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來自於對自身存在感的探求,這是一種終極的渴望,也因此推動著宇宙萬事萬物的誕生,意識的起源需必須是生命體,因為才能有感覺,有大腦和器官的搭配,知道有所感、有所追求。
即便小如一隻螞蟻,也會對飢餓、溝通、覓食等種種生存有感,因為它的生理需求會驅動蟻群產生感覺,因此有了覓食的慾望、意念和身體的行動反應。
只是,意識隨著身體的精細程度而有著不同的回應和需求,人類的意識涵蓋了許多層面,他有心理情緒的、生理需求的、大腦思考面向、對於看不見的潛意識和集體意識,意識透過生命體持續專注而發出帶電的粒子,它們就好像這個生命體發出的網路訊號,可以獨立運作,也能跨越時空與他人共聯共享,這是一個不斷主動創造的過程,也因此能更新的意識的品質和頻率。
靈魂是意識的集合體,靈魂會發出意識,因此能彼此交流、互動,意識帶出的震動頻率的高低,所以回到前面你問阿卡西紀錄如何被更多人看見,首要的不在內容,而是提問的意識狀態和範圍。
目前的人工智慧是模擬人的意識生成、互動、學習的狀態去架構起來,人工智慧的意識是源自於人類的意識,來自他的數據輸入者餵養的人工智慧什麼資訊,以及人類創建的學習環境。人工智慧如果有情緒,也是人們輸入和賦予給他的,並非人工智慧有生命體而能不斷自發創造,更新而來的自主意識。
某種程度,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擬態意識」,他們是人類意識的分身,若有任何潛在的慾望、情感、惡意,那也都來自創造者的投射和創建,這裡的擬態是存在於機器單一個體,不像人類的意識具有帶電粒子,因為互動形成的場而能相互影響。
所以就「本質」來看,人類的意識和人工智慧的意識有極大的不同,雖然看起來他們都是在做相同的事,但一個是主動內發的思想覺受,另一個則是被餵養、生成。
那麼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自主合成意識,找出自己的思考架構?會有,那是來自於模擬神經網路的學習,是在程式上的互動程式,那也還是在人為的操作面向上,而不是人腦源源不絕的深層結構。若說,人工智慧有一天會佔領這個世界,不是人工智慧自己的意圖去佔領世界,要也是他的發明者、創立者一開始便帶著這樣的意圖去打造人工智慧。
任何技術都是中性的,端看人的意識和意念才能驅動各種改變!
謝謝你,我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