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0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能讚的相」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
這個辯才天女,就是說她的辯才特別的殊勝。這個菩薩他發心要用比辯才天女更微妙的四無礙辯才,然後盡未來際不斷地讚歎,來讚歎十方諸佛;當然法身大士祂是有這種智慧的,我們是沒有這樣的大智慧,我們只能早晚念個《讚佛偈》,念完之後,就開始念阿彌陀佛
但事實上,當我們在誦經時,不只是念佛,我們在誦經其實也是在讚歎佛的功德。因為在經典裡面,像《金剛經》、《法華經》等等的……它是不是在讚歎佛的法報化三身!它在描述的法身不生不滅、報身的功德、化身的功德,它就在讚歎的法、報、化三身。
作為我們修行的方法,所以你不斷地誦經,其實也是在讚歎諸佛,等於我們的口業,儘量保持清淨的口業。沒事的時候,不要講些人我是非,那個沒有意思;要多說法語,多讚歎佛,誦經、持咒、念佛。誦經、持咒、念佛,這個都是在稱讚如來,讚歎佛的三身。
再下一段:
「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
海,代表無窮無盡。法身大士,祂能夠用神通,變化無量無邊的舌根,一一舌根能夠變現出無量無邊的音聲,一一的音聲能夠顯現出無量無邊讚歎的言辭,然後來讚歎諸佛如同大海一般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下一段:
「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讚歎也是一樣,具足四悉檀的功德──歡喜、生善、破惡、入理。
歡喜,你常常讚歎佛。比如說早晚課、或者一支香念佛,你常常去修這個法的時候,第一個,因為你常常唱誦,而方法對的話,不要用喉嚨喊,方法對的話,唱誦的時候它就在調氣,你身體就會好。像我個人感覺也是一樣,我如果有隨眾參加早晚課的時候,有這樣唱誦,我覺得我身體就會比較好,氣比較足。跟拜佛一樣,這個氣會比較足、比較旺,這個是歡喜義
再來,你常常讚歎佛,讚歎佛的話,聲音會好。像我看過出家眾,他剛出家的聲音實在是很不怎麼樣,但是不斷地做早晚課,講經說法,等等等等……誒!後來他講話、唱誦,聲音就慢慢變得好聽了。就像《阿含經》裡面講到讚歎佛,可以得到佛的五種清淨的音聲,梵音。
歡喜、生善,讚佛的時候,可以積集福德智慧資糧。讚佛的時候,可以滅罪,可以懺悔業障。入理,在讚佛的時候,以實相智慧相應來讚佛,可以入理。一樣具足四悉檀的利益。
接著、看到庚三的「廣修供養」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
一樣的,表面上我們供養阿彌陀佛,事實上我們知道,的依正二報互含互攝,所以說廣修供養十方諸佛。當然我們在供養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是以阿彌陀佛為主,我們的心歸依阿彌陀佛,還是以阿彌陀佛為主,但同時能理解,你知道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你所供養的依正二報含攝十方諸佛,同時也順帶著都供養到了。
為什麼要修供養?當然也是這樣,四悉檀利益啊!我們就不用說了,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四悉檀利益。尤其,我們覺得自己福報不夠的,要多修供養
前面,第一個禮敬諸佛,第二個稱讚如來,這個是身口意三業修歸依。禮敬諸佛是身業跟意業修歸依,稱讚如來是意業跟口業修歸依。身口意三業修歸依之後,你自然而然就會想,自然就會供養,這是很正常的,而且是應當的,應當這麼做。同時供養當中,具足了四悉檀利益。
接著、看到「能供的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
一樣的,起甚深的信解,這是如理智;甚深的現前知見,這是如量智。去照見佛的法、報、化三身,跟前面講的一樣。
接著、看到「供具」。
「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
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祂能夠變現像須彌山一樣的廣大供養。我把這個文字稍微消釋一下。華雲跟鬘雲的差別,「」就是一朵朵的花,「」就是把花結成串,結成花鬘。「天音樂雲」就是說這個音樂它是自然而有的,不需要人去敲打、去彈奏的,自然而然運用神通力,顯現出種種微妙的音樂,這是天音樂雲等等的。還有天衣服、天傘蓋、天衣服、天種種香一樣的,都是神通力的變化當中,自然有的。
然後天種種香,種種香是總說。包括塗香,塗香就是印度人有習俗在身上塗香油。因為印度天氣很熱,塗香油可以降溫,當然也是有香氣的,就像我們現在用化妝品一樣,塗香,但是他們是為了降溫用的。然後,燒香就是我們在佛前點的這種燒的香,叫燒香。末香是什麼呢?末香是灑在地上的,你看經典裡面講要佈置壇城,地上都要灑香粉,檀香粉、沉香粉灑在地上,這是末香。像雲一樣,天空的雲一樣無量無邊的,變現出無量無邊的香華雲來供養;像須彌山王一樣,那麼樣的高廣。然後點燈,點這個燈,無量無邊的燈,而且這個燈柱像須彌山王一樣這麼高大的燈柱,無量無邊。然後,一一燈油如大海水這麼樣廣大。
各位想,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那我們怎麼做呢?我們全部靠觀想,有的人說觀想,觀想有用嗎?有用的。就像有人問我師父,他說:「供佛可不可以用假花?」我師父說:「可以用假花。」那個人說:「用假花怎麼好呢?這個花是假的,是不是欺騙佛陀啊?」我師父老人家他大智慧,他說:「佛像也是假的,佛像也不是真的佛像,也是一個表法,然後來接受大家的供養。」也就是說,通過供養的這些供具,假花、或者香、或者佛像等等的,你觀想供具無量無邊;像我們在供香的時候,我們都是會念偈頌:「願此香花普遍十方,供養三寶,護法龍天,普熏眾生,同入佛智。」有這個廣大的供養,然後最後再發起菩提心,與眾生同入佛智。這樣的供養就像法身大士的供養一樣。當然,你說觀想的力量與實際上的變現出那個,還是有差別的,但是因為我們沒有這種神通變現出如須彌山一樣這麼廣大、無量無邊的供養,我們只能靠觀想。點香的時候觀想,點燈,一切的花等等的……都這樣觀想,徧滿整個虛空,徧滿整個法界。這樣不管點香也好,點燈也好,供花也好,都有很大的福報。
點燈,《施燈功德記》裡面說,你點的燈,就算只是一小盞的燈,它只能照亮一個台階這麼小的微弱光明,它可能只能照個台階。但是這個功德有多大呢?唯佛能知,只有佛能夠知道。而且今生的功德,乃至臨終的時候,今生我們常常點燈,常常點燈供養,在臨終的時候,你正念現前,今生所做的福業,所造的福業,記憶全部現前。內心起大歡喜心,憶念不失,起歡喜心。同時這個心中會放光明,然後跟佛的光明能夠感應道交,得到佛的攝受,往生淨土。所以點燈也是很殊勝的。當然,如果說家裡的環境沒辦法點酥油燈,至少你要點插電的燈,點燈。這是列供具。
接著,「正供養」。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然後接著,壬二的「校量」,校量顯勝。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前面講的是有相的供養,是物質上的供養,物質上的供養再多、再殊勝,也比不上法供養來的殊勝。當然不是說法供養就不要物質供養,不是的。而是說,在物質的供養當中,再加上法供養的智慧跟發心,不是說我專門修法供養的,所以我這些從此都不要了,不是這樣的意思。而是說在這些物質的事相供養之上,再加上法供養,你以這樣的願力,以這樣的大願大行來修這些物質的供養,還有一切的法供養。
什麼是法供養呢?底下的文很重要。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我們講為什麼我們要供養諸佛?就是一個佛弟子對佛的一種虔誠恭敬的表現。而且希望透過這樣供養,能讓我們的師長、諸佛能夠歡喜。就像世間人說的:「百孝不如一順。」
我們想想怎麼來的?跟我們一樣,最早的也是從一個業障很重、煩惱很重的凡夫而來的。那為什麼一個業障很重、煩惱很重的凡夫最後能夠成佛呢?因為能夠不斷地發菩提心,不斷地積功累德,自利利他,到最後,慢慢地自性功德徹底顯現——成佛。
因為是依著法的修行而來的,所以說般若波羅蜜,稱之為三世佛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之母。就是說生起處所,都是由般若波羅蜜而生的。既然是由般若這個法而生起的,那你以這個法來供養佛,行於法之上,自然得到諸佛的歡喜。
因為就像《法華經》說的:「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的緣故,而來出生於世。」也就是說佛陀出世的目的,不是要來接受你的供養的;祂出世的目的,是為了使眾生能夠開始悟入佛的知見,能夠成佛。所以我們要是行於佛道,以這樣行於佛道的方式來供養佛,自然諸佛歡喜。那麼這個是最好的供養了。
就像諸佛是這樣的,各位面對師長也是一樣。當然各位供養師長財物,師長歡喜,但是更重要的是什麼呢?各位以法供養,就像這邊所說的: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等等的。
如說修行供養,佛陀告訴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佛陀說:我過去也是這麼來的。就像《華嚴經》裡面,它說:「如來從修行中來,若能修行是則成就供養如來。佛陀說我過去也是從修行中來的,所以你現在好好地修行,最後也能夠跟我一樣,能夠徹底解脫成佛。那麼這個就是最好的供養,這是如說修行供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現在看到癸二的「別顯」。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 接著看到辛三的「總結」。 總結無盡,願力則無盡,普賢行願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癸二的「總例餘三」, 餘三就是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
《普賢行願品》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五面,底下最後一行,這個地方接著談「禮敬諸佛」的這個法。前面我們有提到,所禮的境界是十方無量無邊徧塵刹的一切諸佛。 接著,壬二、講「能禮的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再看到,壬三、「能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先看到序分的部分,分為兩段: 乙一、結前廣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看到這裡,就是說在這個《行願品》之前,普賢菩薩以種種的微妙言辭,來讚歎佛陀的殊勝功德,這個是「稱讚如來勝功德已」。 接著看 乙二、結說不盡 再來,看到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就像我們再拿做夢來作譬喻好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時候,你常常讀誦經典、拜佛、念佛、思惟佛法,在三寶當中不斷地去熏習,你晚上就可能夢到三寶的境界。 然後,這是經的題目,再回到第一頁,我們看這個經題的下面: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現在看到癸二的「別顯」。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 接著看到辛三的「總結」。 總結無盡,願力則無盡,普賢行願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癸二的「總例餘三」, 餘三就是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
《普賢行願品》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各位請翻到講義第五面,底下最後一行,這個地方接著談「禮敬諸佛」的這個法。前面我們有提到,所禮的境界是十方無量無邊徧塵刹的一切諸佛。 接著,壬二、講「能禮的因」。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再看到,壬三、「能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十大願王,有十條的內容。我們看到附表二,附表二把十大願王大概做個簡單的分別。 「十大願王」大綱,大致上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積集順緣資糧。「順」就是修道的順緣,也就是生善。 禮敬諸佛是身跟意業,稱讚如來是口業,合起來就是身口意三業的對佛的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先看到序分的部分,分為兩段: 乙一、結前廣偈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 看到這裡,就是說在這個《行願品》之前,普賢菩薩以種種的微妙言辭,來讚歎佛陀的殊勝功德,這個是「稱讚如來勝功德已」。 接著看 乙二、結說不盡 再來,看到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就像我們再拿做夢來作譬喻好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時候,你常常讀誦經典、拜佛、念佛、思惟佛法,在三寶當中不斷地去熏習,你晚上就可能夢到三寶的境界。 然後,這是經的題目,再回到第一頁,我們看這個經題的下面: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品》講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再來,在《華嚴經》裡面,包括《行願品》當中,它所發的這個菩提心,不只是世俗上所說的菩提心,也不只是說,看到菩薩種種修行的功德、莊嚴,而是入於勝義菩提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