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遣通報 資遣預告 是二碼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梳理邏輯

  1. 當天資遣員工才當日發資遣通報?
  2. 就服法第33條"資遣定義"是什麼?
  3. 如果不是資遣幹嘛要通報?
https://www.freepik.com

https://www.freepik.com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36號

原      告  英屬開曼群島商X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被      告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上列當事人間就業服務法事件,原告不服臺北市政府中華民國110年12月24日府訴一字第1106107629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爭訟概要:

  • 原告於110年6月23日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5款規定資遣其員工張君,並遲於同日通報被告
  • 被告審認原告未依就業服務法第33條第1項前段規定,於員工離職之10日前將被資遣員工之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電話、擔任工作、資遣事由及需否就業輔導等事項,列冊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依同法第68條第1項規定,以原處分裁處原告3萬元罰鍰。原告不服原處分,提起訴願,經臺北市政府以110年12月24日府訴一字第1106107629號訴願決定駁回,原告仍表不服,於111年2月21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原告起訴主張及聲明(主張要旨)

  • 我國行政法院實務認為勞資雙方可約定試用期,且雇主於試用期間發現試用期勞工有不適合工作之情形時,即得以之作為理由將試用勞工逕行解僱,肯認雇主以試用勞工不適格為由行使所保留之契約終止權,法律上應容許較大之彈性
是以,本件並""無因勞基法之法定事由資遣員工之情狀"",原處分及訴願決定未察,即認定原告資遣員工,並作成違反就服法第33條第1項前段資遣通報規定之認定,顯有認事用法錯誤之違誤,應予撤銷。 〔A=B 嗎〕❓
  • 張君於110年4月23日任職於原告,雙方約定為期3個月試用期,依錄取通知書所示,到職日載明為「2021/4/13」、到期日則明確載明為「三個月」,「相關規定」欄載明「2.試用期間不計算年終獎金。3.依試用期表現,評核通知予以調整。」等語,可證原告與張君間確實存有試用期3個月之約定。
  • 行政法院實務肯認,自得約定合理之試用期間。雇主於此期間內本得綜合判斷求職者之能力、操守、適應企業文化及應對態度,判斷該求職者是否為適格員工,進而決定是否僱用之;同時,求職者於試用期內,亦得評估企業環境與將來發展空間,以決定是否繼續受僱於該企業,若勞雇雙方於試用期內發覺工作不適合由該勞工任之,或勞工不適應工作環境,雙方皆可任意終止勞動關係,則雇主既保留契約終止權,一旦於試用期間中發現適用勞工有不適合工作之情形時,在合理之試用期間內,即得以之作為理由將試用勞工解僱。

雙方可任意終止勞動關係❓〕〔與其他法律程序並行不悸❓

是以,原告與張君約定3個月試用期間,並於試用期間內終止雙方勞動契約,自無須具備勞基法第11條或第12條第1項各款規定的法定終止事由。原告既係依雙方約定試用期間終止勞動契約,而非依照勞基法之法定終止事由終止勞動契約,即非就服法第33條所為「資遣」,自無須依該條規定為資遣通報。

真的不適用勞基法第11條或第12條第1項各款規定的法定終止事由嗎❓

  • 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度勞上字第13號民事判決認為試用期期間無須具備勞基法規定之法定終止事由,更無庸給付資遣費。原告係依照雙方合意所定試用期期間所為之任意終止,並非就服法第33條所稱之「資遣」,原告並非資遣張君應無須為資遣通報,更無違反就服法第33條第1項資遣通報期間之問題

雙方合意的內容是什麼❓

  • 原告基於試驗、審查勞工是否具備勝任工作之能力,與張君約定為期3個月的試用期間,依照現行法院之通說見解,定有試用期之勞動契約,即係雙方合意於試用期間均得任意終止勞動契約,且無庸具備勞基法第11條或第12條第1項各款規定的法定終止事由。❌
依照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職業字第0940506194號函釋,資遣之定義係指雇主依照勞基法第11條或第13條但書終止勞雇契約,如非依此兩條規定終止契約者,自非屬資遣之範圍,原告係依照契約自由原則下所訂定之試用期契約而為任意終止,顯非屬資遣。

雙方合意的內容是什麼❓

原告因張君於試用期間內表現不符期待而終止勞動契約,行使試用期約定的保留終止權,屬於任意終止,而非資遣張君,自亦無適用就服法第33條規定通報之餘地。另原告於110年6月23日所為之資遣通報係因員工對於應否通報之情事有所誤解,而誤為資遣通報,併與敘明。❌

答辯要旨

  • 🎯就服法第33條所稱資遣,係指依勞基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及第20條所規定之情形終止勞動契約者;又針對試用期內或屆期之員工,雇主如欲終止與其之勞動契約,仍應依勞基法第11條、第12條、第16條及第17條等相關規定辦理,有勞動部86年9月3日及98年4月9日函釋意旨可資參照
  • 張君於110年4月13日起任職於原告,並於110年6月23日經原告資遣,惟原告並未於張君離職之10日前,將其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電話、擔任工作、資遣事由及需否就業輔導等事項,列冊通報被告,此有110年6月23日資遣通報資料查詢結果等影本附卷可稽,是原告違反就業服務法第33條第1項規定之事實,洵堪認定
  • 雖原告主張其與張君雙方間係任意終止勞動契約,無須為資遣通報等語。惟稽之前開110年6月23日資遣通報資料查詢結果影本,原告於該日通報資遣張君時,於離職原因欄位已填載「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

通報資遣離職原因是怎麼寫的❓

  • 依勞動部86年9月3日及98年4月9日函釋意旨,就服法第33條所稱資遣係指依勞基法第11條等規定之情形終止勞動契約者,且雇主如欲終止與試用期內員工之勞動契約,仍應依勞基法第11條等相關規定辦理;是被告自負有就服法第33條規定之通報義務。被告審認原告違反就服法第33條第1項規定屬實,乃依同法第68條第1項規定作成原處分並無違法或不當。

爭點

原告於110年6月23日通報被告資遣員工張君,有無違反就業服務法第33條第1項前段應於員工離職10日前通報資遣員工之規定?
https://www.freepik.com

https://www.freepik.com


法院之判斷

原告於110年6月23日向被告通報資遣員工張君,已違反就服法第33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

  • 就業服務立法之最終目的係在保障勞工之權益。
  • 次按「雇主資遣員工時,應於員工離職之10日前,將被資遣員工之姓名、性別、年齡、住址、電話、擔任工作、資遣事由及需否就業輔導等事項,列冊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違反第33條第1項規定者,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就服法第33條第1項前段及第6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 勞基法第11條第5款「非有左列情形之一者,雇主不得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

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

所謂「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係指「能力上不能完成工作,即怠忽所擔任之工作,致不能完成或違反勞工應忠誠履行勞務給付之義務亦屬之。不僅指勞工在客觀上之學識、品行、能力、身心狀況不能勝任工作者而言,即勞工主觀上能為而不為,可以做而無意做,違反勞工應忠誠履行勞務給付之義務者亦屬之。」(最高法院84台上字第673號判決、92年度台上字第353號判決意旨參照)。
準此,雇主係以其員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而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予以終止勞動契約,此為雇主此方之權利,與員工自行辭職之情形,迴然不同,二者不能混為一談,自屬當然。
  • 查張君為原告所聘僱員工,並擔任副董事長室財務特助乙職,其於110年4月13日到職,雙方約定試用期間3個月,此有錄取通知書,嗣張君直屬主管以張君工作能力不符預期,在試用期屆滿前提前終止勞動契約,並由張君直屬主管以電子郵件通知張君等情,此有談話紀錄在卷足憑,足認原告確有以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規定之事由,資遣其員工張君之事實。〈📌事實與過程
  • 又依被告所提供之「資遣通報資料查詢」所示,原告係於110年6月23日上網通報被告有關資遣張君之事由,準此,原告資遣其員工張君確實係在110年6月23日,並遲於同日始向被告辦理通報,足見原告確有未依就服法第33條第1項前段規定,於員工張君離職之10日前向被告辦理資遣通報之情事,其違章事實明確,故被告所為原處分,並無違誤。〈📌事通報理由是自己寫的/怎麼自圓其說
原告代理人李X胤律師於110年8月18日在被告勞動權益中心陳稱:張君於110年4月13日到職,110年6月23日離職,離職事由為試用期間張君主管認為張君工作能力不符預期,因此在試用期屆滿前提前終止雙方間之勞動契約,由張君之直屬主管以電子郵件通知張君等語相符,足見張君係因工作能力不佳而遭原告片面終止勞動契約,顯非張君自行離職,是原告主張未資遣張君,係員工誤引勞基法第11條第5款通報資遣等語,核與上開事證不符,尚難採認。
原告援引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8年度勞上字第13號民事判決見解,主張為符合試用契約之本質、經濟目的及勞資雙方利益之保障,於約定有試用期間之契約,只要任一方之終止契約無濫用權利情形,即得任意終止契約,不受勞基法法定終止事由之限制,亦無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之適用,本件原告與張君間確存有試用期之約定,自不受勞基法法定終止事由之限制等語。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4年10月11日勞職業字第0940506194號函釋

主旨:有關新聘到職員工工作未滿10日離職,雇主是否仍需依就業服務法第33條第1項規定辦理資遣通報乙案,請查照惠轉所屬知悉。

說明:

一、查雇主依勞基法第11條或第13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時,應依同法第16條、第17條規定預告終止並給付資遣費。勞工工作期間如未滿3個月時,法未明定雇主預告期間,惟仍有資遣費之給付義務。故勞基法第11條及第13條,自屬資遣之範圍,不因雇主個案事實上無法定預告期間義務而受影響。

二、承上述,員工如到職未滿10日,即無法勝任工作,雇主是否需辦理資遣通報暨應何時提出通報之疑義,按員工到職未滿10日,如係依勞基法第11條或第13條但書終止勞動契約時,""雇主仍有資遣費之給付義務,自屬資遣範圍故仍須辦理資遣通報""。〈📌資遣費就要通報

另依勞基法第16條第1項第1款規定可知,雇主依第11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繼續工作3個月以上1年未滿者,其預告期間為10日前為之。因張君工作尚未滿3個月,原告依勞基法第11條第5款資遣張君時,雖無須於10日前為預告,惟仍依就服法第33條第1項前段於張君離職之10日前向被告為資遣通報,此為原告資遣張君時仍應遵守之行政法上通報義務,二者不可混為一談,附此敘明。

〈📌資遣通報/資遣預告是二碼事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1 年度勞訴字第 69 號民事判決

勞基法第15條第2項規定,勞工終止不定期契約,除須準用同法第16條第1項規定期間預告雇主外,別無限制,可見勞工得任意終止不定期契約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7 年度勞訴字第 315 號民事判決

  • 本院審理時經本院詢問本件契約係由何人終止乙節,僅被告稱為被告終止等語,原告亦未加以爭執,堪認原告並無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規定不經預告終止兩造間僱傭契約之舉甚明。
  • 被告係任意終止兩造間僱傭契約,而非依據勞基法第11條各款事由終止又原告亦無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各款事由終止兩造間僱傭契約之情形,則原告自不得依勞基法第14條第4項、第16條、第17條、勞退條例第12條第1項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資遣費及預告工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10 年度勞訴字第 244 號民事判決

勞動契約可以協議任意終止,自因此意思表示而合法終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500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鄒靜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4/20
一、日變形:先調移確定例假日、休息日及國定假日。 1.1調移均為”完整的日數”。 假設5月1日勞動節經調移後,就是完整的工作日。不可以當天又出現補休。 《勞動條 1字第 1040130697 號函》 勞資雙方雖得協商約定將國定假日調移至其他「工作日」實施,仍應確明前開所調移國定假日之休假日期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5/01/31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2024/10/25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勞工請假時,本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但遇有急病或緊急事故,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辦理請假手續時,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勞工請假規則第1條、第10條訂有明文。 又假別之定義假及給予之天數,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病假之定義為「勞工因普通傷害、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或修養者
Thumbnail
勞工請假時,本應於事前親自以口頭或書面敘明請假理由及日數。但遇有急病或緊急事故,得委託他人代辦請假手續。辦理請假手續時,雇主得要求勞工提出有關證明文件,勞工請假規則第1條、第10條訂有明文。 又假別之定義假及給予之天數,勞工請假規則第4條病假之定義為「勞工因普通傷害、疾病或生理原因必須治療或修養者
Thumbnail
當公司認為員工的工作能力或成效明顯出了問題時,到底能不能馬上發出預告通知、支付資遣費,時間到了就請員工走人?當然不可以。
Thumbnail
當公司認為員工的工作能力或成效明顯出了問題時,到底能不能馬上發出預告通知、支付資遣費,時間到了就請員工走人?當然不可以。
Thumbnail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Thumbnail
👉試用期的法律性質 ⛛1 勞動部的說法 關於「試用期」之約定,原規範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但該細則已於86年6月12日修正發布刪除試用期間之規定,可由勞資雙方依工作特性在不違背契約誠信原則下自由約定。 勞工於試用期間之相關勞動權益,與一般受僱勞工並無不同,特別是契約終止,雇主仍須非有該法第11條、
Thumbnail
公傷病假固係勞工權利,惟權利之行使,依民法第148條規定,應合乎誠信原則。 公傷病假期間長短,固無明確規定,是勞工申請公傷病假時,雇主仍可視實際需要而定, 若勞工已能從事工作,只須定期前往醫療診所門診、手術、復健,而須請假,則應依相關請假規則辦理。 勞工醫療終止,如已堪任原有工作,或已經雇主合法調動
Thumbnail
公傷病假固係勞工權利,惟權利之行使,依民法第148條規定,應合乎誠信原則。 公傷病假期間長短,固無明確規定,是勞工申請公傷病假時,雇主仍可視實際需要而定, 若勞工已能從事工作,只須定期前往醫療診所門診、手術、復健,而須請假,則應依相關請假規則辦理。 勞工醫療終止,如已堪任原有工作,或已經雇主合法調動
Thumbnail
〔勞基法何謂「情節重大」?〕 👉臺灣高等法院 高雄分院 111 年度勞上字第 23 號民事判決 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規定,勞工有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之法律概念,不得僅就雇主所訂工作規則之名目條列是否列為重大事項作為決定之標準
Thumbnail
〔勞基法何謂「情節重大」?〕 👉臺灣高等法院 高雄分院 111 年度勞上字第 23 號民事判決 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規定,勞工有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情節重大者,雇主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之法律概念,不得僅就雇主所訂工作規則之名目條列是否列為重大事項作為決定之標準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就雇主得單方終止勞動契約之事由,有明文規範者第11條、第12條及第13條但書規定等。 勞雇雙方若基於契約自治,本誠信協商合意終止契約,雖然無明文禁止,但雇主不得以強迫或其他不利對待之手段,要求勞工同意自請離職,來規避勞動法令之相關責任。 〈白話解釋〉 雇主單方終止契約須遵守最後解解僱手段性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就雇主得單方終止勞動契約之事由,有明文規範者第11條、第12條及第13條但書規定等。 勞雇雙方若基於契約自治,本誠信協商合意終止契約,雖然無明文禁止,但雇主不得以強迫或其他不利對待之手段,要求勞工同意自請離職,來規避勞動法令之相關責任。 〈白話解釋〉 雇主單方終止契約須遵守最後解解僱手段性
Thumbnail
過去的事件怎麼證明有違法❓ 就服法第40條For仲介/第57條For雇主。 〔行政罰法 第 7 條〕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法人、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團體、中央或地方機關或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其代表人、管理人、其他有代表權之人或實際行為之職員、受僱人或從
Thumbnail
過去的事件怎麼證明有違法❓ 就服法第40條For仲介/第57條For雇主。 〔行政罰法 第 7 條〕 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法人、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團體、中央或地方機關或其他組織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者,其代表人、管理人、其他有代表權之人或實際行為之職員、受僱人或從
Thumbnail
梳理邏輯 當天資遣員工才當日發資遣通報? 就服法第33條"資遣定義"是什麼? 如果不是資遣幹嘛要通報?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36號 原      告  英屬開曼群島商X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被      告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上列當事人間就業服務法事件,原
Thumbnail
梳理邏輯 當天資遣員工才當日發資遣通報? 就服法第33條"資遣定義"是什麼? 如果不是資遣幹嘛要通報?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判決 111年度簡字第36號 原      告  英屬開曼群島商X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被      告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上列當事人間就業服務法事件,原
Thumbnail
就服法雇主定義:指聘、僱用員工從事工作者。 勞基法雇主定義: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 裁判字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0 年度簡字第 249 號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7 月 19 日 裁判案由:就業服務法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問題1
Thumbnail
就服法雇主定義:指聘、僱用員工從事工作者。 勞基法雇主定義:指僱用勞工之事業主、事業經營之負責人或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 裁判字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0 年度簡字第 249 號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7 月 19 日 裁判案由:就業服務法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問題1
Thumbnail
時間:中華民國101年10月09日 一、為保護第二類外國人工作權益,避免遭雇主強迫終止聘僱關係致強行 遣送出國,依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 四十五條規定訂定本程序。 二、雇主終止聘僱關係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免踐行驗證程序: 令出國。
Thumbnail
時間:中華民國101年10月09日 一、為保護第二類外國人工作權益,避免遭雇主強迫終止聘僱關係致強行 遣送出國,依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 四十五條規定訂定本程序。 二、雇主終止聘僱關係有下列情形之一時,免踐行驗證程序: 令出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