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以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讓父母了解我們,而父母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等我們一句謝謝
看完30而已後,發現現在的作者太有才了,劇裡不僅有故事,還有金句,這句金句是我最近追的劇~我是真的愛你 裡講的。
劇裡,一個30幾歲的大齡女子,不婚,而父母總是不理解他不趕快結婚生子,但卻從不知道他對花生過敏。而他活了30幾歲卻總是體貼父母而接受了世上最好吃的花生酥。
是啊,父母總用他們以為愛我們的方式在愛我們,卻從不理解我們。
父母可以交際應酬,而我們不可以,因為外面太危險。父母可以交友廣泛是因為他們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而我們卻不可以擴大交際圈。父母打牌怡情打發時間,而我們打牌就是不對,浪費時間。父母覺得我們的朋友都是不良份子,或無益於你的未來,而卻允許他們的朋友對我們無理。
父母總是幫你做這做那,而我們卻不知感恩,沒說謝謝。父母總是幫你想很遠,擔心你犯錯失敗,阻止你這阻止你那,而我們卻不明白,沒說謝謝。父母總是擔心你餓,你晚睡,你不歸,你沒消息,而我們總是嫌煩,沒說謝謝。父母老是在你還沒做,就說你不行,你不可能,是以他們的經驗過往來評斷,而我們總是覺得他不支持,不懂我們,而不知感恩。父母好不容易養大我們,而我們卻不知感恩他們的辛苦,沒說謝謝。
人,活一輩子,只走這一次,都是在學習。
你在學習當父母,而我們在學習當孩子。相互磨合,相互理解,當父母不容易,當孩子不容易,當夫妻不簡單,而當情人最輕鬆,我可以一直一直談戀愛,如果愛情淡了,期限到了,那便分道揚鑣,各自尋求下一個幸福,下一個幸福也很美。
父母不能選,孩子不能選,唯有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父母希望我們照他們的模式,走向康莊大道。而孩子希望我們給他們一個喘氣的空間,讓他們有所發揮。
我們不知會是誰的孩子,或是誰的父母,又,我們會有什麼樣的父母,或什麼樣的小孩,父母對我們有期望,我們也對父母有期望,體貼父母,會照顧你的想法,體貼的小孩,會關心你的生活,但,我們永遠只看到別人的父母比較好,別人的小孩比較乖。
每個人在乎的角度不一樣,每個人關心的方法不同,要你站在對方的位置想他要的,畢竟沒多少人願意這麼做。
每個人在當孩子的時候,總是埋怨父母,而當了父母之後,成了被埋怨的父母,然後就一直這樣惡性循環下去。
一直不想當父母的樣子,但當了父母卻有擺起父母曾經對你的樣子,是學不會,還是忘記了...
現下年輕人單身多,除了想自由,想多單身一陣子,而不願意晉身為人父母,多是看到父母給的壓力,父母的相處,有人覺得父母管太多,有人覺得父母不幸福,還有人沒有信心當父母,還有人覺得當父母太難了...
理想的關係是~體貼。父母體貼孩子現在遇到的環境,孩子體貼父母的心意。在互相體貼的心態上,會讓父母子女的關係降低緊張,緩解氣氛。體貼,是一種理解。體貼,是一種善意。先,學會體貼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1K內容數
以青春為由,寫出不成熟感情的喜怒哀樂微小說故事。故事內容純屬虛構,歡迎對號入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a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個很妙的新聞~富二代留美生回鄉務農。 乍看沒啥驚艷,可內容10分驚艷。 務農,是很多高材生,高薪的工程師放棄原有生活,回鄉務農。可新聞這位可能沒有留意台灣的禁忌,他務的農是~大麻。 讓我想起以前教小朋友功課時,曾經看過一個網路作文,不得不誇讚她的文筆,寫得真是寫實... 題目:我的家庭
剛到一個新職場,雖然,這不是第一份工作,卻是病後恢復心態的第一份工作。 離開職場一段小小時光,職場依舊沒有變,還是有那個 搶著做簡單工作的同事(哈哈)。 這若是過去的我,可就會撻伐他了。可現在我抱著一種 觀察者心態 在看他耍戲。 這種人~ 一上班就佔著好位子 想盡辦法讓你離開好位子,他好上位
我討厭流汗,誰喜歡呢? 但,身周很多很多朋友還是很喜歡夏天,如若不是疫情,大家總是整理行囊期待假期出發。 可以衝浪,玩水,穿少少(這個好像不是重點),吹海風,玩沙,堆沙人....好多好多。 大家聊天時又在懷念出遊的記憶,一幕又一幕浮現在眼前。 有了好的旅伴,好的旅行計劃也很重要。
有沒有一種 偏見,可以讓你發現更好的思維.. 偏見,這2個字,聽起來就是不好的。 聽到 偏見2個字,我們都會突然繃緊自己的每塊肌肉神經,極力反駁,我沒有,我不是,討厭被別人說 你偏見。久了,就覺得它是一個不好的字眼,說我們壞話的詞彙,而格外敏感。 這會讓你想到~ 母親不愛女婿 父親獨愛老么
天氣熱,真的是很適合做 情緒練習。 回歸人群,開始工作的同時,也開始面對及處理各種情緒。 好的念頭,帶你心想事成,壞的念頭,帶你走入情緒深淵。 景氣不好,通膨升息,工作繁忙,家庭不順,人際關係緊繃,這些都讓我們每天過得很累,但,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所以,念隨心轉。
休息了也2年,最近又開始緩步工作,暖身回歸社會的 小跑步。 畢竟,休了2年,居家習慣了2年,自由慣了2年,對於要回歸工作職場,要再回到社會與大眾生活,有些些不習慣(哈哈,這是當然的)。 真像放了2個月的暑假,要回到學校上課的心情是一樣的。 社會沒有變,變的是我,職場沒有變,變的是我,都是我。
最近有個很妙的新聞~富二代留美生回鄉務農。 乍看沒啥驚艷,可內容10分驚艷。 務農,是很多高材生,高薪的工程師放棄原有生活,回鄉務農。可新聞這位可能沒有留意台灣的禁忌,他務的農是~大麻。 讓我想起以前教小朋友功課時,曾經看過一個網路作文,不得不誇讚她的文筆,寫得真是寫實... 題目:我的家庭
剛到一個新職場,雖然,這不是第一份工作,卻是病後恢復心態的第一份工作。 離開職場一段小小時光,職場依舊沒有變,還是有那個 搶著做簡單工作的同事(哈哈)。 這若是過去的我,可就會撻伐他了。可現在我抱著一種 觀察者心態 在看他耍戲。 這種人~ 一上班就佔著好位子 想盡辦法讓你離開好位子,他好上位
我討厭流汗,誰喜歡呢? 但,身周很多很多朋友還是很喜歡夏天,如若不是疫情,大家總是整理行囊期待假期出發。 可以衝浪,玩水,穿少少(這個好像不是重點),吹海風,玩沙,堆沙人....好多好多。 大家聊天時又在懷念出遊的記憶,一幕又一幕浮現在眼前。 有了好的旅伴,好的旅行計劃也很重要。
有沒有一種 偏見,可以讓你發現更好的思維.. 偏見,這2個字,聽起來就是不好的。 聽到 偏見2個字,我們都會突然繃緊自己的每塊肌肉神經,極力反駁,我沒有,我不是,討厭被別人說 你偏見。久了,就覺得它是一個不好的字眼,說我們壞話的詞彙,而格外敏感。 這會讓你想到~ 母親不愛女婿 父親獨愛老么
天氣熱,真的是很適合做 情緒練習。 回歸人群,開始工作的同時,也開始面對及處理各種情緒。 好的念頭,帶你心想事成,壞的念頭,帶你走入情緒深淵。 景氣不好,通膨升息,工作繁忙,家庭不順,人際關係緊繃,這些都讓我們每天過得很累,但,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所以,念隨心轉。
休息了也2年,最近又開始緩步工作,暖身回歸社會的 小跑步。 畢竟,休了2年,居家習慣了2年,自由慣了2年,對於要回歸工作職場,要再回到社會與大眾生活,有些些不習慣(哈哈,這是當然的)。 真像放了2個月的暑假,要回到學校上課的心情是一樣的。 社會沒有變,變的是我,職場沒有變,變的是我,都是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有人說—「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但父母的愛何嘗不是有私的?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卻也是有私的, 因為有私,所以希望你比其他人更好, 因為無私,所以把能付出給孩子的都奉獻出去。 或許有人說—「父母對姐姐、對哥哥、對弟弟、或對妹妹比較好~」 的確,父母都是偏心的,但我們何妨也不是偏心的
Thumbnail
上一輩的父母總是威嚴十足,說一是一,孩子絕對不敢提出異議,他們跟父母有很強烈的從屬關係,必須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這樣的親子關係通常不會太親密,尊敬大於關愛,威嚴蓋過暖意。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當時覺得家人就是這麼一回事,供我飲食,照顧起居,而父母也認為能填補肚子就好,心靈的需要有沒有被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