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該從何著手?建立好習慣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2022/08/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因為改正壞習慣比建立好習慣辛苦10倍以上,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文 / 洪蘭
天性是生而有之,不必教的,但是教養不同,它必須透過學習,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因反覆活化聯結成習慣。當習慣成自然後,它就像天性一樣,不知不覺的表現出來了。
很多父母都知道教養的重要,卻覺得它太抽象了,不知從何著手。其實,教養和品德一樣,它就是所有生活習慣的總和——一個人的說話習慣、做事習慣、衛生習慣……加在一起時,就是這個人的教養了。
延伸閱讀

田裡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空間生長

孩子大腦的神經元是每天不斷在連接,形成新迴路,每一次行為的發生都會使這條神經迴路聯結得更緊密。所以《顏氏家訓》中說:「教婦初來,教兒嬰孩。」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壞習慣一旦形成了,要改正它比建立一個好習慣辛苦10倍以上,因為神經迴路的形成有「競爭性」,新的好習慣必須和舊的壞習慣競爭大腦的空間和資源。
一條迴路形成後,會因為持續不斷的使用而變得更綿密,使新的迴路插不進來,就好像一塊稻田如果先長了野草,稻子就沒有空間去生長了。
壞習慣好比地方的角頭,勢力已經形成了,要動搖它不容易,這時要靠毅力,一直去強化好的習慣,使它的迴路夠強壯,能與壞習慣的迴路競爭同一塊資源。
我剛從同一棟大樓的11樓搬到九樓時,回家進電梯常常就不自覺的去按11樓的鍵,二個禮拜以後才不按錯。所以小時候建立好習慣很重要,它使孩子一生受用不盡。
延伸閱讀

改變觀念要知其所以然,才會徹底

《孩子的第二天性》(Second Nature)這本書所討論的教養觀念很先進,例如前一陣子,有個新的實驗出來反駁發展心理學上頗為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認為「延宕的滿足」可能有新的解釋。
他們認為四歲兒童是不是馬上吃這顆棉花糖,這跟他的社經地位有關係:環境優沃的孩子可能不稀罕這顆糖,但是家裡沒糖吃的孩子可能就會按捺不住,想要趕快放進嘴裡了。這本書有把新的實驗結果包括進來討論它,表示作者是跟得上新的研究報告的。
書中對很多坊間流行的迷思都有所指正,雖然國內也有學者指出沒有所謂的「左腦人、右腦人」等等,但是報章雜誌還是在談某名人是左腦的、某歌星又是右腦的。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把這些迷思去除,不再讓父母送孩子去特別發展他的左腦或右腦。
一個觀念的改變一定要知其所以然,改變才會徹底。這本書最可取的地方是它從大腦的機制來解釋幼兒大腦的發展和學習,例如創造力會活化多巴胺通路,所以孩子做出一個東西來時,都會很高興等不及要拿給大人看。又因多巴胺強化學習效能,所以一個人處在創造發明的喜悅時,常會廢寢忘食。
老布希(George H. W. Bush)總統曾宣布1990~2000年為「大腦的10年」(the decade of the brain),如今匆匆又過了30年,大腦研究的發現每天都讓我們睜大了眼睛,充滿了驚喜。對於自己擁有的腦,我們要了解它,對孩子的大腦我們更要好好的保護它,使它能正常的發展,造就孩子的一生。
圖/洪蘭《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書封/天下文化出版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本文摘自洪蘭《進步一點點,人生就會不一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