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作檉《極樂園辯證100條》序言:從自然宇宙到人類文明,高歌快樂地往前走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我,一個生命者,在我一生漫長的路程中,不論遭遇怎樣的挫折、失敗、困擾、悲苦、歡樂或不智,於其經驗、情境與各式各樣情緒性發作的背後或其中,我始終有一條從不曾改變的基本法則,支持我就這樣活下去。它具體的語句表達,應該是:
高歌快樂地往前走吧!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也並非說,人生就可以如此高歌而快樂地活下去了。不是,因為所謂高歌與快樂都只是一象徵性的表述,或它的意思根本是一種「抽象」的表達,或其根本的意思,只是一種人於生命中,其所遭遇一切事物背後所必隱藏的,那來自於真自然、宇宙與生命間之一種不可言喻的「力量」罷了(或貝多芬之〈快樂頌〉亦當如是觀)。
或者於此我們也可以另一種更具體的方式,來說明這種出現在人類生命中之根本「力量」的意義。它可叫做:
「與時俱進」。
很明顯地,這句話的意思即言,「生命」不是一種可「停止」的事物。它既已存在,即無所止休的往前走。或一如前面所言那句:
「高歌而快樂地往前走吧!」
所謂「不止」,即言「人」本身的存在,是大自然宇宙存在中的一種派生物。換言之,如無自然的存在亦必無「人」的存在。同理,如無「人」的存在,亦必無「文明」的存在。所以「人」存在於大自然宇宙中,基本上,「他」是一種大三元的結構物。其中「自然」是第一元,「人」是第二元,「文明」則屬第三。即:
自然→人→文明
本來,「文明」不可能離開「人」的存在獨立而自存,一如「人」亦離不開「自然」獨立而自存。可是若以屬人的「文明」發展的實際情況言,卻往往不是如此。即:
文明一旦成立,尤其是「文字」以後,它就像一匹脫韁野馬,勇往直前全不知其所終。於是我們用一句話來說明,人類文明向前發展之狀況,即:
文明乃一「少一項」原理的表達系統。
這當然是一種對人類文明發展之簡約而比擬性的說法。
所謂「少一項」原理當然指的是數學,簡言之,即:
  • 如自然數能解決其「∞」的問題,就不會有set(集合)的出現了。
  • 雖然set出現了,仍無法解決其「不含自體」的矛盾(或數學中也可以self-reference、「自身指涉」稱之)。
其中之意義,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人類文明一旦涉及於形式設定性之表達了(如文字、符號等,一然),那麼在存在的意義上,它必成為一「少一項」的原理,因之,其終極不可能不遭遇「矛盾」的可能。
好了,人在文明中,不論你是不止之快樂向前走也好,還是與時俱進地不會落後於文明前進之腳步也好,最令人難解而又無法盡解其所必遭遇之「無限」與「矛盾」之可能,甚至像這種人在進階中,生命所必遭遇之「死亡」一般,仍舊使一切快樂的生命,碰上了一種幾幾乎終生無法究解之困境。但在另一方面,這種窘境真正把一切前進的生命困住了嗎?其實也不盡然。因為當我們一旦碰到了在人之形式性認知之窘境或窮境時,事實上,我們還有一條同樣永遠不會令我們完全絕望的生生之路在那兒,令我們如同充滿希望一般地深深挖掘而去。那就是:
如往前走不可能,就讓我們再次還原性地走進那使一切文明可能之真源頭的原生地去吧!此亦非他,即:
上述所言真三元之第二或第一元之「自體」 性的存在。
所謂「形式」以外,其實就是「自體」的世界,甚至由此我們也可以肯定地說:
由永遠不為人所盡知之大自然宇宙所賦予「人」的原發性之創造能力,所建立起之屬人自體存在之形式外延性的「文明」中:
是形式就不是自體,
是自體就不是形式,
所以,所謂人類文明,它就是一種:
由「人」所具有之自然之原創力,所完成之「形式遞增而存在遞減」的系統。
總之,文明愈發達,就離使之可能之真屬「自然」與「屬人」的自體世界愈遠。
此事雖然很難用「文字」說明清楚,但自文字以來,以至於與文字完全不同之數據的形成,到底數千年來,人類在文明中所形成之成果仍在驚人之數。大致說來,所謂文明,我們可以簡約地分成兩大領域,一屬淺碟文明,一屬深度文明。
所謂淺碟文明,即由形式、方法、技術與現實而形成之文明,如政治、經濟、軍事、日用品等文明即是。
而深度文明,則於淺碟文明以外,乃以屬人內在自然而原創的力量所形成之文明。換言之,亦即一「形式」外更逼近於「自體」性之文明,如宗教、哲學、藝術與純科學等即是。
從以上這些既繁瑣而又簡約之說明中,我想至少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知道以下幾件重要的事:
1、人,做為一個生命者,他於大自然宇宙中,所賦予之自然自體性的原創力量,創製了璀燦之人類文明。他當然可以從此高歌快樂的活下去。
2、可是於此人類以其自然的原創力所創製的文明,事實也非是一條單純高歌而快樂的康莊大道。所以有時我們並不能完全如願而與時俱進地順利走下去,甚至它也是一條困難重重的與時俱進的康莊大道。
3、因為屬人本身有各式各樣的型態,其文明因地區之不同、時代之不同,多有所相異而難以平順地高歌並快樂地走下去。除非我們果然具有了那來自「自然自體」所賦予我們,同樣「自然自體」性之原創能力,我們才能真正以「自然自體」的方式而婉轉快樂地活下去。否則,人就必然是活在那被「文明」所淹沒之雜多文明混亂無解的「現實」中了。
4、其實所謂現實,就是以地上之平面而混雜的世界看一切。反之,所謂「理想」,就是以天上絕對賦有自然自體性的世界看一切。一個來自於天上,一個來自地上,孰優孰劣、孰高孰低,立可自判,於此不必多說。只是於此我們一定要弄清楚的是:
天上之事(如神、靈、絕對、天、梵等等)又何能為人所真曉,但無上之事已成事實,每個人都必參於其中。所以儘管有人在地上被卡,永不能翻身其中,但無論如何,仍有少數人不肯捨身其內,終生念念於此,無論如何仍造就了一種無法盡解自體,但卻又苦思而逼近自體存在之可能。如果說,地上文明即現實,即屬政治、經濟、軍事等,那麼此一幾千年來,人類竭盡苦思而逼近自體(天上)的文明,即屬宗教、哲學、藝術與科學(純粹)四大文明:
科學盡其精確而合理的追求,最後所可真達者,仍無非是一個形式上逼近自體(self-reference)之中性文明,而它最大的缺失,即無法由此而觸及賦有真正「價值」性的理想世界。
科學如此,藝術在逼近「自體」的理想上,比科學自有所不同,即藝術所賦予之大想像力,比科學更以其必有之「屬人」探討之「內在」性上,而逼近於屬人自體之存在可能。
藝術如此,哲學則以其對「整體」追求所必有之形上辯證,比科學與藝術更有其正面面對「自體」的路線上,而有其逼近「自體」存在實質上之說服力。
至於宗教則最為特殊,它以一種超越一切形式性的表達(如文字、符號等),直接以屬人最大可能自體性之感觸,及一種不可思議之內在存在性之能力及靈感,通過兩種自體的最大「可能」(即自然與生命(屬人)),向那上天般不可思議之真實存在與神奇且神祕的實體如「神」的力量者,做不休止追溯並祈願的偉大文明。
記得我十五、六歲的時候,有一天念了一本《禪學講話》的小書,不知為什麼,我立即就引發了無限的靈感與內在精神性的感召能力。從此不論讀其他經典,乃至修習、禪坐、呼吸,甚至是瑜珈,都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當我二十歲左右時,我可以終夜靜坐,無須躺下身睡眠,直到天亮起身為止。只可惜我三十六歲時,因為膝蓋不適,方間斷了我靜坐的習慣。儘管如此,禪學對我精神乃至身體的內在感召力,始終未曾間斷過,甚至在我幾十年後的生命過程中,學習過和禪學無關的事或學術,還是一樣。
還有,同樣在我二十幾歲就讀台大哲學系的時候,我下了課,回到新生南路宿舍,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床邊,拿起我放在枕下的《舊約.聖經》。等我念完一段聖經,才起身坐到桌前做其他的事。至今想起來,當初我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樣做,已想不起來了。如有,恐怕也只有一個說法,就是:
人生存於大自然宇宙中,自然就賦予了我們一種發自內心之自由而原創力量。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作,而導引我們朝向一種精神性的理想,去做一種不休止的企求或追溯。但是我們也不知道它會不會驟然停止,而讓我們的生命卡在某一時空之一種文明的影響或誘惑中。我們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又會突然發作,叫我們離開一切既有的文明,而向我們永未能真知的理想世界,再次地追尋而去。我們也不知道,它也許在人的生命中從未曾發生作用,而呈現為一種停止的狀態中。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得了的,那也只有聽天由命,端看你的造化了。
我在《舊約.聖經》的閱讀中,也不知經歷了多久的時間,從創世紀到約伯紀、歷代帝王誌等等。我到底什麼時候停止了《舊約.聖經》的閱讀,如今也完全想不起來了。當然我就讀台大哲學系時,同時也學習並研讀了其他各種知識、理論與學說。其實當初我曾研讀過的《舊約.聖經》,和我更早所研讀的禪學,一樣地,它們一直都未曾離開過我內心深處所不可知的背景與潛在的力量處,甚至直到如今仍是如此。假如於此我一定要找出,那早日的研讀在我今日記憶中的要點所在,它可以是:
禪宗方面,即:禪修與頓悟之事。
舊約方面,即:屬靈與極樂園。
好了,現在完全不同了,或者它已是一個人類文明的大世紀來臨了。本來我以為「大數據」文明的形成,對人類文明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電腦的出現,確實是人類文明自古以來唯一征服了全世界的工具或文明。從此人類可以在同一個無限寬廣的平台上,大家用同一個工具,從事每一個人所要做的事,或展開一種人類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公平競爭的時代了。
一開始,對此我抱著很大的希望(四、五年前),可是很快地,若從我自來習慣地向「理想」追求的思考路線來看,事實的發展並非如此。簡單來說,像現在這種人類歷史上從未有的「數據文明」的發展,或其帶給人類文明的實際成果,似乎它一直朝著負面性的操作在發展,而不再像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間,那些深具合理性與原創性之理論科學或純科學、純數學等之理想性高的能力與發現,而逐漸落於數據功能性高之技術(如AI),並成為製造性高之產品世界,而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屬人社會或現實世界淺碟文明的發揮或成長,但於過去原創性高之科學理想,似乎愈來愈遠了。
或就科學來講,它原就是一種符號設定的中性學術,若言符號或形式高之精確合理而言,它當然勝過文字文明多多,但當其形式性數據文明,將過去文字性文明所具有大敘述之價值世界完全刪去或一刀兩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說,人類在形式設定性之數據世界,並未能建立起完全將過去文字文明之「價值」觀,予以代換掉的今日新文明之新「價值」世界或價值觀,那恐怕人類社會在數據文明之中性而非價值性的操作中,將淪為把「屬人」文明之理想全然被毀滅的,混亂而無所真偽判斷的迷途中。這無論如何是我們在現今新文明的發展中,不能不慎重考慮的問題。
十一
綜觀人類文明數千年的發展,文字的發明是其中最大的關鍵。如無文字文明,亦必無屬於今日之數據文明。文字文明出現在紀元前1,500年頃,而數據恐怕是紀元後十五世紀以後的事了。而文字文明的發展有兩大領域:喜馬拉雅山以東屬象形文字,其西則為拼音文字。象形文字基本上是一種圖形式之思考,而拼音文字則以其特有之字母連結方式,為一重方法與理論的符號性抽象思考。但不論哪一種思考,在今日數據發達的世紀裡,都必與今日數據文明中,理想性最高指標的一名詞有不可分的關係,那就是:
自體(數學中叫self-reference,如康托爾(Georg F. L. P. Cantor)與哥德爾(Kurt Friedrich Gödel)等所指),所謂「自體」有兩種:
一為人自體,
一為自然自體。
此二「自體」,均非任何形式性之符號表達,可有所真指真知。
其實這件事恐怕只有在現代數學說得最清楚不過,其根本,即:
人或文明中的任何表達,只要涉及於「自指」或「自體」,其結果就是矛盾。所以:
不論「人」自體或「自然」自體,均非人類文明中任何形式表達可真表之物(文字或數據一然)。
甚至由此我們也可以肯定地說:
所有文明中表達,其終極就是「矛盾」。除非觸及於文明表達以外的「存在」性的領域,如「人自體」或「自然自體」。
好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一開始所提到的三元論的說法了,即:
必先有「自然」的存在,
然後才有「人」的存在,
有「人」才會有「文明」的存在。
只是人在文明中太久了,所以人只要被其所有的文明所掩蓋了,從此他就不再有使此文明成為可能之屬人自體性真源頭的存在了。
而自然是使人的存在成為可能者,如果人在文明中連「人」的存在都沒有了,哪兒還會有「自然自體」的存在?
所以在人類文明中,終於出現了一切形式表達以外之存在性根源文明的存在,此亦非他,即:
「宗教」之必然形成(或一切超越形式表達之藝術或形上辯證,亦必因此而誕生)。
不再多說,摘重點而言之,即:
如禪宗所言「本來面目」、  基督教(猶太教)所言屬靈與極樂園、  印度教所言大梵天(或Indra)、  ……等等,均其如此。
只是於此我們必須要指出的是:
所謂今日影響了全世界之數據文明,它是西方拼音文字自希臘公設幾何,源遠流長近兩千三百年才形成的文明。儘管在今日這種工業、數據遍天下之技術特別發達的世界裡,我們不可以只看到AI人工智慧的發達,我們更要完整地看到,使此現代科技文明成為可能之原理論之「自體」的可能世界。由此我們才能同時更清楚地瞭解,原本拼音文字所注重合理的抽象思考,所必形成之二極化的世界,即:
科學、
宗教。
其間的根本關係並非二分矛盾,而是二元互補。
甚至我們也可以更廣泛地聯想到,以上面所指「自體」世界的思考,所必遭遇到之介於東西文明間之差異,也必以「自體」之原則而將成為「互補」之事。此事說來繁雜,不再多言。
最後只再講一句話,即:
哲學自古以來,不論中西,其實只有一個根本法則,它叫做:
屬人之「自知」。
其中深義,思之可也。
史作檉 2022年3月於新竹

(本文為《極樂園辯證100條》一書序章)

《極樂園辯證100條》

作者:史作檉
哲學思想者史作檉,以本書在自然→人→文明的三大根源裡,從基督教的「人」到「人以後」一一論述著:極樂園與非樂園、屬靈與屬人、自然宇宙與社會……等等;在辯證裡重返因人而有的三種歷史:自然宇宙本體論的歷史、自然宇宙中屬人自體性存在的歷史、因人而有之文明或文明史,深刻且細膩地走上極樂園真義路。

各大通路銷售中​

新書活動預告

​史作檉《極樂園辯證100條》新書講座
​講者|史作檉​
主持|李文清​
時間|2022. 7. 3(週日)下午14:00-16:30​
地點|典藏咖啡館長安店4樓創意空間(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一段8-1號)​
入場|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報名網址| https://bit.ly/3vWV9Vf ​(為維護講座品質及防疫實聯,請先報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人節,看哲學家史作檉談愛。 史作檉在十二年之間,寫下關於愛情、慾望與生、死間的牽繫,與自我和宇宙間的距離,與你我的每一天的日常。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我們到底要怎樣去遭遇一個真的藝術家呢?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
假如人活著,是一個真正專心的人,那麼他除了專心一意於他自身內在的生命之外,是再也不遑他顧了。 假如人果然能超越於自身日常生活的俗務之外,他就會像是突然間從一種極端的痛苦中甦醒過來一樣,看著眼前的每一樣事物,幾乎沒有一物不是美麗的。
我們想想看,那一種使一個真正徹底中國山水之藝術家的心中,果然含有了全自然風景之心情,到底是什麼樣子?天才型藝術家所達成之哲學性極高之山水真義,其中尤以關仝與范寬為最。范寬之〈谿山行旅〉像「父親」,關仝之〈秋山晚翠〉則像「母親」。
情人節,看哲學家史作檉談愛。 史作檉在十二年之間,寫下關於愛情、慾望與生、死間的牽繫,與自我和宇宙間的距離,與你我的每一天的日常。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我們到底要怎樣去遭遇一個真的藝術家呢? 不論你曾崇仰何人何物,並以誰為師,最後你必須回到你自己本身。 藝術從未遠人,只是人遠離了他真正的自己。 在都市中,我們先失去了我們的眼睛,然後我們失去了一切。
假如人活著,是一個真正專心的人,那麼他除了專心一意於他自身內在的生命之外,是再也不遑他顧了。 假如人果然能超越於自身日常生活的俗務之外,他就會像是突然間從一種極端的痛苦中甦醒過來一樣,看著眼前的每一樣事物,幾乎沒有一物不是美麗的。
我們想想看,那一種使一個真正徹底中國山水之藝術家的心中,果然含有了全自然風景之心情,到底是什麼樣子?天才型藝術家所達成之哲學性極高之山水真義,其中尤以關仝與范寬為最。范寬之〈谿山行旅〉像「父親」,關仝之〈秋山晚翠〉則像「母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在潛意識中安裝美好的條件反射 萬物的本源是宇宙法則,是靈性精髓中的「道」,而我認為,所謂的「法則」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是一條清晰明確的圓夢之路。 事實上,我們都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想要創造怎麼樣的人生,全憑自己作主。 一個人是什麼樣子,就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那麼,你看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由,透過使命感受榮耀後,即可在「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的地基上,學會創造最豐碩偉大的文明。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Thumbnail
在潛意識中安裝美好的條件反射 萬物的本源是宇宙法則,是靈性精髓中的「道」,而我認為,所謂的「法則」是宇宙賜予我們的無價之寶,是一條清晰明確的圓夢之路。 事實上,我們都有絕對的自由意志,想要創造怎麼樣的人生,全憑自己作主。 一個人是什麼樣子,就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那麼,你看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以輔自然,取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以輔助萬物的自然本質,而不敢妄加作為。」 要能輔助萬物,要能做到不妄加作為,必先了解其自然本質,這恰是科學領域擅長之事。 由觀察「現象」起始,由「解釋」琢磨而成自然法則,依法則的運作「預測」各種現象,並進一步發展至今。
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由,透過使命感受榮耀後,即可在「勞則思,逸則淫,物之情也。」的地基上,學會創造最豐碩偉大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