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讀書筆記:歡迎來到人生哲學研究所(上)

2022/08/30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這本書以漫畫及精練的文字來引領讀者了解哲學家的思想。哲學本是人類經過長時間的自我思辨、與他人辯證後出現的產物,確實不太平易近人。漫畫正好和哲學相反,隨手拈來一本就可以輕易地進入漫畫的世界,所以對於剛接觸哲學的人來說,這本書確實很適合。
除了介紹人類文明中影響巨大的哲學家與他們的核心思想,這本書也提供了初學者研讀哲學的步驟與做法。
哲學既然是賢人brainstorm之下提出的嶄新理論與觀點,後人拾取智慧之虞,也必須要經過自我的思考,方能真正吸收與內宥。因此,在進入正題之前,此書先提出了幾個思考點:
壹、什麼是「善」?
正如同聖人也會犯錯,我相信再怎麼善良的人,仍會做出無意間傷害他人的舉止。所以我認為世間沒有純然的「善」,但我們仍能做到「盡善」。
我所認知的善可以分成兩種,一是對自己的善,二則是對他人的善。對自己的善,是全力以赴、不留遺憾;對他人的善則是盡可能地不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失敗可以是成功的養分,某些傷害能使人更強大,且很多時候傷害是無可避免地,但我相信,我們仍能透過良好的溝通及真誠的關懷,將傷害化到最小,並讓這些傷害產生正向影響。
雖然我們無法同理他人,但我們能接納他人。
貳、何謂「自己」?
關於這個疑惑,仍是我的疑問。截至目前為止,我仍在尋找自己的心之所嚮,我所寫的散文也被老師說因為自身迷惘所以寫得不深。
不過我知道我是一個相當矛盾的人,我很悲觀也很樂觀;我很脆弱但也努力地讓自己更勇敢;我其實很內向但也可以很外向;我渴望歲月靜好但又不想甘於平凡……可能就是因為我有如此的多重性,才導致我如此難以了解自己吧。
就像沒有任何人可以全然地認識一個人,也沒有人可以全然地認識自己。在電影《緝魂》中,李燕/王世均二號殺死了原本的王世均,這是王世均將自己的意識移植到李燕身上時,始料未及的事情。首先,他忽略了李燕/王世均二號是個有獨立性的個體,其次,王世均的意識裡仍有許多自己未曾了解的潛意識,也可能又混雜著未被提取出來的李燕的潛意識。因此,李燕/王世均二號的行為並不是任何人可以掌握的。
哲學上或精神分析上的「自己」也具有多重性,如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黑格爾則以心理層面分為「在看的」自我與「被看的」自我;沙特則分為「自覺存在」與「自體存在」。
「自己」雖然複雜難懂,但仍能透過興趣探索、自我對話以及他人反饋中,慢慢瞭解自己。
參、和意見不同的人討論
蘇格拉底特別喜歡和雅典青年辯論,在辯論過程中,也刺激彼此的思考。在不同意見激盪之下,或許可以找到更好的解決之道與思考成果。
不僅是意見輸出的同時需要與不同意見交換,在輸入議題的同時,也該參考多家看法。我自己喜歡看的平台就有敏迪選讀轉角國際關鍵評論網林辰Bushi等等。
肆、找出嫉妒他人的原因
伍、主動在意生活的小細節
哲學是思考人生的學問,因此許多思想都啟發於生活細節的思考。哲學家可能看到了平常人忽視的問題,或是以過去沒人提出過的思考角度看待問題,進而出現了自己的觀點論述。

當現代人的困擾遇上歷史上的哲學家

為什麼社交平台會使人焦慮?

思考在社群平台上的形象,是否是真實的自己,或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從眾升學而感到空虛迷惘

在「懷疑一切」的理念上,我認為和柏拉圖的論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對自身迷惘困惑的狀態不滿,或是對所處社會環境有所憂慮與懷疑,因此向內尋找問題根源,進而達到傾聽自我的聲音。

遇上職權騷擾該怎麼辦?

在康德的理想世界中,人可以依憑理性戰勝一切,而遵從理性行事也是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之處。康德認為,理性即是自由。因此,在面對職權騷擾時,不應恐懼退縮,應該理性地告訴上司自己並不喜歡這樣。
在多數情況下,理性也並非是萬能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經過權衡,且也不能傷到表面和氣,徹底的理性過於理想。對黑格爾來說,或許可以找到其他同事或甚至去和上司商量,共同找出自己和上司都可以更舒適的工作互動。

絕望

齊克果可以說是存在主義祖師爺,從他之後存在哲學都不再將存在視為肉體存在,而是昇華到精神與意識的層次。齊克果認為,過度樂觀與過度悲觀都是絕望的體現,而絕望會使得人們忽視當下的自己,將自己過度寄託於理想或現實。存在應該是活在當下,去實現具有實踐性的理想。

為何會嫉妒他人?

尼采認為「見不得別人好」的心理源自於認為自己品行端正,善良渺小且努力,而那些輕易得到自己所渴望的成就或理想的人,諂媚卑鄙不值得學習。這樣的思想是奴隸道德,以「弱小」、「渺小」等負面形容詞來尋求自我慰藉,但尼采認為人應該要以正面的形象來肯定自己。

為何看到自己的心上人會感到緊張?

巴代伊認為「情色」是專屬於人類的情緒與思想,因此情色是充滿人性的。人類生活在充滿社會道德的框架之下,擁有許多禁忌和規範,情色也是禁忌之一,因此才會產生對於違反社會規則的期待,同時對於玷汙自己心上人的踰越也會羞愧的心情。

總覺得自己無法融入社會群體怎麼辦?

史丹佛大學教授Philip George Zimbardo於1971年執行一項實驗,名為「史丹佛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後來也被翻拍成電影。他錄取24位他評選後認為心理健康的學生參與,且每人每天皆可得到報酬。Zimbardo教授將學生隨機分為獄警與囚犯,並給予獄警們的指令「維持規則與秩序」。爾後,獄警們以各種脅迫方式對待囚犯。
行為藝術家Marina於1974年有個藝術計畫《節奏0》rhythm0。她將自己全身麻痺,並在桌上放上各種物品,參與者可以使用桌上所有物品,並且能任意對她做所有事。一開始會場溫馨祥和,有人送她玫瑰,有人以口紅寫下「自由」並放到她手裡。隨著時間流逝,觀眾開始展現人性本惡,有人拿玫瑰刺她,有人以刀子割傷她,有人將槍放到她手裡對準她自己……
以上兩則實例可以看見被賦予絕對自由與權利後,人性中的黑暗面無所遁形。獄警們當下認為自己以正當手段對付「邪惡的囚犯」,不少觀眾在事後主動道歉,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做出傷害行為。不過,兩者有非常明確的共同點:缺乏思考。囚犯/Marina無法反抗自己而有了惡意,不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正當;其他人看到一個人踰矩,好像也看到了自己有同樣的特權,似乎有了「機會難得,不想吃虧」的心態,也可能只是純粹的從眾心理,如果不跟上自己似乎就會被邊緣。這也可以結合康德的定言令式「要求自己的意志採取道德行動」,或是笛卡爾的理性強調人類保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隨時保持著自我意識,清楚知道自己的行動以及目的。
不要總想著融入群體或迎合群體,如果價值觀真的大相逕庭,那就及早離開。

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自由?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平等自由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被法律束縛與保護著,可是卻又覺得自己好像很不自由,被學業、工作、世俗價值觀綁架。可能懷揣著夢想卻被現實打壓,可能每天應酬壓抑情緒等等。同時,我們也被所謂的「常識」以及「三觀正」情緒勒索,可是真的有恆常的常識和價值觀嗎?價值觀與社會心理都是因時變動的:中古世紀,世人相信君權神授,現代人相信天賦人權;一百年前,世人普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現在這樣的思想會被嘲諷是清朝穿越來的、活在封建時代;如今多數國家都採一夫一妻制,但在過去的中國儒家社會卻並不如此,而當代有少數人抱持著開放性關係,未來甚至可能會有更多人接受這樣的想法,但只要提出這類過時或前衛的言論,就會在網路上引起撻伐。
思想和言論自由被輿論打壓,為了不被排擠而選擇沉默;理想被現實打壓,即使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為了收入和生活仍選擇留下……以上總總讓這個多元的社會潛藏了部分的不自由。

怎麼樣才是幸福?

怎麼樣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或許有人會覺得桃花運旺盛就是幸福,有人覺得掙大錢是唯一正途,有人希望能成就自我肯定。
為了能讓絕大多數的人都能過上幸福,現代國家主張平等,每個人都得以追求自己的幸福。社會主義提出的人民公社,便是期許人人平等、家家溫飽,卻忽略了人的惰性與貪婪,最終宣告失敗。
過度講求平等,反而妨礙到某些優異人才逐夢的自由,也了杜絕累積財富的自由,同時也讓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努力失去意義。

有社恐怎麼辦?

在職場上無法與同事建立關係、進行溝通,卻還是為了維持表面和善而選擇留下或迎合,只會徒增自己的痛苦與疲憊。這在尼采看來,只是以義務作為理由,卻仍不願嘗試跳脫現階段的生活。

為何無法互相溝通理解?

人際互動時常會出現誤會,甚至口角,都是溝通不良的後遺症。我自己最常遇到的困擾是,被誤解為總是在抱怨,但我僅是想向朋友陳述自己遇到的困境。
有一回參加活動,我和夥伴都很忙,彼此時間喬不攏,導致我們也鮮少有機會溝通。我將這個問題告知學長姊,希望學長姐斡旋協調,或給予建議幫助,事後卻聽聞學長姊認為我在抱怨我的夥伴,而不檢討自身問題。雖然我和夥伴很少會面,並不大熟,但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溫暖善良且認真的人, 人緣也好,我還挺喜歡她的,竟被誤解為嫌惡她,讓我很是受傷。
之後,我時常思考是不是自己的表達方式有問題,例如肢體語言和語氣等等,尤其是訊息上,我並不特別喜歡表情符號,所以偶爾在傳送訊息之前還會問問身邊的人文字表達是否不妥當

生存與存在的目的為何?

有時候,我會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努力。李長吉的〈苦晝短〉有這麼一句詩句:「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千古一帝也終得一死,死的時候什麼也不能帶走,那為什麼還要努力?可是,我好像又不太甘心,不甘心當一個平庸的平凡人,不甘心庸庸碌碌過完一生。
以前的人相信天命,聽從神的指示。現在的我們相信自己,相信人定勝天,不再被宿命論綁架。可是獲得鬆綁的我們得到了迷惘,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不知道該向哪走。有時候這份迷惘又會帶領我們回到宗教、算命等等,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啟示、指引或安慰,但最終能為我們自身負責的,終究是我們自己。
海德格說,人乃「向死而生」,因為死亡是人生最後的關卡,不得逃避,要正視死亡。
高三時情緒狀態不好,拉了同學陪我一起看身心科。過程中,醫生問了我一句:「可以說是什麼支撐妳沒有跳下去嗎?」我看著醫生,認真的說:「因為我知道我死了之後,世界還是會正常運轉,我覺得這樣很不公平。」沒記錯的話,當時醫生好像是略表同意地微微點頭。我第一次出現這個念頭時,我被自己的想法嚇到了,感覺這種想法和說法把自己看得太重,若是讓我爸媽知道我這樣的想法,一定又會說我太自我中心。但又覺得自己這樣的想法似乎很理所當然,畢竟我來到這世上,不希望自己是白走一遭。

工作的價值

除非家裡真的很有錢,否則我們都需要有一份工作。有時候也許因為在興趣上沒有天賦,我們從事的行業並不見得是心之所向,無法獲得他人甚至是自我的肯定,只是換取溫飽的價碼。我截至目前為止所做過的打工,大抵都是這種性質。
我現在仍在找尋人生方向,也不知道將來想從事什麼,會有什麼作為。但,仍願我能找到一份能讓我得到自我肯定的心之所向。

如何對自己產生自信?

很多時候,我們會被世俗價值觀左右了自己的判斷,進而不認可現階段的自己、羨慕他人的生活品質。這個強調多元的社會,存在著太多的灰色地帶,沒有絕對的對錯,可我們還是會潛意識地跟著文化霸權的思想走、依據文化霸權的價值觀判斷是非對錯。
若是自身處境無法達成自我肯定,那麼繼續努力前進;若是自身處境無法達成社會標準,則反思所謂社會標準是否符合自身理想追求。

智能科技是否能取代人?

我認為機器人與人類有幾項區別。首先,機器人在出廠時以被設定好特定的功能,例如照顧老人、陪孩童學習玩樂、進入工廠製造等等,不需要尋找自我存在價值;其二,機器人不會意識到死亡,雖然他們可能會被更先進聰明的機器人汰換,但他們並不會面臨到真正的死亡,因此也不會為此感到焦慮不安;其三,AI能夠做到人類做不到的絕對理性,小至人際互動大至法律判決,人們做決定時多少都有感情參和,很難有人能做到如康德一般地完全遵從理性;第四、機器人無法體會複雜感情,雖然或許能透過程式輸入情緒到電腦中,但我認為機器人無法體會兩種以上情緒的混合,例如悲喜交加或五味雜陳等等,而且人心是複雜的,無法以科學與數學衡量。
因此,我不認為智能科技可以完全地取代人,或是變成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感於自己跨出舒適圈的懵懂和不安,希望有個地方可以互相交流資訊和鼓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