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法條,見眾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社會在發生很多問題,出現很多案例時,大家覺得這種情形該被管理規範,於是透過立法制定法律。所以,法律是社會共同經驗累積的結果,而社會問題的被重視與共識的形成,都不是一二天的事,加上立法效率,法律其實是個落後指標。當出現要立法規範時,不知道已經有多少人受到傷害了。在科技一日千里的今日,法律更是追趕不上。各個國家社會有不同的問題,在A國的合法行為未必在B國受允許。

最近在看中國的刑法,彷彿看電影般似地自動帶入許多故事。2011年刑法修正案,組織他人出賣人體器官的,最高可判十五年。各國都有對販賣人體器官類似的刑罰,但是請注意"組織"二字,單獨給一個罪名,那是曾發生過多少這樣的事件啊,想著就覺得悚然。果然網路一蒐,武漢的地下賣腎案,北京最大起51個活體腎臟摘取摘取案,儼然形成一個產業鏈。有仲介,醫護人員,法院工作人員,有人願意當活體供養待客戶摘取,有的不知哪來的器官偽造死刑執行及及捐獻證明。

另一個貪汙賄賂罪,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這可以理解。但中國這條刑法的犯罪主體還包括國家工作人員的親屬,離職的人員,及離職人員的親屬。為什麼親屬、離開了工作崗位的人,仍可能構成貪汙賄賂?顯示了中國社會文化及階級問題。從「我爸是李剛」官二代、富二代、紅二代等等不少的社會案件,就是一個「拚爹拚關係」的社會,一個階級固化,難以翻身,只有靠拉關係的社會。

但是有了法律又如何?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天註定」根據四大社會案件拍攝的四段式電影,有多少犯罪者是被逼上絕路的?如果有其他可以賺錢的方式,誰會想要去賣腎?制定法律是希望可以維持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是殘酷的現實,再努力也未必有回報,不透明的司法制度,官官相護,反要以犯罪的方式來實現人民的正義。沒有素養的人民構成無良的社會,不受人民監督的威權政府養成腐敗。

法律是回應社會需求而生,這些法條的背後,好生殘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公子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在北新橋到福和橋間的河濱步道,常常可以見到老老少少運動人群。夏天此處日曬不到,更是許多跑團假日訓練的地方。也是我們這群女子相約晨跑的地方。跑著跑著跑出了。。。。
木公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不得不說對岸在古裝劇上的產量驚人,但是故事架構大同小異,演員大同小異,漸漸失去耐心。初看”國色芳華”是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覺得花鳥史扇子好多好漂亮啊,道具精美是古裝劇基本要有的。沒想到看到第十九集,覺得人物描寫深刻,人間清醒啊。想聊聊劇中的二位配角,勝意與劉暢。  勝意本是家暴受虐婦,善良本性救了
Thumbnail
2025/04/03
不得不說對岸在古裝劇上的產量驚人,但是故事架構大同小異,演員大同小異,漸漸失去耐心。初看”國色芳華”是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覺得花鳥史扇子好多好漂亮啊,道具精美是古裝劇基本要有的。沒想到看到第十九集,覺得人物描寫深刻,人間清醒啊。想聊聊劇中的二位配角,勝意與劉暢。  勝意本是家暴受虐婦,善良本性救了
Thumbnail
2025/03/23
東京馬拉松雖已結束,整個人還在這場賽事後座力中,挑照片、找成績證書,最重要是覺得自己大賽後要休息(哈,是多大賽),休跑到現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網友分享他們的賽事心得,我也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觀察與感想。
Thumbnail
2025/03/23
東京馬拉松雖已結束,整個人還在這場賽事後座力中,挑照片、找成績證書,最重要是覺得自己大賽後要休息(哈,是多大賽),休跑到現在。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網友分享他們的賽事心得,我也來整理一下自己的觀察與感想。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子如何備戰東京馬拉鬆,她原本以佛繫心態參加跑步,但因幸運中籤而決心認真對待。本篇文章探討了她在備戰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包括日常訓練、改變生活方式及與好友共享的跑步旅程。作者也反映出在這趟旅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收穫,特別是對於比賽背後的情感連結與自我挑戰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11/23
本文講述了一位女子如何備戰東京馬拉鬆,她原本以佛繫心態參加跑步,但因幸運中籤而決心認真對待。本篇文章探討了她在備戰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包括日常訓練、改變生活方式及與好友共享的跑步旅程。作者也反映出在這趟旅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收穫,特別是對於比賽背後的情感連結與自我挑戰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Thumbnail
當法律淪為以口說形式取代心靈的真實感覺和冷靜的思考,當公平正義的概念變成擴大對立的口號,不懂得思考,別說你知道法律是什麼。全民共讀法律、建構獨立思維的必備書。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如果要符合人民期待,那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一命償一命。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並不是這樣設計的。
Thumbnail
又是本書名超長的書,作為重量訓練背景音podcast良伴,儘管不是每個論點都同意,但仍舊從法白的節目得到一些資訊。這本書除了是IG的貼文集結之外,也就是如果有追IG應該大部分的文章大要都看過了,但因為後附法條,且文句有再整理過,所以會更精緻一點。作為入門的小書,看時事議題,大抵是足夠的。 從話題十足
Thumbnail
又是本書名超長的書,作為重量訓練背景音podcast良伴,儘管不是每個論點都同意,但仍舊從法白的節目得到一些資訊。這本書除了是IG的貼文集結之外,也就是如果有追IG應該大部分的文章大要都看過了,但因為後附法條,且文句有再整理過,所以會更精緻一點。作為入門的小書,看時事議題,大抵是足夠的。 從話題十足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法官不是神,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 那些卷宗,它們代表的不是案件,而是一個又一個的人生。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 2009/12/11 社會制度的漏洞,是讓帶著小聰明的有心人士得已鑽研並從中取得利益的破綻。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 2009/12/11 社會制度的漏洞,是讓帶著小聰明的有心人士得已鑽研並從中取得利益的破綻。
Thumbnail
法律是回應社會需求而生,這些法條的背後,好生殘忍。
Thumbnail
法律是回應社會需求而生,這些法條的背後,好生殘忍。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Thumbnail
追作者的臉書好一陣子了,一直挺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身在公門除了好修行之外,還真的是很多諱莫如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作者點出系統的第一個問題。堆積如山的案件量,經常鴨的檢察官無法效率、品質兼顧。而匆促的辦案犧牲的有時不只被告的權益,甚至是對國家司法的戕害,致使人權、司法檢察品質
Thumbnail
來源:台灣商務印書館 發表日期:2019/05/06 發表於Pubu 書評 權利、義務,從來都是相對的,在知識傳播不便或是學習代價高昂的時空情境裡,或許「不懂」是一種容易掉進危險陷阱的現實。但是,在網際網路發達,知識傳遞如潮水般洶湧、意見表達開放包容的今日,再以「不懂法律」簡化自身權益受損的理由,
Thumbnail
來源:台灣商務印書館 發表日期:2019/05/06 發表於Pubu 書評 權利、義務,從來都是相對的,在知識傳播不便或是學習代價高昂的時空情境裡,或許「不懂」是一種容易掉進危險陷阱的現實。但是,在網際網路發達,知識傳遞如潮水般洶湧、意見表達開放包容的今日,再以「不懂法律」簡化自身權益受損的理由,
Thumbnail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Thumbnail
接二連三的社會新聞屢屢挑起大眾的情緒神經,然而以暴制暴、失控的正義展現,行道之名帶來的究竟是私刑公義,還是道德直覺的生理快感呢?一個事件經常是結構問題的最終破口,逮懲兇手以外,司法體制面臨的挑戰、安全網漏洞下的破碎縮影,乃至受害者的援助安置,讓我們拾起理性的社會學之眼,洞察那些媒體偷懶沒告訴你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