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大學朋友談為母心得:
尚未懷孕之前,拜讀了遠藤周作的「深河」,裡面有一段關於印度女神查姆達的描述:「雖然她的乳房萎縮得像老太婆,但是她還從萎縮的乳房硬擠出乳汁餵成排的小孩……她忍受疾病和疼痛,還要以萎縮的乳房餵小孩。」小說中的導遊之所以特地介紹這個神,是因想起自己遭丈夫遺棄而忍著痛苦養育他的母親。
這段描述留在我心中模糊地發了酵,不時勾勒出一個醜陋乾癟女子忍痛喘氣哺餵孩子的畫面。我認為,遠藤的這段安排不無凸顯他筆下「神性為母性」的主旨。
母性是什麼呢?身為男性的遠藤,竟比我這一個母親還知道。女人可能與生俱來便「內鍵」著母性,但論到體會或經歷或感知,仍是要在漫長的育兒生涯中,逐漸領悟與成熟。
作為一個一年七個月的母親,實在具體說不上來「母性」是什麼樣子,閃爍著什麼顏色的光輝,然而在若若還很小的時候,有一次餵奶,查姆達的描述倏地躍上心頭,我流下眼淚。那時,我的兩邊乳頭都因孩子的過度吸吮而潰瘍,身體也因不得好眠而焦躁疲憊,然而二個小時一到,我依舊緊掐手心,咬牙忍痛餵她奶,內心沒有什麼高尚偉大的母愛情懷,只有一個意念:我的孩子得活下去!這種無以名狀又充塞胸臆的強烈情緒,只是母性寬廣深厚中的一個面向。
現實生活中,孩子有斷離媽媽乳房的一天,然而這初始的記憶會延續下去,在母親亦步亦趨、小心守候的腳步中,日復一日的瑣碎作息中,繼續流出愛的乳汁,默默滋養毫不知情的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