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句點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或者是你自己),與人對談常常會讓對話產生句點?甚至會讓人臉上三條線?這都源自於問出爛問題。

什麼是句點情境?就是對話時因某句話被迫終止,讓原本的對話無法再繼續進行下去。一般的對話會有三個步驟一直循環:提問、聆聽及回應,而提問又是對話中的邀請函,目的是讓你跟對方產生連結,之所以會產生句點情境,很高機率是發生在提問的階段,有些人會在對話中問出掃興的提問,讓對話被迫中斷,輕則尷尬轉換話題,重則憋嘴翻臉互罵。以下我舉出幾個我歸類為掃興的提問,你自己檢視一下你曾經用過幾個?

一、批評式提問:

「你連這個都不會哦?」

「你今天這身衣服怎麼這麼怪?」

「你都沒想過xxxx?」

「我不是叫你要提早出門不要遲到,你為什麼做不到?」

這類提問讓人充滿壓力、怪罪,讓人很難回應你的問題,甚至在對話的第二步驟「聆聽」時就讓人感到不悅,上面有提到,對話必須經過提問、聆聽與回應,批評式的提問讓聆聽、回應中斷,進而造成句點的情境。

二、逼迫式提問:

「可是!你不覺得這樣沙發款式比較好嗎?」

「但是,你不認為現在退出是最好的選擇嗎?」

「你是不是應該先吃飯再去運動啊?」

這類的提問聽起來就像要逼人就範的感覺,想將自己的意見逼迫對方答應,若對方與你的看法不同,就很容易進入句點情境,讓原本的對話很難再繼續下去。

三、不切實際的提問:

「你會對我說謊嗎?」

「你會永遠愛我嗎?」

對於這類的提問很難回答是或不是,這會讓回答的人很不安。

那怎麼避免讓提問變掃興?大原則是保持自己的「好奇心」,最好能引導對方產生思考,我這邊舉一個方法:開放式的提問,以下舉幾個例子:

例如「你是不是應該先吃飯再去運動啊?」可改成「你覺得吃飯跟運動那個先做比較有益健康呢?你有這樣的想法的理由是?」

「可是!你不覺得這樣沙發款式比較好嗎?」可改成「你覺得選什麼沙發比較好?」、「你認為什麼配色會比較舒服?」

「我不是叫你要提早出門不要遲到,你為什麼做不到?」可改成「你遲到了,是路上遇到什麼狀況嗎?」

「你會永遠愛我嗎?」可改成「我身上的那些特質讓你愛我?」

因為問題是開放性的,所以可以激盪出雙方的看法,同時可以促進雙方的交流,讓對話能一直延續下去。

好的提問是需要不斷練習的,有時自己不會感覺到對話常常產生句點,需要旁人給你回饋,我認為你可以跟常常對話的人談談,了解自己是否是句點王,這樣你也可以儘早改善自己的提問方式,讓你的對話更有品質,使你成為別人愛聊天的對象。

翁楷個人部落格:

https://bit.ly/3vd94XG

翁楷個人粉專:

https://bit.ly/3Jad1Cs

若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大家不吝追蹤、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翁楷的沙龍
13會員
95內容數
在一般的職場從業者,除非你是創業者,不管那個的職位一定有你的上層主管,如何與上層主管進行溝通、任務的對焦,是目前職場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向上管理做的好,你的職涯也將比別人順利,升遷的機會也就比別人多,我以多年主管的經驗,傳授如何做好向上管理,讓你的職涯充滿無限可能。
翁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1
是不是有長輩一直告誡著你,上班在做事要勤奮?你是否也有「勤能補拙」的迷思?平常的觀念,懶惰是個負面、而勤奮是屬正面的詞,但在職場上勤奮人的績效不一定會比懶惰人來的好。
2023/06/21
是不是有長輩一直告誡著你,上班在做事要勤奮?你是否也有「勤能補拙」的迷思?平常的觀念,懶惰是個負面、而勤奮是屬正面的詞,但在職場上勤奮人的績效不一定會比懶惰人來的好。
2023/06/11
之前有下屬找我抱怨,說某部門的主管換到不同部門後,做事風格有明顯的偏差,原本極力反對的事,現在確站在同意的一方,讓這位部屬感到不可思議,一直嚷嚷著:「怎麼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了一個腦袋?」;我當時卻潑了他冷水:「不用懷疑,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
2023/06/11
之前有下屬找我抱怨,說某部門的主管換到不同部門後,做事風格有明顯的偏差,原本極力反對的事,現在確站在同意的一方,讓這位部屬感到不可思議,一直嚷嚷著:「怎麼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了一個腦袋?」;我當時卻潑了他冷水:「不用懷疑,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
2023/05/29
先說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小陳是某部門的部門長,而小李則是小陳一手拉拔的優秀課級主管,最近小陳因上級要求的KPI有達不到風險而焦頭爛額,所以不時會有情緒性的反應,甚至對小李的能力多所質疑,讓小李這陣子常常垂頭喪氣、自我懷疑。
2023/05/29
先說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小陳是某部門的部門長,而小李則是小陳一手拉拔的優秀課級主管,最近小陳因上級要求的KPI有達不到風險而焦頭爛額,所以不時會有情緒性的反應,甚至對小李的能力多所質疑,讓小李這陣子常常垂頭喪氣、自我懷疑。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在AI技術持續發展的世代中,我們得以更快地獲得所需資訊,解決問題和發揮創意。不過,想要運用AI協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備提問力。好的提問能讓我們更順利的解決問題、滿足需求。但要如何提出好問題?總是問不出真正想要問的問題?今天我想和你分享如何破解三個常見的提問關卡。 提問關卡一:
Thumbnail
在AI技術持續發展的世代中,我們得以更快地獲得所需資訊,解決問題和發揮創意。不過,想要運用AI協助我們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具備提問力。好的提問能讓我們更順利的解決問題、滿足需求。但要如何提出好問題?總是問不出真正想要問的問題?今天我想和你分享如何破解三個常見的提問關卡。 提問關卡一:
Thumbnail
前陣子在聚會場合中跟朋友聊天,談論話題是天南地北,即便價值觀是相近, 雖然不免俗地一定會帶到新聞熱議的話題,或是最近生活上困擾的事, 過程中我自己覺得有些地方卡卡的,有時會想要讓彼此做出改變時, 其實有一定的難度 既然溝通與提問都是想要促進改變與突破,或解決某個痛點 改變問答就能起到一點作用
Thumbnail
前陣子在聚會場合中跟朋友聊天,談論話題是天南地北,即便價值觀是相近, 雖然不免俗地一定會帶到新聞熱議的話題,或是最近生活上困擾的事, 過程中我自己覺得有些地方卡卡的,有時會想要讓彼此做出改變時, 其實有一定的難度 既然溝通與提問都是想要促進改變與突破,或解決某個痛點 改變問答就能起到一點作用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或者是你自己),與人對談常常會讓對話產生句點?甚至會讓人臉上三條線?這都源自於問出爛問題。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遇過一些人(或者是你自己),與人對談常常會讓對話產生句點?甚至會讓人臉上三條線?這都源自於問出爛問題。
Thumbnail
今天在群組裡被吐了一句「我感覺是,有點離題了。」雖然不算是有針對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但也讓我十足解HIGH了,關了聊天視窗,沈澱一下,我回過頭思索到底一切錯在哪裡?
Thumbnail
今天在群組裡被吐了一句「我感覺是,有點離題了。」雖然不算是有針對性,或人身攻擊的話語,但也讓我十足解HIGH了,關了聊天視窗,沈澱一下,我回過頭思索到底一切錯在哪裡?
Thumbnail
「從剛剛的過程中有發現什麼嗎?」 「我...把自己問倒了!」 這是兩個月前某一次教練會談中,從客戶口中聽到的金句。所謂的金句,不是國文老師,也不是我來決定,而是客戶自己說出意想不到、讓自己眼睛撐大的那句話。 學習不問問題 但問題並沒有消失 但我認為這樣的順利只是一個假象,稍後再說。 人比人氣死人
Thumbnail
「從剛剛的過程中有發現什麼嗎?」 「我...把自己問倒了!」 這是兩個月前某一次教練會談中,從客戶口中聽到的金句。所謂的金句,不是國文老師,也不是我來決定,而是客戶自己說出意想不到、讓自己眼睛撐大的那句話。 學習不問問題 但問題並沒有消失 但我認為這樣的順利只是一個假象,稍後再說。 人比人氣死人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如何運用六種「傳接球」技巧,拉近雙方的距離、營造出有利於對話的氛圍。事實上,除了傳接球技巧之外,我們也可以透過「提問」來引導有利於雙方對話的情境。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和你簡單分享三個實用的提問技巧 ... 「應該是這樣才對吧?」 「為什麼不那樣做呢?」 ... ... ...
Thumbnail
職場,佔了一天時間將近三分之二的場域,裡頭聚集了從剛踏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以及歷練多年的職場老手,同時在職場染缸一起攪和,本篇想談的是,不管你現正處在職場何種階段,如何透過「提出好問題」在社畜圈子裡更上層樓,接下來你將會收穫:1.培養健康的提問心態2.如何讓別人願意幫助你?3.自問自答的收穫。
Thumbnail
職場,佔了一天時間將近三分之二的場域,裡頭聚集了從剛踏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以及歷練多年的職場老手,同時在職場染缸一起攪和,本篇想談的是,不管你現正處在職場何種階段,如何透過「提出好問題」在社畜圈子裡更上層樓,接下來你將會收穫:1.培養健康的提問心態2.如何讓別人願意幫助你?3.自問自答的收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