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靠近孩子的方法是離開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上個禮拜,我給我家的小Q找了一點課外功課,讓他放學回來找時間做。

結果他回來一看還有媽媽的功課,生氣的大聲說:我好累了!不要再叫我做其他事!我在學校還要應付那些很兇的老師,小心不能犯錯,神經緊繃,很累的你都不知道!

我聽完,當下直接閉嘴了。

心想,真的,聽起來真的很累。每節課、每門科任老師,一天8節課……神經緊繃,這怎麼可能不累?

我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直到他來找我說話。

其實我常常忍不住對他發脾氣,但是今天我想我只有兩種方式面對他。

1、讓他休息吧,閉上嘴。

2、等他情緒平穩一點,可以鼓勵他:你今天這麼努力讓自己可以在學校順利過完,真的很不容易啊!你很厲害哦,能夠照顧好自己。

那些額外的功課,等他願意來配合再說。

我覺得我也是那種,很容易被孩子回應態度而影響到的人。有時候自己的身心也沒有好好被照顧到,焦慮感很高。

而且,很多時候,跟孩子說了很多遍的事情他總是丟在腦後。一邊煮飯還要一邊想著他怎麼還改不掉這壞習慣,心裡的火就忍不住燒起來。

但是,今天Q他願意跟我說,他在學校時如何努力的,他真的很累。甚至,至少他願意說出來!

我們每個人在外面討生活面對老闆時的戰戰兢兢,不也是一樣的嗎?我們累回來還可以躺在沙發放空,但是孩子不能,回到家還要面對媽媽的額外功課,嘮嘮叨叨的精神轟炸。

好吧,我懂。

壓住自己想要飆出來情緒,默默的去廚房工作。

有時候,靠近孩子的方法是離開他。或者聽他說,不做任何評價。

而在他需要被聆聽的時候,陪他思考問題是什麼?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成為他的顧問、智囊,或者一棵可以靠著休息的沉默大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萱的沙龍
2會員
16內容數
日常讀書與觀影 心情
青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7
小提琴老師說:在這裡,我們就讓孩子喜愛音樂
Thumbnail
2023/10/27
小提琴老師說:在這裡,我們就讓孩子喜愛音樂
Thumbnail
2022/10/26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2/10/26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2/10/17
一個挫敗的經驗並非是可怕的,而是可以透過實際的行動改變的。
Thumbnail
2022/10/17
一個挫敗的經驗並非是可怕的,而是可以透過實際的行動改變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擁抱可以讓人變得溫柔,讓孩子的怒火瞬間澆熄,因為他感受到你的愛了。
Thumbnail
擁抱可以讓人變得溫柔,讓孩子的怒火瞬間澆熄,因為他感受到你的愛了。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當大人自己都處於混亂當中,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關注到孩子的狀態跟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否有壓力,是否想要被陪伴。
Thumbnail
當大人自己都處於混亂當中,自顧不暇,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去關注到孩子的狀態跟需求? 很多時候,孩子的言行舉止,無形中都反應出他們的身心狀態,是否有壓力,是否想要被陪伴。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開學的時候,校門口就會上演十八相送的戲碼。爸媽很想要丟包,但是孩子黏牢牢。 要從十八相送畢業 「他哭成這樣,我好像是壞人」家長有可能這樣對自己說 . 有四個訣竅 📌循序漸進不要急 📌提高想像力不害怕 📌加強好經驗喜歡上學校 📌建立界線來讓孩子獨立 . #急躁會帶來反效果 所以從五分鐘
Thumbnail
開學的時候,校門口就會上演十八相送的戲碼。爸媽很想要丟包,但是孩子黏牢牢。 要從十八相送畢業 「他哭成這樣,我好像是壞人」家長有可能這樣對自己說 . 有四個訣竅 📌循序漸進不要急 📌提高想像力不害怕 📌加強好經驗喜歡上學校 📌建立界線來讓孩子獨立 . #急躁會帶來反效果 所以從五分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