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的多元宇宙談起的 [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老實說,並不是特別讚賞[媽的多重宇宙]這部片,最主要的幾個原因,雖然說 宇宙搖是以一種誇張隨機的形式呈現(簡稱無厘頭),但是假陽具的打鬥或是捅屁股的戰鬥,我很難完全以一種幽默的視角去看待,而是會想:假如我跟孩子一起看這部片,他問我那是甚麼、為什麼要這樣,我該怎麼回答的尷尬

從內容來說,基本上這是一部親子片,不太清楚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呈現。如果不是楊子瓊的關係,外國人會買單嗎? (票房看起來好像還是以華語區比較吃香。)
而在親子關係的描述上,又顯得相當模糊;一個孩子想要邁向貝果(我認為是死亡或虛無),媽媽不願意放棄,但這樣的不放棄該以怎樣的形式去解開親子的結。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孩子的狀態,還是單純的陪伴?哪個才是孩子真正想要、需要的,這是否是家長可以接受的?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卻又保留解釋空間,不願把話說死,或許目的就是要爭取更多人的認同感。然而,這卻使得結局有點蒼白。

不過,即便如此,它仍然算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
坐在後排的路人,終場的心得脫口而出: 好鬧喔!

觀影之後我想起一個朋友的故事。
他的姪女念到高職就不想念了,爸媽也不太管她(或者管不動),他想說開自己餐廳就讓她來幫忙,一方面有工作有收入,另一方面也學點做人處事的道理。今年過年的時候,她在家關在房間,但是阿嬤卻一個人在外面打掃,他念了她幾句,說怎麼讓阿嬤一個人打掃沒有幫忙之類的。沒多久就在臉書上看到姪女的抱怨,你又不是我爸媽,憑甚麼管我。 他就放手不管這個孩子了。

我會想推薦他去看多重宇宙這部電影,想跟他聊聊,所謂的 “”是甚麼作為煩惱的維特,對於人生的意義必然感到迷惘。 這時候我們是以權威的姿態去指導,還是去陪伴他們找出路,有哪一種比較正確嗎? 或許無關乎正確與否,而是當你願意對他人付出那一點善意,如果沒有讓對方產生共鳴就停止,可能就功虧一簣了。
當然,畢竟我也只是聽故事的人,對於事件的全貌認知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也不可能越俎代庖去處理誰的生命困境(甚至對他來講是不是困境也未可知)。
只是,這部片對於 如何接孩子的議題,確實發人深省。

今天看日本台的節目,一位大阪的孩子,24歲休學成為服裝設計師,認為自己是生理男的無性別者。希望能讓家人認同自己個想法,成為無話不談的親子關係。
帶著工作人員回家拍攝父母的反應,頗有挾公以論私的意味。一開始講述自己的工作,接著化妝之後期望父母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 父母一開始認為他年輕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他才去化妝,呈現 真實的自己)。
父母一方面都表達無法理解,媽媽認為一方面這樣的特異會過得很辛苦,另一方面認為孩子是不是基於想反抗世俗的心態,如果他不是從小被認為像女孩,而是長得像爸爸一樣粗野,能夠像現在這樣化妝嗎?爸爸則說,我們是將兒子像兒子一樣扶養,現在要我們認同當然沒辦法馬上說好。你也不要一開始就用預設立場認為爸媽不認同你的態度說話,這樣太情緒化,試著不要這樣的想法,再一次對我們說明你的想法
孩子則說,從小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依照爸媽的意願長大。到現在發現自己處於無性別狀態是活出自己的感覺,希望爸媽能夠理解這樣的自己。
媽媽則說,希望至少定期聯絡溝通對話。畢竟以前都沒甚麼機會好好對話。

最後親子三人乾杯,爸爸說,這杯茶不太好喝。節目的旁白說:希望以後聊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茶能變得好喝。 還說:看來爸媽也很希望成為無話不談的親子關係呢。

我覺得很有趣。乾杯的茶必然是生活中的備品,也是日常生活的喝的飲料。工作人員也聽得出來爸爸說不好喝的意思,其實跟心情有關。(這或許就是日本文化吧?)
這種無性別的想法,媽媽的理解或許也有幾分道理(能掌握孩子心理的還是媽媽嗎?)當然也不排除是一種社會化之後的合理化認識,不然無法理解到底好好一個孩子為什麼突然就走上這條路。但是最後彼此的選擇不是斷絕關係、不是強制改變、而只是單純希望至少定期聯絡,報告生活狀況。也許多認識一點對方的不同世界,就能多認識一點彼此的想法。(溝通才是王道啊!)

我覺得這樣的短片,其中的人情真實,實在不輸給多元宇宙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書中有幾個我覺得還滿值得記憶的點: 1.現在你內心的不安,到了明年此時多半已經忘記。 作者重點是要說明我們可能過多地擔憂某些不會發生或是尚未發生的事,而遺忘的本能其實是大腦讓我們可以有足夠緩衝空間應對新資訊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以前學長告訴我:不要忘記你隨時隨地都在遺忘。
封面寫著:謊言說一百次,就變成真理 洪蘭翻譯過許多外文書,似乎跟大腦科普都滿有關係的。這本書的序她提到,當時年代還有很多人信前世今生的說法或催眠,要打開國民的眼界而翻譯這本書,這點還滿有趣的。確實有印象在某個年代,好像很常聽說前世今生的說法,長有人說自己以前是貴族、公主、武士….
無政府主義,算是最近比較感興趣的關鍵字。 又牽涉到人類學家,當然要借來看看。 說實話,閱讀的感覺有點吃力,或許又是翻譯的關係。不過他有舉幾個例子,比方說在幫親戚挑選養老院的時候,人們的回應在有沒有監督者的情況,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回答。他認為這種感覺就像政府對人民的監控。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父親的夢裡,那些長大的孩子都會變成小孩的樣貌出現。一則以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二則,在父母眼中,他可能都記得的是你過往最純真美好的樣貌。這種淺顯直白的表現方式,我覺得導演很厲害。 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 單親的爸爸幫女兒做便當,有什麼了不起?當然是要從不會到會才顯得了不起。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書中有幾個我覺得還滿值得記憶的點: 1.現在你內心的不安,到了明年此時多半已經忘記。 作者重點是要說明我們可能過多地擔憂某些不會發生或是尚未發生的事,而遺忘的本能其實是大腦讓我們可以有足夠緩衝空間應對新資訊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以前學長告訴我:不要忘記你隨時隨地都在遺忘。
封面寫著:謊言說一百次,就變成真理 洪蘭翻譯過許多外文書,似乎跟大腦科普都滿有關係的。這本書的序她提到,當時年代還有很多人信前世今生的說法或催眠,要打開國民的眼界而翻譯這本書,這點還滿有趣的。確實有印象在某個年代,好像很常聽說前世今生的說法,長有人說自己以前是貴族、公主、武士….
無政府主義,算是最近比較感興趣的關鍵字。 又牽涉到人類學家,當然要借來看看。 說實話,閱讀的感覺有點吃力,或許又是翻譯的關係。不過他有舉幾個例子,比方說在幫親戚挑選養老院的時候,人們的回應在有沒有監督者的情況,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回答。他認為這種感覺就像政府對人民的監控。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父親的夢裡,那些長大的孩子都會變成小孩的樣貌出現。一則以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都是孩子。二則,在父母眼中,他可能都記得的是你過往最純真美好的樣貌。這種淺顯直白的表現方式,我覺得導演很厲害。 爸爸的便當是世界第一 單親的爸爸幫女兒做便當,有什麼了不起?當然是要從不會到會才顯得了不起。
作者陳國任先生曾擔任茶業改良場的場長(2015-2018)。對於茶葉的理解與說明,口條清晰、邏輯清楚。這本書的目次編排與 陸羽之<茶經>頗有相似,從茶之原、茶之造、茶之品切入,談及台灣茶樹、產業的歷史、工藝的技巧、品味儲藏往往言簡意賅,頗有令人豁然開朗之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微雷)沒有肚臍的果玄,從小就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更從媽媽的口中認識了更不一樣的自己,但他沒有厭惡也沒有喜歡,而是存在的好奇的心態去探索自己與其他人。他學著去愛這個世界既定的男生、女生,卻發現自己並非在這個分類之中,他便開始思考,為什麼父母會生出我這樣的人,但他又想了一下:「不對,
玄光是個命苦的孩子,在學時期受到霸凌,跟媽媽感情又不好,姐姐想關心弟弟也都被拒絕掉,好不容易脫離學生時期,但是又惹上附近的混混,可以說是很淒慘,造成這人很不喜歡說話,今天老樣子又跟媽媽起口角,人直接甩門回房,留下媽媽跟姐姐滿頭問號。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關於愛 也關於體驗愛的想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靈魂以多重宇宙中其他身份和觀點在我們的世界體現的主題,並分享了作者自己對於靈語和靈魂概念的經驗和理解。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微雷)沒有肚臍的果玄,從小就知道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更從媽媽的口中認識了更不一樣的自己,但他沒有厭惡也沒有喜歡,而是存在的好奇的心態去探索自己與其他人。他學著去愛這個世界既定的男生、女生,卻發現自己並非在這個分類之中,他便開始思考,為什麼父母會生出我這樣的人,但他又想了一下:「不對,
玄光是個命苦的孩子,在學時期受到霸凌,跟媽媽感情又不好,姐姐想關心弟弟也都被拒絕掉,好不容易脫離學生時期,但是又惹上附近的混混,可以說是很淒慘,造成這人很不喜歡說話,今天老樣子又跟媽媽起口角,人直接甩門回房,留下媽媽跟姐姐滿頭問號。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關於愛 也關於體驗愛的想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靈魂以多重宇宙中其他身份和觀點在我們的世界體現的主題,並分享了作者自己對於靈語和靈魂概念的經驗和理解。
次生女兒說:次生父親為何要演化愛情給我看?你是不是一個好人?你知道我和你一樣是追求完美的人,你要做那麼大的事業,我要和你一起做。你是不是認為我不能?我是愛你的,請相信我們可以。你知不知道你是個怎麼樣的人?你是一個傻瓜,這個世紀還有誰會做這種事情,我看到了可以放手嗎? 次生女兒說:當我們大家都變大,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最近偶然在NETFLIX點開一部十年前的日劇《Woman/我的超人媽媽》,主要在描述由滿島光主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在喪夫後拼命獨力扶養2名年幼的子女長大,可能是因為這樣,台灣才會翻譯成《我的超人媽媽》,但我覺得這部由坂元裕二所寫的戲劇不是這麼簡單,並不只是要歌頌母愛有多堅強、或是單親媽媽有多辛苦偉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