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怎麼做到每天早起?《鍛鍊你的意志力》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現在的我,除了是一名大學生、企業實習生外,也是「TASYA-STUDIO」的品牌經營者。而近幾天,我開始將自己的文章發佈在美國部落格平台「Medium」上。
雖然目前一個禮拜發佈一篇閱讀心得後,還能有些空閒時間來培養其他興趣,可因為我在上一章《最高學以致用》中提到,希望自己再增加產出的內容量。如果日後變成一個禮拜更新二~三篇文章的話,等於自己兩天內就要完成閱讀書本、重點筆記、完成中、英文內容等工作,這樣的安排對身心著實是一大挑戰。因此我決定將這些行動培養成日常習慣,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讓大腦空出更多精神來完成其他重要的人生目標。
其實之前我已經寫過這本由日本腦科學專家─岩崎一郎著作的《鍛鍊你的意志力》閱讀心得。因為最近重新讀過後有不同的體悟,加上自己想將原本的文章做更完善的補充,所以才會重新以這本書為主題。

習慣佔據我們90%的人生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實驗結果,發現人的行為有「90%以上」都是根據習慣進行。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SOHO族,差別只是在於每個人的習慣行為不同而已。所以基本上只要觀察早上的6個固定行動,就可以預測出人們當天會做哪些事,而且準確率介於90~97%。
在我們大腦中名為「紋狀體」(Striatum)的區域負責控制習慣性動作。根據美國羅格斯大學的實驗結果,當習慣逐漸養成之後,紋狀體的活性會慢慢降低換句話說,我們能用更少的能量去完成一系列的重複性行為。
由於身體會盡可能避免能量的消耗,因此當我們要戒除某一項習慣時,需要投入一定的心力和時間才有機會成功。
相信你多少都有聽過一項關於意志力的「棉花糖實驗」。實驗中,那些能夠抵抗誘惑的孩子們,長大後不管在學業還是其他領域,大多比另外一批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有更豐富的成就。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擁有比一般人更強大的意志力,而自己因為意志力不足,早就輸在起跑點了。但根據這項實驗的觀察人員說明,那些成功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孩,比起看著糖果拼命忍耐,他們選擇用「想像力」和「創意」,讓原本香甜可口的點心,變得失去吸引力。
因此,重點並非自己的意志力到底有多強,而是當我們面臨和目標衝突的誘惑時,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來獲得結果?
我們的大腦其實相當單純。只要對某件事有興趣,幹勁區(條紋體背側、尾核…)就會帶動習慣區(條紋體腹側、阿控伯核…)的活化。只要在產生迴路的過程中,持續保有對事物的樂趣,習慣就能有效的建立;相反的,就算一開始充滿熱情,但過程中大腦發現事情不再有趣,兩個大腦區域的迴路就無法有效建立,導致最後放棄培養新的習慣。
面對大腦這如同小孩子的習性,我們首先要讓它瞭解某項行為是「自己想做的」。有些人可能有過突然想培養打掃的習慣,結果因為家人的一句:
「快去打掃房間!」
變得不想做任何事的經驗吧?這其實是因為後來大腦分泌了壓力荷爾蒙(Cortisol。皮質醇),抑制了應該產生的腦源神經滋養因子(BDFN),讓原本可以從「自發性行動」順利養成的習慣,變成了「被迫性行動」,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心裡還莫名產生一股壓力。
所以當我們想要保有好習慣,或是戒除壞習慣時,都要確定做這些事情是「出自自我的意願」。

你如何想像事情?

接下來要來說「如何找到幹勁」?你在想像事情時,最常用「第一人稱」視角,還是「第三人稱」視角模擬情況呢?
當我們使用第一人稱,也就是「自我」的觀點來看待事情時,會傾向「我該怎麼做?」的「方法型」思考;而第三人稱「他人」的視角,則會著重「我為什麼要做?」的「意圖型」思考。
舉個例子,當我們遇到外國人問路時,如果用第一人稱來看這件事,就會想說「該怎麼回答對方?」但如果因為對自己的英文能力沒自信,想做這件事的意願本身低落時,用第一人稱的角度思考其實意義就不大了;反觀,如果這時候就可以先用第三人稱來想想「為什麼我要幫對方?」也許在思考過程中會發現,這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練習英文口說的好機會。此時意圖產生,有了幹勁之後,再用第一人稱來思考行動的話,才能做出更細節的判斷。
回到文章標題,為什麼我會養成早起的習慣呢?如同我在開頭時提到的,目前我正在企業實習,每天都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到公司上班。由於我會盡量避免尖峰時段搭車,所以早起就變成了必要的行為。一開始會這麼做的理由都是受外在因素「被迫」所致,所以除了上班外(畢竟我還是需要錢),只要當天想要多睡一點,就會直接翹課。畢竟對我而言,上大學本來就不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

當我有意識地培養習慣後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早起讓我能夠利用的時間變得更多。不僅能夠更從容地準備出門,還能利用這「多出來的時間」閱讀、寫文章,甚至是健身和備餐。而且,規律運動以及均衡飲食都能夠幫助身心處在愉悅的狀態,讓這一切習慣慢慢進入正面循環。
可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每個人一天能用的時間都是24個小時,要養成這些習慣,勢必需要放棄其他的休閒娛樂。雖然不能再繼續盡情地玩電玩有些痛苦,但一想到保持這樣的生活習慣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享受時,就會感到異常的興奮,並且更享受投資這份習慣的過程。
如今就算是假日,我也能輕鬆地執行這一系列的行為。相信你如果願意的話,一定也能夠做到。

正向思考能讓大腦更健康

其實習慣並非只是定義在固定從事某項活動,只要是接收到特定訊號時所產生的反應,都能夠稱為習慣,包括「言行舉止」、「想法」與「價值觀」等。
我在上一篇文章《最高學以致用法》的結尾有說明正向思考的重要,這邊則會針對大腦的迴路再進行補充說明。
如果我們習慣口出惡言,或是長期接收這樣的負面字詞的話,大腦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負責左右腦的資訊交換與傳遞,主要掌控語言和知覺等)以及連結大腦與小腦的迴路功能將會慢慢減低,容易造成日後大腦功能的退化和病變產生;而如果我們持續保持正向思考、與人為善的話,就會增加大腦「前額葉皮質區」(PFC。高級腦)的腦細胞生長,讓心智能有更上一層的發展,並減少罹患失智症等相關疾病的風險。
從今天開始,你可以試著對身邊的人打招呼、道謝,讓環境的改變從我們開始做起。

結語

這本由腦科學博士岩崎一郎所著的《鍛鍊你的意志力》心得分享就在此告一段落,日後地分享會透過我的生活變化讓你明白是否真的有可行性。培養習慣是需要時間和持續地進行來達成,希望你可以將這本書做為操作手冊,幫助自己在邁向一流的路上更為順利。

推薦指數

易讀性:★★★★★
豐富性:★★★★★
專業性:★★★★★
綜合評分:★★★★★

行動,就是我們的語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6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流人閱讀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55會員
38內容數
「一流人閱讀筆記」是我寫作至今的閱讀心得與筆記統整。 內容以分享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習慣培養等加速財富自由的書籍為主。 對於喜歡學習的你只要花10分鐘,就能在這裡透過一篇篇的文章,了解一本書的核心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ASYA-STUDI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在去年年底,我架設了「TASYA-STUDIO」網站,雖然勉強能在一個禮拜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心得,卻一直想更新的更頻繁,好讓你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上網瀏覽了有關寫作與速讀法的書。過程中突然發現這本在日本亞馬遜銷售15萬本的「輸出大全」。儘管網路上的評價有點兩極,但我還是決定
前言 在去年年底,我架設了「TASYA-STUDIO」網站,雖然勉強能在一個禮拜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心得,卻一直想更新的更頻繁,好讓你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上網瀏覽了有關寫作與速讀法的書。過程中突然發現這本在日本亞馬遜銷售15萬本的「輸出大全」。儘管網路上的評價有點兩極,但我還是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如何利用意志力養成習慣。 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州大學的學者們選取了164名八年級生(國二學生)進行測試,除了智商外,還特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想要擁有滿意人生的關鍵,不是一開始就挑戰需要費力才能培養的習慣,而是要從微小的習慣開始蓄養,從中獲得成就感再堅持下去。 大腦的習慣如何影響我們? 如果說,一張清單可以改變一場戰局,是否也能改變人的一生? 答案是可以。而且這些清單還
Thumbnail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許多人缺乏執行力並不是出於懶惰,而是因為大腦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結果。文章強調了成長型思維的培養,提出降低預期、不和外界比較、聚焦自己等方法,可以激發內在的動力。作者分享了自己歷練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以及在社群媒體經營中透過持續行動實現小目標的經驗。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很多人認為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都需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Charles Duhigg在《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一書中,透過豐富的研究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向我們說明如何利用意志力養成習慣。 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中,賓州大學的學者們選取了164名八年級生(國二學生)進行測試,除了智商外,還特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想要擁有滿意人生的關鍵,不是一開始就挑戰需要費力才能培養的習慣,而是要從微小的習慣開始蓄養,從中獲得成就感再堅持下去。 大腦的習慣如何影響我們? 如果說,一張清單可以改變一場戰局,是否也能改變人的一生? 答案是可以。而且這些清單還
Thumbnail
一個小小的想法與信念都有可能影響自己的一生,如正念冥想與吸引力法則,可以幫助人在思考及判斷上更清晰明確。本文分享了作者的生活哲學和心得感受,並提到如何面對困境時改變心態,希望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量子,影響心態的小小想法。
Thumbnail
在《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中,作者BJ. Fogg提到影響行為的三要素:B(行為)=M(動機) * A(能力) * P(提示)。其中,「小習慣」的目的,主要是針對一些「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習慣,為了讓這些習慣更容易養成,所以作者建議由「小」著手。作者Fogg在書中所提出的例子即是,他每次吃東西後,會要求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