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格自證?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前在儒學社曾以「存在的命限」為主題,分別講過「孔子的寂寞與堅持」、「文過飾非與自我體認」、「祈福求安與體悟真常」等話題;而在第一講的緒言中,向大家提到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存在命限的。
什麼叫做命限呢?就是命運的限制、局限,是一種無奈。比如:病、老、死,這些我們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又比如:一生窮困潦倒、顛沛流離,懷才不遇。又比如:含冤莫白,被人抹黑,被人挑撥離間等等。這些都是人生存在的命限。
當人遭遇到哪些命限的時候,既不能改變事實,又沒有一個公平的申訴,甚至連一個和平的對話的機會也沒有,一般人通常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激憤難平嗎?怨天尤人嗎?試問一般人又怎能撫平這些遺憾?這些人生存在的命限,在孔子一生人當中,都一一遇上,而且都有深切的體驗。然則,孔子如何面對哪些無可奈何的命限?在此暫時賣一個關子,咱們先看看一則《論語》: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長1】
(註)縲絏:喻監獄。
到底公冶長犯了什麼罪?《論語》沒有交代;但有一個交代是可以肯定的,孔子說「非其罪也」,這也就是含冤下獄。那為什麼孔子還把女兒許配給公冶長呢?這裡又再賣一個關子。先看看另一段的紀實:
哪天(三月十七日)我在大堂跟哪些七年級學生講《論語》,講時神情自若,態度欣然,有點像蘇格拉底在獄中向學生朋友講人生真理的最後一課一樣,可我就講孔子的一個學生——公冶長,他臉上被刺了青,因為曾經含冤下獄,可他沒有激憤難平,也沒有怨天尤人,只是以平常心謹謹慎慎地過日子。
試想想,在哪個年代,有冤無路訴,還給人抹黑,受人白眼,是多難受啊!兼且臉上被刺青,永遠不能抹掉,多痛苦啊!但,公冶長就能安寧平靜如常,老老實實地繼續為學做人。他為什麼能如此?就是因為他已深知人生在世的有限,許多無奈的事,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決定、所能操控的。最重要的,他深知一個人的尊嚴與價值,原也不受哪些外在偶然的事件所影響、所改變,而全在內省不疚的自我肯定。他已經能挺立起一個獨立自主自證的人格,而不往外求。用宋朝范仲淹的話,就是「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岳陽樓記》。換句話說,他已超越了存在的命限(即不受命運所限制所左右)而達到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德性自由的境界了。公冶長與蘇格拉底的人生體驗,彼此都超越了世人的是是非非,超越了世人的榮辱得失,前者成就了德性的自由,而後者卻成就了真理的自由。孔子有這樣一個超凡入聖的學生,所以他欣然地把女兒許配了公冶長。
各位同學,當你受到莫大的冤屈,被人歪曲事實,被人挑撥離間,被人血口所噴的時候,你能平平放下嗎?你能釋放心理上過不去的鬱結嗎?如果能安於所限,體會到人生的無常,即能安身立命,處之泰然,這就是「成熟獨立的人格」。謹以此共勉。
(寫於二零零八年三月十九日)
謹致讀友:
明天是最後一講,要跟大家告別一段時間了,沒別的原因,只是想多些時間研讀。祝大家順心,凡事大而化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年伊始,萬象更生,君子修德,日新又新。謹以此文,互勉共新。) 「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天人合一」這個觀點,在中化科都給大家講過,也許當時大家的領受,與自家的生命,不是那麼相應;而現在咱們都經歷了許多的人生起伏,許多的人生考驗,不妨又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觀點的含意。 傳統的解說 北宋張載曾說:
    孔孟講仁義,老子講道德;那麼,這些哲人是否就只會做個老好人而不會批評論斷?他們一樣會批評論斷的,不過就不會糾纏不休,更加不會與人作無謂的爭論。 提起「批評論斷」,古時是用「好惡」(hào wù)的。例如:好善惡惡(hào shàn wù è)、好是惡非。 要好惡,就容易;但要問心,就難了!
    各位:有沒有遇見過一個言行輕佻的人,他的才學會很踏實的呢? 這則《論語》在字面上相當淺白,但歷來的解釋,就各有各說,不盡相同。正正因為字少淺白,它的涵義的延伸性,就比較豐富深遠,這是符合邏輯學的原理的。而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對「不固」的解釋。 茲抄錄前人的說法,然後筆者也提交一個說法,以供參考:
    世事萬物都有個度,水冷卻至零度,自然就會結冰;加熱至百度,就要沸騰。再加熱,就會化成蒸氣。輪胎氣不足,就會影響行駛速度,如在公路高速行駛,就相當危險。若果胎氣太足,顛簸不已。如注氣超負,可能會爆胎。人亦如此,過激,積怒成疾,可能會中風。過懦,可能變成鼻涕蟲,自嗟自怨,以致抑鬱成病。
    來問: 近再讀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作者認為中國人的醜陋,儒家應負不少責任云云。 至於為什麼會讓孔孟背負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原因就有很多啦,互聯網隨便都可以找到相關的材料,茲不贅矣。不過,有幾個基本觀念一定要清楚的: 魯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香港的教育,無論在大、中、小學,都很少提及人格教育,即使有些學校開設倫理科,又或舉辦德育活動,亦鮮談及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這嚴肅的課題。 然則,何謂「獨立自主的人格」呢?所謂「獨立」,就是不受別人的左右,不受外物(私利、權位)的影響,而在道德人格上,作出良心的抉擇,此即「自主」。
    (新年伊始,萬象更生,君子修德,日新又新。謹以此文,互勉共新。) 「天人合一」是什麼意思呢? 「天人合一」這個觀點,在中化科都給大家講過,也許當時大家的領受,與自家的生命,不是那麼相應;而現在咱們都經歷了許多的人生起伏,許多的人生考驗,不妨又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觀點的含意。 傳統的解說 北宋張載曾說:
    孔孟講仁義,老子講道德;那麼,這些哲人是否就只會做個老好人而不會批評論斷?他們一樣會批評論斷的,不過就不會糾纏不休,更加不會與人作無謂的爭論。 提起「批評論斷」,古時是用「好惡」(hào wù)的。例如:好善惡惡(hào shàn wù è)、好是惡非。 要好惡,就容易;但要問心,就難了!
    各位:有沒有遇見過一個言行輕佻的人,他的才學會很踏實的呢? 這則《論語》在字面上相當淺白,但歷來的解釋,就各有各說,不盡相同。正正因為字少淺白,它的涵義的延伸性,就比較豐富深遠,這是符合邏輯學的原理的。而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對「不固」的解釋。 茲抄錄前人的說法,然後筆者也提交一個說法,以供參考:
    世事萬物都有個度,水冷卻至零度,自然就會結冰;加熱至百度,就要沸騰。再加熱,就會化成蒸氣。輪胎氣不足,就會影響行駛速度,如在公路高速行駛,就相當危險。若果胎氣太足,顛簸不已。如注氣超負,可能會爆胎。人亦如此,過激,積怒成疾,可能會中風。過懦,可能變成鼻涕蟲,自嗟自怨,以致抑鬱成病。
    來問: 近再讀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作者認為中國人的醜陋,儒家應負不少責任云云。 至於為什麼會讓孔孟背負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原因就有很多啦,互聯網隨便都可以找到相關的材料,茲不贅矣。不過,有幾個基本觀念一定要清楚的: 魯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香港的教育,無論在大、中、小學,都很少提及人格教育,即使有些學校開設倫理科,又或舉辦德育活動,亦鮮談及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這嚴肅的課題。 然則,何謂「獨立自主的人格」呢?所謂「獨立」,就是不受別人的左右,不受外物(私利、權位)的影響,而在道德人格上,作出良心的抉擇,此即「自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日重讀論語,翻到孔子選女婿的篇章,感覺十分有趣!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大意是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雖然在監獄服刑,卻不是他的過錯,因此將女兒嫁給他。 看來孔子的眼光還真獨特,單挑一位身陷囹圄之人作為女婿!夫子如何得知他是冤枉?
    網路上突然冒出來一堆弘一法師說過的話。 比如這麼一句,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妳,緣滅,我看見妳在人群中!這是很成熟的白話文體了,而李叔同先生是八股文出身的,很難想像在當時,可以寫出這樣的白話文。 但是確實把緣解釋的不錯,所以何必在乎到底是不是弘一法師說的? 莊子的外篇中,有一類叫做重言,虛構孔子
    黃色加藍色是青色,笨巧加德行是什麼?是一個叫宰我的孔子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久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因此青色在我的文字演化裡,就是宰我了。 孔子回答說:喪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公冶長第五)。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醯(xī),醋。      時人認為微生高很直率,但孔子不以為然。舉例說,有人來向他討醋,他沒有,卻到他鄰居家討了再轉給討醋的。言下之意,孔子認為,微生高沒有醋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嘿,我想冒昧的請問 你/妳,有沒有曾幾何時思考過一些問題,例如什麼是愛?什麼是真理? 又或者是什麼是自由?我們是自由的嗎? 還是說,痛苦? 你/妳 感到痛苦嗎?為什麼 你/妳 的身體明明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卻感到痛苦? 還有煩惱、還有恐懼…等等
    Thumbnail
    近日重讀論語,翻到孔子選女婿的篇章,感覺十分有趣!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大意是說公冶長這個人,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雖然在監獄服刑,卻不是他的過錯,因此將女兒嫁給他。 看來孔子的眼光還真獨特,單挑一位身陷囹圄之人作為女婿!夫子如何得知他是冤枉?
    網路上突然冒出來一堆弘一法師說過的話。 比如這麼一句,緣起,我在人群中看見妳,緣滅,我看見妳在人群中!這是很成熟的白話文體了,而李叔同先生是八股文出身的,很難想像在當時,可以寫出這樣的白話文。 但是確實把緣解釋的不錯,所以何必在乎到底是不是弘一法師說的? 莊子的外篇中,有一類叫做重言,虛構孔子
    黃色加藍色是青色,笨巧加德行是什麼?是一個叫宰我的孔子學生。宰我曾問孔子:父母死了,服喪三年,為期太久長了。君子三年不習禮,禮一定會敗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荒廢。舊谷已經吃完,新谷已經登場,取火用的燧木已經輪換了一遍,服喪一年就可以了。因此青色在我的文字演化裡,就是宰我了。 孔子回答說:喪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認為自己失去做人資格的大庭葉藏,始終只是背負著自己創造的枷鎖。對他來說,這是無可避免的命運。
    Thumbnail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公冶長第五)。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醯(xī),醋。      時人認為微生高很直率,但孔子不以為然。舉例說,有人來向他討醋,他沒有,卻到他鄰居家討了再轉給討醋的。言下之意,孔子認為,微生高沒有醋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嘿,我想冒昧的請問 你/妳,有沒有曾幾何時思考過一些問題,例如什麼是愛?什麼是真理? 又或者是什麼是自由?我們是自由的嗎? 還是說,痛苦? 你/妳 感到痛苦嗎?為什麼 你/妳 的身體明明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卻感到痛苦? 還有煩惱、還有恐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