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難題#13|《情緒修練》:好好地釋放憤怒,別讓憤怒回頭攻擊我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最近,面對兩歲多的女兒時,我特別容易發怒。她正在處學習自主的階段,很多事情都堅持自己來,若是我阻止她,她便會哭鬧,而我也跟著生氣起來,接連幾次下來,我越發沒有耐心能靜下心來溝通。

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容易生氣的自己。從小我就是個溫和的女生,在家裡排行老二,所以「忍耐」與「妥協」是我學習最好的功課。然而,長大成人後即使成為了心理師,那自小就內鍵的「生氣是不對」的思考邏輯,即使明白這邏輯並不適當,但仍經常干擾著我的思緒,自責不該再對孩子生氣。

經常為憤怒苦惱的我,打算來認識《情緒修練》這本書如何看待憤怒

raw-image

好好地釋放憤怒,別讓憤怒回頭攻擊我們

情緒修練》裡提到:「憤怒只有在你壓抑它時才會出現問題,因為一旦情緒爆發,對內會破壞你的身體組織造成疾病,對外會讓你看起來像個歇斯底里的人。」

你的憤怒是對內?還是對外呢?過去的我比較像是對內的人,經常壓抑自己的憤怒,難怪我會有著各種病痛。現在經歷生子育兒的過程,有些事情令我忍無可忍,或者我發現我也沒太多的力氣繼續壓抑憤怒(這是需要很大的能量才能抑制憤怒),漸漸地我也在學習如何釋放自己的憤怒。而且,成為母親之後,確實是需要一股強大的能量來保護孩子,憤怒確實是一股強大的能量,但是需要善用。

我一開始都是歇斯底里地爆發,因為過去實在累積太多的憤怒了。後來,我逐漸發覺憤怒的情緒直接爆發出來,雖然心裡的怒氣抒發出來十分痛快,但並對彼此間的關係並無助益,反而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溝通模式,而這樣的憤怒情緒就像瘟疫一樣,會在人際間傳染開來,使每個人的情緒都越來越暴躁。那到底要如何釋放憤怒呢?

同場加映:送給在育兒過程中容易暴躁的你

透過憤怒展開建設性的行動

當憤怒來臨時,第一步我們要學習的是不去壓抑或否定它的存在,否則我們將被憤怒反噬。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憤怒情緒,例如一個人散步、運動(我試過拳擊有氧,很有發洩的效果呢!),而我最常使用的就是自由書寫,把自己生氣的事情全部都寫下來。

第二步必須要為這個憤怒,展開至少一個的積極行動,如同許醫師在《情緒修練》提到:「憤怒是生命中很強的一股創造力,如果你對自己目前生活不滿意,對於疾病遲遲不見改善感到不滿,大可化悲憤為力量,積極採取行動。」

當我在高中時,其實父母親並不支持我熱衷於書寫,因為他們認為書寫沒前途,同時也擔心我因此延誤課業,我知道這大概有一半的父母都會這麼做,我很生氣但我也不能反駁什麼,就連我心底也認為這可能賺不了什麼錢或是沒什麼前途!

對我而言,我並非為了「錢途」,我只是單純喜歡書寫。當我的興趣被他們抑制時,我雖敢怒不敢言,但我把所有的憤怒用在不斷地書寫與投稿,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喜歡書寫的程度。

我想這就是建設性的行動吧!讓憤怒昇華,成為自己改變的動力!

閱讀行動:鄭重地把憤怒邀請回來

你有好好憤怒過嗎?你心裡是否累積了很多憤怒的情緒,總是選擇壓抑與否定它?有沒有什麼時候,你可以安全地把這些憤怒都發洩出來呢?

一、憤怒的你,對自己說了幾次:「算了吧!」有時候心裡很生氣,但卻不斷告訴自己別計較,吃點虧才是佔便宜,委曲求全一下也不會少一根毛,就這樣繼續忍耐下去吧?但你有沒有發現,一直以來自己過得並不開心?在所有事情都算了的情況下,自己彷彿越來越不在乎自己的生生活了!

二、你曾為憤怒做了哪些事情?當你遭遇憤怒時,只記得大罵別人?還只會不斷自責?除此之外,你還為遭遇憤怒的你做過哪些事情呢?

三、重新把憤怒邀請回來:仔細想想,面對哪些事情自己是憤怒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就這麼算了的,如果此刻可以為憤怒做些什麼事情,你最想做什麼?把憤怒的力量畫作為行動的動力,去做些什麼事情吧!

請牢牢記住,憤怒在哪裡,能量就在那裡,讓憤怒成為改變的動力吧!


書籍資訊
書名:《情緒修煉
作者:許添盛,齊世芳
出版社:賽斯文化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8會員
32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小學生的煩惱1:控制不住怒氣怎麼辦?》 《小學生的煩惱2:如何從低潮重新振作?》 《小學生的煩惱3:面對壓力該如何調適?》
Thumbnail
《小學生的煩惱1:控制不住怒氣怎麼辦?》 《小學生的煩惱2:如何從低潮重新振作?》 《小學生的煩惱3:面對壓力該如何調適?》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當我們「快抓狂了」,那就是行為路徑已經在我們無法控制的狀況下直奔身體動作,我們只能煞車!停!注意!覺察!逆回去想! 該如何對話?充滿安全感的對話?達到共同目的的對話?成為關鍵對話?#開口就說對話 是本值得反覆練習的好書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生氣,一個讓人感到害怕的情緒,真的有這麼糟糕嗎?會不會生氣其實是有用途的呢?生氣的時候可以大力吸氣再吐氣、可以找人幫忙或聊一聊、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冷靜下來唷!《我好生氣》帶我們好好生氣!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當人們試圖將情緒視覺化,爆發的火山、煮開逼逼叫的熱水壺、從耳朵鼻孔衝出的蒸汽,都在描述那種從體內不斷湧出、尋找出口的一股能量。但現實生活中,情緒沒有形體,人的肉體只有幾個出口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不要那麼愛生氣!這樣以後沒有人要跟你玩喔!」 「不要隨便亂發脾氣,這樣以後上學、上班還有人要跟你當朋友嗎?」 「不要對另一半那麼兇,小心他受不了跟你離婚喔!」 以上這些話,是否曾經是別人勸戒我們的台詞,亦或是從我們自己口中吐出的話語呢? 「憤怒」是一種情緒,也是普遍被認為負面並足以使旁人感到不悅的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常在情緒課程裡發現,與孩子討論基本情緒時,孩子對於引發開心、難過的原因/事件,都能直率地說。但當談到「生氣」時,大家常是先沈默了起來。 (好好生氣,包含了: 發現、接納自己的生氣,以及,如何安頓自己、如何紓發這份生氣) 我想起了自己的經驗。 我真的被馴化成溫和,但常覺得莫名擔心、常覺得莫名想大叫。
Thumbnail
#談教養 #教養 負面情緒 很多孩子不喜歡負面情緒,不愛接觸,不愛承認,不愛討論。 但是要先認識跟接受情緒,才能覺察以及管理情緒 菲菲生氣了,是一本我上課會使用的書,鮮明的顏色讓孩子能夠感受不同的情緒,貼近兒童的筆觸讓孩子覺得親近好懂。 有生氣的紅色 憤怒的動作 還有冷靜下來的藍色
Thumbnail
#談教養 #教養 負面情緒 很多孩子不喜歡負面情緒,不愛接觸,不愛承認,不愛討論。 但是要先認識跟接受情緒,才能覺察以及管理情緒 菲菲生氣了,是一本我上課會使用的書,鮮明的顏色讓孩子能夠感受不同的情緒,貼近兒童的筆觸讓孩子覺得親近好懂。 有生氣的紅色 憤怒的動作 還有冷靜下來的藍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