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的日常實踐中,如何找到「我」的位置?讀〈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2022/06/10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發文時間:06/09
新創一家一間倒,又一家一家成長起來,什麼原因讓這些年輕人前仆後繼?為什麼年輕世代甘願投入社會創新的行動,即使失敗,或不成功,卻不感到後悔?讀〈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細思我們所處的新自由主義時代,或可為其中一些謎題提供解釋。

逃脫綿密滲透的國家治理權力之網

Foucault認為,當代的我們無所遁逃於權力體系之中,處處都是權力的運作,權力打造我們的主體。
書中,則引用Deleuze and Guattari說明,「欲望的本質是革命性的」,每個人都存在革命、反叛的欲望,以及對抗權力的潛能,每一個人都存在具有顛覆或翻轉既有社會秩序的可能。(P9-10)
在新自由主義的時代裡,重重社會鏈結斷裂,迫使我們必須面對原生多重、破碎的自我,在這個時代裡,我們時時面對的嚴肅課題是:「我是誰」,當人成為「分裂的人」(dividual),自我的重構變成了我們最主要的關懷。(p9)
在主體性的矩陣中,個人的自我認同不斷尋找、更換主體位置,多重建構的主體化過程是開放、持續進行的過程。(p10)

新型態的社運:訴求以認同

社會運動是社會改良制度中的一種,普遍見解裡,社會運動往往向特定權威訴諸以集體的訴求,搭配激情的展演劇碼,而參與者在投入中,共同打造了社運的意義。20世紀的社會運動卻擴展至「認同」的追求,以普世價值為號召,以網路動員人群,參與者以個人身分參與,不再只是既有群體的集結。
這本書所欲描繪的,正是這個新型態的社會運動,作為社會改良的運動,不訴諸於激情的革命,不以成敗論英雄。

當代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

青年如何改變世界?上個世代常見的方式可能是NGO、社會運動,而今出現的新的社會實踐方式:社會創新,以此回應我們現正面對的社會景況與難題,試圖找出改良社會的可能。
如果為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下一個定義,那會是一個持續追尋自我意義的旅途,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不在終點,也不在起點,而在路途上的循環往復中,找到自我認同的位置。
參考讀物:
黃應貴等(2021),《日常生活中的社會運動》,台北:群學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
    高高|議題觀點與學術
    高高|議題觀點與學術
    探究邊緣觀點,評論社會現況,將paper重點簡單說清楚。社會所碩士生,大學主修公民教育,致力結合教育推廣與社會學觀點,做「面向大眾的堅定學術派,面向學院派的敏銳公民」!手機好讀版IG帳號:koko.readwithsoc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