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重量/機械式器材之動作怎麼選?』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剛練重訓或是剛上教練課的人,一定有一個疑問,這麼多器材跟動作,我到底要怎麼選擇想要做的『動作』、『順序』以及『器材』?或著白話一點,我怎麼安排自己的一次的課表或是長期的課表?

關於這個問題要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因為牽涉到你自己所屬的健身房『有什麼器材』、『你會什麼動作』、『你想要什麼目標』、『你一週可以運動幾天』、『你一次可以練多久』,光這些問題就可以排列組合成好幾種模式。

最常聽到的回答是...it depends,媽的,一定一堆人覺得這什麼鳥回答,『看情況』。

別以為課表這麼好排,網路上看到別人練得很厲害,就去跟他要課表,買課表,那也是別人參考國外各大網站,修正到比較符合自己訓練的模式,而且要整體評估自身狀況、飲食、工作、壓力和生活之間取得最佳平衡,最後得到一個他練起來會變更厲害的課表,而且一個練得厲害的人沒有個五年十年,哪來這麼好的體態或是運動表現。


講這麼多,我還是要給你們個交代,畢竟我是教練,每天都在開課表,像喝開水一樣,習以為常,

但我要你們知道的事:

  1. 器材因為設計的關係大多不需要特別控制穩定性就可以做很大重量,不管是單邊還是雙邊,下肢器械通常都只有雙邊設計
  2. 自由重量雙邊動作,例如:深蹲、臥推,可以做較重,也相對穩定,但穩定需要靠自身能力控制,單邊動作更需要控制,很吃核心控制,所以雙邊可以使用的重量比單邊重,但比起絕對重量,機械器材才是最重。

以我自己的學生為例,一週上課一次,頂多外加自主訓練兩到三天的狀況下,我用這樣的方式做示範:

  1. 一週一練:沒有別的選擇,一切聽從教練,教練一定給你全身練一輪,榨乾到一個不行,至於器材還是自由重量差別我覺得倒沒有這麼重要,但絕對會遵守一個大原則,『多關節訓練』,例如:硬舉、深蹲、分腿蹲、單槓等等,牽涉到身體兩個關節以上以及大肌群參與的動作才有最大化效益,如果你是一週只上一次教練課,教練還叫你只練單關節,勸你放生他或著請他放生你,因為單關節你練得要死,對於力量肌肉增長還是想要多消耗一點熱量,效益真的很低

2. 一週兩練:教練課一次,自主練一次,這就有趣

  • 第一種最簡單的方式,『跟著教練的課表再練一次』,完全不需要花任何心思,但你要記得上課的動作和內容,一個好的教練應該會是幫你記錄重量次數以及做什麼動作,如果沒有....,那他可能是臨時抱佛腳開課表,想到什麼練什麼,同上結論,放生。


  • 第二種:一天上半身推拉系列、一天下半身雙腳單腳系列,根據目前研究『一個部位八組』就足以進步,以上半身為例,假設我喜歡練胸,我會選擇槓鈴臥推四組+機械臥推四組,優先槓鈴臥推是一個指標,我想知道未來臥推會不會進步,也想要增長力量的動作,我把最佳專注力都放在槓鈴臥推上了,所以第二個動選擇比較不需要太多控制穩定的動作,所以我選擇機械式臥推,拉的動作,我最在乎引體向上(拉單槓),所以放在第一位,第二個動作可能會是機械划船或單手划船各四組

下半身,假設我喜歡深蹲,那我會兩種想法,在我教學的經驗,雙腳動作蹲得 好的人,不見得單腳動作很好,但是單腳蹲得好的人,雙腳動作肯定不差,因 為單腳動作又累又喘,大部分的人都不愛,而且單腳動作也是一個可以評估這 個人,身體平不平衡的指標,給你兩個選擇:

  • 如果以練健康,練穩定,第一個動作先練單腳,喚醒腳掌與臀部和身體的連結,一定會有一隻腳比較弱,喚醒兩隻腳的能力,第二個再來深蹲,覺得會感覺比較對稱、平衡跟穩定,深蹲用機械式或自由重量都沒差
  • 如果『單純』想榨乾腿部,那就深蹲四組,再來單腳動作四組,肯定不要不要的,下樓梯都會發抖,或著自由槓深蹲四組,機械式深蹲類型再四組也可以。

3. 一週三練:這是最棒的頻率,一次教練課,兩次自主訓練,可以最大化訓練效益,八組訓練程度足以進步,但更有效益的組數是八到十二組,先決定最想要增加力量的動作,同時可以用較大重量完成,這時候就不限一定要自由重量或是機械式,完全取決自己喜歡練的動作和類型,以下是我的例子,剛好各取三個動作個三組,根據自己可以訓練以及恢復的程度,決定要練多少組,還有最想進步的動作以及最穩定的動作為優先:

  • 上半身推:機械式肩推+機械式上胸+地雷管肩推
  • 上半身拉:反手引體向上+機械式分動式划船+正手滑輪下拉
  • 腿部:六角槓硬舉+後腳抬高蹲+臀推

以上是課表安排的經驗,真的很難符合每個人的需求,所以線上課表,有些人覺得很棒,有些人覺得沒有任何幫助,因為變因實在太多了,每個人的時間運用、體能狀況,都要根據實際狀況微調,所以如果網路上有八週可以達到某某什麼的課表,可能要去思考一下,自己能不能夠完成,因為通常要很有效果的課表,很少是只需要練兩三天的。


工商一波

第一手資訊都在官方LINE
官方LINE:@250dgdbl

連結: https://lin.ee/bisETr3

一對一教學招生中,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

一般民眾、教練對我的教學興趣,歡迎報名

可預約時段:請由官方帳號查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4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大概大破我以往的教學模式,甚至打臉自己的方式,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上教練前除了滾筒放鬆需要躺在地板上,然後就開始一系列的練習:躺姿、趴姿、側躺、四足跪姿之類等等,然後20-30分鐘就不見了 然後進入到主動作時,東調西調,總是對學生的動作不滿意或是可以更好(我有強迫症)或是覺得學生應該做得到,做不
Thumbnail
這篇大概大破我以往的教學模式,甚至打臉自己的方式,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上教練前除了滾筒放鬆需要躺在地板上,然後就開始一系列的練習:躺姿、趴姿、側躺、四足跪姿之類等等,然後20-30分鐘就不見了 然後進入到主動作時,東調西調,總是對學生的動作不滿意或是可以更好(我有強迫症)或是覺得學生應該做得到,做不
Thumbnail
「我要怎麼開始健身呢?」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某個經典問題:「我要怎麼把大象放進冰箱裡?」一樣,打開冰箱、把大象放進冰箱、關上冰箱門。套在健身上就是走進健身房、交錢、開始健身、練完收工回家,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這麼說是開玩笑的,健身的方法主要可分為徒手健身、機械式健身、自由重量健身
Thumbnail
「我要怎麼開始健身呢?」 這個問題其實就跟某個經典問題:「我要怎麼把大象放進冰箱裡?」一樣,打開冰箱、把大象放進冰箱、關上冰箱門。套在健身上就是走進健身房、交錢、開始健身、練完收工回家,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這麼說是開玩笑的,健身的方法主要可分為徒手健身、機械式健身、自由重量健身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如果你有跟一些資深的教練們學習過,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訓練課表的安排,就是科學跟藝術,理性跟感性的結合』 世界上沒有「絕對有效」的訓練課表,或是「保證」可以讓任何人做到任何事情的奇蹟訓練法,所有的訓練方法都是站在最基本的原則上,隨著時間、賽事及研究不斷演進
Thumbnail
// 每週只能運動1天者 ❶全身綜合 讓全身在每週都盡量有運動到,包含腿前、腿後、臀、小腿、胸、背、肩、手臂等綜合安排,但每個肌群的訓練量也就相對較少。 ❷針對上肢/下肢 如果想特別針對上肢或下肢者,也可以一週下肢、一週上肢,規律交替進行下去。
Thumbnail
// 每週只能運動1天者 ❶全身綜合 讓全身在每週都盡量有運動到,包含腿前、腿後、臀、小腿、胸、背、肩、手臂等綜合安排,但每個肌群的訓練量也就相對較少。 ❷針對上肢/下肢 如果想特別針對上肢或下肢者,也可以一週下肢、一週上肢,規律交替進行下去。
Thumbnail
剛練重訓或是剛上教練課的人,一定有一個疑問,這麼多器材跟動作,我到底要怎麼選擇想要做的『動作』、『順序』以及『器材』?或著白話一點,我怎麼安排自己的一次的課表或是長期的課表? 最常聽到的回答是...it depends,媽的,一定一堆人覺得這什麼鳥回答,『看情況』。
Thumbnail
剛練重訓或是剛上教練課的人,一定有一個疑問,這麼多器材跟動作,我到底要怎麼選擇想要做的『動作』、『順序』以及『器材』?或著白話一點,我怎麼安排自己的一次的課表或是長期的課表? 最常聽到的回答是...it depends,媽的,一定一堆人覺得這什麼鳥回答,『看情況』。
Thumbnail
轉自由教練的兩個月,所在的健身房有大量的機械式訓練器材,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了,重新再使用器材訓練,有非常大的體會跟感觸,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器材其實對很多人很有幫助,包含我現在也很喜歡用器材
Thumbnail
轉自由教練的兩個月,所在的健身房有大量的機械式訓練器材,已經很久沒有接觸了,重新再使用器材訓練,有非常大的體會跟感觸,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器材其實對很多人很有幫助,包含我現在也很喜歡用器材
Thumbnail
健身新手該怎麼開始訓練?「經典六大動作✨」你也能自己設計運動菜單!基本上只要這六個動作做的足夠標準,就可以慢慢開始看見你的身材正在演化,一起來試試看吧
Thumbnail
健身新手該怎麼開始訓練?「經典六大動作✨」你也能自己設計運動菜單!基本上只要這六個動作做的足夠標準,就可以慢慢開始看見你的身材正在演化,一起來試試看吧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Thumbnail
《2021.12.19-訓練計劃篇》 各位讀友們是否跟我一樣還是健身菜鳥時,一踏進健身房時看到奇異怪型的健身器材、不同款式的跑步機、五顏六色槓片後,因太多器材而不知該從哪開始訓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