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用彈力帶引體向上常犯的三個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剛開始健身的時候,查了一堆資料發現最有效訓練背肌的方式就是引體向上,但是對於力量不足的人又想要體驗拉單槓的感覺,通常會先使用彈力帶輔助,但是使用彈力帶需要考慮彈性的強弱跟操作者本身的力量和體重

不能因為今天操作者力量很小,就使用很強的彈力帶,這會使得操作者可能會卡在要上不下的位置,如果不管怎麼調整動作或彈力帶強度,動作品質不佳的話,我建議先練其他輔助動作,例如蹲在地上拉單槓、練滑輪下拉補強背部肌群

如果已經會用彈力帶練習引體向上,今天介紹的影片是練習過程中觀察到三個最常發生的問題


⭐️誰適合注意這些動作?

使用彈力帶練引體向上的人,不知道動作是否正確,想要更有效率地練習


⭐️影片一

最常見的錯誤,可以自身體重拉單槓的人,會用力握緊把手,因為不握緊就會掉下來,可是使用彈力帶因為腳有支撐,很多新手都只有用手勾著或著手腕呈現伸展反凹的角度

調整方式:把手掌根接近握把扎實地握滿,手腕應該呈現稍微彎曲的角度,握好把手才能真正的訓練到握力和背肌的出力


⭐️影片二

通常發生在上肢力量不是很夠,軀幹核心不會控制,也有可能是快沒力了,上升到一半的時候,腿部往前抬太多,身體晃來晃去

調整方式:盡量用力把腿伸直抵住彈力帶,軀幹核心會比較穩定,就算是在上升階段,腳還是向下用力,拉的力量儘量感覺是往上而不是往後躺,即使身體有傾斜的感覺,腳還是往下踩


⭐️影片三

影片比較誇大呈現,不重視下降離心階段,尤其接近最後手臂伸直的位置,享受彈力帶往上拉的階段,卻沒有力量控制下降過程,容易導致手腕手肘或肩膀拉傷,盡量還是保持上升下降有一定的控制和穩定速度,才能真正有效率的練引體向上


使用彈力帶引體向上,也有另外一種用法,就是套在深蹲架的左右兩側,兩種方式都都可以試看看哪種掌握度比較好喔

如需指導,可以私訊阿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茗|健身教練|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沙龍
83會員
114內容數
阿茗師從呼吸治療師轉職健身教練七年的時間,累積許多一對一教學經驗,想傳承這些經驗給一般大眾,希望少走一些冤枉路,希望是越練越健康,而不是越練身體越不舒服或著緊、卡卡的,這其中包含一些運動的思維、想法,還有動作訓練 為什麼要這樣練,這樣練可以幫助到什麼,讓身體自在的動,才是真正的健康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7
這篇文章介紹了引導深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調整。同時,作者分享了一些健身課程的資訊。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1
📢 想要成為一名更專業、更有效的健身教練嗎?你是否曾經因為客戶的動作障礙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進行矯正? 這門線上課程正是為你設計的!這門課程旨在提升你的訓練技巧,針對現代人常見的動作障礙進行矯正,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2024/07/10
現代生活的忙碌與壓力常讓我們忽略了對身體的照顧與運動的正確方式。許多人即便有心健身,但往往因為缺乏正確的暖身知識和動作控制,導致效果不佳甚至受傷。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特別推出『給初學、健身愛好者必學身體控制及暖身』線上課程,專為那些想提升自身運動能力卻不知從何入手的健身愛好者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下肢訓練的部分,依然以深蹲為主,本次課表做140公斤五下三組,180公斤三下三組! Pull-ups(引體向上)引體向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上半身訓練動作,主要針對背部、肩膀和手臂肌肉。這是一個基本的自體重訓練動作。 步驟: 找到一個懸掛設備,例如懸吊訓練架或懸吊
Thumbnail
下肢訓練的部分,依然以深蹲為主,本次課表做140公斤五下三組,180公斤三下三組! Pull-ups(引體向上)引體向上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上半身訓練動作,主要針對背部、肩膀和手臂肌肉。這是一個基本的自體重訓練動作。 步驟: 找到一個懸掛設備,例如懸吊訓練架或懸吊
Thumbnail
多數人再『練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時,並不知道其實是另外兩個動作的結合,因此出現聳肩與失去擴背感受度等問題。 本篇以大部分解的角度讓大家理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執行引體向上。
Thumbnail
多數人再『練引體向上』與『滑輪下拉』時,並不知道其實是另外兩個動作的結合,因此出現聳肩與失去擴背感受度等問題。 本篇以大部分解的角度讓大家理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執行引體向上。
Thumbnail
本篇會以事先排除干擾的角度引導大家,讓各位在學習得初期就能避免養成壞習慣,並開始訓練。
Thumbnail
本篇會以事先排除干擾的角度引導大家,讓各位在學習得初期就能避免養成壞習慣,並開始訓練。
Thumbnail
最近上課的都遇到幾位學生,臥推會槓鈴一高一低的問題,也會有肩膀前側不舒服的現象,最常發現有問題的肌肉:前三角、二頭肌、胸大小肌、闊背肌,這些都是可以經常放鬆的地方
Thumbnail
最近上課的都遇到幾位學生,臥推會槓鈴一高一低的問題,也會有肩膀前側不舒服的現象,最常發現有問題的肌肉:前三角、二頭肌、胸大小肌、闊背肌,這些都是可以經常放鬆的地方
Thumbnail
在觀看這篇文章前,請先詳讀健身新手槓鈴臥推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29361ebfd89780001aa85f2 今天要解釋一下啞鈴臥推的教學經驗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太輕軌道亂晃,太重又沒力氣做 感覺不到胸肌出力 只覺得肩膀前側很酸 過度夾背,一直亂聳肩
Thumbnail
在觀看這篇文章前,請先詳讀健身新手槓鈴臥推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29361ebfd89780001aa85f2 今天要解釋一下啞鈴臥推的教學經驗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 太輕軌道亂晃,太重又沒力氣做 感覺不到胸肌出力 只覺得肩膀前側很酸 過度夾背,一直亂聳肩
Thumbnail
背肌首推第一個動作,一定是引體向上,但是引體向上卻是對新手困難度最高的動作,因為要克服的是體重部分,因此手臂和背肌力量不足,根本引體向上一下都做不出來,所以初學者都可以從滑輪下拉這個動作先入手,增加手臂握力、上臂力量、肩胛控制和背肌力量發展,循序漸進,慢慢進階到練習到引體向上技巧跟動作
Thumbnail
背肌首推第一個動作,一定是引體向上,但是引體向上卻是對新手困難度最高的動作,因為要克服的是體重部分,因此手臂和背肌力量不足,根本引體向上一下都做不出來,所以初學者都可以從滑輪下拉這個動作先入手,增加手臂握力、上臂力量、肩胛控制和背肌力量發展,循序漸進,慢慢進階到練習到引體向上技巧跟動作
Thumbnail
本次重量訓練教練課內容: 握推、分腿硬舉, 側棒拉彈力帶、分腿推彈力帶、平板, 20分鐘划船; 彈力帶的優點、特性如下: 價格便宜、 方便攜帶、 單獨運用的話,離心出力、向心則是相反,所以力量上的使用並非從一而終、 可混合搭配使用
Thumbnail
本次重量訓練教練課內容: 握推、分腿硬舉, 側棒拉彈力帶、分腿推彈力帶、平板, 20分鐘划船; 彈力帶的優點、特性如下: 價格便宜、 方便攜帶、 單獨運用的話,離心出力、向心則是相反,所以力量上的使用並非從一而終、 可混合搭配使用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Thumbnail
今天要教大家讓身體前側彎曲的肌群如何協調,包含脖子的彎曲肌群,可以避免下背過度伸直或著減少過多的下背張力 大部分的動作訓練,舉凡:臥推、划船、引體向上、肩推,總是強調脊椎挺直的能力,甚至都變成過度挺胸和挺腰的狀態,明明脊椎可以很正常的向前彎曲,結果被練成一條直線,甚至連彎都不會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