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關愛受傷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Photo by Cristian Palmer on Unsplash

Photo by Cristian Palmer on Unsplash

你有沒有一些外表看起來很陽光,整天嘻嘻哈哈,總是充當開心果角色的朋友,卻在某一天突然自我了斷呢?

我相信即使統計報導的自殺人數再多都好,也比不上你一個身邊最熟悉的人自殺,而感到萬分的震驚與悲痛吧?

我的一位好友Julie差點也走上這條路。

Julie是名銷售員,平時除了要面對達到業績的壓力,還得遭受女經理的職場霸凌,她會故意在其他同事面前斥責Julie,把她罵得無地自容,私下見面時甚至會對她惡言相向說:“我真想一巴掌給你掃過去。”

更糟的是,Julie也成爲了自己的敵人,不停地自我批判,陷入深深的卑微感,甚至有好幾次放工回家后,會一時忍不住情緒崩潰,在車上爆哭。

精神上的煎熬也進一步侵蝕她的健康,像是出現失眠、嚴重頭痛、昏眩、胃炎、食欲不振等等,Julie在去年一度還以爲自己生了腦瘤,嚇得她趕緊去做腦部掃描,結果醫生看了報告后對她說:

“你的頭痛是壓力過大造成的,要不要考慮換份工作?”

當然,和大多數的人一樣,爲了生計,她咬牙堅持下去,把感受和身體的警告放在一邊。

這或許是因爲小時候,我們被訓練成以爲忽略感受才是正確的,比如跌倒時感覺很委屈想哭,但父母卻説:

“快起來,不疼不疼。”

“就這點痛而已,有什麽好哭的?”

於是我們漸漸地便會把憂傷、委屈、痛苦等情緒視爲一種懦弱可恥的表現,并且直到現在都認爲忽視感受,隱藏軟弱,自我苛責才是堅强和成熟的。

而Julie的經歷也讓我意識到,身處在這個高壓的社會裏,如果沒有建立一套應對壓力或逆境的心理防禦系統的話,憂鬱症便會像病毒一樣滲入身心裏,妨礙我們過上高效、快樂和幸福的生活,甚至引向不歸路。


自我關懷的力量

Photo by Jackson David on Unsplash

Photo by Jackson David on Unsplash

如果你曾接觸過成功學書籍的話,應該會學到“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的技巧,簡單來説,就是通過不斷地念自己想要擁有的正面特徵:“我很棒、我很聰明、我是個勇敢的人”,從而來提升自信和自尊感。

這或許對有些人有效果,可對我來説,它最大的問題就是與現實不符

舉個例子,假如我希望“我口才很棒”,於是念完一百遍后,當下可能感覺良好,可是一旦現實中的我演講的表現還是很爛,或者是練習了幾周后並沒看到有明顯的改善,這時現實和理想的差距所帶來的挫敗感,只會讓我從天堂瞬間打入地獄,從希望變成失望,進而萌生出自我懷疑的想法,

這時候,我難道還要繼續自我肯定,不斷重複“我口才很棒”嗎?這樣做不會越念越心虛嗎?

所以更加符合現實和人性的,我認爲是出自於克里斯汀·內夫的《自我關懷的力量》(Self-Compassion)。

與“自我肯定”不同的是,自我關懷會要求我們

坦然地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接納、善待和愛自己

心理學家榮格也説過:

“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


自我關懷有3大支柱,分別是:

1.善待自己(self-kindness)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https://www.pexels.com/photo/a-woman-hugging-another-woman-6134907/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https://www.pexels.com/photo/a-woman-hugging-another-woman-6134907/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經常會嚴於責己,寬以待人。假如朋友遭受挫折或難過的話,我們通常都會溫柔且耐心地安慰他們,但對自己卻很苛責,説些很難聼的話,有些人可能想説:

“對自己當然要嚴厲點啊,這樣才會鞭策自己從錯誤中學習,才能夠進步。”

但是,克里斯汀並不認同自我批評能夠解決問題,甚至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這是因爲過度地自我批判會促使身體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以及腎上腺素,啓動“戰或逃”的生理反應,如果長期都處在這樣的狀態下,會帶來許多的健康隱患,包括患上憂鬱症,

試問在這樣的狀態下,人怎麽還會有動力去解決問題呢?

所以自我批評並不能讓我們成爲更好的人。相反的,對自己更包容一些,比如在遇到挫折時對自己說:

“我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即使我沒有達到目標,我還是永遠完全接受和愛護自己。”

這樣做可以給受傷的心靈帶來極大的溫暖和安慰,并且促使身體分泌催產素,給我們帶來平靜和安全感,獲得重新出發的力量。

所以陷入低潮的時候,對待自己就要像是對待好友一樣,多一些善解人意的包容和同理。


2.認識共有的人類體驗 (common humanity)

Photo by Min An: https://www.pexels.com/photo/people-silhouette-during-sunset-853168/

Photo by Min An: https://www.pexels.com/photo/people-silhouette-during-sunset-853168/

不少人都有的思維盲區就是:

自己的失敗和不完美都是“個別情況”

覺得只有自己才是那麽的糟糕,而別人都是成功且完美無瑕的。但真相是,再厲害的人都是不完美的,無論是犯錯還是經歷挫折,只要是人都是在所難免的,你的問題不只是你有,因此不需要感到可恥或憤憤不平,因爲其他人也會有自己的問題要面對,這就是人類的共有體驗。

瞭解到了這一點,會讓我們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像是達不到目標、情場失意、或創業失敗,更容易釋然和放過自己,也有助於我們更從容地面對不確定性和挫折。

《每個人的戰爭》也提到,一群可以定期聚會,互相傾訴、把心中的恐懼和孤獨説出來的癌症患者,比起沒有這樣做的癌症患者,活得更長久。

這很可能是因爲當你不再把不幸當作是只針對你(don't take it personally)的時候,你的痛苦便會減輕許多,心靈也會得到極大的撫慰,日子也就能過得更從容了。


3.正念 (mindfulness)

Photo by Daniel Mingook Kim on Unsplash

Photo by Daniel Mingook Kim on Unsplash

它指的是不帶評判地認可和接受當下的體驗

一般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不是選擇忽視就是誇大感受,比如Julie在面對職場霸凌時,選擇了忽視感受繼續工作,結果給自己造成更多傷害;

而另一些人則會是誇大感受,比如在工作上犯了一點小錯,就擔心自己會不會被炒魷魚,結果一整天都坐立不安。

正念的做法是,先做幾個深呼吸靜下心來,然後以關懷的態度去接納當下的感受,比如為未來感到焦慮時,可以在做了深呼吸后對自己說:

“我有焦慮的感受,但它不是我。”(也可配合《高效休息法》裏的RAIN法則)

完成后你會發現情緒開始平復,從胡思亂想的漩渦中脫離出來。


總的來説,自我關懷指的是接納自己,包括善待自己、意識到人類共通性、以及正念地面對我們的生活。


結語

值得慶幸的是,Julie最終正視了自己的感受和健康,在今年4月辭去了工作,結束了這長達一年多的煎熬,目前她接受著心理醫生的治療,在家休養,身體也逐漸好轉了。

在此我也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從現在開始逐步使用“自我關懷”來取代掉壓抑情感和自我批評,先愛護好自己,我們才能更好地愛護別人

同時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遇到麻煩,在給予建議和幫助之前,不妨先成爲他們的“同理傾聽者”,讓他們把壓抑的情緒先釋放出來,煩雜的思緒整理好后,他們就能更客觀地看待問題,并且處理得更好!

至於要如何成爲一名“同理傾聽者”,可以點擊鏈接前往瞭解:

->https://bit.ly/3S55XLv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se的沙龍
2會員
7內容數
你好我叫Chase! 每周我會把學到的書籍知識,濃縮並分享在這裏。 寫作題材會專注在: 👉個人成長 👉心靈成長 👉生活感悟 適合你的話,請幫我訂閲追蹤哦~
Chas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30
在大馬有一個獨特的“塑”食文化:人們經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來外帶飲料。服務員會根據顧客的要求,用繩子把裝著飲料的塑料袋綁死(ikat mati);或綁在塑料袋的一邊(ikat tepi),前者只能在解開繩子后倒進杯子享用,而後者則是可以直接通過吸管喝。
Thumbnail
2022/08/30
在大馬有一個獨特的“塑”食文化:人們經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來外帶飲料。服務員會根據顧客的要求,用繩子把裝著飲料的塑料袋綁死(ikat mati);或綁在塑料袋的一邊(ikat tepi),前者只能在解開繩子后倒進杯子享用,而後者則是可以直接通過吸管喝。
Thumbnail
2022/08/26
前晚翻看張宏傑的《簡牘日本史》,發現原來日本人的姓氏還蠻有趣的。他們取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姓氏,比如“我孫子”、“鬼頭”、“牛糞屋”、“我妻”等等的,爲什麽日本人會起這麽奇葩的姓氏呢?
Thumbnail
2022/08/26
前晚翻看張宏傑的《簡牘日本史》,發現原來日本人的姓氏還蠻有趣的。他們取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姓氏,比如“我孫子”、“鬼頭”、“牛糞屋”、“我妻”等等的,爲什麽日本人會起這麽奇葩的姓氏呢?
Thumbnail
2022/08/20
苦等了一兩年,大馬的首個蔦屋書店終於要在7月7號開張了! 這對於大部分的書迷來説,無疑就像是仰慕已久的偶像終於來本地辦演唱會一樣期待。 然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這則廣告標語:“世界最美書店即將開業!準備打卡去!” 當下不禁皺眉心想:現代人都只是爲了打卡而活嗎?
Thumbnail
2022/08/20
苦等了一兩年,大馬的首個蔦屋書店終於要在7月7號開張了! 這對於大部分的書迷來説,無疑就像是仰慕已久的偶像終於來本地辦演唱會一樣期待。 然而我在臉書上看到了這則廣告標語:“世界最美書店即將開業!準備打卡去!” 當下不禁皺眉心想:現代人都只是爲了打卡而活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情感細膩,對戀愛也有較高的追求和期待。如果戀愛關係出現問題,比如分手、背叛、拒絕等等,都可能對你產生情感創傷。建議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可以嘗試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學習如何面對和處理情感問題。 在應對情感創傷時,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尋求支援:找到可以傾訴的人或者專業心理諮詢師來説明你理解和應對情感創傷
Thumbnail
情感細膩,對戀愛也有較高的追求和期待。如果戀愛關係出現問題,比如分手、背叛、拒絕等等,都可能對你產生情感創傷。建議及時處理這些問題,可以嘗試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學習如何面對和處理情感問題。 在應對情感創傷時,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尋求支援:找到可以傾訴的人或者專業心理諮詢師來説明你理解和應對情感創傷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透過《恰到好處的安慰 》這本書,瞭解如何通過小動作幫助身邊的人。書中提供安慰的小技巧、實戰對白演練和實用的佳句清單,幫助讀者學會如何表達同情心和同理心。此外,書中也提到面對自己無法照顧的困難情況,最重要的是先照顧好自己。書籍提供了寶貴的思考和準備安慰他人的方法,適合急於幫助他人但能力有限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透過《恰到好處的安慰 》這本書,瞭解如何通過小動作幫助身邊的人。書中提供安慰的小技巧、實戰對白演練和實用的佳句清單,幫助讀者學會如何表達同情心和同理心。此外,書中也提到面對自己無法照顧的困難情況,最重要的是先照顧好自己。書籍提供了寶貴的思考和準備安慰他人的方法,適合急於幫助他人但能力有限的人閱讀。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一旦不如意的事超出了情緒負荷時,就會造成內心傷痛。 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知道: 為什麼有些內心傷痛的人不願意談論傷痛 長期沒有處理內心傷痛會造成什麼結果 怎麼進行正確地自我療癒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事對一些人來說不算什麼,對其他人來說就很難承受。 這個與玻璃心
Thumbnail
「如果有人此刻看得到你的內心,一定會把你送到急診室。但沒人看得到,所以他們以為你過一陣子就會沒事了。可是你的心沒有好,需要大量的關注和治療。」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痛苦, 有的大,有的小, 有的過幾天就好了, 有的卻長期留在我們心中不走。 我們習慣自己咬著牙撐過去, 但內心卻是佈滿創傷。 但是,
Thumbnail
「如果有人此刻看得到你的內心,一定會把你送到急診室。但沒人看得到,所以他們以為你過一陣子就會沒事了。可是你的心沒有好,需要大量的關注和治療。」 我們從小到大都經歷過痛苦, 有的大,有的小, 有的過幾天就好了, 有的卻長期留在我們心中不走。 我們習慣自己咬著牙撐過去, 但內心卻是佈滿創傷。 但是,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高壓的社會裏,如果你我都沒有建立起一套,應對壓力或逆境的心理防禦系統的話,憂鬱症便會像病毒一樣滲入身心裏,妨礙我們過上高效、快樂和幸福的生活,甚至引向不歸路。
Thumbnail
身處在這個高壓的社會裏,如果你我都沒有建立起一套,應對壓力或逆境的心理防禦系統的話,憂鬱症便會像病毒一樣滲入身心裏,妨礙我們過上高效、快樂和幸福的生活,甚至引向不歸路。
Thumbnail
當自己覺得自己很委屈,很難過的時候,就是~真的受傷了!
Thumbnail
當自己覺得自己很委屈,很難過的時候,就是~真的受傷了!
Thumbnail
負面情緒、消極態度、擺爛人生,試問誰沒有,每個人都有,只是看你願不願意讓他展現出來。 不要利用別人的溫暖,來肆意滿足自己内心的虛榮 真正受到情緒病困擾的人很多,同時也有假用情緒病情勒的人,他們濫用別人的關心,到處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隱約加重他人的負面情緒。
Thumbnail
負面情緒、消極態度、擺爛人生,試問誰沒有,每個人都有,只是看你願不願意讓他展現出來。 不要利用別人的溫暖,來肆意滿足自己内心的虛榮 真正受到情緒病困擾的人很多,同時也有假用情緒病情勒的人,他們濫用別人的關心,到處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隱約加重他人的負面情緒。
Thumbnail
當你陷入困境與憂傷時, 請千萬別把自己封鎖起來, 記得讓自己走出去, 協助與服務其他與你有相同情況的人, 別忘了當你有能力協助他人時, 你已經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靈通語
Thumbnail
當你陷入困境與憂傷時, 請千萬別把自己封鎖起來, 記得讓自己走出去, 協助與服務其他與你有相同情況的人, 別忘了當你有能力協助他人時, 你已經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 ---靈通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