自己的表現是否足以帶來成功。透過了解這些定律,能夠幫我們找到施力的平衡點,決定要投入多少精力磨練技能,多少精力打好人際關係,也能夠慎選合作對象,不讓自己的功勞埋沒在對特定個人的讚賞聲中。
Thumbnail
成功的定律無法被改變,但能夠用來評估自己的表現是否足以帶來成功。透過了解這些定律,能夠幫我們找到施力的平衡點,決定要投入多少精力磨練技能,多少精力打好人際關係,也能夠慎選合作對象,不讓自己的功勞埋沒在對特定個人的讚賞聲中。
Thumbnail
我們在努力向上爬的過程,不論多少次的成功,都有可能因為一次的挫折而失去全部的基礎,就像數學的乘法一樣,無論你是2X2或是9X9,往後只要出現一個0,就必須回到起點。想辦法讓自己保有停損點,能夠持續地走下去,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成功,我不敢說一定會,但只要避免重大挫敗,起碼不會讓人生往後退,損失時間的
Thumbnail
我們在努力向上爬的過程,不論多少次的成功,都有可能因為一次的挫折而失去全部的基礎,就像數學的乘法一樣,無論你是2X2或是9X9,往後只要出現一個0,就必須回到起點。想辦法讓自己保有停損點,能夠持續地走下去,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成功,我不敢說一定會,但只要避免重大挫敗,起碼不會讓人生往後退,損失時間的
Thumbnail
作者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期待之後的每個人可以運用成功定律。
Thumbnail
作者以大數據為基礎,發展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定律,期待之後的每個人可以運用成功定律。
Thumbnail
2、成功的公式:S=Qr S=Qr,換成中文的講法會是: 「成功 = 執行力*創意的點子」 俗話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在好的創意,沒有「執行力」一切都將化作空談,在書中,一個人如何把想法轉換為實際行動的執行力,我們稱作Q係數。
Thumbnail
2、成功的公式:S=Qr S=Qr,換成中文的講法會是: 「成功 = 執行力*創意的點子」 俗話說: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在好的創意,沒有「執行力」一切都將化作空談,在書中,一個人如何把想法轉換為實際行動的執行力,我們稱作Q係數。
Thumbnail
「#適存度」 看完這個章節,我認為「適存度」最白話的講法就是「實力」。 「優勢連結」與「適存度」的搭配,將會帶能可觀的成功,也就是成功第三定律所講的: 「過去的成功 X 適存度 = 未來的成功。」 這邊舉幾個適存度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適存度」 看完這個章節,我認為「適存度」最白話的講法就是「實力」。 「優勢連結」與「適存度」的搭配,將會帶能可觀的成功,也就是成功第三定律所講的: 「過去的成功 X 適存度 = 未來的成功。」 這邊舉幾個適存度的重要性。
Thumbnail
#前言: 《成功竟然有公式》這本書是M觀點主持人Mulia 以前一直推薦的書,當時購入,卻僅停留在前兩章節未讀完,直到最近抽出空檔,總算完讀,覺得將「成功」以科學化方式找出定律,是件很反直覺的事,也整理些筆記,做些紀錄,方便日後查看。 #成功第一定律: 這個定律舉了幾個例子: (1)大學文憑:
Thumbnail
#前言: 《成功竟然有公式》這本書是M觀點主持人Mulia 以前一直推薦的書,當時購入,卻僅停留在前兩章節未讀完,直到最近抽出空檔,總算完讀,覺得將「成功」以科學化方式找出定律,是件很反直覺的事,也整理些筆記,做些紀錄,方便日後查看。 #成功第一定律: 這個定律舉了幾個例子: (1)大學文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