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的

2022/05/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心理學人:不要為了調節負面情緒與獲得道德的救贖感,養成了長期自我傷害...文章摘要:
  • 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 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 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 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保住心理的命。讓生理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極力避免危險的場域,可以保住身體的命;讓情緒感受維持平靜安詳,極力避免難堪的情境,可以保住心理的命。
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因應負面情緒的方式,不在於保持平靜以避免自己免於承受情緒壓力煎熬之苦,相對的,身體的自我傷害或心理的自我懲罰,反而成了他們唯一的救贖途徑。
自我傷害可能的解釋是,自我懲罰可以降低個人道德上的內疚感。另外,透過身體或心理的自我傷害,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可以調節當下過不了的情緒壓力。最後,也許自我懲罰具有社會性的補償功能,也是一種自我與他人的內在和解方式,於是,有某部分的人持續透過自我懲罰或傷害來彌補或修復對他人的傷害。

二、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把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視為一種正當的情緒調節、反省與救贖的策略,短時間內似乎可以降低負面的感受,並獲得短暫而面的內在平衡。然而,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卻在持續的表象中形成了一種習慣。
多年以來,心理學人的諮商個案從以美工刀劃手臂、以水果刀劃肚皮到以雕刻刀割腳趾,他們除了試圖以身體的痛轉移心理的痛以外,也期待藉由自我的傷害的行為,來彌補內心活得不好或對不起重要他人的罪惡感,此外,獲得情感或道德上的救贖,也是他們持續自我懲罰的重要原因。
《個案A》:「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永遠達不到媽媽的期待與要求。」
《個案B》:「我肚皮上的割痕,是為了提醒自己,是我對不起自殺過世的男友。
《個案C》:「我低沉的情緒需要這樣的刺激,好讓我可以擁有跟別人一樣感覺。」
《個案D》:「每次在腳趾上劃一刀,就代表一次的道歉……。」
《個案E》:「這有問題嗎?我從小六就開始這樣做了。」

三、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澳洲學者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做了一個相關的研究,他們找來了80名年齡介於18到80歲的受訪者,詢問他們過去自我懲罰的經驗與感想,以試圖了解受訪者自我懲罰的意涵。
(ㄧ)【情緒調節:自我懲罰,做為一種降低內疚感的情緒調節策略。】
《受訪者1》:「自我懲罰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感受。」
《受訪者2》:「自我懲罰的經驗可以分散其他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受訪者3》:「這是以一種疼痛,來消除另一種疼痛。」
《受訪者4》:「我感到內疚,我想我的不當行為應該受到懲罰,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減輕罪惡感。」
(二)【道德救贖:把自我懲罰,視為一個可以提供救贖或贖罪的機會。】
《受訪者5》:「自我懲罰之後,我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舉止更加謹慎了。」
(三)【習慣行為:把自我懲罰視為一種正當的行為,導致自我懲罰的合理化與習慣化。】

《受訪者6》:「我想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天都在做錯誤的事情,應該受到某種形式的懲罰。」
《受訪者7》:「我沒有選擇以這種方式懲罰自己,這是自然反應。」
《受訪者8》:「自我傷害,甚至引發了更多的自我懲罰。」
《受訪者9》:「自我懲罰後,我的憂鬱情緒加重了,我陷入了消極想法的漩渦裡。」

四、心理學人: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情緒構面:接納內疚的情緒】

內疚,是因為達不到他人的期待、持續以自責的非理性認知信念,來評價自己而產生的不安、後悔等負面的感受。
偶而的內疚可能讓我們產生積極性的因應行為,但持續性的內疚會導致深陷負面情緒的輪迴漩渦裡,久久難以自拔。
任何的情緒只是一段時間的感受,就好比海浪一般,既使當下波濤洶湧,終會平息。面對與接納負面情緒,是情緒管理的不二法門,也是處理情緒的必要途徑。情緒歸情緒,千萬別讓內疚的認知信念,攪和在無可自拔的自責情緒中。

(二)【認知構面:重建自我的信念】
面對未知與迷茫,我們需要的是找個方式,全力以赴;面對挫折與失敗,我們需要的是換個方式、再試一次。
錯誤的內在信念,往往會以自責或自我懲罰的道德救贖方式,試圖讓我們躲避應該面對的問題,長期下來,自我懲罰與自我傷害就成了最快速而便捷的問題解決管道。
當內疚感來襲之際,內疚內疚就好,當內疚感的浪潮消退,該是重新以嶄新的信念,來面對的問題的時候了。
(三)【行為構面:建構自我的效能】

透過結構而具體的行為,從完成簡單的任務開始,逐步的建立自我的效能感,進而找回對自我與外部世界的自我控制感。
以自我懲罰做為讓自己感覺更好的策略,雖然荒謬,但卻真實。身體式的自我傷害,可能更需要勇氣,但心理式的自我傷害,例如自我責備、自我貶抑等,造成的傷害可能不亞於身體的傷害。
自我傷害議題與事件,近期在家庭、校園、社區裡不斷以重複而隱性的型態呈現,該是我們正視這個議題的時候了。留意您身旁的小孩、同學、朋友、鄰居、甚至路人,一旦發現有自我傷害的行為事件,別吝嗇了您的雞婆,找個可以協助的專家,適時的拉他們一把吧(文:心理學人吳學治諮商心理師 / 圖:Pexels)
參考資料: 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2018,Why do we self‐punish?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es and impact of self‐punishment outside the laborator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2018, Vol. 48 Issue 6, p756-768
12會員
16內容數
歡迎來到~心理學人 跟著心理學人,一起成為學習心理學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